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时间政权分立的局面。隋朝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创立了科举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继起的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但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至唐末五代,中国再次陷于割据势力膨胀、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折时代
隋唐时期: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
宫
夜
宴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标: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学习目标
1
知道唐朝建立与李世民即位、唐太宗治国策略与革新措施(重点+难点)
2
知道武则天当政期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对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
3
知道唐玄宗登基以后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重点)
目录
壹
贰
叁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女皇帝武则天
“开元盛世”
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
渐趋衰落
恢复并走向强盛
755年
618年
907年
贞观之治
武则天统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农民起义
建立
618年
发展
贞观之治
衰弱
安史之乱
灭亡
907年
鼎盛
开元盛世
疆域:
东至安东(高句丽),西迄安西
(吐蕃),北起单于府,南至日南
(越南)。
共21位皇帝
755年(安史之乱)为唐前后期划分
一、“贞观之治”
唐高祖 李渊
取代隋炀帝的是一个同样出自关陇集团,融合了胡汉血统的人——李渊。
关陇集团:籍贯主要为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六盘山)的门阀势力,关系紧密的胡汉/文武混合集团
(特点:入则为相,出则为将) 北周—隋—唐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唐太宗 李世民
626年,李世民继位,即唐太宗,627年,改年号贞观。
庙号:在太庙中的称谓,位置。如唐太宗,宋太祖
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
尊号: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可不断递增
年号: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贞观,开元,永乐
1、李唐建国
2、贞观之治 (1)概况
阅读材料,材料中体现出唐太宗的哪些治国理念?
材料1:“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材料2: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贞观政要》
材料3:“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以史为诫,以民为本 。
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用人不拘,重视人才。
一、“贞观之治”
3、治国理念
魏征(580-643)
魏征,唐朝政治家、思想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房玄龄
(579-648)
杜如晦
(585-630)
房谋杜断
杜如晦,为隋唐
时期李世民帐下
重要参谋。其运
筹帷幄,处事果
断,是为良相。
房玄龄,李世民
得力谋士。善谋,后世以他和杜如
晦为良相典范,
合称“房杜”。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
完成表格,自行总结唐太宗治国的主要措施:
政治
经济
制度
考核
法律
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增加科考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进士科成最重要科目。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一、“贞观之治”
4、治国措施—政治、经济
一、“贞观之治”
材料1:国家由精力充沛又聪明谨慎的皇帝治理,谦虚耐心地听取精英意见。这样一种施政作风之所以被推崇,不仅由于它的实际成就,还由于它接近儒家的治国理想,体现了君臣融洽互补的理想关系。
——《剑桥隋唐史》
材料2: 唐代以来官学、私学教育的不断昌盛,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唐太宗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中矣”。 ——《唐摭(zhí)言》
读材料,总结唐太宗“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二、武周续政奠荣光
武则天(则天为其尊号)是唐高宗的皇后,曾与高宗共掌朝政(二圣临朝)。高宗去世后,她废掉两个儿子取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素多智计 兼涉文史。
从立为皇后参掌实权(655)到大周皇帝退位(705),预政当政50年。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用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狄仁杰)
政治
经济
文教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关陇集团统治的结束)
重用人才,名相狄仁杰,张柬之。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重视发展生产。
“贞观遗风”——承上启下
三、“开元盛世”铸大唐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这首诗描绘了开元时期怎样的情景?
1、从神龙到先天(课外)
神龙元年(705),中宗复辟。
神龙三年(707),太子李重俊政变
景云元年(710)六月二日,韦后、安乐公主毒杀(?中宗,立殇帝重茂,韦后临朝称制。
景云元年(710)六月二十日,太平公主、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韦后、安乐公主。睿宗登基,李隆基为太子。
景云三年(712)八月,李隆基即位,
先天二年(713)七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败死。李隆基坐稳了皇位。
(8年时间五次政变)
2、开元之治
国力鼎盛 人口增长
经济繁荣 国库充赢
决策:改中宗之政,依贞观故事
宋璟(jǐng)
姚崇
①整顿吏治,裁减冗官。
②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唐太宗的用人
唐太宗在选拔和任用人才上,能够用人唯贤不拘一格。他说“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他的大臣和将领,有着不同的出身和背景,有的以前是农民起义的将领,有的曾效力于他的政敌,如魏征还曾策划要谋害他。但唐太宗注重他们的才干,不计前嫌,委以重任,用其所长。唐太宗的用人唯贤,是“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知识拓展
总结“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政治:①统治者励精图治,虚心纳谏,重用人才
②政局稳定、国家统一
经济:重视发展生产,注重减轻人民负担。
①政局稳定、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②治理国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任用;
③坚持农业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改善民生,以民为本。
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的出现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四、总结分析
剥削相对减轻,未改阶级压迫剥削的本质。
注意:封建治世的本质
当堂训练
A
B
1.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开国皇帝 B.重视发展生产
C.提倡节俭 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
2.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当堂训练
3.某同学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B
4. 一方面是因为前有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打下深厚的基础,另外就是在唐玄宗年轻的时候也是想要做出来一番事业的。以上内容可以归结的主题是( )
A.贞观之治的影响 B.“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C.唐玄宗的用人之术 D.“开元盛世”的经济表现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