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B 2.B 3.D 4.B 5.D 6.C 7.C 8.C 9.D 10.D 11.D 12.C 13.B
14.A 15.D 16.A 17.B 18.C 19.B 20.B 21.D 22.B 23.D 24.B 25.B
二、非选择题。
26.(20 分)
(1)甲骨文;商朝。(4 分)
(2)儒家;百家争鸣。(4分)
(3)《伤寒杂病论》、提出“治未病”思想等(2分);发明麻沸散、擅长针灸及手术等
(2 分);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或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
等。(2 分)
(4)蔡伦;祖冲之。(4 分)
(5)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
文化;创新中华文化;自觉抵制西方思想和意识的侵蚀等。(任意一点即可)(2 分)
27.(18 分)
(1)铁器(铁制农具),牛耕。(4分)
(2)齐桓公。(2分)
(3)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 分)
(4)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4分)
(5)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汉姓。(4 分)
(6)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应抓住历史机遇,勇
于创新,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等。(任意一点即可)(2分)
28.(12 分)
(1)长安;设置西域都护;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6 分)
(2)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品种多。(任意一点即可)(2 分)促进东西方
经济文化交流(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2 分)
(3)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2 分)
历史模拟题第 1页(共 1页)27.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发展举世瞩目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
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或工具)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管仲(公元前723-前645年),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
被誉为“法家先驱”、“华夏第一相”。
(2)材料二中“华夏第一相”辅佐了哪位诸侯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材料三政治方面: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济方面:
;鼓励耕织,生
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摘编自人教社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3)写出材料三横线上商鞅变法中确立封建经济制度的关键措施。
材料四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
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民族古往今来
的生生不息。
一摘自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4)为实现“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文化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五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
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今山西
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5)材料五中的“魏主”是谁?诏令规定了他的哪项改革措施?
(6)请结合以上历史改革,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历史试题第7页(共8页)
28。“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奴
一=收衡2路
(1)根据材料二,写出“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①的名称。为了加强对图中③西域地区
的管理,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该措施除了证明归属汉中央政府管辖外还起到什么重
要作用?
材料二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
骞出使西域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
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
一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并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材料三“一带一路”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
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
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历史试题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