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同步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同步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3 15:30:4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一、选择题
1.“从汉到唐,和从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其间的历史,有一个不大相同之点,便是:从汉到唐,中国是征异族的;从宋到清,中国是给异族征服的。”下列选项中曾两次入主中原建立全国性政权的“异族”是(  )
A.蒙古族 B.鲜卑族 C.女真族 D.契丹族
2.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黄巢起义
3.1616年,下列哪一位人物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 )
A.阿骨打
B.阿保机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4.起义军发布《剿兵安民檄》:“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这一檄文的发布者是2·1·c·n·j·y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张角起义 D.李自成起义
5.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6.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陕北的原因是( )
①连年发生大旱
②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
③官府不顾民众死活
④宦官专权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秦、汉
B.元、清
C.金、元
D.辽、宋
8.历史学家郭沫若这样评价李自成:“他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他的主要事迹不包括21·cn·jy·com
A.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B.建立“大齐”政权
C.推翻明朝的统治 D.抗击清军入关
9.率领起义军推翻明朝统治,人称“闯王”的农民起义领袖是
A.李渊 B.成吉思汗 C.李自成 D.朱元璋
10.“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是明末人民对起义军的热烈响应,这里的“闯王”是指21教育网
A.陈胜 B.吴广 C.张献忠 D.李自成
11.清朝统治入关建立政权后,都城是在
A.南京 B.西安 C.北京 D.沈阳
12.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建立政权的地点在
A.成都 B.西安 C.北京 D.山海关
13.领导农民起义军推翻统治中国长达276年的明王朝的是
A.张献忠 B.李自成 C.吴三桂 D.皇太极
14.“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描述的是老百姓对明末起义军的欢迎与支持。“闯王”指的是www-2-1-cnjy-com
A.陈胜 B.吴广 C.张献忠 D.李自成
15.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的哪一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A.“均田免赋” B.“等贵贱,均贫富”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16.1635年,( )改族名女真为满洲,次年,改国号后金为清。
A.忽必烈 B.努尔哈赤 C.康熙 D.皇太极
17.某同学在探究明朝历史时,收集了下面三幅绘画作品。从所收集的作品看,他探究的主题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明朝统治者的生活 B.明朝老百姓的生活
C.明朝英雄人物故事 D.明朝灭亡的原因
18.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理清历史发展线索,以下朝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隋、唐、五代十国、元、宋、明、清
B.隋、五代十国、唐、宋、元、明、清
C.隋、唐宋、五代十国、元、明、清
D.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19.某历史读物写道:“明朝引进玉 ( http: / / www.21cnjy.com )米、甘薯等。崇祯年间,玉米、甘薯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结合所学判断,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来源:21cnj*y.co*m】
A.赋税沉重 B.土地兼并严重 C.连年天灾 D.阶级矛盾尖锐
20.1644年攻人北京推翻明朝的是
A.黄巢 B.吴三桂 C.李自成 D.朱温
21.中国历史上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是
A.秦朝、汉朝 B.隋朝、唐朝 C.元朝、清朝 D.明朝、清朝
22.下列哪个朝代没在北京建都?( )
A.元代 B.唐代 C.明代 D.清代
23.民国学者、历史学家郭沬若这样评价李自成:“他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从陕北发动革命,……转战十余年。”他的主要事迹不包括
A.提出“均甶免赋”的口号
B.建立了“大顺”政权
C.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
D.为了抗击清军而起义
24.下列不属于努尔哈赤政绩的是
A.统一女真 B.率军与明朝交战 C.改女真为满洲 D.建立后金政权
25.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不到两天就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下列各项与明朝灭亡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朝政腐败,宦官专权②土地兼并严重③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⑤大规模农民起义⑥吴三桂引清军人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③⑤⑥
26.明朝末年,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下列与“闯王”无关的是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C.率领农民军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D.在山海关大败吴三桂与清军
27.一个王朝的覆灭,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对明朝灭亡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陕西北部连年大早,饥民遍野 B.明末爆发了农民起义
C.满清乘机占领北京,明朝灭亡 D.明朝政权的腐败
28.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民起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历史上,哪一关键因素最终断送了李自成的“皇帝梦” ( )21·世纪*教育网
A.崇祯皇帝自缢 B.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强烈
29.明末率领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欢迎和拥护的闯王是( )
A.高迎祥 B.刘宗敏 C.李自成 D.张献忠
30.“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由此,明末出现了
A.李渊起兵 B.黄巢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吴三桂降清
31.明末农民战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针对的是( )
A.明代“屯田政策” B.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
C.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地主阶级的囤积居奇
32.明末歌谣:“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民众欢迎和拥护的“闯王”是2-1-c-n-j-y
A.李渊 B.李隆基 C.李自成 D.朱元璋
33.明朝末年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材料说明人们欢迎和拥护“闯王”,主要是因为他21cnjy.com
A.提出“均田免赋”
B.推翻了明朝统治
C.阻止清军人关
D.建立了新的政权
34.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在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共进京赶考,不能成为历史上第二个李自成。这是因为李自成曾经21*cnjy*com
A.推翻了明王朝 B.攻占北京却又被迫放弃北京
C.攻占北京却又拱手让给清王朝 D.建立大顺政权都城没有设在北京
35.图史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边的地图有助于下列哪一具体内容的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元末社会动荡的表现 B.清兵入关的路线
C.“满洲”的兴起 D.李自成起义的过程
36.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②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③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后金
④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
A.③②①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德三年(62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世民率军民反击,消灭了刘武周……经过三次军事政治活动,唐朝不仅关中根据地巩固了,而且扩大了地盘,势力得到发展……实现统一目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开始在黄河流域扩张发展势力。……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8年后灭南宋统一全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中国通史》
材料三 明朝后,在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1616年,后金汗国建立。……1644年,清入主中原。此后历经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统一中国。
——《中国古代农耕与游牧社会交往的历史脉络》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李世民”为了巩固统治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了哪一政治制度?他实施的民族政策有什么特点?他在位期间出现盛世局面史称什么?21*cnjy*com
(2)据材料二,指出成吉思汗的功绩。忽必烈采取哪一制度管辖庞大的疆域?在西藏地方设立什么机构管理该地区的军民事务?【出处:21教育名师】
(3)例举明太祖在政治上加强皇权的两项举措。材料三中建立“后金汗国”的是谁?
(4)综合上述材料,统治者的治国措施起到了怎样的共同作用?
38. 学习中国古代史不难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个王朝都会经历由盛而衰的一个过程,而下一朝统治者又会吸取他的教训,进一步加强王权。回顾历史我们不光有兴叹,还要以史为鉴,借古知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王朝盛世
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干群趋……来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唐 柳宗元
(1)“文皇”指的是谁?他开创的治世是哪一个?他之后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这个女皇帝是谁?她的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www.21-cn-jy.com
材料二: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生产,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朝的改革措施。
(2)该次改革后出现了什么治世?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哪一个?
(3)材料一、二中涉及到的三位帝王在治国上有何共同之处?
(二)穷途末路
材料三:“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
——李世民
(4)李世民认为隋炀帝“身戳国灭”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材料四:“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闻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明末流传的民谣
(5)“闯王”指的是谁?他们推翻了哪个王朝?起义的根源是什么?
(三)鉴古知今
(6)以上材料中朝代的兴亡,给我们当代执政者的警示有哪些?
39.根据明末大事年记,回答问题。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18年 明神宗先后三次下令加派全国田赋,时称“辽饷”,激起人民强烈不满
1627年 明思宗(即崇祯皇帝)继位
1629年 李自成加入起义军
1636年 皇太极改国号清
1644年 李自成农民军占领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败退北京
(1)根据大事记,指出明神宗“辽饷”的主要用途。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神宗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
(2)根据大事记,指出崇祯皇帝在位期间明朝统治面临哪些威胁。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事记中李自成败退北京的经过。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评价一 “贼臣杨镐、袁崇焕先后卖国。”—(明)朱舜水《朱舜水集》
评价二 “袁崇焕……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昏政暗(君主昏庸政治黑暗)……深可悯恻(哀怜)。”—《清高宗(乾隆帝)实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为袁崇焕立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不同时期人们对袁崇焕的不同评价。
(3)请以“袁崇焕之我见”为主题写一篇小议论文。(要求:标题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版权所有:21教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一、选择题
1.“从汉到唐,和从宋到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间的历史,有一个不大相同之点,便是:从汉到唐,中国是征异族的;从宋到清,中国是给异族征服的。”下列选项中曾两次入主中原建立全国性政权的“异族”是(  )
A.蒙古族 B.鲜卑族 C.女真族 D.契丹族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1115年,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定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国号“大金”。金先后灭辽和北宋,这是女真族第一次建立的中原政权。1615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称为“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州族。1644年,满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故C项正确。蒙古族建立元朝,鲜卑族统一北方地区,契丹族建立辽,但这些少数民族都没有“曾两次入主中原建立全国性政权”,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黄巢起义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明末李自成起义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获得土地、减免赋税的愿望,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C正确;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A排除;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B排除;唐末黄巢起义提出“天补均平!”,D排除。故选C。
3.1616年,下列哪一位人物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 )
A.阿骨打
B.阿保机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答案】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明朝后期,女真杰出首领努尔哈 ( http: / / www.21cnjy.com )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后金建立后,多次打败明军,夺取了明朝广大地区。C项符合题意。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辽,1115年建立金,A项不合题意;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B项不合题意;1616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D项不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4.起义军发布《剿兵安民檄》:“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这一檄文的发布者是www-2-1-cnjy-com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张角起义 D.李自成起义
【答案】D
【详解】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再加上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导致明末李自成起义。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故D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起义,排除A;黄巾起义和张角起义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排除B和C;故选D。
5.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明末农民起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爆发,反抗朝廷统治,不会立刻将明王朝灭亡。B项1644年农民起义的主力,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末皇帝崇祯在煤山自缢,明朝统治被推翻。C项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在明朝灭亡后,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D项是在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战胜李自成的军队,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故选B。
6.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陕北的原因是( )
①连年发生大旱
②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
③官府不顾民众死活
④宦官专权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起义首先爆发于陕北,因为这儿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所以率先引起农民起义,④宦官专权是东汉后期的政权特点,不符合题意,应该排除,所以答案选A。21*cnjy*com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词语“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陕北”,结合课本关于明末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利用排除法来解答问题,连年发生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都是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陕北的原因,而④宦官专权是东汉末期的特点,应该排除,由此得出答案。
7.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秦、汉
B.元、清
C.金、元
D.辽、宋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宋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族建立的,秦、汉都是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但是宋没有实现全国统一;金、辽、西夏也是少数民族政权,也没有实现全国统一;而女真建立的金没有统一过全国,只有蒙古建立的元朝和满洲建立的清朝既是少数民族建立又统一过全国。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1·cn·jy·com
8.历史学家郭沫若这样评价李自成:“他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他的主要事迹不包括【版权所有:21教育】
A.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B.建立“大齐”政权
C.推翻明朝的统治 D.抗击清军入关
【答案】B
【详解】
(1)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1643 年, 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 年,攻进北京城内,末帝崇祯自缢。统治长达 276 年的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灭亡后,明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转战各地,最后失败。“大齐是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建立的政权。故B符合题意;A、C和D均与李自成的事迹有关,排除。故选B。
9.率领起义军推翻明朝统治,人称“闯王”的农民起义领袖是
A.李渊 B.成吉思汗 C.李自成 D.朱元璋
【答案】C
【详解】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自成,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1644 年,攻进北京城内,末帝崇祯自益。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故C符合题意;李渊是唐朝的建立者,排除A;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政权,排除B;朱元璋是明朝的建立者,排除D。故选C。
10.“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是明末人民对起义军的热烈响应,这里的“闯王”是指21教育网
A.陈胜 B.吴广 C.张献忠 D.李自成
【答案】D
【详解】
依据题干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可知,民谣中的“闯王”指的是李自成。由于他作战勇敢,被称为“闯王”。明朝末年,他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1643年,李自成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被农民起义推翻,D项符合题意;AB 两项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将领,不符合题意;C项张献忠也是明末起义的将领,但与“闯王”的称号不符,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清朝统治入关建立政权后,都城是在
A.南京 B.西安 C.北京 D.沈阳
【答案】C
【详解】
1644年4月,李自成指挥农民军攻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明朝都城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但是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农民军最后失败,而清军入关后以北京为都城,南下消灭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及各地反清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C正确;明朝初期朱元璋定都南京,A排除;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军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B排除;沈阳是清军入关之前建立的都城,D排除。故选C。
12.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建立政权的地点在
A.成都 B.西安 C.北京 D.山海关
【答案】B
【详解】
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西安建立大顺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B正确;明末农民军领袖之一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立了大西政权,A排除;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灭亡, C排除;明朝灭亡后,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夹击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李自成被迫退出北京,D排除。故选B。
13.领导农民起义军推翻统治中国长达276年的明王朝的是
A.张献忠 B.李自成 C.吴三桂 D.皇太极
【答案】B
【详解】
1644年4月,李自成率领农民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军攻入北京城,明末崇祯皇帝自缢,统治中国长达276年的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B正确;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但并没有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A排除;吴三桂是明末山海关守将,明朝灭亡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夹击李自成农民起义军,C排除;皇太极即清太宗,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后金汗位,改国号为清,D排除。故选B。
14.“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描述的是老百姓对明末起义军的欢迎与支持。“闯王”指的是
A.陈胜 B.吴广 C.张献忠 D.李自成
【答案】D
【详解】
根据“明末起义军”并结合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可知“闯王”指的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故选D;陈胜、吴广是秦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排除AB;张献忠也是明末起义军领袖,但他没有称“闯王”,排除C。
15.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的哪一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A.“均田免赋” B.“等贵贱,均贫富”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所以A项符合题意;“等贵贱,均贫富”是中国宋代起义农民提出的关于政治经济要求的口号,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的口号,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发动者张角的口号,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16.1635年,( )改族名女真为满洲,次年,改国号后金为清。
A.忽必烈 B.努尔哈赤 C.康熙 D.皇太极
【答案】D
【详解】
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选项D符合题意,B排除;忽必烈建立元朝,A排除;康熙是清朝建立后的皇帝,C排除。故选择D。
17.某同学在探究明朝历史时,收集了下面三幅绘画作品。从所收集的作品看,他探究的主题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明朝统治者的生活 B.明朝老百姓的生活
C.明朝英雄人物故事 D.明朝灭亡的原因
【答案】D
【详解】
这几幅图涵盖了明朝统治者奢靡行乐,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姓流离失所和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而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所以他探究的主题应该是明朝灭亡的原因,故选D;流民和李自成不是明朝统治者,排除A;明宪宗不是老百姓,排除B;《流民图》无法体现英雄人物的故事,排除C。21·世纪*教育网
18.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理清历史发展线索,以下朝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隋、唐、五代十国、元、宋、明、清
B.隋、五代十国、唐、宋、元、明、清
C.隋、唐宋、五代十国、元、明、清
D.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建立于581年、唐建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581年、五代十国处于唐朝灭亡后、北宋建立于960年、元建立于1271年、明建立于1368年、清建立于1636年。因此朝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9.某历史读物写道:“明朝引进玉米、 ( http: / / www.21cnjy.com )甘薯等。崇祯年间,玉米、甘薯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结合所学判断,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赋税沉重 B.土地兼并严重 C.连年天灾 D.阶级矛盾尖锐
【答案】D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举行起义。因此结合所学判断,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选项D符合题意;赋税沉重、土地兼并严重、连年天灾,这是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0.1644年攻人北京推翻明朝的是
A.黄巢 B.吴三桂 C.李自成 D.朱温
【答案】C
【详解】
明朝末年,统治愈加腐朽,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爆发了农民大起义,最先爆发于陕西北部。后来的李自成成为农民军的领袖。他率领的部队坚甲铁骑,逐渐成为各路起义军中一支举足轻重的队伍。1644年三月,李自成指挥军队攻破北京城。崇祯帝自杀,明朝至此宣告灭亡。1644年攻入北京推翻明朝的是李自成,选项C符合题意;黄巢在唐末领导农民起义,A排除;吴三桂在明朝灭亡后降清,B排除;朱温是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D排除。故选择C。2·1·c·n·j·y
21.中国历史上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是
A.秦朝、汉朝 B.隋朝、唐朝 C.元朝、清朝 D.明朝、清朝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蒙古族的忽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烈改国号为元,元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清朝又是中国历史上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选项C符合题意;秦朝、汉朝都是汉族建立的,A排除;隋朝、唐朝都是汉族建立的,B排除;明朝是汉族建立的,D排除。故选C。
22.下列哪个朝代没在北京建都?( )
A.元代 B.唐代 C.明代 D.清代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朝建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建都长安,即今天的西安,故选B;元代建都大都,即今天的北京;明代最初建都南京,后迁都至北京;清代建都北京,排除ACD。
23.民国学者、历史学家郭沬若这样评价李自成:“他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从陕北发动革命,……转战十余年。”他的主要事迹不包括
A.提出“均甶免赋”的口号
B.建立了“大顺”政权
C.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
D.为了抗击清军而起义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领袖,他提出“均甶免赋”的口号,建立了“大顺”政权,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ABC三项不符合题意;为了抗击清军而起义不是李自成的功绩,D项符合题意;故选D。
24.下列不属于努尔哈赤政绩的是
A.统一女真 B.率军与明朝交战 C.改女真为满洲 D.建立后金政权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而改女真为满洲的是皇太极,所以不属于努尔哈赤政绩的是C,C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5.1644年4月,百万大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不到两天就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下列各项与明朝灭亡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朝政腐败,宦官专权②土地兼并严重③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⑤大规模农民起义⑥吴三桂引清军人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③⑤⑥
【答案】B
【详解】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与明朝灭亡没有直接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排除④;吴三桂引清军人关是在明朝灭亡后,排除⑥;明朝后期政治腐败,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朝廷征派苛捐杂税,农民无法生活,明末农民起义爆发。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故①②③⑤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26.明朝末年,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下列与“闯王”无关的是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C.率领农民军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D.在山海关大败吴三桂与清军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在山海关吴三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清军打败了李自成,故D符合题意;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故A不符合题意;在李自成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故B不符合题意;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自杀,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7.一个王朝的覆灭,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对明朝灭亡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陕西北部连年大早,饥民遍野 B.明末爆发了农民起义
C.满清乘机占领北京,明朝灭亡 D.明朝政权的腐败
【答案】C
【详解】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1644年4月,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统治被推翻。选项ABD是明朝灭亡的原因,排除;满清乘机占领北京是在明朝灭亡后,C符合题意。故选择C。
28.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农民起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历史上,哪一关键因素最终断送了李自成的“皇帝梦” ( )
A.崇祯皇帝自缢 B.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强烈
【答案】C
【详解】
明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场起义的领导人是李自成,起义军英勇需作战,并攻入西安,建立政权,1644年攻占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率军抵抗,失利后李自成回京称帝,随即被迫撤出北京,大顺军由盛转衰。所以最终断送了李自成的“皇帝梦”的是吴三桂,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29.明末率领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欢迎和拥护的闯王是( )
A.高迎祥 B.刘宗敏 C.李自成 D.张献忠
【答案】C
【详解】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选项C符合题意;ABD项 与“闯王”称号无关,排除。故选择C。
30.“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由此,明末出现了
A.李渊起兵 B.黄巢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吴三桂降清
【答案】C
【详解】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其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1627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起义,并率领军队进入中原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题干材料“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是明末李自成起义的原因。C符合题意;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B排除;吴三桂降清发生在明朝灭亡后,D排除。故选择C。21*cnjy*com
31.明末农民战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针对的是( )
A.明代“屯田政策” B.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
C.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地主阶级的囤积居奇
【答案】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广大农民纷纷起义。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选项B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32.明末歌谣:“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民众欢迎和拥护的“闯王”是
A.李渊 B.李隆基 C.李自成 D.朱元璋
【答案】C
【详解】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C符合题意;李渊建立唐朝,A排除;李隆基是唐朝的皇帝,B排除;朱元璋建立明朝,与“闯王”称号无关,D排除。故选择C。
33.明朝末年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材料说明人们欢迎和拥护“闯王”,主要是因为他
A.提出“均田免赋”
B.推翻了明朝统治
C.阻止清军人关
D.建立了新的政权
【答案】A
【详解】
根据 “杀牛羊,备酒浆,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闯王”指的是李自成,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A符合题意。BCD项内容不是李自成受人们欢迎和拥护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34.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在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共进京赶考,不能成为历史上第二个李自成。这是因为李自成曾经www.21-cn-jy.com
A.推翻了明王朝 B.攻占北京却又被迫放弃北京
C.攻占北京却又拱手让给清王朝 D.建立大顺政权都城没有设在北京
【答案】C
【详解】
1644 年,攻进北京城内,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崇祯自缢。统治长达 276 年的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明朝灭亡后,明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转战各地,最后失败。材料中“不能成为第二李自成”是指李自成攻占北京却又拱手让给清王朝。故C符合题意;材料不是说明李自成推翻明王朝,排除A;李自成攻占北京却又被迫放弃北京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毛泽东的意思不是说明李自成没在北京建立政权,排除D。故选C。
35.图史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边的地图有助于下列哪一具体内容的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元末社会动荡的表现 B.清兵入关的路线
C.“满洲”的兴起 D.李自成起义的过程
【答案】D
【详解】
依据图片中文字“明”“西安”“大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文字提示,还有箭头的走向。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人民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农民纷纷举行起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队伍迅速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军。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944年李自成的军队对北京城发动猛烈进攻,推翻了明朝。D正确;根据图片的“明”“北京”,可排除A,元朝是北京称为“大都”,清军从山海关开始入关,B排除;“满洲”的兴起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不对。C排除;故选D。
36.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②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③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后金
④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
A.③②①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①②③④
【答案】A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活动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八旗制度,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故③②①④顺序正确,A项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1-c-n-j-y
二、综合题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德三年(62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世民率军民反击,消灭了刘武周……经过三次军事政治活动,唐朝不仅关中根据地巩固了,而且扩大了地盘,势力得到发展……实现统一目标。【出处:21教育名师】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开始在黄河流域扩张发展势力。……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8年后灭南宋统一全国。
——《中国通史》
材料三 明朝后,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措施,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1616年,后金汗国建立。……1644年,清入主中原。此后历经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统一中国。
——《中国古代农耕与游牧社会交往的历史脉络》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李世民”为了巩固统治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了哪一政治制度?他实施的民族政策有什么特点?他在位期间出现盛世局面史称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成吉思汗的功绩。忽必烈采取哪一制度管辖庞大的疆域?在西藏地方设立什么机构管理该地区的军民事务?
(3)例举明太祖在政治上加强皇权的两项举措。材料三中建立“后金汗国”的是谁?
(4)综合上述材料,统治者的治国措施起到了怎样的共同作用?
【答案】(1)三省六部制;开明的民族政策;贞观之治。
(2)建立蒙古国;行省制度;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不能写宣政院,宣政院是中央机构)
(3)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建立锦衣卫,实行特务统治(三点内容任意写两点即可);努尔哈赤。
(4)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一中“李世民”即为唐太宗,他为了巩固统治在政治上进步完善了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2)依据材料二“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蒙古国,开始在黄河流域扩张发展势力”可知,成吉思汗的功绩是建立蒙古国;忽必烈采取行省制度管辖庞大的疆域;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大都及周围大片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在西藏地方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该地区的军民事务。
(3)依据所学可知,朱元璋建立明朝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在中央,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建立锦衣卫,实行特务统治。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统治者的治国措施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
38. 学习中国古代史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发现每个王朝都会经历由盛而衰的一个过程,而下一朝统治者又会吸取他的教训,进一步加强王权。回顾历史我们不光有兴叹,还要以史为鉴,借古知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王朝盛世
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干群趋……来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唐 柳宗元
(1)“文皇”指的是谁?他开创的治世是哪一个?他之后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这个女皇帝是谁?她的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生产,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朝的改革措施。
(2)该次改革后出现了什么治世?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哪一个?
(3)材料一、二中涉及到的三位帝王在治国上有何共同之处?
(二)穷途末路
材料三:“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
——李世民
(4)李世民认为隋炀帝“身戳国灭”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材料四:“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闻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明末流传的民谣
(5)“闯王”指的是谁?他们推翻了哪个王朝?起义的根源是什么?
(三)鉴古知今
(6)以上材料中朝代的兴亡,给我们当代执政者的警示有哪些?
【答案】(1)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武则天。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3)重用人才.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体恤百姓.注重教育。
(4)刚愎自用不善于纳谏.昏庸奢靡不体恤民情。
(5)李自成.明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6)执政者要体恤民情,发展经济关心民生.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执政为民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可知材料一“天可汗”可知“文皇”是唐太宗。结合课本所学,唐太宗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因此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尊称为 “天可汗”;唐太宗“二十年间”的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被称为“贞观之治”;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依据课本所学,唐玄宗即位后,重用贤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贤相姚崇、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生产,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朝的改革措施。使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依据课本所学,唐太宗吸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隋亡的教训,提出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唐玄宗即位后,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生产,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由此得出三位帝王在治国上都:重用人才,重视发喂农业生产,体恤百姓,注重教育。
(4)依据材料三“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得出李世民认为隋炀帝灭国的原因:不管百姓利益,不体恤民情;统治昏庸奢靡;不能听取忠言不善于纳谏。
(5)依据课本所学,明朝末年,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灾难深重的农民纷纷发动起义,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军主力,因为李自成英勇善战,被称为“闯王”;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攻占北京,明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
(6)依据前面的材料和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隋炀帝不体恤民情,不善于纳谏,隋朝灭亡;唐朝三位帝王:重用人才,重视发喂农业生产,体恤百姓,注重教育。唐朝进入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明朝统治腐朽,人民生活困苦,导致农民起义,最终被灭。由此得出:执政者要体恤民情,发展经济关心民生;要选拔贤才,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执政为民。
39.根据明末大事年记,回答问题。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18年 明神宗先后三次下令加派全国田赋,时称“辽饷”,激起人民强烈不满
1627年 明思宗(即崇祯皇帝)继位
1629年 李自成加入起义军
1636年 皇太极改国号清
1644年 李自成农民军占领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败退北京
(1)根据大事记,指出明神宗“辽饷”的主要用途。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神宗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
(2)根据大事记,指出崇祯皇帝在位期间明朝统治面临哪些威胁。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事记中李自成败退北京的经过。
【答案】(1)用途:与后金作战表现:疏于朝政;皇室勾心斗角;大臣结党营私
(2)威胁:北部后金(后称清)的威胁,内部受到农民起义的威胁
(3)经过: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 ( http: / / www.21cnjy.com )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21cnjy.com
【详解】
(1)根据大事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除了原有的征税,还加派了对辽东作战的“辽饷”、训练军队的“练饷”和镇压人民起义的“剿饷”,合称“三饷"。因此明神宗“辽饷”的主要用途是与后金作战。明神宗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在于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又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来源:21cnj*y.co*m】
(2)根据大事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 ( http: / / www.21cnjy.com )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因此崇祯皇帝在位期间明朝统治面临北部后金(后称清)的威胁,内部受到农民起义的威胁。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根据材料“李自成农民军占领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明朝灭亡;李自成败退北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人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评价一 “贼臣杨镐、袁崇焕先后卖国。”—(明)朱舜水《朱舜水集》
评价二 “袁崇焕……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昏政暗(君主昏庸政治黑暗)……深可悯恻(哀怜)。”—《清高宗(乾隆帝)实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为袁崇焕立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不同时期人们对袁崇焕的不同评价。
(3)请以“袁崇焕之我见”为主题写一篇小议论文。(要求:标题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1)原因:建立军功(抗金有功或保卫边疆安全)。
(2)评价:①袁崇焕咎由自取,卖国。②袁崇焕忠君爱国,被冤枉。
(3)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信息“力挫后金军,解围京师”“率军抵抗后金屡获大捷”,可以看出,为袁崇焕立祠的原因是建立军功(抗金有功或保卫边疆安全)。
(2)依据材料二评价一“袁崇焕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卖国”,评价二“尚能忠于所事”,可以看出,人们对袁崇焕的不同评价有①袁崇焕咎由自取,卖国。②袁崇焕忠君爱国,被冤枉。
(3)按照要求写作,注意标题自拟,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标题可以是:我眼中的袁崇焕。袁崇焕抗金有功,保卫边疆安全,是忠君爱国的英雄。袁崇焕没有卖国,是被冤枉的。
【点睛】
(1)(2)属于同一类型,都是要求依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回答。解答时,就紧扣材料,找到关键语句,译为现代汉语,概括回答即去掉不必要的字句即可。(3)此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按照要求写作,做到标题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注意有理有据,提出观点,给出证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