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一、选择题
1.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 ( http: / / www.21cnjy.com )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
A.西域都护 B.御使大夫 C.刺史制度 D.北庭都护府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这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A正确;御史大夫是秦朝在中央设置的掌管监察事务的机构,排除B;汉武帝时期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排除C;元朝设置北庭都护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排除D。故选A。
2.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 ( http: / / www.21cnjy.com )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直接统辖西藏,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故C符合题意。故选C。
3.如图历史文物可以用来说明:元朝时期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西藏 B.四川 C.台湾 D.腹里
【答案】A
【详解】
考查点:宣政院。解题思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题干的“宣政院”,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掌管西藏的军民事务,A项符合题意。B项四川,当时设置四川行省,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台湾,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进行对其管理,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是腹里,是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4.下列关于元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元朝的建立者是成吉思汗
B.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C.元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才正式完成
D.成吉思汗在位时陆续灭掉其他政权,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故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1279年元朝统一了全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故B叙述正确,符合题意;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正式完成。故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成吉思汗病逝后,完成了全国统一的是忽必烈。故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5.“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注:佛教),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A.理藩院 B.中书省 C.宣政院 D.行中书省
【答案】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元起朔方……及得西域,世祖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可知,元朝的西域主要指西藏地区。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C正确;理藩院是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排除A;元朝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故A不合题意;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事务,排除B;行中书省是元朝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民间简称"行省"或"省",排除D。故选C。
6.邓小平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A.清朝时设驻藏大臣 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C.元朝时设宣政院 D.西汉时设西域都护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立宣政院,标志着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C项符合题意;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A项不符合题意;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是指唐朝时期与藏族的友好往来,B项不符合题意;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部分,与西藏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7.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是指这一制度( )
①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度 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④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A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制度设立,加强了元朝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②③④符合题意,A正确;D排除;元朝的行省制与秦汉的郡县制度没有继承和推广的关系,①错误,BC排除;故选A。
8.该皇帝解除功臣与武将权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推行科举,选拔人才 B.防止武将夺权 C.防止文臣夺权 D.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太祖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禁军将领的兵权。由此可见,皇帝解除功臣与武将权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故D符合题意;A和“杯酒释兵权”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是“杯酒释兵权”的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防止文臣夺权和“杯酒释兵权”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9.宋元时期历史发展的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民族关系复杂,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发展。同时,宋元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社会变化。B正确;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的时代特征;A错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阶段特征,C错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D错误。综上故选B。
10.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答案】A
【详解】
依据材料“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 ( http: / / www.21cnjy.com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地方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A正确;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合,B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权力集中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C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主旨,D排除。故选A。www.21-cn-jy.com
11.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个王朝的行政区域,据图可知该王朝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B
【详解】
根据行政区域图信息“甘肃行省”“云南行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所学知识,元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B正确;唐朝、明朝、清朝的行政划分与题干不符,排除ACD。故选B。
12.比较、归纳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并被后世沿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隋朝和元朝都结束了政权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完成全国统一,隋朝于589年灭掉陈,统一南北,是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1279年,元朝统一了全国。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如,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等。因此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④,D项符合题意;而②隋朝的都城是长安(今西安),元朝的都城是大都(今北京),③元朝是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政权,隋朝是汉族建立的政权,排除。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3.在古代史上,历代中央政府在西域(新疆)设立了管辖机构,任命官员,对该地区进行管辖治理。下列管理机构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①西域都护府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伊犁将军 ④北庭都护府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③①②④
【答案】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西域各国纷纷归附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朝。公元前60,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唐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武则天在新疆地区设立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为了对辽阔的新疆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管辖。按照中国朝代的先后时间,排列为①④②③。B正确;ACD先后排列的时间不对,排除;故选B。
14.“其版图‘有汉唐之地而加大’,其人民‘有汉唐之民而加多’。包括西藏的藏族在内的所有民族就都统一在一个中央政权之内了。”这个王朝是
A.辽 B.北宋 C.金 D.元朝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北逾阴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此外,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材料中所描述的与之相符,所以D项符合题意;10世纪初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政权,定都上京,此时的西藏属于吐蕃诸部,辽并未对其进行管辖,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此时的西藏属于吐蕃诸部,北宋并未对其进行管辖,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此时的西藏属于吐蕃诸部,金并未对其进行管辖,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21·cn·jy·com
15.下表所示信息表明(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疆域辽阔 B.政区层级调整加剧地方割据
C.州的地位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D.县是比较稳定的一级行政区
【答案】A
【详解】
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朝时期疆域空前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全国实行了行省制度,影响深远,成为后世中国省制的开端,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我国古代中央集权是不断发展的,地方的权力不断收归中央,因此政区层级调整使地方自主性不断减弱,排除;C项魏晋时期州是高层政区,到了清代州成为县级政区,说明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排除;D项表格中可以看出历代都有县,说明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不是比较稳定的一级行政区,排除。故选A。
16.一位同学在做课程总结时,写出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从并立走向统一”,他概括的是那个历史时期的特征(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辽宋夏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从并立走向统一”,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课本所学可知,北宋建立时期,同时并存的还有少数民族政权辽朝、西夏;之后女真族建立金,金先后灭掉了辽和北宋;北宋灭亡后,皇室南迁建立了南宋。又出现了南宋、西夏、金并存时期,蒙古族建立蒙古政权,灭掉西夏、金和南宋,最终完成祖国统一。故这一时期特点是政权并立到走向统一。C正确;秦汉时期的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A排除;隋唐时期的特征:繁荣与开放的时代。B排除;明清时期的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D排除;故选C。
17.从设置宣政院到澎湖巡检司,从戚继光荡平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驻藏大臣。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21教育网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外交的开放与危机
【答案】A
【详解】
依据题干“设置宣政院到澎 ( http: / / www.21cnjy.com )湖巡检司”,是元朝为加强对疆域的治理,在西藏和台湾设立的行政机构,促进了元朝的发展;“戚继光荡平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我国领土完整;“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驻藏大臣。”体现的是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调节了汉族与藏族的关系,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正确;“君主专制的强化”体现在统治者加强权力集中的措施,题干没有涉及,B排除;“戚继光荡平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属于对外关系,C排除;“设置宣政院到澎湖巡检司”“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驻藏大臣。”属于国内问题,D排除;故选A。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点睛】
历史主题类选择题是高频考题,这类题需要观察题中所给的史料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它们的领域,影响等,总结它们的共同点,进而确定主题。
18.翻开《徐州地方志》我们会发现,从古至今我们的家乡徐州地名及归属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结合我们的历史知识,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
①徐州为泗水郡彭城县 ②徐州地处宋国境内
③徐州属河南江北行省归德府 ④徐州属徐州剌史部彭城国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徐州为泗水郡彭城县,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郡县制与秦朝相关;②徐州地处宋国境内,可知宋国与西周相关;③徐州属河南江北行省归德府,可知行省制与元朝相关;④徐州属徐州剌史部彭城国,可知剌史与汉朝相关。因此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是②①④③。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与如图所示朝代处于同一时期的中外史实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王祯著《农书》;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文学三杰”之一
B.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欧洲农村出现垦殖运动
C.安史之乱;阿拉伯帝国崛起
D.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瓦特改良蒸汽机
【答案】A
【详解】
概括图片信息“钦察汗国”“行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是元朝(1271年一1368年),王祯编成《农书》在元代,14世纪文艺复兴兴起,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文学三杰”之一,A符合题意;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在宋朝,B排除;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C排除;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D排除。故选择A。
20.清雍正帝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秦朝的疆域西到陇西
B.元朝时设立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C.清朝的疆域西北至巴勒喀什池
D.元朝和清朝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朝代
【答案】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元代设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务,故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秦朝的疆域西到陇西、清朝的疆域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元朝和清朝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朝代,故AC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1·c·n·j·y
21.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
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
【答案】D
【详解】
依据题干“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省以治外。”、“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表明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的特点是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国家置中书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的含义,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22.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受到了后人的敬仰,这主要是因为( )
①文天祥是一位民族英雄
②文天祥坚贞不屈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③文天祥抗击外来侵略的抗争精神值得赞扬
④文天祥抗击元军的烧杀抢掠,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有积极意义的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② ④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南宋文天祥坚持抗元,抗 ( http: / / www.21cnjy.com )击元军的烧杀抢掠,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有积极意义的。文天祥被俘以后,不受利诱,威武不屈,他坚贞不屈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而元朝是我国境内的蒙古族建立的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因此文天祥不是一位民族英雄,抗击的不是外来侵略,而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斗争。所以②④表述正确,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3.历代王朝官方印章是政治权力的一种表现。下列印章能反映对西藏地区有效管辖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可知,①是宣政院印;②是锦衣卫印;③与对西藏地区有效管辖无关;④是达赖金印、班禅金印。元朝时期,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清朝时期,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批准。①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1cnjy.com
24.从设置宣政院到澎湖巡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司,从戚继光荡平倭寇到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从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驻藏大臣。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政治的成熟与稳定 B.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C.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外交的开放与危机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台湾(琉球)设澎湖巡检司,以加强对那里的管辖,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使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时,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元政府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戚继光等荡平东南沿海倭寇、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都是抗击外国侵略的史实;清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顺治皇帝接见五世达赖,授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接见五世班禅,授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确立了历代达赖和班禅都要经过中央册封的制度,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所以上述史实都属于国家的巩固与发展,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5.以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某一阶段的政权更替,与①相关的史实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
B.岳飞抗金,经济重心南移
C.灭辽和北宋,迁都中都
D.统一全国,建立行省制度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 ( http: / / www.21cnjy.com )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元代建立了行省制度,它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同时它也是中国省制的开端,D选项符合题意。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然后杯酒释兵权从武将手中夺取了兵权,故排除A项。岳飞是南宋将领,经济重心南移是到南宋时期完成的,故排除B项。金灭辽和北宋,故排除C项。故选D。【出处:21教育名师】
26.在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课上,老师用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媒体展示了“文成公主入藏”“安西都护府”“唐蕃会盟碑”“宣政院”“驻藏大臣”等史料和信息,这一专题复习的主题应是21*cnjy*com
A.经济发展史
B.科技成就史
C.民族关系史
D.文学艺术史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这一专题复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题应是民族关系史。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十分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唐蕃会盟碑见证了唐朝与吐蕃民族友好往来的史实,公元821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拉萨)重盟。公元823年,将盟文刻石立碑,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树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即历史上有名的甥舅和盟碑,又称唐蕃会盟碑或长庆会盟碑。它是汉藏两大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唐朝时期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元朝时期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这标志着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以上史实都与民族关系有关,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7.六百五十年前,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朝结束了自己的统治。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描述这个王朝为“这是第一次,中国完全由游牧民族统治……这些蛮族征服者做的第一个反应是夷平各城市,将新臣民并入传统的蒙古部落社会”。关于这个王朝说法有误的是( )
A.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是成吉思汗
B.这个王朝定都于大都(今北京)
C.这个王朝时形成了新民族回族
D.这个王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是元朝。元朝的建立者是忽必烈,都城在大都(今北京)。蒙古军队西征期间,一批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断被签发到中国来,成为形成回族的主体人群。元代是地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面积是我国历史最大。成吉思汗建立的是蒙古国。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8.如图是小史在学习中列举的史实,由此推测其学习主题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唐朝的边疆治理
B.宋朝的文人政治
C.元朝政府的统治
D.明朝的君主专制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忽必烈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的创立,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此外,元政府在西藏设宣政院,以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在台湾(琉球)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使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仔细观察小史在学习中列举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学习主题是元朝政府的统治,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9.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②①③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判断,图一中有岭北行省等,可知当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地方上实行的是行省制,应为元朝。图二,北方有匈奴,还有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故图二为汉代。图三,中国疆域西跨葱岭,东临太平洋,这应是清朝的疆域。图四中,北有匈奴,都城在咸阳,这应是秦朝的疆域。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④②①③,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30.以学习主题统揽各阶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很好方法。学习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揽的是 ( )
A.秦汉时期的历史 B.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C.宋元时期的历史 D.明清时期的历史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两宋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并实现了大一统,元朝的大一统使元朝时民族融合得到大发展。西汉时期经济重心还在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将先进技术也带到了江南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两宋时期,南方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所以宋元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C选项符合题意;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封建的大一统。A选项不符合题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征政权分裂和民族大融合。B选项不符合题意;明清时期的历史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31.秦、隋、元是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点,主要表现为:( )
① 都是由汉族人建立的统一政权。
②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③都对台湾进行了有效的管辖。
④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权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隋朝和元朝都结束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期分裂的局面,都实行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故C正确。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三个朝代中只有元朝对台湾进行了有效管辖。故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是比较异同题。这类题目是比较难的题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求学生的对所比较的事情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的局面。秦朝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隋朝时期采用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巩固统治。由此可知C正确。
32.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图一、图三、图二、图四 B.图四、图二、图一、图三
C.图一、图三、图四、图二 D.图四、图一、图二、图三
【答案】B
【详解】
注意总结每幅图的典型特征。如图一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岭北行省”,行省制为元朝时期;图二有西域都护府,结合所学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正式归中央管辖;图三的疆域与现今相似但又辽阔许多,为清朝前期疆域;图四出现了匈奴、长城、咸阳,故为秦朝。所以按朝代排序选B项。
33.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城都在今北京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城。589年隋文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科举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隋炀帝时,始创科举,所以科举制诞生于隋朝;铁木真统一蒙古后,于1206年建立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元朝灭掉了金、西夏、南宋等政权,统一了全国。元朝建立后,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实行了行省制度。元朝的建立和统一,结束了唐朝灭亡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①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③不正确,AC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数字组合题,排除法是最快 ( http: / / www.21cnjy.com )捷的。隋朝是汉族建立的政权,不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据此可排除所有含②AC项;隋朝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可排除含③ACD。可确定答案B。
二、综合题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改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2-1-c-n-j-y
——《凤凰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1)宋朝分化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权力,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
(2)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遏制地方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宋代收兵权、财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归中央,派文官管理地方”和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为了防止唐朝藩镇割据的弊端重演,分化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等权力,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根据材料一“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或行省,这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也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2)根据材料二“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是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遏制地方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35.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采取了什么制度?结合地图,写出元朝对东南和西南边疆地区及山东地区有效管辖的史实。
材料三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3)依据依据材料三写出回族诞生的原因。
(4)综上所述,概括元朝的阶段特征。
【答案】(1)事件:元朝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意义: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2)行省制度 。
东南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中央对台湾正式行使管辖权;西南地区:由宣政院直接管辖,中央对西藏正式行使管辖权;山东由中书省管辖。
(3)原因:中外贸易交流;蒙古西征加速民族融合。
(4)阶段特征:国家统一;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任答一点)
【详解】
(1)根据材料“世祖忽必烈……摧灭弱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遂一天下。”可知反映的事件是元朝灭南宋,完成祖国统一;元的统一,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2)根据所学知识,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采取行省制度;根据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在东南地区主要是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对台湾正式行使管辖权;根据地图信息可知,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由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根据所学知识,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3)根据材料“回族……公元7世纪中叶,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可得出回族诞生的原因:中外贸易交流;根据材料“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可得出回族形成的原因:蒙古西征加速民族融合。
(4)根据材料一元朝的统一、材料二元朝对疆域的管辖、材料三回族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元朝的阶段特征是:国家统一;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
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1)材料一中“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谁?“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二:若元(元朝),则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
(2)元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中央设立了什么机构负责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
(3)元朝分别设立什么机构管辖西藏、台湾、西域
(4)元的统一促进民族交融,形成哪一新民族?
【答案】(1)唐太宗、宋太祖;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2)中书省
(3)西藏:宣政院,台湾:澎湖巡检司,西域:北庭都元帅府
(4)回族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并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诗中“唐宗”是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1206年,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版权所有:21教育】
(2)结合所学可知,元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负责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
(3)结合所学可知,在东南地区,元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在西南地区,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元朝还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4)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联如父母
——李世民。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1)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试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体现这政策的史实例。
(2)你从材料二的文字中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中央设什么机构管理西藏?当时台湾叫什么名称,隶属哪一机构管辖?【来源:21cnj*y.co*m】
(3)概括指出上述二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4)读了上述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1)民族团结政策(或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人藏(或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等)。
(2)元朝疆域辽阔;行省制度。宣政院,琉球,澎湖巡检司。
(3)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民族团结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基础;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详解】
(1)依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都重视汉族,轻视少数民族,我却一样的对待他们,所以唐太宗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亲。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或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等)。
(2)依据材料“(元朝疆域)北逾 ( http: / / www.21cnjy.com )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从材料二的文字中获取的主要信息是元朝疆域辽阔。为管理辽阔的疆域,元世祖开创了行省制度。此外,元政府在西藏设宣政院,以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当时叫琉球)的管理,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使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元世祖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是都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即可。如要注意处理好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基础;要处理好边疆问题;要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38.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政治制度?
(2)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二反映的又是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除了采用这一制度,元朝还对哪两个地区加强管辖巩固对边疆的统治?
【答案】(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2)郡县制
(3)元朝的行省制度;西藏和台湾
【详解】
1)根据材料对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所学知识,秦朝统一后,为了加强统治,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2)根据所学知识,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根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这是元朝的行省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在西藏设立宣政院,使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元朝还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在台湾地区正式设立行政机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9.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个民族都为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1)材料一中“朕”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当时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材料二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2)材料二中的“拓跋”建立了什么政权?根据材料概括“契丹”和“拓跋”有什么相同的举动?
材料三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21*cnjy*com
——《续资治通鉴长编》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材料四 ……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指出材料四中“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开始于哪个朝代?此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哪一现象?
(5)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古代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答案】(1)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入藏(合理即可)
(2)西夏;仿汉族官制,任用汉族人才,学习汉族文化,推行汉法,向汉族学习。
(3)发生在宋、辽之间。
(4)元朝;回族的形成。
(5)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是各族人民长期开发、共同建设的结果,是各族之间友好交融的结果。(合理即可)www-2-1-cnjy-com
【详解】
(1)根据材料“朕独爱之如一”可知唐太宗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实行开明的相对平等的民族政策,都友好的政策表现比较多,例如文成入藏,例如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再如唐朝对少数民族政权的册封等等,任选其一即可,只要能表现出友好的而非对抗的即可。
(2)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拓跋是来自于党项族,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西夏政权。对“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进行概括可得,仿效汉族官制、任用汉族人才,学习汉族文化、推行汉法等少数民族汉化措施。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件描述的是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发生在辽宋之间,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给辽送银、绢等岁币。通过澶渊之盟,双方保持了100多年的相对和平局面。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蒙古族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批量进入到中原地区是在元朝。元朝时期多民族交融。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形成了新的少数民族——回族。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河中,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但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民族交融,民族团结。各民族交融丰富了民族文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0. 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答案】(1)从汉朝时,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元朝
(3)确立了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答出册封制度即可)设置驻藏大臣。
(4)郑成功。设台湾府。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从汉朝时,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依据材料信息: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
(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台湾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可知,这是郑成功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设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一、选择题
1.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版权所有:21教育】
A.西域都护 B.御使大夫 C.刺史制度 D.北庭都护府
2.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3.如图历史文物可以用来说明:元朝时期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西藏 B.四川 C.台湾 D.腹里
4.下列关于元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元朝的建立者是成吉思汗
B.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C.元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才正式完成
D.成吉思汗在位时陆续灭掉其他政权,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5.“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2·1·c·n·j·y
A.理藩院 B.中书省 C.宣政院 D.行中书省
6.邓小平说:“西藏是中国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A.清朝时设驻藏大臣 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C.元朝时设宣政院 D.西汉时设西域都护
7.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是指这一制度( )
①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度 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④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8.该皇帝解除功臣与武将权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推行科举,选拔人才 B.防止武将夺权 C.防止文臣夺权 D.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9.宋元时期历史发展的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0.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11.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个王朝的行政区域,据图可知该王朝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2.比较、归纳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并被后世沿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在古代史上,历代中央政府在西域(新疆)设立了管辖机构,任命官员,对该地区进行管辖治理。下列管理机构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来源:21cnj*y.co*m】
①西域都护府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伊犁将军 ④北庭都护府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③①②④
14.“其版图‘有汉唐之地而加大’,其人民‘有汉唐之民而加多’。包括西藏的藏族在内的所有民族就都统一在一个中央政权之内了。”这个王朝是
A.辽 B.北宋 C.金 D.元朝
15.下表所示信息表明(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疆域辽阔 B.政区层级调整加剧地方割据
C.州的地位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D.县是比较稳定的一级行政区
16.一位同学在做课程总结时,写出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从并立走向统一”,他概括的是那个历史时期的特征( )【出处:21教育名师】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辽宋夏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7.从设置宣政院到澎湖巡检司,从戚继光荡平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驻藏大臣。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外交的开放与危机
18.翻开《徐州地方志》我们会发现,从古至今我们的家乡徐州地名及归属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结合我们的历史知识,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
①徐州为泗水郡彭城县 ②徐州地处宋国境内
③徐州属河南江北行省归德府 ④徐州属徐州剌史部彭城国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19.与如图所示朝代处于同一时期的中外史实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王祯著《农书》;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文学三杰”之一
B.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欧洲农村出现垦殖运动
C.安史之乱;阿拉伯帝国崛起
D.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瓦特改良蒸汽机
20.清雍正帝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秦朝的疆域西到陇西
B.元朝时设立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C.清朝的疆域西北至巴勒喀什池
D.元朝和清朝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朝代
21.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
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
22.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受到了后人的敬仰,这主要是因为( )
①文天祥是一位民族英雄
②文天祥坚贞不屈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③文天祥抗击外来侵略的抗争精神值得赞扬
④文天祥抗击元军的烧杀抢掠,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有积极意义的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② ④
23.历代王朝官方印章是政治权力的一种表现。下列印章能反映对西藏地区有效管辖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从设置宣政院到澎湖 ( http: / / www.21cnjy.com )巡检司,从戚继光荡平倭寇到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从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驻藏大臣。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21教育网
A.政治的成熟与稳定 B.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C.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外交的开放与危机
25.以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某一阶段的政权更替,与①相关的史实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
B.岳飞抗金,经济重心南移
C.灭辽和北宋,迁都中都
D.统一全国,建立行省制度
26.在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课上,老师用多媒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示了“文成公主入藏”“安西都护府”“唐蕃会盟碑”“宣政院”“驻藏大臣”等史料和信息,这一专题复习的主题应是www-2-1-cnjy-com
A.经济发展史
B.科技成就史
C.民族关系史
D.文学艺术史
27.六百五十年前,一个王朝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束了自己的统治。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描述这个王朝为“这是第一次,中国完全由游牧民族统治……这些蛮族征服者做的第一个反应是夷平各城市,将新臣民并入传统的蒙古部落社会”。关于这个王朝说法有误的是( )21*cnjy*com
A.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是成吉思汗
B.这个王朝定都于大都(今北京)
C.这个王朝时形成了新民族回族
D.这个王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8.如图是小史在学习中列举的史实,由此推测其学习主题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唐朝的边疆治理
B.宋朝的文人政治
C.元朝政府的统治
D.明朝的君主专制
29.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②①③
30.以学习主题统揽各阶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很好方法。学习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揽的是 ( )www.21-cn-jy.com
A.秦汉时期的历史 B.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C.宋元时期的历史 D.明清时期的历史
31.秦、隋、元是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点,主要表现为:( )
① 都是由汉族人建立的统一政权。
②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③都对台湾进行了有效的管辖。
④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权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图一、图三、图二、图四 B.图四、图二、图一、图三
C.图一、图三、图四、图二 D.图四、图一、图二、图三
33.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城都在今北京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改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21cnjy.com
——《凤凰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35.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采取了什么制度?结合地图,写出元朝对东南和西南边疆地区及山东地区有效管辖的史实。
材料三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3)依据依据材料三写出回族诞生的原因。
(4)综上所述,概括元朝的阶段特征。
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1)材料一中“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谁?“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二:若元(元朝),则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
(2)元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中央设立了什么机构负责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
(3)元朝分别设立什么机构管辖西藏、台湾、西域
(4)元的统一促进民族交融,形成哪一新民族?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联如父母
——李世民。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1)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试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体现这政策的史实例。
(2)你从材料二的文字中获取的主要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中央设什么机构管理西藏?当时台湾叫什么名称,隶属哪一机构管辖?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概括指出上述二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4)读了上述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
38.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21*cnjy*com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政治制度?
(2)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二反映的又是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除了采用这一制度,元朝还对哪两个地区加强管辖巩固对边疆的统治?21·世纪*教育网
39.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个民族都为中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2-1-c-n-j-y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1)材料一中“朕”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当时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材料二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21·cn·jy·com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2)材料二中的“拓跋”建立了什么政权?根据材料概括“契丹”和“拓跋”有什么相同的举动?
材料三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材料四 ……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指出材料四中“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开始于哪个朝代?此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哪一现象?
(5)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古代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40. 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