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同步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同步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3 15:25: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一、选择题
1.下列措施中,使朱元璋直接控制了朝廷的军政大权的是( )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撤中书省 C.设东厂 D.设锦衣卫
2.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出处:21教育名师】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4.2016年11月,中央开展监察制度的试点改革。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秦王朝在中央设立的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21教育网
A.丞相
B.太尉
C.总督
D.御史大夫
5.唐、元、明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以下说明正确的是
A.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都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
C.都不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D.经济上都停滞不前
6.明朝八股取士造成的危害有
①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
③考中做官的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④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www.21-cn-jy.com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8.如下图为中国历史纪年表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所指的朝代分别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①北魏②南宋③元 B.①北周②陈③西晋 C.①辽②南宋③元 D.①辽②东晋③元
9.“(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21·世纪*教育网
A.设立军机处 B.采用八股取士
C.废除丞相制度 D.设立锦衣卫
10.“自秦始皇置丞相,旋踵而亡。汉、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说这句话的应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11.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处死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 )21*cnjy*com
A.强化皇权 B.控制军队 C.钳制思想 D.提高办事效率
12.在某节历史课上,老师在讲述中国古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想文化时,使用到如下图片,中间的方块代表着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向右的F1代表着思想前进的推动力,向左的F2代表着思想进步的阻力,其中F2最有可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B.各民族的交流交往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重武轻文的政策
13.下图中的皇帝所处的朝代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4.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反映明朝的是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5.如果你是下图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在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B.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
C.熟读四书五经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16.《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劝奏,处以重刑”。明太祖朱元璋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加强君主专制 B.便于传达政令 C.改革丞相制度 D.扩大六部权力
17.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他抨击的是【来源:21cnj*y.co*m】
A.设立特务机构 B.废除丞相 C.八股取士 D.设内阁
18.《明太祖实录》明确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并不许立○○。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并不许立”的应该是
A.三司
B.丞相
C.六部
D.厂卫
19.“(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
A.设立军机处
B.采用八股取士
C.废除丞相制度
D.设立厂卫机构
群雄,最终统一全国。”材料反映朱元璋统一全国的原因是
A.历史机遇
B.个人能力
C.贤臣辅佐
D.群雄势弱
21.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主题应该是:
A.专制统治的加强 B.特务统治的强化 C.经济控制的嘉庆 D.思想控制的加强
22.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八股取士” B.以诗词歌赋为主要内容
C.试题类型繁多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23.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的是
A.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
D.加强思想控制
24.如图描绘了明宪宗在皇宫里庆元宵游玩的各种情景。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明初国力强大
B.农民流离失所
C.对外交流频繁
D.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25.一天早晨,明太祖朱元璋问官员末讷,昨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晚上为什么发怒。宋讷很惊讶。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一时间宋讷毛骨悚然,慌忙解释是因下属打坏了茶具。朱元璋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与下列哪一举措有关www-2-1-cnjy-com
A.设立锦衣卫 B.废除丞相 C.创立内阁 D.迁都北京
26.以下是我国古代某著名小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62回中的一段描写:“那国王急降金牌:‘着锦衣卫快到金光寺取贼来,寡人亲审。’三藏又奏道:‘万岁,虽有锦衣卫,还得小徒去方可。’”判断该小说最早成书于(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7.下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28.从封建政治制度层面来考察封建集权主义的演变,如图反映明朝皇权空前强化的是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二、综合题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把全国划分为36郡。2-1-c-n-j-y
材料二 颁布“推恩令”,取消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
材料三 通过“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
材料四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1)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哪位皇帝实行的措施?
(2)简单指出这些措施所起的共同作用。
(3)以上四则材料反映出我国封建统治的什么发展趋势?
30.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材料一反映了 (朝代)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此变化是从何时开始的?
材料四: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21*cnjy*com
——《贞观政要》
(4)材料四突出了古代哪一治国思想?唐朝形成这一治国理念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年谷丰稔,百姓安乐”的措施使唐朝出现了怎样的盛世?【版权所有:21教育】
材料五: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5)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中央、地方及边疆地区分别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加强管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元朝 高明《琵琶记》
材料三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明末清初 顾炎武
(1)材料一反映的选官制度叫什么?何时正式诞生?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时这一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明朝采用这种制度选拔官吏有何弊端?
(3)试指出此制度从隋唐时期到明朝,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实行的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官员大都从各地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生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三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还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作了严格的规定……。”21·cn·jy·com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南北朝时期实行怎样的选官制度?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材料一中的弊端,隋朝创立了什么样的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它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什么影响?21cnjy.com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时期这种制度变化?
(4)根据材料三,指出这种制度到了明朝演变为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对选官制度造成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5)通过上述材料,指出自魏晋到明朝选官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3.某校历史小组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继承发展)
材料一: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序一切袭用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菀(管)库,悉隶三司。
——摘编自马端临《文献通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采取什么方式削弱相权 其目的何在
(制度创新)
材料二:大部分地方的辖区包括今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城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的影响。
(高度强化)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作用。
34.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选官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c·n·j·y
材料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以来,实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盯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官员大都从各地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生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材料三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明朝科举还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材料二中的弊端,隋朝时啦了什么样的选官制度?唐太宗又是怎么完善这一制度的?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对选官造成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4)通过上述材料,指出自西汉到明朝选官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额服从天子的命夸”。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荣止,今海内赖陛下种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一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元朝的行省制是后世“省制”的开端,在中国行政区划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材料四: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五:明朝中央机构的调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材料一中提到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根据材料二说明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材料三地图所示四个地区中没有设置行省的是(只填序号)。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题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是如何处理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其结果如何?
②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是如何处理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其结果如何?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的两大矛盾演变的趋势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6.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求贤若渴,用人不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格。他选拔了很多有才干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中既有自己原来的部属,也有追随李建成反对过他的政敌;既有豪门贵族,也有出身低微的人士。
材料二 一种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材料三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君相之争……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摘编自《明太祖实录》
材料四 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决策权由皇帝控制。”
(1)材料一表明了唐太宗怎样的用人观?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和社会繁荣关系的看法。
(2)材料二中提到的“宋朝某项政策”指的是什么政策?举一例说明“以至其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改组“我国政治制度”的目的何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什么办事机构?它的设置为什么强化了皇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一、选择题
1.下列措施中,使朱元璋直接控制了朝廷的军政大权的是( )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撤中书省 C.设东厂 D.设锦衣卫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控制朝廷的军政大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措施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朝廷的军政大权,不符合题意;故选A。
2.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引进了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因此中国人能够吃上玉米、马铃薯和花生这些美食最早应在明朝,故D项符合题意;西汉开通的丝绸之路没有美洲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传入中国,故A不符合题意;唐朝时期,没有美洲的农作物传入中国,故B不符合题意;北宋时期美洲的农作物还未传入中国,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答案】A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明朝中央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构示意图、军机处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置使皇帝的命令能直接下达到地方,提高了效率,增强了保密性,加强了皇权,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2016年11月,中央开展监察制度的试点改革。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秦王朝在中央设立的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太尉
C.总督
D.御史大夫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朝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监察中央百官;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政事;太尉管军事,相互牵制互不统属。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5.唐、元、明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以下说明正确的是
A.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都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
C.都不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D.经济上都停滞不前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唐朝、元朝、明朝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的都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A正确;唐朝、明朝不是结束分裂局面实现的大一统的朝代,排除B;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排除C;唐朝、元朝、明朝的经济都有所发展,并不是停滞不前,排除D。故选A。【版权所有:21教育】
6.明朝八股取士造成的危害有
①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
③考中做官的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④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八股取士制度扼杀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的聪明才智,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①符合题意;明朝规定科举考试只允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制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②符合题意;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应试的人为了能够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大都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③符合题意;仅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这不是危害的表现,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D。
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答案】B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在宋以前有三公坐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来看,大臣由坐到站到跪,说明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B正确;题干体现从宋以前到明朝的君臣关系,没有涉及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设立锦衣卫、东厂、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内容,排除ACD。故选B。
8.如下图为中国历史纪年表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所指的朝代分别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①北魏②南宋③元 B.①北周②陈③西晋 C.①辽②南宋③元 D.①辽②东晋③元
【答案】C
【详解】
根据图中①所给的时间“916年——1 ( http: / / www.21cnjy.com )125年”结合所学知识,916年契丹解除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过,后该国号为辽,阿保机就是辽太祖。1125年金灭辽。可知①是辽;根据②的起止时间“1127年——1276年”结合所学知识,金灭辽后,在1127年灭亡北宋,北宋皇帝的弟弟赵构于同年在临安建立南宋,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故②是南宋;根据时间“1206年——1368年”结合所学知识,1206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定国号为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同年秋天结束了元朝的统治。根据③的政权存在的时间可知是元。综上所述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①辽②南宋③元。故选C。
9.“(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
A.设立军机处 B.采用八股取士
C.废除丞相制度 D.设立锦衣卫
【答案】B
【详解】
依据题干“(明代读书人)只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结合所学知识,明朝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故B符合题意;设立军机处是在清朝雍正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故A不符合题意;废除丞相制度是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但这属于中央机构的变革,不属于考试选官制度,故C不符合题意;设立锦衣卫是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但这是设立特务机构监视臣民,不属于考试选官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自秦始皇置丞相,旋踵而亡。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说这句话的应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符合材料“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的说法,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11.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处死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强化皇权 B.控制军队 C.钳制思想 D.提高办事效率
【答案】A
【详解】
朱元璋认为丞相专权乱政,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加强皇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故A符合题意;废除丞相的目的不是控制军队,排除B;明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是实行八股取士,排除C;提高办事效率是废除丞相制度带来的客观影响,排除D。故选A。
12.在某节历史课上,老师在讲述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代的思想文化时,使用到如下图片,中间的方块代表着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向右的F1代表着思想前进的推动力,向左的F2代表着思想进步的阻力,其中F2最有可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B.各民族的交流交往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重武轻文的政策
【答案】A
【详解】
据题干提示,向左的F2代表着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时期思想进步的阻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开始推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这些严重束缚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故A项符合题意;B项各民族的交流交往对思想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与题意不符;C项商品经济的发展会对思想文化起到促进作用,与题意不符;D项重武轻文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策,与题意不符。故选A
13.下图中的皇帝所处的朝代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D
【详解】
1368年初,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太祖认为宰相权力太大会威胁到皇权,为了加强君权,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设置了殿阁大学士,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D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项不符,排除。故选择D。
14.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反映明朝的是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接统领六部,D正确;A反映的是秦朝的中央官制。A错误;B反映的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B错误;C反映的是元朝时期的中央官制,C错误。综上故选D。2-1-c-n-j-y
15.如果你是下图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在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B.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
C.熟读四书五经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答案】A
【详解】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明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A符合题意;BCD项都与明朝科举制的史实相关,排除。故选择A。
16.《皇明祖训》中记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劝奏,处以重刑”。明太祖朱元璋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便于传达政令 C.改革丞相制度 D.扩大六部权力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并不许立丞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自己亲自掌握六部,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的倾向,故A符合题意;皇权和相权的斗争中,相权最终被弱化,体现了皇权的强化,和传达政令、改革丞相制度、扩大六部权力均无关,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他抨击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设立特务机构 B.废除丞相 C.八股取士 D.设内阁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束缚思想、扼杀创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等信息和所学知识,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因此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故C符合题意;设立特务机构、废除丞相、设内阁都属于明朝时期政治方面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与“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不符,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明太祖实录》明确规定,以后子孙做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时,“并不许立○○。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并不许立”的应该是21cnjy.com
A.三司
B.丞相
C.六部
D.厂卫
【答案】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时期,为了加强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废除了丞相,权分六部,所以明太祖“并不许立”的应该是丞相,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9.“(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
A.设立军机处
B.采用八股取士
C.废除丞相制度
D.设立厂卫机构
【答案】B
【详解】
根据题干“明朝”、“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实行的八股取士,明朝时,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使考中的官员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加强君主专制。B符合题意,A项是清朝设立的,CD项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不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0.“由于朱元璋英勇善战和足智多谋,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推为反元起义军领袖。这支起义军在他的领导下,先后消灭各地群雄,最终统一全国。”材料反映朱元璋统一全国的原因是
A.历史机遇
B.个人能力
C.贤臣辅佐
D.群雄势弱
【答案】B
【详解】
依据材料“英勇善战和足智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谋”“先后消灭各地群雄,最终统一全国”可以看出材料是描述朱元璋依靠个人的能力实现了全国的统一,B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说明历史机遇、贤臣辅佐以及群雄势弱的信息,A、C和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主题应该是:
A.专制统治的加强 B.特务统治的强化 C.经济控制的嘉庆 D.思想控制的加强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锦衣卫、东厂和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厂是明朝君权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军机处是清朝雍正设立,是封建君主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文字狱是清朝为了加强思想统治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以上这些措施都反映出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不断地强化。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2.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八股取士” B.以诗词歌赋为主要内容
C.试题类型繁多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明代实行八 ( http: / / www.21cnjy.com )股取士,国家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这种形式的文章叫做“八股文”,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唐玄宗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CD项不符合明朝科举考试的史实。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1·世纪*教育网
23.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的是
A.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
D.加强思想控制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焚书坑儒”, “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股取士”, “文字狱”都是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21*cnjy*com
24.如图描绘了明宪宗在皇宫里庆元宵游玩的各种情景。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明初国力强大
B.农民流离失所
C.对外交流频繁
D.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答案】D
【详解】
依据题干图画选项可知,明宪宗在皇宫里庆元宵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玩,表明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D项符合题意;题干图画没有涉及农民流离失所、对外交流频繁;明宪宗是明中期的皇帝,此时明初强大国力已经衰败。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25.一天早晨,明太祖朱元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官员末讷,昨天晚上为什么发怒。宋讷很惊讶。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一时间宋讷毛骨悚然,慌忙解释是因下属打坏了茶具。朱元璋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与下列哪一举措有关
A.设立锦衣卫 B.废除丞相 C.创立内阁 D.迁都北京
【答案】A
【详解】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为了进一步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军权,设立了锦衣卫,并授权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所以朱元璋对宋讷的所有情况都清楚。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6.以下是我国古代某著名小说第62回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段描写:“那国王急降金牌:‘着锦衣卫快到金光寺取贼来,寡人亲审。’三藏又奏道:‘万岁,虽有锦衣卫,还得小徒去方可。’”判断该小说最早成书于(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时期君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权加强的相关知识内容。锦衣卫原是明太祖的侍卫亲军,后来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是明朝加强君权的重要特务机构。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
27.下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答案】D
【分析】
【详解】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初沿袭元朝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借胡惟庸案废除宰相制度,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ABC不符合题意。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28.从封建政治制度层面来考察封建集权主义的演变,如图反映明朝皇权空前强化的是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强君权的措施,A所述是秦朝加强君权采取的措施,明朝建立后,为了加强君权,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C所述是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B所述是元朝时期的行政机构,D所述是隋唐时期的行政机构,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
二、综合题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把全国划分为36郡。
材料二 颁布“推恩令”,取消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
材料三 通过“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
材料四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1)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哪位皇帝实行的措施?
(2)简单指出这些措施所起的共同作用。
(3)以上四则材料反映出我国封建统治的什么发展趋势?
【答案】(1)秦始皇;汉武帝;宋太祖;明太祖。
(2)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3)君主专制的加强和中央集权的强化。
【详解】
(1)根据“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得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秦始皇;根据“ 颁布‘推恩令’”得出汉武帝;根据“通过‘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得出宋太祖;根据“在中央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得出明太祖。
(2)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3)综合材料内容可知这些材料说明我国封建统治的趋势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30.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材料一反映了 (朝代)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此变化是从何时开始的?
材料四: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 ( http: / / www.21cnjy.com )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贞观政要》
(4)材料四突出了古代哪一治国思想?唐朝形成这一治国理念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年谷丰稔,百姓安乐”的措施使唐朝出现了怎样的盛世?
材料五: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5)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中央、地方及边疆地区分别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加强管理?
【答案】(1)秦朝
(2)三省六部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3)丞相制度被废除。明朝(明太祖时期)
(4)民本。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贞观之治
(5)在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在边疆地区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台湾,并在中央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www-2-1-cnjy-com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秦朝政治制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则实行郡县制,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隋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行政,尚书省下设有吏兵刑工等六部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这一制度下官员职责分工明确,彼此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三省长官都为宰相,相权分散,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的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央机构设置中没有了丞相。此变化是从明朝开始的,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加强皇权,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4)依据材料四“君能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等,可知突出了古代民本思想。依据材料四“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可见唐朝形成这一治国理念的原因是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认为隋炀帝就是贪图享乐,穷兵黩武,造成人民的困苦,进而导致隋朝灭亡。唐太宗采取的这些“年谷丰稔,百姓安乐”的措施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5)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国的统治,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对边疆地区,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此外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取士制度大体沿 ( http: / / www.21cnjy.com )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元朝 高明《琵琶记》
材料三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明末清初 顾炎武
(1)材料一反映的选官制度叫什么?何时正式诞生?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时这一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明朝采用这种制度选拔官吏有何弊端?
(3)试指出此制度从隋唐时期到明朝,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案】(1)科举制度。隋炀帝。
(2)实行“八股取士”。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由充满活力逐渐趋向呆板僵化(意思相近即可)
【详解】
(1)隋文帝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开创科举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隋炀帝设进士科,正式确立科举制。依据材料一“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可知是科举考试制度。依据所学可知,隋炀帝设进士科,正式确立科举制。
(2)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控制,巩固专制统治,采取八股取士的考试方式。文章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依据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的信息和所学可知,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3)依据材料一“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到材料三中“八股之害等于焚书”可知,科举制由充满活力逐渐趋向呆板僵化。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九品中正制,官员大都从各地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生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三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还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作了严格的规定……。”【出处:21教育名师】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南北朝时期实行怎样的选官制度?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材料一中的弊端,隋朝创立了什么样的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它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什么影响?21教育网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时期这种制度变化?
(4)根据材料三,指出这种制度到了明朝演变为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对选官制度造成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5)通过上述材料,指出自魏晋到明朝选官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九品中正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
(2)科举制。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做官联系在一起,以儒家思想为考试内容,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儒家思想的传播和社会教育的发展。
(3)宋代的科举考试增加了取士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实行糊名法和誊录。
(4)八股取士。束缚了士人的思想,读书人只能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5)选官方式上由荐举到考试,标准上由注重血缘门第到以能力为主。
【详解】
(1)根据“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可知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
(2)为了改变九品中正制选官的弊端,隋朝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科举制。科举制形成的标志是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的设立,将读书考试做官联系在一起,以儒家思想为考试内容,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儒家思想的传播和社会教育的发展。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代的科举考试增加了取士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实行糊名法和誊录,有利于考试公平公正。
(4)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在明代演变为八股取士。八股取士束缚了士人的思想,读书人只能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来源:21cnj*y.co*m】
(5)综合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自魏晋到明朝,在选官方式上由荐举演变成考试,标准上由注重血缘门第到以能力为主。
33.某校历史小组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继承发展)
材料一:宋朝设官之制,名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序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菀(管)库,悉隶三司。
——摘编自马端临《文献通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采取什么方式削弱相权 其目的何在
(制度创新)
材料二:大部分地方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城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的影响。
(高度强化)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作用。
【答案】(1)方式:分化事权。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2)政治制度:行省制度。影响:便利了中央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答对任意一点即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措施: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作用:分散了地方的权力;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对任意一点即可)
【详解】
(1)根据“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来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削弱相权,从而强化了皇权,强化专制主义。
(2)第一问:根据“大部分地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行省制。第二问:行省制度“适应了元朝疆城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第一问:分析图片信息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统领地方的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别掌握民政、刑狱、军政。因此明朝在地方上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司制度分散了地方的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4.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选官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以来,实行盯选官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是九品中正制,官员大都从各地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生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材料三 明朝提倡尊孔崇 ( http: / / www.21cnjy.com )儒。明朝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明朝科举还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材料二中的弊端,隋朝时啦了什么样的选官制度?唐太宗又是怎么完善这一制度的?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21*cnjy*com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对选官造成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4)通过上述材料,指出自西汉到明朝选官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标准:品行(答孝廉、品德也可)。
(2)制度:科举制;措施:增加考试科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鼓励士人报考;意义: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田,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变化;实行八股取士(答必须考“四书’“五经”,答卷分为死板的八个部分也可。)影响:脱离实际,禁锢思想;选出的人都是皇帝意旨的顺从者。
(4)方式变化:由推举到考试选拔的转变。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由此可知当时汉武帝选官的主要标志:孝廉,人品好。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隋文帝时,废除了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隋朝开始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依据材料三:明朝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明朝科举还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形成了八股取士;八股问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4)依据材料一“汉武帝元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可知西汉时期通过推举选拔官员;到隋朝、唐朝、明朝通过科技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3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额服从天子的命夸”。www.21-cn-jy.com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荣止,今海内赖陛下种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一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元朝的行省制是后世“省制”的开端,在中国行政区划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材料四: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五:明朝中央机构的调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材料一中提到的“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根据材料二说明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材料三地图所示四个地区中没有设置行省的是(只填序号)。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题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是如何处理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其结果如何?
②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是如何处理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其结果如何?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的两大矛盾演变的趋势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答案】(1)分封制郡县制②④
(2)①唐朝透过三省六部制分散丞相的权利.结果是加强了皇权。
②明朝在中央废丞相,设置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解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3)趋势:中央权力逐渐加强,地方权力逐渐缩小;皇权逐渐加强,相权日渐减小.
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化一方面有利于多民国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皇权专制形成,是阻碍历史发晨的因素;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分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秦朝时期在地方实行的政治制度是郡县制;根据材料三中的地图可知,①处是辽宁行省,②处是中书省,③处是云南行省;④处是宣政院。所以在②④处没有设立行省。
(2)根据材料四的图片可知,唐朝时期是通过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省六部制来分散丞相的权利,其结果是加强了皇权;根据材料五的图片可知,明朝时期在中央废丞相,设置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解决,其结果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3)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的两大矛盾演变的趋势是中央权力逐渐加强,地方权力逐渐缩小;皇权逐渐在加强,相权逐渐在减小。其影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皇权专制制度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发展,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36.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求贤若渴,用人不拘一格。他选拔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很多有才干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中既有自己原来的部属,也有追随李建成反对过他的政敌;既有豪门贵族,也有出身低微的人士。
材料二 一种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2·1·c·n·j·y
材料三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决君相之争……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摘编自《明太祖实录》
材料四 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决策权由皇帝控制。”
(1)材料一表明了唐太宗怎样的用人观?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和社会繁荣关系的看法。
(2)材料二中提到的“宋朝某项政策”指的是什么政策?举一例说明“以至其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21·cn·jy·com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改组“我国政治制度”的目的何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什么办事机构?它的设置为什么强化了皇权?
【答案】(1)知人善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必须重视人才,重用人才。(言之有理即可)
(2)重文轻武 靖康之变
(3)防止朝臣专权;巩固统治;加强皇权(答对一点)
(4)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置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太宗求贤若渴,用人不拘一格、既有自己原来的部属,也有追随李建成反对过他的政敌;既有豪门贵族,也有出身低微的人士”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唐太宗知人善任;第二问开放性题目,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必须重视人才,重用人才。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宋朝某项政策的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126-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史称“靖康之耻”。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朱元璋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解决君相之争……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可知,朱元璋改组“我国政治制度”的目的是防止朝臣专权、巩固统治。
(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只供传述缮撰,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决策权由皇帝控制。”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军机大臣的地位;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设置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