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思想的力量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三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3课时+课外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思想的力量,,旨在让更多的人获得知识、陶冶情操,进一步放大讲坛、学堂的功能。哲学思想的一大用途即是资政,同时,政治也总主宰着思想的命运。如果没有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各种派别的哲学思想的需求,相信“百家争鸣”的思想发展盛况就难于出现。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哲学与政治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汉代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西汉时期儒家思想被确定为主流正统,这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统治者在尝足儒家思想带来的甜头后,对其他派别进行抑制和打击。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进言和他对儒家的发展使得儒家思想成了封建主流思想,两千年的封建思想体系———宣扬君权、族权、夫权由此确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迈向悲剧的第一步。
更可悲的是,这个封建思想体系扼杀了数不清的中国人。其后两千年,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减速,无数智慧被禁锢,而用封建思想愚民的统治者自己也被愚弄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由此而至。后果是惨痛的,教训更是深刻的。
然而,历史的烟尘早已消散,被政治形势推下绝壁的哲学思想没有因为政治家们的好恶而消亡,正如伊索被推入山谷摔死而他的寓言却没有死一样。在这个思想自由的当代世界,各种思想复苏了,发展了。我们当代人惟一要做的,就是努力地改变,一部部中华民族的历史悲剧不能再重演。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马丁。路德金的生平经历和一生的主要成就。
2.能够依据马丁。路德金不同人生阶段的特点。
3.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品味马丁。路德金情怀的过程中,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感悟孟子的美丽情怀,培养感悟美的情怀和坚强的人格品质。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
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展现了怎样的情感?
2.孟子人生经历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专题划分
专题1:走近马丁。路德金
专题2:孟子的人生经历对其思想的影响
专题一
走近马丁。路德金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提起梦想每个人都有很多话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为之努力拼搏。感召力(charisma)亦称“领袖气质”。个人具有的一种人格特质,尤指那种神圣的、鼓舞人心的、能预见未来、创造奇迹的天才气质。具有这种气质的人对别人具有吸引力并受到拥护。具有此人格特质的领导者,称为魅力型领导。这种影响力不是建立在传统的职位权威上,而是建立在下属对领导者具有非凡才能的感知上。结合自己的学习感受, 选择你喜欢的一位梦想者的人生经历进行阅读鉴赏,说明喜欢的原因,体会其中的情感。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马丁。路德金的生平经历和一生的主要成就。
2.能够依据马丁。路德金不同人生阶段的特点。
3.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能够尝试将自己初读每篇课文的感受描绘出来吗?
2.词中的情感是通过哪些地方传达出来的?
3.这篇课文中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思想,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见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回顾历史,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2—16):揭露现状,提出自己的正当要求。
第三部分(17—结尾):展望未来,坚信胜利一定能够到来。
二、重点研读第二部分,学会揣摩关键语句:
课文第一部分回顾历史,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它犹如灯塔的光芒,给黑奴带来了希望。但是,100年后的今天,黑奴的现状是怎样的呢?有没有改变呢?我们重点来研读第二部分。
思考:这一段从哪些方面来揭露黑人生活的现状,并提出正当要求的。要分析这部分内容,我们就要学会揣摩语言,把握要点。揣摩语言一要联系语境(社会背景、文章中心、上下文),二要选择句段,对关键语句进行揣摩。那麽,哪些语句是关键性语句呢?我们先来看这个表格,按要求填空。(课件)
?
①揭露 黑人受歧视的 现状(排比 比喻)
②讽刺————————许诺 (比喻)
③提出———————要求(比喻)
第二部分 ④提醒当局不兑现许诺的后果(感情句)
(2-16) ⑤讲究————————策略 (中心句)
⑥表明———————决心 (关联词语)
我们在填的时候,注意找出关键语句,然后归纳它们的特点。
(学生讨论)
请同学回答。
明确:
①揭露黑人受歧视的现状,作者就用了四个“一百年后的今天”这样的排比句式,和“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贫困的孤岛上”比喻的方法,来揭示100年后的今天,黑人根本没有得到自由,种族隔离仍在继续,黑人生活极其贫困,流离失所,没有归宿,到处流亡,仍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②作者把美国没有履行宣言,比喻为只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以此来讽刺美国政府。
③提出要求,“从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友谊的磐石上”(比喻)。
④提醒当局不兑现许诺的后果将是致命伤(感情强烈),⑤讲究斗争策略——非暴力主义者(中心句),⑥表明斗争决心(只要……就,关联词语)。
我们来看看我们找的这些语句有什麽特点,从而理出抓关键语句的方法。
1、使用修辞;
2、感情强烈;
3、复句中的关联词;
4、鲜明对照的句子;
5、表达中心的句子。
这些方法就是我们揣摩语言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掌握,用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很有帮助。
四、研读第三部分,体会作者感情:
正是因为有这样黑暗的现状,正是因为黑人弟兄们的愿望没有实现,正是因为当局没有兑现许诺,作者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满怀深情地描绘心中美好的梦想。我们读课文,思考:
1、作者的梦想具体指什麽?
2、这一部分用了什麽修辞手法?
3、表达了作者什麽样的思想感情?
请一同学朗读第三部分。
?
讨论明确:
1、梦想指:
①?? 人人生而平等;
②?? 拥有正义和自由;
③?? 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④?? 黑人和白人能和睦相处,亲如兄弟。
2、这一部分连用了六个“我梦想有一天”,以诗一样的语言和酣畅淋漓的排比句式,正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平等的渴望,抒发了他作为一个黑人内心最热烈的梦想,他呼吁种族平等,人格尊严和兄弟般的情谊能早日到来!他呼吁自由与平等在美国的各个角落都能得到实现!这 几段文字情感充沛,气势豪迈,犹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不可阻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六、总结归纳演讲辞的特点:
三多: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
作用:气势强大,感情强烈,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齐读第三部分。
七、布置作业。
后记:这是在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公开课的教案,希望同行批评指正。
?
?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专题二
孟子的人生经历对其思想的影响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1.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2. 明确;通过我们对演讲词的横向比较,回顾.体悟,我们可以这样说,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
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舍此则为缘木求鱼。悟到这一点很重要,愿同学们多想一想,多悟一悟。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 感知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崇高的情操。
二、???????? 学习本文形象性的语言。
三、???????? 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本专题问题设计
教学重难点:
一、理性的思想与斗争的激情的统一,鼓动性与形象性的统一是这篇演讲的一大特点。学习时要体会作者饱满的激情和演讲技巧。
二、理解本文形象性的语言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方法:
一、???????? 诵读法,在诵读中体会重点语段,理解课文主旨。
二、???????? 讨论与点拨相结合,在师生互动中共同探讨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齐桓晋文之事》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孟子的善于设喻、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论辩特色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本文一问一答紧紧相连,内容篇幅长,结构层次不是太容易,需要老师提示。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在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完成下列练习
齐桓晋文之事练习
一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若有特殊用法,请指出。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2、无以,则王乎?”
3、将以衅钟。
4、若无罪而就死地。
5、然则废衅钟与?
6、以羊易之
7、不识有诸?”
8、投诸渤海之尾
(二)翻译句子,并指出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5、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6、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二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若有特殊用法,请指出。
1、王说,曰
2、于我心有戚戚焉
3、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4、独何与
5、语人曰
6、为长者折枝
7、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8、盖亦反其本矣
9、刑于寡妻
10、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11、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12、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13、是罔民也
14、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二)翻译句子,并指出句式
1、舆薪之不见
2、百姓之不见保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5、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7、若是其甚与
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9、未之有也。
第二课时
分组讨论
本文中孟子的观点是什么?这一观点在当今有何意义?
孟子是如何一步步说服齐宣王的?
孟子的论辩艺术是如何体现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掌握文中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2、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思想。
???????3、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
4、发言积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