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每年春季合肥三十岗乡桃花盛开时,会吸引无数游客前去观赏。下列关于桃树开花、传粉和受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桃树的花为两性花 B. 桃花完成受精后再传粉
C. 受精作用在胚珠内完成 D. 桃花的重要结构是花蕊
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型及种子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红色,dd,Dd 或 DD B. 黄色,dd,Dd 或 dd
C. 红色,Dd,Dd 或 dd D. 黄色,Dd,DD 或 dd
父母一方患白化病(aa),另一方正常但携带白化病基因(Aa),从理论上讲,他们生一个白化病子女的概率是( )
A. B. C. D.
用纸袋将植物未完全开放的花套起来,不久纸袋内结出了果实,说明花的类型是( )
A. 虫媒花 B. 风媒花 C. 单性花 D. 两性花
苍耳是一种常见植物,当动物在草丛中奔跑时,身上常会沾上一些苍耳带刺的“小球”。动物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动物能够帮助苍耳传播种子 B. 动物能够帮助苍耳传粉
C. 有利于苍耳生长 D. 动物对苍耳不会产生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续,该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热烈响应。很早以前我国先民就把养蚕技术传到了沿线国家,下列家蚕的发育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 ②④③①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下列动物的发育方式中与其动物不一致的是( )
A. 蝴蝶 B. 蝗虫 C. 蜜蜂 D. 家蚕
2020年巴基斯坦遭受了27年来最为严重的蝗灾,将对本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运用你所学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应在( )
A. 交配期 B. 卵期 C. 若虫期 D. 成虫期
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一树结果,酸甜各异”依次描述了生物的什么现象( )
A. 变异 遗传 B. 遗传 变异 C. 遗传 遗传 D. 变异 变异
如图表示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和基因,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成对的基因A、a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B. 若A基因来自母方,则a基因来自父方
C. 一对染色体上只有一对基因
D. A为显性基因,a为隐性基因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 )
A. 单细胞生物进化演变成为多细胞生物
B. 根据始祖鸟化石得出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
C. 今天的煤炭主要是古代蕨类埋在地下形成的
D. 体型小的生物进化成体型大的生物
黑猩猩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与人相同,推测雌黑猩猩卵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 )
A. XY B. XX C. Y D. X
静脉出血的特点及初步护理措施是( )
A. 出血红色、慢慢渗出,在伤口处止血
B. 出血暗红、血流较慢,在受伤血管的近心端止血
C. 出血暗红、血流较慢,在受伤血管的远心端止血
D. 血色鲜红、血流呈喷射状,在受伤血管的近心端止血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主要理由是( )
A. 不符合伦理道德标准 B. 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率高
C. 后代必患多种遗传病 D. 有损夫妻双方的身体健康
某同学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
A. 抗原、控制传染源 B. 抗体、控制传染源
C.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D.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 )
A. 生物的遗传 B. 生物的变异 C. 生物的生长 D. 生物的发育
如图表示受到重金属汞污染的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 B. 鸟和青蛙之间没有关系
C. 图中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D. 体内汞积累量最多的是芦苇
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B. 生物常常会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而发生生存斗争
C.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 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一定获胜
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皮肤受损失去了对内部鲜活组织的保护作用,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发化脓性炎症。下列生物中,能消灭绿脓杆菌而不伤害人体组织细胞的是( )
A. 乙肝疫苗 B. 绿脓杆菌噬菌体
C. 流感疫苗 D. 大肠杆菌噬菌体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去过高风险地区,应主动隔离 B. 人群聚集场所需定时通风、消毒
C. 适宜人群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D. 乘坐公交、地铁,无需佩戴口罩
生物通过生长与繁殖,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为植物的嫁接,a、b分别为 ______ 和 ______ 。提高嫁接成活率的关键是要将a和b的 ______ 紧密地贴合在一起。
(2)甲图所示如果a是苹果树的枝条,b是梨树的树干,嫁接成功后,该枝条上所结出的果实为 ______ (填“苹果”或“梨”)。
(3)乙图所示为桃花的结构图。经传粉受精后能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 ______ (填序号),能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 ______ ,其种子中的胚是由 ______ 发育而来的。桃的这种生殖方式为 ______ 生殖。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玉米做了“玉米杂交验证实验”并尝试画出了下列亲本组合如图和数据统计表格。若用B、b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请根据如表中玉米亲本的杂交试验分析回答:
分组 亲本杂交组合 后代植株表现
高杆 矮杆
甲 1高杆×2矮杆 全部为高杆
乙 3高杆×5矮杆 3268 3196
丙 4高杆x6高杆 5474 1850
(1)该小组在实验中验证的“玉米的高杆和矮杆”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______ 。
(2)甲~丙三个杂交组合中,通过 ______ 组杂交组合,可判断出玉米高杆与矮杆的显隐关系。
(3)请根据图表推断3和9个体的基因组成:【3】 ______ ;【9】 ______ 。
(4)若将甲组杂交组合产生的高杆后代种植到贫瘠缺水的环境中,其后代均表现为矮杆现象,这种变异完全是由于环境条件变化而引起的,被称为 ______ 。
如图表示探究种子萌发时所需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罐头瓶中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请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瓶和B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______ 。A瓶中的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______ 。
(2)B瓶和D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______ 。
(3)C瓶中的种子全部浸没在水中是为了模拟无 ______ 环境,所以B瓶和C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______ 。
(4)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应该将种子放在与 ______ 瓶相同的环境中。
如图是比较归纳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据图回答问题。
(1)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①______发育两种方式。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______、成虫四个时期。
(2)两栖动物体外受精,生殖和幼体发育都在②______中进行。
(3)鸟卵的结构复杂,有坚轫的③______保护内部结构。
(4)从图中找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生殖的共同特点,它们都属于______。
请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12月,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蔓延,它是由一种新的病毒(2019-nCo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新冠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腹泻等症状。我国武汉出现疫情后,国家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如封城、专家团队的考察研究宣传、全国医疗系统的大力支援等,使得疫情的蔓延势头被有效控制。2021年元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开始在全国普种,同时也源源不断输出他国,这就是中国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践行命运共同体的大国形象。
(1)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新冠肺炎患者属于 ______ ,引起该病的病毒属于 ______ 。
(2)该病流行以来,我们采取的措施有:外出时佩戴口罩、室内勤通风、勤用肥皂和洗手液洗手、避免前往人多密集的场所等,这些措施均属于控制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 ______ (填“控制传染源”或“切断传播途径”或“保护易感人群”)。
(3)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 ______ 的最有效措施。健康人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也属于 ______ 。
(4)人们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就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 ______ 将抗原清除,可以提高对该病的免疫力。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桃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属于两性花,正确。
B、桃花完成传粉后再受精,错误。
C、受精作用在胚珠内完成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正确。
D、桃花的重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因为与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正确。
故选:B。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及柱头和花柱都纷纷凋落,只有子房将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
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者只有雌蕊的花叫做单性花。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果皮或种皮的基因并没有发生改变。
【解答】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则红色番茄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黄色番茄的基因组成是dd。
(3)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
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壁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果皮的颜色是由母株的基因决定,与授的花粉没有关系。所以“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型分别是黄色、dd。
“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形成种子胚的遗传图解如图:
,
从遗传图解看出,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Dd或dd。所以“若将红色番茄( 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型及种子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黄色,dd,Dd或dd。
故选:B
3.【答案】D
【解析】解:已知父母一方患白化病(aa),另一方正常但携带白化病基因(Aa).其子女的控制肤色的基因由其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基因,即子女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他们生一个白化病子女的概率是1/2.
故选:D.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遗传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4.【答案】D
【解析】解:花的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几部分。花柄连接茎和花,花托上面着生花的各部分,花萼和花冠在花开放以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花开放后,花冠能够招引昆虫来传粉,雄蕊有花丝和花药组成,花丝支持花药,花药中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几部分,柱头接受花粉,一朵花里只有雄蕊或雌蕊的叫单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两性花,一朵花的花粉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方式,叫自花传粉,只有两性花才能进行自花传粉,再经过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用纸袋将植物未完全开放的花套起来,该花只能自花传粉,一定是两性花。
故选:D。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花的结构以及各部分功能。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与结出果实和种子有直接关系,②花的类型,单性花和两性花。
单性花不能进行自花授粉,只能异花授粉,两性花既可以自花授粉,也可以异花授粉。
5.【答案】A
【解析】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正确地对待动物、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6.【答案】A
【解析】解:家蚕的发育经过②受精卵、④幼虫、③蛹和①成虫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所以“有关家蚕发育类型及发育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完全变态②④③①”。
故选:A。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7.【答案】B
【解析】解:从图示过程可以看出,该昆虫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而四个选项中,蝴蝶、蜜蜂、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蝉、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区别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及实例。
8.【答案】C
【解析】解:蝗虫的幼虫(若虫),没有翅,只能爬行和跳跃,活动范围较小,便于集中消灭,因此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幼虫(跳蝻三龄以前)。
故选:C。
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的叫不完全变态。
掌握昆虫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属于生物的遗传现象。一树结果,酸甜各异说明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存在差异,属于变异现象。
故选:B。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遗传变异的概念。
10.【答案】C
【解析】解:A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图中A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A为显性基因,a为隐性基因,AD正确;
B、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A来自母方,则a一定来自父方,B正确;
C、一对染色体上有多对基因,C错误。
故选:C。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以及它们控制的性状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1.【答案】D
【解析】解:A、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结构简单→结构复杂、低等生物→高等生物,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A正确;
B、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B正确
C、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C正确;
D、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体形小的生物→体形大的生物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D不正确。
故选:D。
(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2)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总的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单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12.【答案】D
【解析】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完全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黑猩猩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所以雌黑猩猩卵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X。
故选:D。
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解答即可。
决定人的性别取决于男性的性染色体,熟记人的性别遗传的概念是解题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可以用纱布绷带包扎或指压法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创可贴包扎伤口。因此,静脉出血时,正确的初步急救方法应是在受伤血管的远心端,采用指压或用止血带止血。
故选:C。
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管出血的特点和止血方法。
14.【答案】B
【解析】解: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近,近亲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婚配容易导致致病基因形成纯合体,使隐性遗传病得以表达,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故选:B。
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近亲结婚的危害及原理。
1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抗原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抗原的概念,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
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给某同学注射的乙肝疫苗,进入某同学体内后可以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因此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属于抗原;该抗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作用,可以有效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B
【解析】解: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生物的变异。
故选:B。
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是利用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原理。关键是知道遗传变异原理,以及遗传变异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
17.【答案】C
【解析】解:A、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所以图中食物链:芦苇→昆虫→青蛙,芦苇→昆虫→鸟,共2条。A错误;
B、鸟和青蛙都以昆虫为食,二者之间形成竞争关系。B错误;
C、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芦苇的营养级别最低,体内汞的积累最少。D错误。
故选:C。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及生物富集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D
【解析】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综上所述,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用一句话概括起来,那就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斗争是过程,过程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病毒的结构和功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病毒的结构和功能。
【解答】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营寄生生活,寄生在活细胞内。病毒按照寄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
绿脓杆菌噬菌体是专一寄生于绿脓杆菌的细菌病毒,故绿脓杆菌噬菌体对人体没有危害。绿脓杆菌噬菌体在结构上明显不同于绿脓杆菌之处是其没有细胞结构。故B正确。
故选B。
20.【答案】D
【解析】解:A、去过高风险地区,应主动隔离,正确;
B、人群聚集场所需定时通风、消毒,正确;
C、适宜人群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正确;
D、乘坐公交、地铁,必须佩戴口罩,错误;
故选:D。
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熟练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即是解题关键.
21.【答案】接穗 砧木 形成层 苹果 ④ 胚珠 受精卵 有性
【解析】解:(1)甲图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嫁接时要使a接穗和b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这样新分裂出来的细胞才能愈合在一起,提高嫁接成活率。
(2)甲图嫁接属于无性生殖,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因此如果a是苹果树的枝条,b是梨树的树干,嫁接成功后,该枝条上所结出的果实为苹果。
(3)经传粉受精后④子房能发育成果实,能发育成种子的是胚珠,其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发育而来的。桃的这种生殖方式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为有性生殖。
故答案为:(1)接穗;砧木;形成层
(2)苹果
(3)④;胚珠;受精卵;有性
图中a接穗,b砧木,①柱头,②花柱,③雄蕊,④子房。
掌握嫁接的知识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相对性状 甲、丙 Bb BB或Bb 不可遗传变异
【解析】解:(1)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被称为相对性状。
(2)表格中甲组“1和2杂交”,后代全部是高杆可知,高杆属于显性性状,矮杆是隐性性状。图中丙组4和6杂交亲代玉米都是高杆,子代出现了矮杆,因此高杆是显性性状,矮杆是隐性性状。
(3)分析图表:亲代1高杆与2矮杆(bb)杂交,后代3高杆的基因组成是Bb;由“4高杆与6高杆杂交,子代10矮杆(bb)”可以推知4与6基因分别是Bb、Bb,则9高杆的基因是BB或Bb,遗传图解如下:
(4)“将同一批水稻种子种在距离水源较近的地方,其平均株高比离水源较远的地方要高一些”,这种变异是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这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
(2)甲、丙;
(3)Bb;BB或Bb;
(4)不可遗传变异。
(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4)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3.【答案】水分 缺少水分 温度 空气 空气 B
【解析】解:(1)A瓶和B瓶对照变量是水。A瓶内的种子没有萌发,是因为缺少水分,可见水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2)B所处的温度是25℃,D所处的温度是5℃,因此B和D可形成对照,唯一变量是温度。
(3)C瓶中的种子全部浸没在水中,是为了模拟无空气环境。因此B和C可形成对照,唯一变量是空气。
(4)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就要为种子的萌发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表中B瓶的种子所处的环境具备了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故答案为:(1)水分;缺少水分;
(2)温度;
(3)空气;空气;
(4)B。
(1)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通过该实验可知: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24.【答案】不完全变态 蛹 水(淡水) 卵壳(蛋壳) 卵生
【解析】解:(1)昆虫的发育分完全变态发育和①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2)两栖动物的生殖是雌性将卵细胞排在水中,雄性将精子产在卵块上,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幼体发育成成体后,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因此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3)鸟卵有保护内部结构作用的坚轫的卵壳。
(4)昆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自然孵化,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
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体外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鸟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靠亲鸟体温孵化,有育雏现象,没有变态发育。
所以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在生殖发育上的共同点是卵生。
故答案为:(1)不完全变态;蛹;(2)水(淡水);(3)卵壳(蛋壳);(4)卵生。
1、昆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的,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
2、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兼用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
25.【答案】传染源 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 抗体
【解析】解:(1)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新冠肺炎患者属于传染源,引起该病的病毒属于病原体。
(2)该病流行以来,我们采取的措施有:外出时佩戴口罩、室内勤通风、勤用肥皂和洗手液洗手、避免前往人多密集的场所等,这些措施均属于控制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3)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最有效措施。健康人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也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4)人们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就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将抗原清除,可以提高对该病的免疫力。
故答案为:(1)传染源;病原体(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4)抗体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未出过麻疹的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熟练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即是解题关键.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