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名与事业

文档属性

名称 英名与事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0 01:2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模块三作: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英名与事业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3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所选主题出自苏教版必修四专题一,本专题名称是“我有一个梦想”,我们可以理解为政治理想和追求,也可视作改善现有生存状况、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信念表达。这一专题围绕“政治文明”这一主旨选材,主要人文意向是让学生体会古今中外政治文明的源远流长,学习为实现政治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增强他们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政治的人文认知能力。所选的第二板块“英名与事业”有三篇文章组成: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孙中山的《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板块名称引自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既是对三位作者及他们所述的伟大人物的业绩的概括,也存有激励学生奋发有为、成就英名事业的意思。借助各种阅读方法,理解文中观点和论证特色,研讨问题,把握情感内涵。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伟大人物的事迹以及他们为国家民族为人类所做的不朽功绩;
2. 能够运用精读、略读、速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 理解含义丰富,结构复杂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1. 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选择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达到不同的阅读目的;
2. 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归纳文章的中心观点;
3. 体会不同表达方式在论证中的作用,并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加强论证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注重团队的合作
2. 在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伟大人物事迹的影响,初步养成经世济民的襟怀;
3. 借助朗读体会作品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受到人文教育和审美熏陶;
4. 从伟大人物的言论中体会世界政治文明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奋发有为、成就英名事业。
对应课标
阅读与鉴赏:在阅读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与认识 ;能阅读论述类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表达与交流:进一步提高议论的表达能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朗读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恩格斯从哪些方面总结了马克思的贡献?
2. 人称的使用和转换有什么表达作用?
3.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有哪些困难和挫折?
4. 孙文在文中如何表达痛悼逝者、勉励国人的?
专题划分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我有一个梦想
3.《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专题一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文是一篇经典文章,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这是与众不同的悼词,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和作者的痛悼之情借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出来,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恩格斯语言的魅力,体会朴素的语言的表现力和复杂长句的逻辑性,被马克思的伟大生命历程所感动并产生敬仰之情。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了解伟大人物的事迹以及他们为国家民族为人类所做的不朽功绩;
2. 正确分析结构复杂的长句子并理解丰富的含义;
3. 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归纳文章的中心观点;
本专题问题设计
恩格斯从哪些方面总结了马克思的贡献?
1.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2. 用类比来说作用马克思的发现有什么
3.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称谓多次变换,有什么表达作用?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马克思的传记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调动学习兴趣,体会写作特色。
2.介绍悼词的一般格式,思考本文与众不同的原因。
3.讨论几个问题(先独立思考5分钟,再讨论6分钟):
(1)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2) 用类比来说作用马克思的发现有什么
(3)恩格斯对马克思的称谓多次变换,有什么表达作用?
4.分小组展示。
5.点评 。
6.值日班长作总结发言。
教学评价
1.小组讨论交流积极主动,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动情。
2.对问题总结比较准确,对类比作用概括还不够全面。
3.个人在课堂研讨中能够积极参与,质疑大胆,分析深刻。
专题二
我有一个梦想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文是一篇激情的演讲,强烈抗议黑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公平待遇。抨击了美国社会对待黑人的不公平现象,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投入到争取平等权利和自由的斗争中去,为黑人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学生在朗读中注意体会“我”的“梦想”是什么,体会作者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运用对比、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明确作者借用梦想表达自己对平等自由的渴望。
2. 体会全文在语言上的特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节奏和情感。
本专题问题设计
1.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有哪些困难和挫折?
2. 文章的感染力和鼓动性体现在哪里?
3. 全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课文《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马丁路德金相关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节奏,体会作者的激情和语言的特色。
2.评价朗读者对节奏、感情的把握。
3.讨论几个问题(先独立思考3分钟,再讨论8分钟):
(1)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有哪些困难和挫折?
(2)文章的感染力和鼓动性体现在哪里?
(3)全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4.分小组展示。
5.点评 。
6.值日班长作总结发言。
教学评价
1.朗读感情充沛、有激情、节奏把握准确。
2.小组讨论交流积极主动,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动情。
3.对比喻、排比等手法分析准确。
4.个人在课堂研讨中能够积极参与,质疑大胆,分析深刻。
专题三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文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先生对一个革命群体的悼念,是一篇特殊的序言。是借烈士的鲜血鼓励士气,鼓舞人心的战斗檄文。学习时要注意文章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的特点,恰当运用比喻 、对偶、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在激情朗读中体会“痛逝者”的深情。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把握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
2. 借助朗读体会作品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受到人文教育和审美熏陶;
3.体会不同表达方式在论证中的作用,并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加强论证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本文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两方面的内容是如何表达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课文:《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黄花岗起义的一些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1. 解决文言字词句,疏通文意。
2.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激情。
3.讨论几个问题(先独立思考3分钟,再讨论5分钟):
(1)本文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两方面的内容是如何表达的?
4.分小组展示。
5.点评 。
6.值日班长作总结发言。
教学评价
1.文言知识掌握一般,对文意理解不够准确。
2.朗读感情充沛、有激情、节奏把握准确。
3.小组讨论交流积极主动,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动情。
4.个人在课堂研讨中能够积极参与,质疑大胆,分析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