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依据哪个历史人物创作的()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普照
2.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
A.天竺 B.波斯 C.新罗 D.日本
3.湖南卫视首播的历史穿越剧《梦回唐朝》,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了一个女博物馆研究员梦回唐朝,以武则天身份经历诡谲宫斗的故事,其中在《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剧本中,初拟了四个场景,下列哪一项是不恰当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B.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C.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D.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4.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国家的建立
5.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A.经济的繁荣 B.文学艺术的兴盛
C.政治的清明 D.社会风气的开放
6.2015年5月,国家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贞观政要》 D.《金刚经》
7.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的是
A.《史记》 B.《旧唐书》 C.《桂苑笔耕》 D.《大唐西域记》
8.“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描述了唐朝与某邻国的文化交往,该邻国是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越南
9.下列表述中反映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的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0.如图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11.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日本援华物资上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如图)。据考证这与唐朝高僧东渡日本的故事有关。这位高僧是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晁衡
12.“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是“新冠肺炎”爆发后,日本人民贴在一箱箱送往中国各地的捐赠物质上面的诗句,它修辞恰到好处,情感暖人心脾。情到深处,你自然会忆起曾受邀东渡,百折不挠,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
A.玄奘 B.鉴真 C.崔志远 D.弘法大师
13.大唐王朝历时三百年之久,任用外国人做官不计其数,长安城更是中西文化荟萃之地,各族文化交融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体现出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是21cnjy.com
A.封闭、保守 B.中西贯通、胡汉交融
C.学习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D.学习周边国家的文化
14.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一组图片(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她想 给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海峡两岸一家亲 B.民族团结之花盛开
C.祖国山河锦绣 D.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15.下列文物出土于不同的唐代墓葬。这些文物说明唐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使用的货币是外国的金银币 B.货币流通的时间长
C.中外贸易较繁盛 D.货币流通的范围广
16.2020年2月,日本民间团体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武汉捐赠的口罩外包装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千多年前,日本遣唐使来中国时赠送给唐朝的每一件袈裟上都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对此,当时的一位高僧深受感动,并以自身的行动作为回报。他的事迹是2·1·c·n·j·y
A.大胆向唐太宗进谏 B.创立了殿试制度
C.前往天竺研习佛法 D.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17.某同学总结出一个朝代的特点:犁耕技术走向成熟:中外交流频繁;民族关系和谐;社会风气开放。这描述的是
A.汉武盛世 B.盛唐气象 C.两宋辉煌 D.康乾余辉
18.“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法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下面三幅图片共同体现了河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历史文化悠久 B.是对外交往的中心
C.佛教文化发达 D.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20.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来源:21cnj*y.co*m】
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
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
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21.下列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佛教的传播发展
B.繁盛的中外交流
C.多彩的文学艺术
D.和睦的民族关系
22.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时,唐蕃关系友好,历经了1200多年的唐蕃会盟碑至今依然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以下人物中,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2-1-c-n-j-y
A.鉴真
B.玄奘
C.文成公主
D.元昊
23.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材料陈述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诸子百家争鸣 B.大运河的开通
C.中外交流频繁 D.都市生活繁华
24.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21*cnjy*com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①鉴真东渡 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华 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6.某班负责学校文化长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黑板报设计,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围绕主题准备出版以下四个内容,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内容不符合主题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C.鉴真东渡宣扬中国的文化 D.日本的遣唐使来华
27.下面两位历史人物,被后世广泛传颂的共同原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开创了丝绸之路 B.游历了多个国家地区
C.学习了佛教经典 D.促进了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28.唐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②新罗遣使节来华 ③鉴真东渡日本传法 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9.七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隋唐时期”的内容时,整理了如下资料,请你为他们的学习制定一个合适的主题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早期国家的建立和社会变革 B.政权并立和民族交融
C.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30.2020年2月,一批日本援助中国的防 ( http: / / www.21cnjy.com )疫物资上印有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迅速刷爆整个网络,这是公元8世纪,日本长屋亲王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的谒语,在当时此谒促成了(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遣隋使来华
31.2020年2月日本民间团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武汉疫区捐赠的口罩包装上写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千多年前日本遣唐者来中国时赠送的每件袈裟都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对此一位高僧深受感动,并以自身行动作出回报。他的事迹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加强商品经济交流 B.开创中日交流先河
C.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D.前去研习封建制度
32.以下唐诗中反映出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是
A.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D.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33.如下图历史人物被尊称为“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唐太宗时前往天竺取经路途一帆风顺 ②他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他游历过的国家仅限于印度 ④他的成果记录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34.唐、宋、元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央帝国,万邦来朝
B.交通发达,通往各国
C.开放政策,吸引外商
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35.中国著名导演蔡晶盛执导的历史剧《 ( http: / / www.21cnjy.com )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www.21-cn-jy.com
A.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B.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C.文成公主入藏 D.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36.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②对外交通相对发达
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贸易往来利益驱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7.下列历史文物,可以证实(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大唐对外掠夺金银和人口 B.唐朝对外交流广泛
C.玄奘西游带回佛经 D.日本向大唐学习政治制度
38.“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39.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40.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
A.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建设 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
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 D.戚继光打败倭寇的消息在日本传开
41.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日两国交流频繁。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内,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21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侨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C.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D.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42.美国学者谢弗在《唐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外来文明》中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这说明唐朝
A.对外交往活跃 B.国力世界第一
C.控制了整个亚洲 D.只与亚洲国家往来
43.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44.唐太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写《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它颁布前需要通过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45.唐朝是中国古代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开创了多个繁荣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大腿)以啖(dàn,吃)腹,腹饱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概括材料一中唐太宗的执政理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践行这一执政理念的具体措施。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三 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
——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依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关系的方式,请列举1例说明。
材料四 在贞观年间,一位伟大的僧人冒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出处:21教育名师】
(3)材料四的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请你根据材料四指出他西游的目的是什么?后来据他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一部书,请问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时期最主要的时代特征。
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吐蕃,携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经史、佛经和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和佛像等,促进了汉文化在吐蕃的传播。…全城公主的和亲透一步促进了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得大量的丝织品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更广泛传入吐蕃,吐蕃的特产也陆续传至中原。
(1)“文成公主人吐蕃”时,吐蕃赞普是谁 材料一中两次和亲反映出当时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两次和亲有何影响
材料二 日本奈良时代的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文学家淡海三船写出了《唐大和尚东征传》。唐大和尚不仅是日本佛教的开山祖师,而且还为传播中国的佛教、建筑艺术和医药学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2)材料二中的“唐大和尚”指的是谁 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中国学习的内容包含哪些领域
(3)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少数民族),联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联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材料一说明唐太宗执行了一种怎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民族政策使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民族尊奉为什么?
(2)材料二写到写到日本认为应“常须达” “大唐国”,日本派遣使节到唐朝,当时把使节称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两位人物对外文化交流的事件。
48.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鉴真大师穿越时空再次离乡,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渡赴日续写中日情谊。2016年5月12日,在鉴真大师的家乡扬州文峰寺码头举行新鉴真像东渡启航仪式,现场数万民众恭送“鉴真大师”登船离乡。此次东渡的是一尊干漆坐像,将供奉于日本壬生寺。
材料二:2014年9月17日,中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高清史诗纪录片《玄奘之路》作为国礼赠送给了印度总理莫迪,习近平强调,中国唐代高僧玄奘到古吉拉特邦取经,然后把佛经带回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1)鉴真和玄奘出访的目的地分别是哪里?
(2)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盛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玄奘和鉴真出访的目的是什么?
(3)我们从玄奘和鉴真的经历中能学到哪些精神?
4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炀帝广造宫室……朕耳所闻,目所见,深以自诚。故不敢轻用人力,惟令百姓安静,不有怨叛而已。
——摘自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鉴真第四次赴日时,他的船 ( http: / / www.21cnjy.com )遭遇逆风而漂流到海南岛,他随后来到广州。在这里,他看到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舶深六七丈”,他还发现,来自斯里兰卡、伊斯兰世界及东南亚的许多不同族裔的人都在这里访问或定居。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3·隋唐五代两宋》
材料三 唐太宗在位23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大唐帝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从高宗到武则天,长达56年,他们继承贞观精神,为开元盛世准备了条件。开元总共28年,唐玄宗将“依贞观故事”治国具体化,唐王朝进入真正的盛世。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中国历史都迈入一个巅峰时代。
——摘编自任世江《大唐的辉煌与社会风尚》
(1)据材料一写出“朕”所指的皇帝。
(2)据材料二简述唐朝对外交往的情况。
(3)据材料三指出“唐王朝进入了真正的盛世”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二个方面列举盛世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唐朝兴盛的原因。
三、辨析题
50.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隋文帝时,科举制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改正:
(2)618年,李世民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改正:
(3)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还引人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改正:
(4)五代十国中的“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蜀、后汉、后周。
改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依据哪个历史人物创作的()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普照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吴承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贞观年间高僧玄奘。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求取佛经。因此《西游记》中的唐僧即是高僧玄奘,故选A。
2.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
A.天竺 B.波斯 C.新罗 D.日本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玄宗时期,鉴真接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僧人的邀请,第6次终于成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D符合题意;玄奘西游天竺,A不符合题意;BC不是鉴真东渡的地点,不符合题意;故选D。
3.湖南卫视首播的历史穿越剧《梦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唐朝》,讲述了一个女博物馆研究员梦回唐朝,以武则天身份经历诡谲宫斗的故事,其中在《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剧本中,初拟了四个场景,下列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B.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C.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D.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答案】D
【详解】
依据题干“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反映的是唐朝与少数民族吐蕃的友好往来,不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都属于唐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D。
4.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国家统一、强盛,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盛世局面的出现。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以“和”为贵的民族关系。如文成公主入吐蕃等;对外的友好交往关系。如玄奘西游到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等;辉煌的隋唐文化,如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在时代。因此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隋唐时期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期。选项C符合题意;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A排除;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中国早期人类的时期,B排除;统一国家的建立是指秦汉时期,D排除。故选C。
5.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A.经济的繁荣 B.文学艺术的兴盛
C.政治的清明 D.社会风气的开放
【答案】D
【详解】
古代封建是男权的社会,女子一般不主张参加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动。材料中“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活动”“女服还曾流行的胡服”体现出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D符合题意;材料中描述的是社会风气的开放,不是经济的繁荣、文学艺术的兴盛以及政治的清明,A、B和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材料中“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传入的胡服”说明了社会风气的开放。
6.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贞观政要》 D.《金刚经》
【答案】B
【详解】
唐朝时,印度半岛被称为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竺。玄奘曾历尽千辛,前往天竺,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进行游学和讲学,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并以亲身见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的是
A.《史记》 B.《旧唐书》 C.《桂苑笔耕》 D.《大唐西域记》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玄奘在印度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修佛法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故D符合题意;《史记》是我国第一本纪传体通史,记录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故排除A;《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故排除B;《桂苑笔耕》是韩国9世纪作家崔致远所作的著作之一,故排除C。综上故选D。
8.“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描述了唐朝与某邻国的文化交往,该邻国是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越南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鉴真”“奈良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这首诗描述了唐朝与某邻国的文化交往,该邻国是日本。鉴真是唐朝高僧,为弘扬佛法,唐玄宗时,六次东渡,终达日本,鉴真东渡日本后,不但弘扬了佛法,还把中国的医药、文学、建筑、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所以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C。
9.下列表述中反映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的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答案】D
【详解】
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隋朝虽然存在时间较短,但它在历史上地位比较重要,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为后世所沿用,开凿的大运河直到现在仍发挥重要作用,唐朝经济繁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标志着当时经济达到高度繁荣,唐朝对外实行开放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故选D;A是指早期的古代社会的特点,排除;B是夏商周时期及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是秦朝的建立,排除。
10.如图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答案】B
【详解】
图片中人物是玄奘和鉴真。贞观初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玄奘经过 4 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754 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二者对外交往体现出对外开放和双向交流特点。故B符合题意;材料体现出对外交往的特点,不是高度繁荣;共享太平,排除A;材料图片人物不能说明世界领先,排除C;材料只能说明双向交流,不是泽被东西,排除D。故选B。
11.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日本援华物资上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如图)。据考证这与唐朝高僧东渡日本的故事有关。这位高僧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晁衡
【答案】C
【详解】
由“唐朝高僧东渡日本”结合所学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鉴真,唐朝高僧,为弘扬佛法,唐玄宗时,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C符合题意;张骞出使西域,A排除;玄奘西行天竺,B排除;晁衡是日本人,D排除。故选择C。
12.“山川异域,风月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是“新冠肺炎”爆发后,日本人民贴在一箱箱送往中国各地的捐赠物质上面的诗句,它修辞恰到好处,情感暖人心脾。情到深处,你自然会忆起曾受邀东渡,百折不挠,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
A.玄奘 B.鉴真 C.崔志远 D.弘法大师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唐朝高僧鉴真,接受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僧人的邀请,东渡到日本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B正确;玄奘西行到天竺,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排除A;崔志远为中朝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排除C;弘法大师是日本真言宗的开山祖师,为汉传密宗八祖,作为日本弘扬佛法的先驱者享有崇高的声誉,是第一个通晓梵文的日本人,排除D。故选B。
13.大唐王朝历时三百年之久,任用外国人做官不计其数,长安城更是中西文化荟萃之地,各族文化交融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体现出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是
A.封闭、保守 B.中西贯通、胡汉交融
C.学习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D.学习周边国家的文化
【答案】B
【详解】
依据题干“大唐王朝历时三百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久,任用外国人做官不计其数,长安城更是中西文化荟萃之地,各族文化交融的国际化大都市”,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时期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民族政策,中外交流、民族交流频繁,因此中西贯通,胡汉交融,B正确,A排除;学习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学习周边国家的文化只是唐朝时期中外交流、民族交流的部分内容,当时少数民族也学习汉人的风俗习惯,周边国家也大力学习唐朝的文化,CD排除。故选B。
14.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一组图片(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她想 给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海峡两岸一家亲 B.民族团结之花盛开
C.祖国山河锦绣 D.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答案】D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鉴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渡日本,唐玄宗时,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鉴真在日本除传授佛经外,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文化,促进了日本发展,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他在天竺各地讲学,受到当地人的尊敬。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由其弟子记录成书《大唐西域记》,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的交流。因此给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均与图片信息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
15.下列文物出土于不同的唐代墓葬。这些文物说明唐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使用的货币是外国的金银币 B.货币流通的时间长
C.中外贸易较繁盛 D.货币流通的范围广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贸易往来,所以产自大食、波斯萨珊、东罗马的金币、银币流通到中国,因此C项符合题意;A项唐代有自己的统一货币,如开元通宝等,排除;B项中国古代虽然流通金银,但没有自己铸造的金币、银币,用的铸币主要是铜钱,还有部分铁钱,排除;D项图片能证明唐代与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阿拉伯半岛、伊朗等交往密切,但这些货币都是外国的货币,不是唐朝货币,排除。故选C。21·cn·jy·com
16.2020年2月,日本民间团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向武汉捐赠的口罩外包装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千多年前,日本遣唐使来中国时赠送给唐朝的每一件袈裟上都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对此,当时的一位高僧深受感动,并以自身的行动作为回报。他的事迹是【来源:21cnj*y.co*m】
A.大胆向唐太宗进谏 B.创立了殿试制度
C.前往天竺研习佛法 D.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答案】D
【详解】
依据图片“一千多年前,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遣唐使来中国时赠送给唐朝的每一件袈裟上都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对此,当时的一位高僧深受感动,并以自身的行动作为回报”反映了中国有位高僧回报日本。结合课本所学,唐朝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前后6次东渡日本。在日本10年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D正确;大胆向唐太宗进谏是大臣魏征,A排除;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制度,B排除;前往天竺研习佛法是高僧玄奘,C排除;故选D。
17.某同学总结出一个朝代的特点:犁耕技术走向成熟:中外交流频繁;民族关系和谐;社会风气开放。这描述的是
A.汉武盛世 B.盛唐气象 C.两宋辉煌 D.康乾余辉
【答案】B
【详解】
根据“犁耕技术走向成熟:中外交流频繁;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关系和谐;社会风气开放。”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盛唐气象,唐朝时期发明曲辕犁,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中外交往频繁,社会风气开放,B符合题意;汉武盛世与“中外交往频繁”不符,A排除;两汉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关系和谐”不符,C排除;乾隆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中外交流频繁”不符,D排除。故选择B。21*cnjy*com
18.“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法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详解】
唐代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宗时期,玄奘到天竺学习佛法、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A正确;元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故含有④的BCD排除。故选A。
19.下面三幅图片共同体现了河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历史文化悠久 B.是对外交往的中心
C.佛教文化发达 D.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答案】A
【详解】
白马寺是洛阳龙门石窟艺术;玄奘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佛教文化的引入;司母戊鼎代表的是青铜文化。三者共同的主题是河南历史文化悠久,故A正确;三幅图只有玄奘代表对外交往和佛教文化,排除B和C;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农业的信息,排除D。故选A。
20.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
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
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
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注重与外国发展友好关系,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说明了唐朝重视中外文化交流,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1.下列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佛教的传播发展
B.繁盛的中外交流
C.多彩的文学艺术
D.和睦的民族关系
【答案】B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鉴真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渡日本体现了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新罗人崔志远的著作和唐朝墓葬出土大食人俑体现了唐朝与新罗以及大食的友好往来,《大唐西域记》是玄奘西游天竺之后,由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的著作,体现了唐朝与天竺的友好往来,由此可知,题干的图片体现的共同的主题是繁盛的中外交流,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图片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和总结能力,通过观察图片的内容,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共同”,总结图片的相同点得出正确答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2.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时,唐蕃关系友好,历经了1200多年的唐蕃会盟碑至今依然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以下人物中,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鉴真
B.玄奘
C.文成公主
D.元昊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藏,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故C符合题意;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中国文化,故A不合题意;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故B不合题意;元昊建立西夏,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是解题的关键,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
23.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材料陈述的是( )
A.诸子百家争鸣 B.大运河的开通
C.中外交流频繁 D.都市生活繁华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唐太宗、高宗时,“各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时期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对外交通发达,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长安城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遣唐使来华、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是唐朝对外交往的著名事例。C选项符合题意;诸子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出现了百家争鸣高潮。参加争鸣的有十个学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各家各以所长立学设教,相互攻诘、相互吸收,学术空气十分活跃。A选项不符合题意;隋炀帝时,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B选项不符合题意;都市生活繁华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属于干扰项。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4.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
【详解】
根据题干中“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享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和亲结盟指的是唐朝和少数民族之间,是民族关系,①不符合题意;鉴真东渡到日本弘扬佛法,属于中外关系,②符合题意;玄奘西行到天竺求取佛经,属于中外关系,③符合题意;日本派遣唐使来访,属于中外关系,④符合题意;综上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
25.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①鉴真东渡 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华 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C
【详解】
中外文化双向交流指的是既吸收外来文化,又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传播先进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时期,鉴真东渡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文化。故①符合题意;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体现的是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取经,把印度的佛学传入中国。故③符合题意;遣唐使来华是学习唐朝先进文化,故④符合题意;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见证的是唐朝与阿拉伯的友好交往。故⑤符合题意。①③④⑤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干要求选出“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的事例,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体现的是民族交往问题,可以排除②,排除含有②的选项ABD,得出答案。
26.某班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围绕主题准备出版以下四个内容,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内容不符合主题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C.鉴真东渡宣扬中国的文化 D.日本的遣唐使来华
【答案】A
【详解】
A项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典型的史实是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因此A项属于民族交往,不属于唐代的中外文化交往;B项唐太宗贞观时期,玄奘西游天竺取经、C项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D项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史来华,都属于属于唐代的中外文化交往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时期的民族、对外关系。唐朝时期采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主要史实有文成公主入藏。唐朝时期的对外政策是开放的,主要史实有遣唐使来华、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
27.下面两位历史人物,被后世广泛传颂的共同原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开创了丝绸之路 B.游历了多个国家地区
C.学习了佛教经典 D.促进了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人物一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鉴真,二是玄奘。鉴真东渡到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玄奘西游到天竺,归国后,传播天竺的佛教,都促进了中外思想文化交流,故D正确;张骞开创了丝绸之路,故排除A项;他们没有游历多个国家地区,故排除B项;鉴真没有学习佛教经典,故排除C项。故选D。
28.唐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②新罗遣使节来华 ③鉴真东渡日本传法 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活跃,与亚洲、非洲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主要史实包括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新罗遣使节来华 、鉴真东渡日本传法 ,①②③符合题意;马可·波罗来华是在元朝,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21*cnjy*com
29.七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隋唐时期”的内容时,整理了如下资料,请你为他们的学习制定一个合适的主题【出处:21教育名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早期国家的建立和社会变革 B.政权并立和民族交融
C.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答案】D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三省六部间既分工合作,又互相牵制。隋唐时期也是我国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使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如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少数民族密切了交往,如《步辇图》再现了唐太宗接见吐蕃赞普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繁荣发展,如发明了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促进了农业上的精耕细作和效率。因此制定一个合适的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项符合题意;A项与夏商西周有关,排除;B项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有关,排除;C项与辽宋夏金元有关,排除。故选D。
30.2020年2月,一批日本援助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防疫物资上印有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迅速刷爆整个网络,这是公元8世纪,日本长屋亲王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的谒语,在当时此谒促成了(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遣隋使来华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公元8世纪,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屋亲王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偈。鉴真大师被此打动,决心东渡弘法。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不但弘扬了佛法,还把中国的医药、文学、建筑、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B正确;玄奘西行到天竺,排除B;郑和七下西洋增进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排除C;遣唐使来华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与题干所表述的内容不符,排除D。故选B。
31.2020年2月日本民间团体向武汉疫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捐赠的口罩包装上写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千多年前日本遣唐者来中国时赠送的每件袈裟都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对此一位高僧深受感动,并以自身行动作出回报。他的事迹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加强商品经济交流 B.开创中日交流先河
C.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D.前去研习封建制度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唐朝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故C符合题意;唐朝时,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一条,通往朝鲜和日本,加强了商品经济交流,故A不符合题意;中日交流,在汉代就有记录,故B不符合题意;日本大化改新后就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以下唐诗中反映出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是
A.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D.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答案】D
【详解】
本题通过唐诗为载体,考查学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素养和对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了解。“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是唐代中日友好交往的见证。D正确;A反映的是诗人之间的友情,与题意不符,A错误;B反映的是开元盛世,与题意不符,B错误;C是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与题不符,C错误。综上故选D。
33.如下图历史人物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世俗称“唐僧”,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唐太宗时前往天竺取经路途一帆风顺 ②他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他游历过的国家仅限于印度 ④他的成果记录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玄奘到天竺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印度求取佛经。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根据他口述的西行天竺的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②④正确。D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的过程中,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才到达天竺。因此①错误。由此排除AC;玄奘旅途从中国经中亚到南亚,因此不可能只限于印度一国,③错误。由此排除B。综上故选D。
34.唐、宋、元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央帝国,万邦来朝
B.交通发达,通往各国
C.开放政策,吸引外商
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唐、宋、元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中国国力强盛,经济、科技、文化均居世界领先的地位,国际地位较高,再加上交通发达,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等,因此,这些时期我国对外交往频繁。其中,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领先世界是最关键的因素,也是当时我国能够吸引各国前来交流往来的最主要原因,因此,AB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要求学生能够分清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明白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
35.中国著名导演蔡晶盛执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的历史剧《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B.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C.文成公主入藏 D.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处于我国封建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例如唐朝时期,日本对此派遣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唐玄宗时期,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唐太宗时期玄奘到天竺取经,回国后促进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加强了中印之间的交往。而文成公主入藏是属于中国境内的民族关系,不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所以不恰当的是C,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属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www.21-cn-jy.com
36.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②对外交通相对发达
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贸易往来利益驱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对外交往盛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前的主要原因有①经济文化世界领先、②对外交通相对发达、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而唐代对外贸易并不是以利益为主的,甚至可以说利益只是对外交往频繁后带来的附赠品,所以④贸易往来利益驱动不是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由此分析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主要原因有①②③,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37.下列历史文物,可以证实(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大唐对外掠夺金银和人口 B.唐朝对外交流广泛
C.玄奘西游带回佛经 D.日本向大唐学习政治制度
【答案】B
【详解】
依据本题图片内容可知,唐代的文物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食人俑,罗马金币和非洲的黑人俑,表明唐朝对外交往频繁,东西方往来不断。日本的唐招提寺的鉴真塑像和古代日本的钱币与大唐时期的钱币相同,反映中日交往。这些史实都反映唐代的对外交往广泛,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38.“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经济繁荣,实行开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外政策,对外交通发达,因而唐朝对外交往发达,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往。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所以D项符合题意;“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描述的是民族关系问题,“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唐朝开元盛世的景象,不是对外交往问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描述的是守边将士,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39.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答案】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6世纪至10世纪,隋唐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焕发出社会发展的活力。隋唐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发展,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联系更为密切。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在对外交往上,也体现出了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中外交往频繁,如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以及周边国家派遣遣唐使等。所以隋唐时期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繁荣与开放,B项符合题意;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阶段特征,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阶段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明清时期的部分阶段特征。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40.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2-1-c-n-j-y
A.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建设 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
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 D.戚继光打败倭寇的消息在日本传开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日本经常派遣遣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使,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制度;日本模仿唐朝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唐朝僧人鉴真到达日本,传播唐朝的建筑、文学等,为中日交流做出了贡献。而戚继光是明朝的抗倭将领,不可能在描述中提到,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在描述都能提到,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本题是否定型选择题,做这种题型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要将“错误”、“不正确”、“没有”、“不可能”、“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词语勾画住,提醒自己不要选成“对的”。需熟悉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逐项进行分析,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戚继光打败倭寇的消息在日本传开”这是发生于明朝的事件,不可能在唐朝提到。
41.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内,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侨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C.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D.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由此可知这艘帆船,再现了唐朝与日本的交流,日本人来到中国的史实。结合课本所学,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坐船来到唐朝,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学习中国唐朝的文化。C项符合题意;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应相对是中国帆船驶入日本。A项不合题意;元末明朝日本倭寇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B项不合题意;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与材料无关。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是解题的关键,由此可知这艘帆船,再现了唐朝是日本帆船带着日本人来中国的史实。据所学答出唐朝时,与日本交往的史实:遣唐使来中国学习。确定C项;易混淆项A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如反映鉴真东渡的史实,应是中国的帆船驶入日本,可排除。
42.美国学者谢弗在《唐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来文明》中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这说明唐朝
A.对外交往活跃 B.国力世界第一
C.控制了整个亚洲 D.只与亚洲国家往来
【答案】A
【详解】
依据题干“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结合课本所学,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曾经来到过唐朝。A项符合题意,D项不合题意;BC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
“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是解题的关键,反映了唐朝与世界国家,特别是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交往,说明亚洲实行比较活跃的对外交往政策。唐朝因为对外交往活跃,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朝”。
43.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答案】C
【详解】
根据关键词,“大运河的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对应隋朝的政治和经济成就。“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反映了唐代的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反映了唐朝活跃的对外交往成就。由此而得出:隋唐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繁荣与开放。C项符合题意;“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史前时期的时代特征。A项不合题意;“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指的是夏商周时期的特征。B项不合题意;“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大运河的开通”“贞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是解题的关键,由次可知是隋唐时期的史实。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不断进步,文化灿烂,对外交往频繁,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期。可确定答案。学生平时学习知识点,要看每课课题、单元主题。理解单元主题和课题之间的联系。
44.唐太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写《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它颁布前需要通过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唐朝中央官制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①尚书省是行政机构,不负责制定和颁布律令,需排除;②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律令的制定和颁布需要经过此机构;③门下省掌握审议权,律令的制定和颁布需要经过此机构;④皇帝掌握最终决定权,律令制定和颁布最终都要经过皇帝。所以《唐律疏议》颁布前需要通过中书省、门下省和皇帝,排除ABC项。故选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点睛:这是一道假设情境题,要求用掌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不负责制定和颁布律令;皇帝本身掌握最终审批决定权。所以《唐律疏议》颁布前需要通过中书省、门下省和皇帝。
二、综合题
45.唐朝是中国古代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开创了多个繁荣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 ( http: / / www.21cnjy.com )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大腿)以啖(dàn,吃)腹,腹饱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概括材料一中唐太宗的执政理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践行这一执政理念的具体措施。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三 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
——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依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关系的方式,请列举1例说明。
材料四 在贞观年间,一位伟大的僧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3)材料四的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请你根据材料四指出他西游的目的是什么?后来据他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一部书,请问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时期最主要的时代特征。
【答案】(1)存百姓,或以民为本 或认识到老百姓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减省刑罚;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善于纳谏、用人等。
(2)开明(一视同仁)。和亲。文成公主入藏。
(3)玄奘。学经求法(寻求佛经)。《大唐西域记》。
(4)繁荣开放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为君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必须先存百姓,……”“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唐太宗的执政理念是以民为本,认识到老百姓的重要性。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实行的减省刑罚;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善于纳谏、用人等措施践行了他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2)根据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朕独爱之如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根据材料三“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可得出唐朝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关系的方式是和亲。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根据材料四“在贞观年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位伟大的僧人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伟大僧人”是玄奘。根据材料四“在贞观年间,一位伟大的僧人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可得出他西游的目的是学经求法。后来据他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一《大唐西域记》一书。
(4)根据所学知识,唐朝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宽松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因此唐朝时期最主要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吐蕃,携带着经史、佛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和佛像等,促进了汉文化在吐蕃的传播。…全城公主的和亲透一步促进了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得大量的丝织品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更广泛传入吐蕃,吐蕃的特产也陆续传至中原。
(1)“文成公主人吐蕃”时,吐蕃赞普是谁 材料一中两次和亲反映出当时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两次和亲有何影响
材料二 日本奈良时代的著名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淡海三船写出了《唐大和尚东征传》。唐大和尚不仅是日本佛教的开山祖师,而且还为传播中国的佛教、建筑艺术和医药学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2)材料二中的“唐大和尚”指的是谁 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中国学习的内容包含哪些领域
(3)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1)①松赞干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反映了唐朝以德服人,开明的民族政策;③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藏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互相补充,加快了民族融合。
(2)①鉴真;②天文历法、医学、建筑、文学艺术、文字等。
(3)要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加虽与各国的平等交往等。
【详解】
(1)①根据材料“文成公主入吐蕃”,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大相噶尔东赞为请婚使者,赴长安请婚。唐太宗将远支宗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并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蕃。②根据材料“文成公主入吐蕃”“全城公主的和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以德服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誉为“天可汗”;③根据材料“促进了汉文化在吐蕃的传播”“全城公主的和亲全城公主的和亲透一步促进了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得大量的丝织品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更广泛传入吐蕃,吐蕃的特产也陆续传至中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藏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互相补充,加快了民族融合。
(2) 依据材料“唐大和尚不仅是日本佛教的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祖师,而且还为传播中国的佛教、建筑艺术和医药学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材料二中的“唐大和尚”指的是鉴真。754年,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先进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依据材料“为传播中国的佛教、建筑艺术和医药学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日本向中国学习的内容包括天文历法、医学、建筑、文学艺术、文字等。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由唐朝的民族政策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的积极影响可知,围绕“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加强与各国的平等交往”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加虽与各国的平等交往等。
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少数民族),联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联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材料一说明唐太宗执行了一种怎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民族政策使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民族尊奉为什么?
(2)材料二写到写到日本认为应“常须达” “大唐国”,日本派遣使节到唐朝,当时把使节称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两位人物对外文化交流的事件。
【答案】(1)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
(2)遣唐使
(3)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详解】
(1)根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唐太宗执行了一种开明的民族政策。这种民族政策使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民族尊奉天可汗。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来到长安,尊奉他为“天可汗”。
(2)根据材料“大唐国者,法式(法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备定,珍国(文明发达)也,常须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日本人认为大唐是个“常须达”国家。那么,日本派到唐朝来的使节叫遣唐使。21·世纪*教育网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的两位人物对外文化交流的事件分别是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48.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鉴真大师穿越时空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离乡,东渡赴日续写中日情谊。2016年5月12日,在鉴真大师的家乡扬州文峰寺码头举行新鉴真像东渡启航仪式,现场数万民众恭送“鉴真大师”登船离乡。此次东渡的是一尊干漆坐像,将供奉于日本壬生寺。
材料二:2014年9月1 ( http: / / www.21cnjy.com )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高清史诗纪录片《玄奘之路》作为国礼赠送给了印度总理莫迪,习近平强调,中国唐代高僧玄奘到古吉拉特邦取经,然后把佛经带回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1)鉴真和玄奘出访的目的地分别是哪里?
(2)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盛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玄奘和鉴真出访的目的是什么?
(3)我们从玄奘和鉴真的经历中能学到哪些精神?
【答案】(1)日本和印度(天竺)
(2)唐朝国力强盛;促进中外友好往来。
(3)做事坚持不懈,不怕艰难,有坚强的毅力等。
【详解】
(1)鉴真:根据材料中的“鉴真大师穿越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再次离乡,东渡赴日续写中日情谊”,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鉴真东渡日本;玄奘:根据材料中的“中国唐代高僧玄奘到古吉拉特邦取经,然后把佛经带回中国”,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2)根本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盛况出现的原因有唐朝对外政策开明,对外交通发达等,其中根本原因是唐朝国力强盛;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促进中印之间的友好往来,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对中日友好往来做出了杰出贡献,所以玄奘和鉴真出访的目的是促进中外友好往来。
(3)精神:可以从玄奘和鉴真具体经历的事迹中去提炼精神,如两者都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等。
4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炀帝广造宫室……朕耳所闻,目所见,深以自诚。故不敢轻用人力,惟令百姓安静,不有怨叛而已。
——摘自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鉴真第四次赴日时,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船遭遇逆风而漂流到海南岛,他随后来到广州。在这里,他看到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舶深六七丈”,他还发现,来自斯里兰卡、伊斯兰世界及东南亚的许多不同族裔的人都在这里访问或定居。www-2-1-cnjy-com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3·隋唐五代两宋》
材料三 唐太宗在位23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为大唐帝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从高宗到武则天,长达56年,他们继承贞观精神,为开元盛世准备了条件。开元总共28年,唐玄宗将“依贞观故事”治国具体化,唐王朝进入真正的盛世。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中国历史都迈入一个巅峰时代。
——摘编自任世江《大唐的辉煌与社会风尚》
(1)据材料一写出“朕”所指的皇帝。
(2)据材料二简述唐朝对外交往的情况。
(3)据材料三指出“唐王朝进入了真正的盛世”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二个方面列举盛世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唐朝兴盛的原因。
【答案】(1)唐太宗。
(2)鉴真东渡日本;对外贸易繁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云集广州。
(3)名称:开元盛世。
表现:政治方面:社会安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治清明;经济方面:经济繁荣,国库充盈,国力强大;文化方面: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全唐诗》辑录诗歌近5万首,名家辈出;宗教方面: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促进中国佛教的发展。
(4)吸取隋朝灭亡教训;与民休息;开放的对外政策;帝王的励精图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详解】
(1)依据材料一“《贞观政要》”可知,“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因此材料一中的“朕”所指的皇帝是唐太宗。
(2)依据材料二“鉴真第四次赴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他的船遭遇逆风而漂流到海南岛,他随后来到广州”可知,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材料“他看到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舶深六七丈’”可知,当时中外贸易繁荣;据材料“他还发现,来自斯里兰卡、伊斯兰世界及东南亚的许多不同族裔的人都在这里访问或定居”可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云集广州。21教育网
(3)依据材料三“开元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28年,唐玄宗将‘依贞观故事’治国具体化,唐王朝进入真正的盛世”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 唐王朝进入真正的盛世,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结合所学可知,盛世的表现主要有:政治方面: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方面:经济繁荣,国库充盈,国力强大;文化方面: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全唐诗》辑录诗歌近5万首,名家辈出;宗教方面: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促进中国佛教的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可知,唐朝兴盛的原因是吸取隋朝灭亡教训;与民休息;开放的对外政策;帝王的励精图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三、辨析题
50.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隋文帝时,科举制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改正:
(2)618年,李世民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改正:
(3)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还引人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改正:
(4)五代十国中的“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蜀、后汉、后周。
改正:
【答案】(1)错误;隋文帝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隋炀帝。
(2)错误;李世民改为李渊。
(3)正确。
(4)错误;后梁、后唐、后蜀、后汉、后周改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故题干表述错误。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故题干表述错误。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罗派使臣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还引人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故题干表述正确。21cnjy.com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代十国中的“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故题干表述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