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县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湘潭县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23 09:30:25

文档简介

湖南省湘潭县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一、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写在答题表内。(20分)
1.(2021五上·湘潭期末)将下面物体放入水中,(  )都能浮起来(物体不触底就算浮)。
A.梨子、塑料尺、木板
B.空塑料瓶、泡沫板、回形针
C.苹果、冰块、蜡烛
【答案】C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和物体的密度有关,在水中,密度小的物体容易上浮。梨子、回形针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在水中是沉的, 塑料尺、木板 、空塑料瓶、泡沫板、苹果、冰块、蜡烛在水中会浮起来,故本题选C。
2.(2021五上·湘潭期末)下面(  )不能认为是改变地表的力量和结果。
A.火山喷发诞生了新的岛屿 B.修建大坝和海上大型机场
C.地震使村庄沉陷 D.学校新建多功能教学楼
【答案】D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 风的侵蚀,水的冲击,还有来自地球内部的震动、挤压,还有地球板块的运动,或者火山爆发和海啸等外力因素,都可以改变地表。人类对地球表面的开拓采挖、人工造林、人工填海、开山取石等,也可以局部的改变地表。 学校新建多功能教学楼不能认为是改变地表的力量和结果。
3.(2021五上·湘潭期末)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蛋壳像地壳,很坚硬
B.蛋白像地幔,相对疏松
C.蛋黄像地核,比较松软,越往深处温度越低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好像是一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越往深处温度越高 。
4.(2021五上·湘潭期末)英国一位音乐家得了一场病,失去许多记忆,新信息只能短暂保留。这是因为他的脑内部(  )中与记忆有关的结构受到了损伤。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大脑控制着人的肌肉运动、感觉、语言,甚至食欲,大脑也是人们思考问题和记忆事情的器官,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5.(2021五上·湘潭期末)如图的蘑菇岩,主要是(  )对岩石变化产生的力量。
A.风 B.温度 C.植物 D.水
【答案】A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通常蘑菇岩石出现于沙漠地区,它们是由于荒漠中孤立的岩石底部风化程度高于顶部而形成的,主要是风的作用。
6.(2021五上·湘潭期末)将紫甘蓝汁分别滴入到小苏打溶液、白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溶液中,(  )液体的颜色会为紫色。
A.白醋
B.小苏打溶液
C.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溶液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指示剂定义分析,在酸性、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颜色的试剂可作酸碱指示剂。紫甘蓝汁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绿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能作酸碱指示剂。
7.(2021五上·湘潭期末)关于热的传递,下列(  )说法是错误的。
A.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热水会上升,冷水会下沉
B.太阳的热传递到地球上主要是依靠空气传递的
C.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挨在一起,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直至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太阳的热量传递给地球主要通过热辐射发生,热辐射过程不需要空气。
8.(2021五上·湘潭期末)下面(  )行为对人体感觉器官会有损害。
A.淡盐水清洗鼻子 B.早晚刷牙漱口
C.做眼保健操 D.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
【答案】D
【知识点】保护听力;眼睛
【解析】【分析】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对耳朵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影响听力,其他几个选项都有益于身体的健康。
9.(2021五上·湘潭期末)如图,加热涂满蜡的金属圆片中心,3个点的蜡融化的先后顺序是(  )。
A.A---B---C B.C---B---A C.C---B---A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根据热传递的性质来分析,离热源近的蜡先融化。
10.(2021五上·湘潭期末)“航道浮标为什么能保持在水面漂浮不倒却又不被水流冲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浮标外形上轻下重,水面以上部分才会直立
B.金属材料用中空结构制作,既耐用又能漂浮在水面
C.没有锚系部分连接浮标,浮标也不会被水流冲走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根据对浮标的认识,浮标外形上轻下重,水面以上部分才会直立不倒,与不倒翁的原理类似,金属做的浮标能漂浮在水面上与其内部空心结构有关,金属材料用中空结构制作,既耐用又能漂浮在水面,浮标需要锚系部分连接才不会被水流冲走。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误的打“×”。(20分)
11.(2021五上·湘潭期末)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有指挥、加工、判断和控制的功能。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控制人的肌肉运动、感觉、语言,甚至食欲,脑也是人们思考问题和记忆事情的器官,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有指挥、加工、判断和控制的功能,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12.(2021五上·湘潭期末)小苏打加入白醋中,只会出现白色泡沫,反应速度会比较慢。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可起到灭火的作用。可见小苏打加入白醋中反应速度非常强烈。故题干说法错误。
13.(2021五上·湘潭期末)暖水瓶的瓶胆用真空双层玻璃、用软木塞瓶口等都是为了保温。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保温瓶上玻璃和软木塞都是热的不良导体,防止发生热传递;暖水瓶的瓶胆用真空双层玻璃,瓶口又盖有塞子,防止发生对流;所以暖水瓶的瓶胆用真空双层玻璃、用软木塞瓶口等都是为了保温。
14.(2021五上·湘潭期末)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的力量长期冲刷、侵蚀造成的。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题目观点正确。
15.(2021五上·湘潭期末)拉瓦锡发现空气是混合物质,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体。
16.(2021五上·湘潭期末)中国的北斗系统是世界上唯一具有通信功能的卫星导航系统。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探索宇宙;科技
【解析】【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17.(2021五上·湘潭期末)湖南省中部的地势起伏和缓,山顶浑圆。这属于丘陵地貌。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丘陵海拔在200一500米,地势起伏较大,山顶浑圆,山坡坡度不大。湖南省中部的地势起伏和缓,山顶浑圆,属于丘陵地貌。
18.(2021五上·湘潭期末)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玻璃是热的良导体。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容易导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空气和玻璃都是热的不良导体。
19.(2021五上·湘潭期末)水密隔舱结构设计是我国在世界造船史上的一个重大发明。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科技
【解析】【分析】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中国于唐代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宋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部分内河船也有采用,是中国对世界航海史的重大贡献。
20.(2021五上·湘潭期末)铁和铁锈只是形状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可乐能除锈。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通过比较铁和铁锈发现,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说明铁生锈是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可乐里面有碳酸,可以除锈。
三、学习与运用:(每线1分,每空2分,共32分)
21.(2021五上·湘潭期末)完成类比推理,将结论写在横向上。
2012年在湘潭市湘乡毛田镇发掘出至少7种古海洋生物的化石群,经过生 物和地质专家深入勘查,这些古生物生活在距今约3亿年前的浅海环境,所以我们推断结论是   。
【答案】湘潭市湘乡毛田镇3亿年前是一片海洋。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化石
【解析】【分析】湘潭市湘乡毛田镇发掘出至少7种古海洋生物的化石群,说明亿万年前这儿是一片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即地壳的挤压、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地形,也表明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22.(2021五上·湘潭期末)将外界刺激与人体感受刺激的器官、人体相应的反应三者连线。
【答案】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人体接受到刺激都会有相应的反应。身边鞭炮声会刺激耳朵,我们会惊慌、捂住耳朵;垃圾异味会刺激鼻子,我们会捏住鼻子屏住呼吸;吃辣椒会刺激舌头,我们会用手扇风、哈气;气候变化会刺激皮肤,我们会换厚、薄衣服;遇到强光会刺激我们的眼睛,我们会闭眼晴。
23.(2021五上·湘潭期末)蜡烛在燃烧时会出现的变化和现象有:   、   、   等;把一个内壁上沾留有澄清石灰水滴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一会儿,烧杯内壁上会有   现象,这是因为蜡烛燃烧产生了一种新的气体,叫做   ;把一个内壁冷且干燥的干净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一会儿,烧杯内壁上出现   。
【答案】发光;发热;产生黑烟、越来越短(老师判断计分);浑浊白点;二氧化碳;小水珠
【知识点】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蜡烛在燃烧时会出现的变化和现象有:发光发热、生成水、生成二氧化碳等;把一个内壁上沾留有澄清石灰水滴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一会儿,烧杯内型上会有变浑浊现象,这是因为蜡烛燃烧产生了一种新的气体,叫做二氧化碳,把一个内壁冷且干燥的干净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一会儿,烧杯内壁上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24.(2021五上·湘潭期末)将标志图和所传递的信息连线。
【答案】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要学握标志图所代表的含义、所传递的信息。分析图片可知,意思分别是禁止吸烟、紧急出口、当心触电、人行横道、当心火灾。
25.(2021五上·湘潭期末)将物体热传递与下面正确的主要热传递方式连线。
【答案】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水加热主要利用了热对流,晒太阳利用的是热辐射,炒饭菜主要利用了热传导。
四、实验与探究:(28分)
26.(2021五上·湘潭期末)探究地球的奥秘,回答下面问题。
① 一个同学两手分别握住同一根木质筷子的两端,同时向筷子中间用力挤压,一直将它压弯到筷子折断,断裂时你能听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② 通过以上模拟实验,我们初步知道地震形成的原因是:地球表面的岩层在受到巨大   时,会发生扭曲变形而出现   现象。
③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排列是:   。
④从以上模拟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是地球释放   的一种活动。
【答案】咔嚓声,疼痛/震动/麻木。(老师判断计分);挤压力,断裂;B, A ,C;能量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①用力折树枝,树枝会慢慢的变弯了,当力超过了树枝的承受能力树枝就会折断了,树枝被折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领感
②通过以上模拟实验,我们初步知道地震形成的原因是:地球表面的岩层在受到巨大压力时,会发生扭曲变形而出现破裂现象。
③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排列是ABC。
④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排列是能量的一种活动。
27.(2021五上·湘潭期末)探究物体的沉与浮,回答下面问题。
① 补充下面的“比较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实验方案。
我们的问题 比较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三种材料在水中漂浮能力的强弱
我们的猜想    
需要的材料 同样大小和形状的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水槽,水,小铁垫圈,镊子
实验的方法    
实验的步骤    
②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
C.潜水艇可以在水里自如沉浮,当潜艇主压载水舱注满水时,它会   ,当潜艇主压载水舱的水排出去时,它会   。
D.你能让浮在水面上的空瓶子沉下去,让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吗?写出你的办法   。
【答案】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最强。;对比实验法;(1)往水槽里倒入一定量的清水,待水面静止后,放入松木板,待其漂浮状态稳定后,用镊子夹取小铁垫圈轻轻加在松木板上面的中间位置,依次添加,看最多能承载多少小铁垫圈而不沉,并记录承载小铁垫圈的个数。 (2)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测试泡沫板和塑料板的漂浮能力 (3)比较三种材料上小铁垫圈的个数;(相同大小和形状的三种材料中,)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最强;下沉;上浮;往瓶子里加满水;将橡皮泥捏成船形/碗形/空盒子形/空心海星形。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1)在探究物体的沉与浮实验中,比较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三种材料在水中漂浮能力的强弱。我们的精想是: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最强。
需要的材料:同样大小和形状的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水桔,水,小铁垫四,镊子。
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法。
实验的步骤:往水槽里倒入一定量的清水,待水面静止后,放入松木板,待其漂浮状态稳定后,用细子夹取小铁垫圈轻轻加在松木板上面的中间位置,依次添加,看最多能承载多少小铁垫图而不沉,并记录承载小铁垫回的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测试泡沫板和望料板的漂浮能力。比较三种材料上小铁垫回的个数。
(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相同大小和形状的三种材料中,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最强。
(3)潜水量可以在水里自如沉浮,当潜挺主压载水舱注满水时,它会下沉,当沿艇主压载水舱的水排出去时,它会上浮。
(4)让浮在水面上的空瓶子沉下去,可以往瓶子里加满水;让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可以通过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如将修皮泥捏成船形、碗形、空盒子形、空心球形等
1 / 1湖南省湘潭县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一、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写在答题表内。(20分)
1.(2021五上·湘潭期末)将下面物体放入水中,(  )都能浮起来(物体不触底就算浮)。
A.梨子、塑料尺、木板
B.空塑料瓶、泡沫板、回形针
C.苹果、冰块、蜡烛
2.(2021五上·湘潭期末)下面(  )不能认为是改变地表的力量和结果。
A.火山喷发诞生了新的岛屿 B.修建大坝和海上大型机场
C.地震使村庄沉陷 D.学校新建多功能教学楼
3.(2021五上·湘潭期末)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蛋壳像地壳,很坚硬
B.蛋白像地幔,相对疏松
C.蛋黄像地核,比较松软,越往深处温度越低
4.(2021五上·湘潭期末)英国一位音乐家得了一场病,失去许多记忆,新信息只能短暂保留。这是因为他的脑内部(  )中与记忆有关的结构受到了损伤。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5.(2021五上·湘潭期末)如图的蘑菇岩,主要是(  )对岩石变化产生的力量。
A.风 B.温度 C.植物 D.水
6.(2021五上·湘潭期末)将紫甘蓝汁分别滴入到小苏打溶液、白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溶液中,(  )液体的颜色会为紫色。
A.白醋
B.小苏打溶液
C.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溶液
7.(2021五上·湘潭期末)关于热的传递,下列(  )说法是错误的。
A.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热水会上升,冷水会下沉
B.太阳的热传递到地球上主要是依靠空气传递的
C.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挨在一起,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直至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
8.(2021五上·湘潭期末)下面(  )行为对人体感觉器官会有损害。
A.淡盐水清洗鼻子 B.早晚刷牙漱口
C.做眼保健操 D.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
9.(2021五上·湘潭期末)如图,加热涂满蜡的金属圆片中心,3个点的蜡融化的先后顺序是(  )。
A.A---B---C B.C---B---A C.C---B---A
10.(2021五上·湘潭期末)“航道浮标为什么能保持在水面漂浮不倒却又不被水流冲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浮标外形上轻下重,水面以上部分才会直立
B.金属材料用中空结构制作,既耐用又能漂浮在水面
C.没有锚系部分连接浮标,浮标也不会被水流冲走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误的打“×”。(20分)
11.(2021五上·湘潭期末)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有指挥、加工、判断和控制的功能。 (  )
12.(2021五上·湘潭期末)小苏打加入白醋中,只会出现白色泡沫,反应速度会比较慢。 (  )
13.(2021五上·湘潭期末)暖水瓶的瓶胆用真空双层玻璃、用软木塞瓶口等都是为了保温。 (  )
14.(2021五上·湘潭期末)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的力量长期冲刷、侵蚀造成的。 (  )
15.(2021五上·湘潭期末)拉瓦锡发现空气是混合物质,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  )
16.(2021五上·湘潭期末)中国的北斗系统是世界上唯一具有通信功能的卫星导航系统。 (  )
17.(2021五上·湘潭期末)湖南省中部的地势起伏和缓,山顶浑圆。这属于丘陵地貌。 (  )
18.(2021五上·湘潭期末)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玻璃是热的良导体。 (  )
19.(2021五上·湘潭期末)水密隔舱结构设计是我国在世界造船史上的一个重大发明。 (  )
20.(2021五上·湘潭期末)铁和铁锈只是形状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可乐能除锈。 (  )
三、学习与运用:(每线1分,每空2分,共32分)
21.(2021五上·湘潭期末)完成类比推理,将结论写在横向上。
2012年在湘潭市湘乡毛田镇发掘出至少7种古海洋生物的化石群,经过生 物和地质专家深入勘查,这些古生物生活在距今约3亿年前的浅海环境,所以我们推断结论是   。
22.(2021五上·湘潭期末)将外界刺激与人体感受刺激的器官、人体相应的反应三者连线。
23.(2021五上·湘潭期末)蜡烛在燃烧时会出现的变化和现象有:   、   、   等;把一个内壁上沾留有澄清石灰水滴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一会儿,烧杯内壁上会有   现象,这是因为蜡烛燃烧产生了一种新的气体,叫做   ;把一个内壁冷且干燥的干净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一会儿,烧杯内壁上出现   。
24.(2021五上·湘潭期末)将标志图和所传递的信息连线。
25.(2021五上·湘潭期末)将物体热传递与下面正确的主要热传递方式连线。
四、实验与探究:(28分)
26.(2021五上·湘潭期末)探究地球的奥秘,回答下面问题。
① 一个同学两手分别握住同一根木质筷子的两端,同时向筷子中间用力挤压,一直将它压弯到筷子折断,断裂时你能听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② 通过以上模拟实验,我们初步知道地震形成的原因是:地球表面的岩层在受到巨大   时,会发生扭曲变形而出现   现象。
③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排列是:   。
④从以上模拟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是地球释放   的一种活动。
27.(2021五上·湘潭期末)探究物体的沉与浮,回答下面问题。
① 补充下面的“比较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实验方案。
我们的问题 比较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三种材料在水中漂浮能力的强弱
我们的猜想    
需要的材料 同样大小和形状的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水槽,水,小铁垫圈,镊子
实验的方法    
实验的步骤    
②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
C.潜水艇可以在水里自如沉浮,当潜艇主压载水舱注满水时,它会   ,当潜艇主压载水舱的水排出去时,它会   。
D.你能让浮在水面上的空瓶子沉下去,让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吗?写出你的办法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和物体的密度有关,在水中,密度小的物体容易上浮。梨子、回形针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在水中是沉的, 塑料尺、木板 、空塑料瓶、泡沫板、苹果、冰块、蜡烛在水中会浮起来,故本题选C。
2.【答案】D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 风的侵蚀,水的冲击,还有来自地球内部的震动、挤压,还有地球板块的运动,或者火山爆发和海啸等外力因素,都可以改变地表。人类对地球表面的开拓采挖、人工造林、人工填海、开山取石等,也可以局部的改变地表。 学校新建多功能教学楼不能认为是改变地表的力量和结果。
3.【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好像是一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越往深处温度越高 。
4.【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大脑控制着人的肌肉运动、感觉、语言,甚至食欲,大脑也是人们思考问题和记忆事情的器官,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5.【答案】A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通常蘑菇岩石出现于沙漠地区,它们是由于荒漠中孤立的岩石底部风化程度高于顶部而形成的,主要是风的作用。
6.【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指示剂定义分析,在酸性、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颜色的试剂可作酸碱指示剂。紫甘蓝汁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绿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能作酸碱指示剂。
7.【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太阳的热量传递给地球主要通过热辐射发生,热辐射过程不需要空气。
8.【答案】D
【知识点】保护听力;眼睛
【解析】【分析】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对耳朵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影响听力,其他几个选项都有益于身体的健康。
9.【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根据热传递的性质来分析,离热源近的蜡先融化。
10.【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根据对浮标的认识,浮标外形上轻下重,水面以上部分才会直立不倒,与不倒翁的原理类似,金属做的浮标能漂浮在水面上与其内部空心结构有关,金属材料用中空结构制作,既耐用又能漂浮在水面,浮标需要锚系部分连接才不会被水流冲走。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控制人的肌肉运动、感觉、语言,甚至食欲,脑也是人们思考问题和记忆事情的器官,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有指挥、加工、判断和控制的功能,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可起到灭火的作用。可见小苏打加入白醋中反应速度非常强烈。故题干说法错误。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保温瓶上玻璃和软木塞都是热的不良导体,防止发生热传递;暖水瓶的瓶胆用真空双层玻璃,瓶口又盖有塞子,防止发生对流;所以暖水瓶的瓶胆用真空双层玻璃、用软木塞瓶口等都是为了保温。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题目观点正确。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体。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探索宇宙;科技
【解析】【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17.【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丘陵海拔在200一500米,地势起伏较大,山顶浑圆,山坡坡度不大。湖南省中部的地势起伏和缓,山顶浑圆,属于丘陵地貌。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容易导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空气和玻璃都是热的不良导体。
19.【答案】(1)正确
【知识点】科技
【解析】【分析】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中国于唐代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宋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部分内河船也有采用,是中国对世界航海史的重大贡献。
20.【答案】(1)错误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通过比较铁和铁锈发现,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说明铁生锈是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可乐里面有碳酸,可以除锈。
21.【答案】湘潭市湘乡毛田镇3亿年前是一片海洋。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化石
【解析】【分析】湘潭市湘乡毛田镇发掘出至少7种古海洋生物的化石群,说明亿万年前这儿是一片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即地壳的挤压、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地形,也表明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22.【答案】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人体接受到刺激都会有相应的反应。身边鞭炮声会刺激耳朵,我们会惊慌、捂住耳朵;垃圾异味会刺激鼻子,我们会捏住鼻子屏住呼吸;吃辣椒会刺激舌头,我们会用手扇风、哈气;气候变化会刺激皮肤,我们会换厚、薄衣服;遇到强光会刺激我们的眼睛,我们会闭眼晴。
23.【答案】发光;发热;产生黑烟、越来越短(老师判断计分);浑浊白点;二氧化碳;小水珠
【知识点】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蜡烛在燃烧时会出现的变化和现象有:发光发热、生成水、生成二氧化碳等;把一个内壁上沾留有澄清石灰水滴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一会儿,烧杯内型上会有变浑浊现象,这是因为蜡烛燃烧产生了一种新的气体,叫做二氧化碳,把一个内壁冷且干燥的干净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一会儿,烧杯内壁上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24.【答案】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要学握标志图所代表的含义、所传递的信息。分析图片可知,意思分别是禁止吸烟、紧急出口、当心触电、人行横道、当心火灾。
25.【答案】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水加热主要利用了热对流,晒太阳利用的是热辐射,炒饭菜主要利用了热传导。
26.【答案】咔嚓声,疼痛/震动/麻木。(老师判断计分);挤压力,断裂;B, A ,C;能量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①用力折树枝,树枝会慢慢的变弯了,当力超过了树枝的承受能力树枝就会折断了,树枝被折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领感
②通过以上模拟实验,我们初步知道地震形成的原因是:地球表面的岩层在受到巨大压力时,会发生扭曲变形而出现破裂现象。
③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排列是ABC。
④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排列是能量的一种活动。
27.【答案】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最强。;对比实验法;(1)往水槽里倒入一定量的清水,待水面静止后,放入松木板,待其漂浮状态稳定后,用镊子夹取小铁垫圈轻轻加在松木板上面的中间位置,依次添加,看最多能承载多少小铁垫圈而不沉,并记录承载小铁垫圈的个数。 (2)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测试泡沫板和塑料板的漂浮能力 (3)比较三种材料上小铁垫圈的个数;(相同大小和形状的三种材料中,)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最强;下沉;上浮;往瓶子里加满水;将橡皮泥捏成船形/碗形/空盒子形/空心海星形。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1)在探究物体的沉与浮实验中,比较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三种材料在水中漂浮能力的强弱。我们的精想是: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最强。
需要的材料:同样大小和形状的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水桔,水,小铁垫四,镊子。
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法。
实验的步骤:往水槽里倒入一定量的清水,待水面静止后,放入松木板,待其漂浮状态稳定后,用细子夹取小铁垫圈轻轻加在松木板上面的中间位置,依次添加,看最多能承载多少小铁垫图而不沉,并记录承载小铁垫回的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测试泡沫板和望料板的漂浮能力。比较三种材料上小铁垫回的个数。
(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相同大小和形状的三种材料中,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最强。
(3)潜水量可以在水里自如沉浮,当潜挺主压载水舱注满水时,它会下沉,当沿艇主压载水舱的水排出去时,它会上浮。
(4)让浮在水面上的空瓶子沉下去,可以往瓶子里加满水;让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可以通过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如将修皮泥捏成船形、碗形、空盒子形、空心球形等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