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3 11:26:2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A卷)
一、选择题
1.(2021六上·定州期中)下面各比中,与 ∶ 能组成比例的是(  )。
A.4∶5 B.5∶4 C.1∶20
2.(2021六上·郯城期中)甲数的 与乙数的 相等,甲、乙两数的比是(  )。
A.7:1 B.6:1 C.6:7 D.7:6
3.下面每组的四个数中,能组成比例的是(  )。
A.5、3、15、12 B.5、4、2、3
C. 、2、1.6、6 D. 、 、 、
4.一幅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是 ,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为数值比例尺是(  )。
A.1:20 B.20:1 C.1:2000000 D.2000000:1
5.在比例尺是1:20000的图纸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160千米 B.16千米 C.1.6千米 D.160000千米
6.(2021六下·连平期中)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图上1cm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m。
②把实际距离缩小为原来的 后,再画在图纸上。
③图上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的 。
A.① B.② C.③ D.②③
7.(2021六下·南京期中)教室长8米,宽6米,画在练习本上,选用比例尺(  )比较合适。
A.1∶10 B.1∶100 C.1∶1000 D.1∶10000
8.(2021六下·龙华月考)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4厘米,两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时行72千米,比乙车每时慢16千米,两车大约(  )时后相遇。
A.4 B.5 C.6 D.7
二、判断题
9.(2021六上·定州期中)在一个比例式中,如果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一定互为倒数。(  )
10.(2021·盐田)某品牌钟表上需要一个长0.5毫米的零件,设计师将这个零件放大画在图纸上长5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  )
11.(2021六下·菏泽期中)比例尺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  )
12.(2021六下·微山期中) 和12:8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
13.(2021六下·惠来期中)如果5a=7b,(a,b均不为0),那么a:b=5:7。(  )
三、填空题
14.观察下图,学校在小冬家北偏   (   )°的方向上,距离小冬家约   米。(比例尺1:8000)
15.(2021六上·定州期中)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 ,其中一个内项是 ,另一个内项是   。
16.(2021六上·定州期中)用12的因数组成一个比值最大的比例式是   。
17.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约为12厘米,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18.(2021·龙湖)在比例尺1:30000000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5厘米,则A地到B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9.在比例尺是1:30000000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5.6厘米,一辆汽车按3:2的比分两天行完全程,两天行的路程差是   千米。
20.(2021·昌黎)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块长方形地的长是3cm,宽是2cm,这块地的实际周长是   m,实际面积是   m2。
21.(2021六下·德惠期中)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2.5和4,其中一个内项是2,另一个内项是   。
四、计算题
22.(2021六上·定州期中)解比例。
(1) ∶х= ∶2
(2)x∶20=40%∶
(3)3∶5=4.2∶x
五、解答题
23.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4厘米。一辆汽车以平均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
24.在比例尺是1:3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2.4厘米,在另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间的距离是2.8厘米。求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
25.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是8厘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已知客车和货车速度比是3:2,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6.(2021六下·汤阴期中)按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x与 的比等于14与5的比。
(2)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3.5和8,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7。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考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
选项A,4:5=4÷5=,即错误;
选项B,5:4=5÷4=,即正确;
选项C,1:20=1÷20=,即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本题先计算出:的比值(比的前项÷后项);再计算出各个选项中各个比的比值,找出与:的比值相等的比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C
【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甲数×=乙数×;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甲数:乙数=:
=(×42):(×42)
=6:7。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甲数×=乙数×,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即可得出甲数:乙数=:,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得出答案。
3.【答案】D
【考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
所以:=:。
故答案为:D。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
4.【答案】C
【考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1÷(20×100000)=1:2000000。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单位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5.【答案】C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8÷=160000厘米=1.6千米,所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6千米。
故答案为:C。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千米=100000厘米。
6.【答案】A
【考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①: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表示:图上1cm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 100000cm,原题干说法错误;
②:表示把实际距离缩小为原来的后,再画在图纸,原题干说法正确;
③:图上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的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7.【答案】B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8米=800厘米
A:800×=80(厘米),不合适;
B:800×=8(厘米),合适;
C:800×=0.8(厘米),不合适;
D:800×=0.08(厘米),不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把8米换算成厘米,然后用实际的长乘比例尺,分别求出图上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即可。
8.【答案】C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24÷=96000000(厘米)
96000000厘米=960千米
72+16=88(千米)
960÷(72+88)
=960÷160
=6(小时)
故答案为:C。
【分析】两车的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路程=图上距离÷比例尺。
9.【答案】(1)正
【考点】倒数的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一个比例式中,如果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一定互为倒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0.【答案】(1)错误
【考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5×10):0.5=500:5=100:1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1.【答案】(1)正
【考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比例尺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尺大于1或小于1,主要取决于实际距离的大小,实际距离大的,比例尺就小,实际距离小的,比例尺就大。
12.【答案】(1)正
【考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12:8=12÷8=,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求出这两个比的比值,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
13.【答案】(1)错误
【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因为5a=7b,
所以a:b=7:5,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本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14.【答案】东;45;120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1.5÷=12000(厘米)
12000厘米=120米,学校在小冬家北偏东45°的方向上,距离小冬家约120米。
故答案为:东;45;120。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单位换算;在地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西南和东北相对,西北和东南相对。
15.【答案】
【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所以另一个内项是。
故答案为:。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本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16.【答案】12∶2=6∶1
【考点】因数的特点及求法;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12=1×12,12=2×6,12=3×4,
所以12的因数有1、2、3、4、6、12;
要使比值最大,则所得的比例式是:12:2=6:1。
故答案为:12:2=6:1。
【分析】写出所有乘积是12的式子,即可得出12的因数,要使比值最大,则要用到最大的因数12,最小的因数是1,但是12÷1虽然比值最大但是不满足比例的基本性质,所以比值最大时是12:2,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17.【答案】60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12÷÷100000
=6000000÷100000
=60(千米)。
故答案为:60。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单位换算。
18.【答案】1500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5÷
=5×30000000
=150000000(厘米)
=1500(千米)
故答案为:1500。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厘米化千米,去掉5个0。
19.【答案】336
【考点】比的应用;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5.6÷=168000000厘米=1680千米,1680÷(3+2)×(3-2)=336千米,所以两天行的路程差是336千米。
故答案为:336。
【分析】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千米=100000厘米,那么两天行的路程差=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两天一共行驶的路程占的份数和×两天行驶的路程占的份数差。
20.【答案】100;600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3÷=3000cm=30m,2÷=2000cm=20m,(30+20)×2=100m,所以这块地的实际周长是100m;30×20=600m2,所以实际面积是600m2。
故答案为:100;600。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m=100cm;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1.【答案】5
【考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解答】解:2.5×4÷2
=10÷2
=5
故答案为:5。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
22.【答案】(1) :x=:2
解:x=×2
x÷=×2÷
x=
(2) x:20=40%:
解:x=20×40%
x÷=20×40%÷
x=20
(3) 3:5=4.2:x
解:3x=5×4.2
3x÷3=5×4.2÷3
x=7
【考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比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比的两个内项之积)得出方程,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23.【答案】解:4÷=20000000(厘米)=200(米)
200÷80=2.5(时)
答:需要2.5小时才能到达。
【考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千米=100000厘米,所以到达需要的时间=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速度
24.【答案】2.4÷ =8400000(厘米)
2.8:8400000=1:3000000
答: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其中,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5.【答案】解:6000000厘米=60千米
60×8÷3
=480÷3
=160(千米)
160÷(3+2)×3
=160÷5×3
=32×3
=96(千米)
答:客车每小时行96千米。
【考点】相遇问题;比的应用;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可以先求出实际距离,也就是总路程,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把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看成份数比,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千米,然后乘客车的份数,即可得到客车的速度,据此列式解答。
26.【答案】(1)解:x:=14:5
5x=×14
x=8÷5
x=1.6
(2)解:x:3.5=8:7
7x=3.5×8
x=28÷7
x=4
【考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1)根据叙述列出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即可;
(2)根据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写出比例,再解比例。解比例时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A卷)
一、选择题
1.(2021六上·定州期中)下面各比中,与 ∶ 能组成比例的是(  )。
A.4∶5 B.5∶4 C.1∶20
【答案】B
【考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
选项A,4:5=4÷5=,即错误;
选项B,5:4=5÷4=,即正确;
选项C,1:20=1÷20=,即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本题先计算出:的比值(比的前项÷后项);再计算出各个选项中各个比的比值,找出与:的比值相等的比即可得出答案。
2.(2021六上·郯城期中)甲数的 与乙数的 相等,甲、乙两数的比是(  )。
A.7:1 B.6:1 C.6:7 D.7:6
【答案】C
【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甲数×=乙数×;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甲数:乙数=:
=(×42):(×42)
=6:7。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甲数×=乙数×,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即可得出甲数:乙数=:,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得出答案。
3.下面每组的四个数中,能组成比例的是(  )。
A.5、3、15、12 B.5、4、2、3
C. 、2、1.6、6 D. 、 、 、
【答案】D
【考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
所以:=:。
故答案为:D。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
4.一幅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是 ,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为数值比例尺是(  )。
A.1:20 B.20:1 C.1:2000000 D.2000000:1
【答案】C
【考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1÷(20×100000)=1:2000000。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单位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5.在比例尺是1:20000的图纸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160千米 B.16千米 C.1.6千米 D.160000千米
【答案】C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8÷=160000厘米=1.6千米,所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6千米。
故答案为:C。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千米=100000厘米。
6.(2021六下·连平期中)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图上1cm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m。
②把实际距离缩小为原来的 后,再画在图纸上。
③图上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的 。
A.① B.② C.③ D.②③
【答案】A
【考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①: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表示:图上1cm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 100000cm,原题干说法错误;
②:表示把实际距离缩小为原来的后,再画在图纸,原题干说法正确;
③:图上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的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7.(2021六下·南京期中)教室长8米,宽6米,画在练习本上,选用比例尺(  )比较合适。
A.1∶10 B.1∶100 C.1∶1000 D.1∶10000
【答案】B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8米=800厘米
A:800×=80(厘米),不合适;
B:800×=8(厘米),合适;
C:800×=0.8(厘米),不合适;
D:800×=0.08(厘米),不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把8米换算成厘米,然后用实际的长乘比例尺,分别求出图上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即可。
8.(2021六下·龙华月考)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4厘米,两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时行72千米,比乙车每时慢16千米,两车大约(  )时后相遇。
A.4 B.5 C.6 D.7
【答案】C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24÷=96000000(厘米)
96000000厘米=960千米
72+16=88(千米)
960÷(72+88)
=960÷160
=6(小时)
故答案为:C。
【分析】两车的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路程=图上距离÷比例尺。
二、判断题
9.(2021六上·定州期中)在一个比例式中,如果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一定互为倒数。(  )
【答案】(1)正
【考点】倒数的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一个比例式中,如果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一定互为倒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0.(2021·盐田)某品牌钟表上需要一个长0.5毫米的零件,设计师将这个零件放大画在图纸上长5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  )
【答案】(1)错误
【考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5×10):0.5=500:5=100:1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1.(2021六下·菏泽期中)比例尺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  )
【答案】(1)正
【考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比例尺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尺大于1或小于1,主要取决于实际距离的大小,实际距离大的,比例尺就小,实际距离小的,比例尺就大。
12.(2021六下·微山期中) 和12:8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
【答案】(1)正
【考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12:8=12÷8=,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求出这两个比的比值,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
13.(2021六下·惠来期中)如果5a=7b,(a,b均不为0),那么a:b=5:7。(  )
【答案】(1)错误
【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因为5a=7b,
所以a:b=7:5,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本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三、填空题
14.观察下图,学校在小冬家北偏   (   )°的方向上,距离小冬家约   米。(比例尺1:8000)
【答案】东;45;120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1.5÷=12000(厘米)
12000厘米=120米,学校在小冬家北偏东45°的方向上,距离小冬家约120米。
故答案为:东;45;120。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单位换算;在地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西南和东北相对,西北和东南相对。
15.(2021六上·定州期中)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 ,其中一个内项是 ,另一个内项是   。
【答案】
【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所以另一个内项是。
故答案为:。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本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16.(2021六上·定州期中)用12的因数组成一个比值最大的比例式是   。
【答案】12∶2=6∶1
【考点】因数的特点及求法;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12=1×12,12=2×6,12=3×4,
所以12的因数有1、2、3、4、6、12;
要使比值最大,则所得的比例式是:12:2=6:1。
故答案为:12:2=6:1。
【分析】写出所有乘积是12的式子,即可得出12的因数,要使比值最大,则要用到最大的因数12,最小的因数是1,但是12÷1虽然比值最大但是不满足比例的基本性质,所以比值最大时是12:2,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17.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约为12厘米,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答案】60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12÷÷100000
=6000000÷100000
=60(千米)。
故答案为:60。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单位换算。
18.(2021·龙湖)在比例尺1:30000000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5厘米,则A地到B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答案】1500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5÷
=5×30000000
=150000000(厘米)
=1500(千米)
故答案为:1500。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厘米化千米,去掉5个0。
19.在比例尺是1:30000000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5.6厘米,一辆汽车按3:2的比分两天行完全程,两天行的路程差是   千米。
【答案】336
【考点】比的应用;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5.6÷=168000000厘米=1680千米,1680÷(3+2)×(3-2)=336千米,所以两天行的路程差是336千米。
故答案为:336。
【分析】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千米=100000厘米,那么两天行的路程差=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两天一共行驶的路程占的份数和×两天行驶的路程占的份数差。
20.(2021·昌黎)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块长方形地的长是3cm,宽是2cm,这块地的实际周长是   m,实际面积是   m2。
【答案】100;600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3÷=3000cm=30m,2÷=2000cm=20m,(30+20)×2=100m,所以这块地的实际周长是100m;30×20=600m2,所以实际面积是600m2。
故答案为:100;600。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m=100cm;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1.(2021六下·德惠期中)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2.5和4,其中一个内项是2,另一个内项是   。
【答案】5
【考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解答】解:2.5×4÷2
=10÷2
=5
故答案为:5。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
四、计算题
22.(2021六上·定州期中)解比例。
(1) ∶х= ∶2
(2)x∶20=40%∶
(3)3∶5=4.2∶x
【答案】(1) :x=:2
解:x=×2
x÷=×2÷
x=
(2) x:20=40%:
解:x=20×40%
x÷=20×40%÷
x=20
(3) 3:5=4.2:x
解:3x=5×4.2
3x÷3=5×4.2÷3
x=7
【考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比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比的两个内项之积)得出方程,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五、解答题
23.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4厘米。一辆汽车以平均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
【答案】解:4÷=20000000(厘米)=200(米)
200÷80=2.5(时)
答:需要2.5小时才能到达。
【考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千米=100000厘米,所以到达需要的时间=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速度
24.在比例尺是1:3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2.4厘米,在另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间的距离是2.8厘米。求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
【答案】2.4÷ =8400000(厘米)
2.8:8400000=1:3000000
答: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其中,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5.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是8厘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已知客车和货车速度比是3:2,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答案】解:6000000厘米=60千米
60×8÷3
=480÷3
=160(千米)
160÷(3+2)×3
=160÷5×3
=32×3
=96(千米)
答:客车每小时行96千米。
【考点】相遇问题;比的应用;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可以先求出实际距离,也就是总路程,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把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看成份数比,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千米,然后乘客车的份数,即可得到客车的速度,据此列式解答。
26.(2021六下·汤阴期中)按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x与 的比等于14与5的比。
(2)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3.5和8,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7。
【答案】(1)解:x:=14:5
5x=×14
x=8÷5
x=1.6
(2)解:x:3.5=8:7
7x=3.5×8
x=28÷7
x=4
【考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1)根据叙述列出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即可;
(2)根据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写出比例,再解比例。解比例时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