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23 19:3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关于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叙述错误的是(  )
A. 运动器官特别发达 B. 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C. 一般感觉器官退化 D. 消化器官简单或没有
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大雨过后许多蚯蚓会钻出地面,这是因为(  )
A. 到地面取食 B. 土壤浸水后缺少空气,妨碍呼吸
C. 蚯蚓体内水分过多 D. 蚯蚓雨后喜欢晒太阳
冬天到了,蛇要冬眠,而兔子不需要冬眠,主要原因是(  )
A. 蛇的体表没有毛,兔子体表被毛
B. 蛇没有四肢,兔子有发达的四肢
C. 蛇是变温动物,兔子是恒温动物
D. 蛇的身体小,不耐冷;兔子身体大,耐冷
下列动物中,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的是(  )
A. 鲨 B. 蝙蝠 C. 鳄 D. 蟾蜍
观察鲫鱼的呼吸可以发现(  )
A. 口和鳃盖交替闭合、张开
B. 口先张开、闭合,然后鳃盖闭合、张开
C. 鳃盖先张开、闭合,然后口闭合、张开
D. 口和鳃盖同时闭合、张开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绘的是燕子的(  )
A. 觅食行为 B. 防御行为 C. 繁殖行为 D. 社会行为
决定蚕“作茧自缚”行为的是(  )
A. 生活环境 B. 激素 C. 遗传物质 D. 学习
在电视节目《动物世界》中,我们看到科学家长时间隐蔽在丛林中、草丛里用录像机等工具研究动物的行为,这种方法是(  )
A. 示踪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分析法
蘑菇必须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环境中,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推知,蘑菇细胞中不可能有的结构是(  )
A. 细胞质 B. 细胞核 C. 叶绿体 D. 线粒体
黑木耳口感细嫩,风味独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它的生殖方式是(  )
A. 营养生殖 B. 孢子生殖 C. 分裂生殖 D. 出芽生殖
草食性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则为这些细菌提供食物或生存场所,草食性动物和这些细菌之间的关系是(  )
A. 共生 B. 寄生 C. 捕食 D. 竞争
下列人类对细菌或真菌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霉菌制作腐乳 B. 利用乳酸菌酿醋
C. 利用甲烷菌净化污水 D. 利用苏云金杆菌杀灭害虫
下列所采用的食物保存方法中,最易变质、且保存期短的是(  )
A. 冷藏的完好无损的苹果 B. 浸泡在清水中的鲜肉
C. 用酒浸泡的泥螺 D. 盐渍的海带丝
生物分类等级中,介于科和种之间的分类单位是(  )
A. 属 B. 门 C. 纲 D. 目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多次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一层次的价值(  )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基因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农作物的多样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水螅属于 ______ (填动物类群)。
(2)蜘蛛、蚂蚁和蜻蜓等属于同一类群,该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 ______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3)写出一种与蚯蚓同一类群的其它动物: ______ ;写出一种与蛔虫同一类群的其它动物: ______ 。
(4)鲍鱼的壳可以入药,螺壳和珍珠可做装饰品。你还能说出软体动物有利于人类生活的其他用途吗? ______ (说出一种即可)。
(5)若将图中的所有生物归为一类,则分类的依据是 ______ 。
如图所示为几种常见微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生物是 ______ (填图中标号)。
(2)A与B、C、D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 ______ 。
(3)面包膨大松软,大家都喜欢吃。它的制造离不开图中的[ ______ ] ______ ,因为它可将葡萄糖转化为 ______ 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膨大和松软。
(4)从培养基中菌落的形态、大小和 ______ ,可以大致区分出A和B、D。
(5)图中的B能产生 ______ ,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在中国,乒乓球运动十分普及,乒乓球被称为国球。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动作完成来看,运动主要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 ______ 组成。运动员大力扣球时,其力量来源于骨骼肌的收缩,它两端如图乙的[①] ______ 附在相邻的骨上,牵拉骨绕关节活动产生动作。
(2)关节在运动中起 ______ 作用,图丙中[ ______ ] ______ 内有少量的滑液,从而使关节活动灵活。
(3)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如 ______ 系统的调节。
(4)当乒乓球飞速地朝眼前袭来时,眼睛会眨,这种行为属于 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古时候的商王到河南沁阳附近的太行山南侧打猎,一次就猎获了 7头亚洲象。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诸侯国大面积砍伐森林,开辟农田。到了公元前770-前477年间,亚洲象的分布区向南移到了淮河流域,西到汉水中游。距今约1000年,亚洲象的分布区已退到广东、广西和云南。目前,亚洲象在我国只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南部。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亚洲象资源,云南先后建立了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和1个州级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使亚洲象及其栖息地热带森林得到有效保护,30年间,全省亚洲象数量由150头左右增长至目前的300头左右。
资料二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消失的时间,而且还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最大的弊病。
(1)根据资料一中的内容,你认为造成动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是 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2)近年来,我国动物物种灭绝的速度正在逐渐 ______ 。请你写出一条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______ 。
(3)资料二中的垃圾在土壤中降解时,细菌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______ ,垃圾袋装化给环境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是 ______ 。
(4)世界上先进的垃圾处理办法是先将垃圾分类,再用不同方法处理,你认为这样做有哪些好处?(答出一点即可) ______ 。
如图的甲图是金丝猴、朱鹛、水杉、大肠杆菌、肾蕨和珙桐六种生物分类表解图,乙图是鸟类呼吸系统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根据生物的特征写出甲图中数字①所代表的生物是______;②所代表的生物是______;⑤所代表的生物是______。
(2)请完善甲图中a、b两处应该填写的内容:a______;b______。
(3)朱鹏的呼吸作用旺盛,不论是吸气还是呼气,______内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通过,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这与它具有乙图中[______]______结构有关。(括号内填写字母,横线上填写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4)生物学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上述六种生物中,与水杉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填写相应数字)。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请阅读下列资料,然后回答问题:
许多同学在思考问题时,有咬笔杆的习惯,为了帮助这些同学改掉这一不好的卫生习惯,生物兴趣小组设置了一个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如下:
①配制培养基两套,编号A和B;
②用笔杆在A培养基上按一下,B不做处理;
③用高压灭菌锅对两套培养基灭菌;
④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
⑤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1)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用两套培养基的培养皿,目的是______。
(3)该实验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______。
(4)实验中用高压灭菌锅的目的是______。
(5)如果观察中发现:在A培养基上菌落较多,而B培养基上无菌落生成,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C、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的扁形动物,与寄生生活相适应,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退化,A错误,C正确;
B、营寄生的扁形动物的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数十万个,就是为了增加感染的机会,B正确;
D、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吸食寄主体内的半消化或全消化的食物,因此消化器官简单或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D正确;
故选:A。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大多数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明确扁形动物的特征是解题关键.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2.【答案】B
【解析】解: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是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氧溶在体表湿润薄膜中,再渗入角质膜及上皮,到达微血管丛,由血浆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输送到体内各部分.大雨过后土壤浸水后缺少空气,妨碍呼吸,许多蚯蚓会钻出地面进行呼吸.
故选:B
本题考查蚯蚓的特征.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和肥沃的土壤中,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口与肛门没有明显的区分.
蚯蚓是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的.
3.【答案】C
【解析】解:哺乳动物和鸟类,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如兔子属于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在寒冷冬季也能保持体温恒定,因此没有冬眠现象。而蛇属于爬行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寒冷冬季,外界环境的温度很低,蛇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避免冻伤冻死,有冬眠现象。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在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为恒温动物,据此答题。
变温动物大都具有冬眠现象,是对外界低温环境的适应方式。恒温动物大多没有冬眠现象。
4.【答案】B
【解析】解:A、鲨属于鱼类,生殖方式是卵生,A不符合题意;
B、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B符合题意;
C、鳄属于爬行动物,生殖方式是卵生,C不符合题意;
D、蟾蜍属于两栖动物,生殖方式是卵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据此答题.
解题的个是知道哺乳动物的特征.
5.【答案】A
【解析】解: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鱼的口和鳃是相通的,且鱼的呼吸是在鳃部,水由口进入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如果口和鳃盖后缘同时张开的话,从口吸进去的水直接就从鳃盖后缘流出来,不利于鳃丝进行气体交换。交替张开时,水由口进入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不断相互交替张开和闭合。
故选:A。
本题重点考查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从口进入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鱼的口和鳃盖交替闭合、张开,这是鱼在呼吸。
6.【答案】C
【解析】解: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占领繁殖的区域、雌雄两性的识别、求偶、交配、繁殖后代或产卵、对后代的哺育、以及鸟类的孵卵、筑巢等一系列行为.“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体现了鸟类的育雏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繁殖行为.解答时可以从繁殖行为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的繁殖行为.
7.【答案】C
【解析】解:蚕的作茧自缚是蚕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蚕的作茧自缚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C。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8.【答案】C
【解析】解: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如题中叙述的:在《动物世界》的录像片中看到的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就是实验法。
故选:C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
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基础;观察、实验、调查是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推理、判断能得出结论。
9.【答案】C
【解析】解: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青霉和曲霉都是多细胞的,由很多菌丝组成;真菌的细胞既不含叶绿体,也没有质体,是典型异养生物。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菌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酵母菌青霉、曲霉的结构来考虑.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真菌细胞的结构.
10.【答案】B
【解析】解:黑木耳属于真菌,它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故选:B。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蘑菇菌的体内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中的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属于腐生.真菌进行孢子生殖,能产生大量的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靠孢子来繁殖.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真菌的生殖方式.
11.【答案】A
【解析】解: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二者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共生。因此草食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种类的细菌,可以帮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也为这些细菌提供共生的场所和食物,细菌和草食动物的这种关系称为共生关系。
故选:A。
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共生的概念。
12.【答案】B
【解析】解:A、利用霉菌制作腐乳,A正确;
B、乳酸菌在无氧,适宜温度的条件下将乳糖转化成乳酸,制作酸奶,制醋用醋酸菌,B错误;
C、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C正确;
D、用苏云金杆菌杀灭松毛虫,是利用细菌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D正确。
故选:B。
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据此作答。
熟记掌握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冷藏的完好无损的苹果,温度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可以延长保质期,不符合题意;
B、用清水浸泡的鲜肉,由于有大量的水分,微生物能大量繁殖,因此最易变质、且保存期短,符合题意;
C、用酒浸泡的泥螺,水分较少,缺少空气,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可以延长保质期,不符合题意;
D、盐渍的海带丝,水分较少而且盐度高,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可以延长保质期,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掌握常用的保存食品的方法,重点了解利用酶保存食物的方法。
14.【答案】A
【解析】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据此可知,介于科和种之间的分类单位是属,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据此答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
15.【答案】B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利用野生水稻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较强的抗性的基因和栽培水稻进行杂交,从而培育出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多样性。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6.【答案】腔肠动物 外骨骼 水蛭、沙蚕等 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食用 身体内是否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解析】解:(1)水螅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
(2)蜘蛛、蚂蚁和蜻蜓属于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3)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与它同属于一个类群的还有丝虫、蛲虫等.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属于环节动物的还有水蛭、沙蚕.
(4)软体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鲍鱼的壳可以入药,螺壳和珍珠可做装饰品,乌贼可以食用.
(5)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题干中的所有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
(1)腔肠动物;
(2)外骨骼;
(3)水蛭、沙蚕等(说出一种即可); 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说出一种即可);
(4)食用;
(5)身体内是否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
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
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动物类群的特征.
17.【答案】F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酵母菌 二氧化碳 颜色 青霉素
【解析】解:(1)F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的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用自己的遗传物质来进行复制、繁殖新的病;
(2)图A是细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所以A与B、C、D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3)面包膨大松软,大家都喜欢吃。它的制造离不开图中的的D酵母菌,因为它可将葡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膨大和松软;
(4)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因此,从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5)图中的B青霉菌能产生青霉素,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故答案为:
(1)F;
(2)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D酵母菌; 二氧化碳;
(4)颜色;
(5)青霉素。
图中的A无成形的细胞核,有DNA集中的区域,是细菌;图B直立菌丝的顶端呈扫帚状,是青霉;图C有菌盖和菌柄构成,是蘑菇;图D有细胞核和大液泡,是酵母;图F是病毒。
解答此类题目点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结构、营养生殖方式以及在食品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18.【答案】骨骼肌 肌腱 支点 ⑥ 关节腔 神经系统 先天性行为
【解析】解:(1)乒乓球运动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图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骨骼肌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骼肌受到刺激会收缩,牵拉着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
(2)运动中关节起支点的作用,[⑥]关节腔内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4)当乒乓球飞速地朝眼前袭来时,眼睛会眨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1)骨骼肌;肌腱;(2)支点;⑥关节腔;(3)神经;(4)先天性行为
(1)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
(2)关节包括③关节软骨,④关节囊,⑤关节头,⑥关节腔,⑦关节窝,据此分析解答。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运动系统的组成以及关节的结构。
19.【答案】乱捕乱杀、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 加快 建立自然保护区 分解者 垃圾袋不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 利用对废物的再回收,较少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解:(1)根据资料一中的内容可以看出,造成动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是人类的乱捕乱杀、对环境的污染及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等。
(2)近年来,我国动物物种灭绝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除此之外还有迁地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等。
(3)细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故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垃圾袋不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故会给环境造成土壤污染。
(4)世界上先进的垃圾处理办法是先将垃圾分类,再用不同方法处理,这样利于对废物的再回收,较少对环境的污染。
故答案为:(1)乱捕乱杀、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
(2)加快;建立自然保护区;
(3)分解者;垃圾袋不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
(4)利用对废物的再回收,较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紧迫性。解答时可以从威胁生物多样性生存的原因所占的比例方面来切入。
20.【答案】大肠杆菌 肾蕨 朱鹮 种子植物 胎生 肺 b 气囊 ④
【解析】解:(1)甲图中数字①属于原核生物,大肠杆菌(细菌)是原核生物,故①所代表的生物是大肠杆菌。植物可以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肾蕨属于孢子植物,因此②是肾蕨,a是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可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③是水杉,④是珙桐;动物可以分为卵生和胎生,卵生的是⑤朱鹮,胎生的是⑥金丝猴。
(2)根据繁殖方式,植物包括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因此甲图中a是种子植物;动物的生殖包括卵生和胎生,故甲图中b表示胎生。
(3)朱鹮属于鸟类,由于体内有发达的b]气囊,不论是吸气还是呼气,肺内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通过,及能进行双重呼吸,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4)肾蕨属于孢子植物,故②代表肾蕨;水杉种子裸露、无果皮,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故③代表水杉,珙桐的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因此④代表珙桐。而⑥金丝猴、⑤朱鹮属于动物,①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因此与水杉亲缘关系最近的是④珙桐。
故答案为:(1)大肠杆菌;肾蕨;朱鹮;
(2)种子植物;胎生;
(3)肺; b;气囊;
(4)④。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鸟类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它分布于内脏之间、肌肉之间和骨的空腔里,气囊都与肺相通,有储存空气、协助呼吸的功能。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以供给鸟类飞翔时充足的氧气,有利于鸟类的飞翔。
乙图中,a是气管,b是气囊,c是肺。
主要考查了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的认识。
21.【答案】笔杆上有细菌吗? 形成对照实验 第②应该在第③后完成,避免把接种上去的细菌杀死 杀灭原有的细菌,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笔杆上有细菌存在,咬笔杆是不卫生的行为
【解析】解:(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笔杆上有细菌吗?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笔杆上有(没有)细菌。
(2)在实验中配制A和B两套培养基,该实验的变量是笔杆上是否有细菌,根据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方法是:用笔杆在A培养基上按一下,B不做处理,其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将配制好的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恒温培养;观察;该实验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先高温灭菌又接种,正确的操作应该是:第②应该在第③后完成,避免把接种上去的细菌杀死。
(3)丙同学认为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保持变量的唯一性,本实验的变量为接种时是否洗手,故应该取相同的两组培养基,洗手前、后分别进行接种,然后在恒温下培养。
(4)实验中用高压灭菌锅的目的是:杀灭原有的细菌,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5)如果观察中发现:在A培养基上菌落较多,而B培养基上无菌落生成,则得出的结论是:笔杆上有细菌存在,咬笔杆是不卫生的行为。
故答案为( 1)笔杆上有细菌吗?
(2)形成对照实验。
(3)第②应该在第③后完成,避免把接种上去的细菌杀死。
(4)杀灭原有的细菌,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5)笔杆上有细菌存在,咬笔杆是不卫生的行为。
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
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实验变量,根据变量设计对照实验,解答此类题目还有理解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步骤。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