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二课 台阶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宽敞(shǎng) 门槛(kǎn) 黏性(nián) 筹划(chóu)
B.涎水(xián) 掺水(chān) 着落(zhuó) 揩汗(kāi)
C.晌午(shǎng) 胯骨(kuā) 凹凼(ào) 舀水(yǎo)21·cn·jy·com
D.烦躁(zào) 尴尬(gān) 蹿上(chuān) 撬开(qiào)
2.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絮,只要意志坚强,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
①沃壤千里 ②繁花似锦 ③星光灿烂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B.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C.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D.父亲老实厚道点头哈腰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各地中小学要完善和建立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C.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
D.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5.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父亲说洗了一次干净的脚,觉得这脚轻飘飘地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B.太阳把他的皮肤烧磨得如牛皮般的厚实,油腻腻的,仿佛涂了一层蜡。
C.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着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
D.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父亲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辛勤劳作,剩下的日子除了过年还要编织草鞋。由此可见父亲是一个纯朴、厚道、能吃苦的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父亲一生劳作是为了建有高台阶的新屋,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C.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织材料,使造屋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敬的精神追求。21教育网
D.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读来就好像在听作者娓娓地为我们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已身边的邻家故事。
二、填空题
7.《台阶》一文写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人家_____,羡慕不已,他不甘心_____,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起了有_____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但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远去的蝉鸣
姚国禄
①在我熟悉的乡村里,炎热的夏日午后,耳畔传来蝉的鸣叫声。这悠长而邈远的声音,竟是发自微小的蝉,着实让我吃惊,让我感动。www.21-cn-jy.com
②多年来,我一直对我熟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乡村的蝉鸣充满了敬意。那时候的乡村,天蓝水清,芳草如菌,看不见一丝的污染,蝉鸣就像漫山遍野生长的庄稼,永远充满生机。从初夏到深秋,我不知道那些蝉声,究竟是在为成熟的季节喝彩还是在为丰收的美景奔走呼号?我惊讶那些蝉们的执着,坚韧。我喜欢乡村的蝉鸣就像喜欢儿时母亲给我做的千层底布鞋,那感觉带着泥土的韵味。我总觉得那永远充满生机的蝉声只有在我的乡村才可以肆意地放大,而城市的蝉鸣是微弱的,微弱得甚至失去了蝉鸣的本真。乡村的蝉声正因为它的真实而不虚假引起了我们心灵的共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③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时节,一场雨过后,我便会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那些刚从地下爬出的幼蝉,身体非常孱弱,它们慢慢地从地下爬到树上,把大树作为它们的依托,过了一段时间它们就会脱一次壳,进行它们生命的蜕变。说来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都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
④我曾经在古诗里寻找过一些蝉鸣的影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如白居易的《早蝉》:“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六月初七日,时令应该是在初夏吧,初夏听到的蝉鸣也算是早蝉的声音了,所以,白居易把这首诗命名为“早蝉”不无道理。当然,古代将蝉鸣写进自己诗歌中的诗人远不止白居易,多情的诗人们早已把蝉鸣美化成一种高度,而今我循着这些思想的足迹,在亦步亦趋中打捞着我心中的蝉呜。
⑤一个夏日的午后,为了寻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蝉的鸣叫声,我走进一座寂寥的山林。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叮咚的溪水像是在诉说着这个热情夏天的静态之美。四面起伏的蝉鸣带着些许的夸张正在穿越山涧,在山谷久久回响。这拖着长音的蝉呜,激越豪迈,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此起彼伏响个不停。21·世纪*教育网
⑥对于家乡,记忆中总有这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画面:古井边林子的树杈上、庄稼地旁的老树上,鸣唱的蝉总会不知疲倦地站立在枝头。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看不到蝉在枝头歌唱的景象了。过去村庄里茂盛的树木全被砍伐一空,许多村民住进了钢筋和水泥建造的楼房里,他们远离了村庄和树木,远离了曾经生活过的多情的土地。过去曾经将蝉鸣引以为豪的乡村开始变得沉寂起来,加之化肥、农药的滥施滥用,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缥缈在村庄的蝉鸣了。www-2-1-cnjy-com
⑦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
(有删改)
8.请结合文章第①~②自然段,概括乡村蝉声的特点。
9.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这拖着长音的蝉呜,激越豪迈,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1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初夏时节,一场雨过后便能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
B.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都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2·1·c·n·j·y
C.文章第⑤自然段“偌大的一座空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这句话是自然环境描写,是作者对山林冬日美景的想象,作者用景物的静态美衬托了自己内心的平静。2-1-c-n-j-y
D.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看不到蝉在枝头歌唱的景象了。21*cnjy*com
E.通观全文,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揭示出造成“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缥缈在村庄的蝉鸣了”这一现象的唯一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杀虫剂破坏了生态平衡。
1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④自然段的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
12.读下面曲线图,回答问题。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该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曲线图表明的遗忘发展规律。
(2)“艾宾浩斯曲线”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请引用学过的古诗文进行表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二课 台阶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宽敞(shǎng) 门槛(kǎn) 黏性(nián) 筹划(chóu)
B.涎水(xián) 掺水(chān) 着落(zhuó) 揩汗(kāi)
C.晌午(shǎng) 胯骨(kuā) 凹凼(ào) 舀水(yǎo)21·世纪*教育网
D.烦躁(zào) 尴尬(gān) 蹿上(chuān) 撬开(qiào)
【答案】B
【解析】
【详解】
A.shǎng——chǎng;
C.kuā——kuà,ào——āo;
D.chuān——cuān;
故选B。
2.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絮,只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
①沃壤千里 ②繁花似锦 ③星光灿烂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能力。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感知语段,是三个排比句构成的语段。每个分句都运用了比喻,因此,所填词语应与前面的喻体相一致。如第一个空所填词语应与“破旧的花架”相照应,因此应选“繁花似锦”。第二空“那漆黑的夜空”与“星光灿烂”相照应。答案B即可选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睛】
整体感知语段,抓住语段特征,分析语句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意前后语句中的标志性词语以及语句间的照应,据此加以选择。选好之后,还要读一读,看语意是否通顺,如果不通顺就要再检查一下,是哪个地方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加以修改。www-2-1-cnjy-com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B.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C.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D.父亲老实厚道点头哈腰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答案】D
【详解】
A.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使用正确;
B.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使用正确;
C.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使用正确;
D.点头哈腰: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改为“低眉顺眼”;
故选D。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各地中小学要完善和建立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C.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
D.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
B.语序不当,应是“建立和完善”。
5.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父亲说洗了一次干净的脚,觉得这脚轻飘飘地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B.太阳把他的皮肤烧磨得如牛皮般的厚实,油腻腻的,仿佛涂了一层蜡。
C.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着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
D.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答案】C
【详解】
C.虽然有“仿佛”一词,但缺少喻体,构不成比喻。故选C。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父亲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辛勤劳作,剩下的日子除了过年还要编织草鞋。由此可见父亲是一个纯朴、厚道、能吃苦的人。21教育网
B.父亲一生劳作是为了建有高台阶的新屋,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C.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屋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敬的精神追求。www.21-cn-jy.com
D.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读来就好像在听作者娓娓地为我们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已身边的邻家故事。
【答案】B
【详解】
B.父亲一生劳作是为了建有高台阶的新屋,表明他有着长远的生活目标,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故选B。21*cnjy*com
二、填空题
7.《台阶》一文写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家_____,羡慕不已,他不甘心_____,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起了有_____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但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_____,_____。
【答案】高高的台阶 低人一等 九级台阶 人也衰老了 身体也垮了
【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父亲“羡慕不已”的是人家“高高的台阶”,父亲自尊心强,不甘心“低人一等”,为了提高自家的地位,父亲不辞劳苦花了大半辈子造成一栋“九级台阶”的新屋,父亲的心愿得以实现,父亲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21·cn·jy·com
三、现代文阅读
远去的蝉鸣
姚国禄
①在我熟悉的乡村里,炎热的夏日午后,耳畔传来蝉的鸣叫声。这悠长而邈远的声音,竟是发自微小的蝉,着实让我吃惊,让我感动。2-1-c-n-j-y
②多年来,我一直对我熟悉的乡村的蝉鸣 ( http: / / www.21cnjy.com )充满了敬意。那时候的乡村,天蓝水清,芳草如菌,看不见一丝的污染,蝉鸣就像漫山遍野生长的庄稼,永远充满生机。从初夏到深秋,我不知道那些蝉声,究竟是在为成熟的季节喝彩还是在为丰收的美景奔走呼号?我惊讶那些蝉们的执着,坚韧。我喜欢乡村的蝉鸣就像喜欢儿时母亲给我做的千层底布鞋,那感觉带着泥土的韵味。我总觉得那永远充满生机的蝉声只有在我的乡村才可以肆意地放大,而城市的蝉鸣是微弱的,微弱得甚至失去了蝉鸣的本真。乡村的蝉声正因为它的真实而不虚假引起了我们心灵的共鸣。21cnjy.com
③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初夏时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场雨过后,我便会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那些刚从地下爬出的幼蝉,身体非常孱弱,它们慢慢地从地下爬到树上,把大树作为它们的依托,过了一段时间它们就会脱一次壳,进行它们生命的蜕变。说来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都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
④我曾经在古诗里寻找过一些蝉鸣的影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如白居易的《早蝉》:“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六月初七日,时令应该是在初夏吧,初夏听到的蝉鸣也算是早蝉的声音了,所以,白居易把这首诗命名为“早蝉”不无道理。当然,古代将蝉鸣写进自己诗歌中的诗人远不止白居易,多情的诗人们早已把蝉鸣美化成一种高度,而今我循着这些思想的足迹,在亦步亦趋中打捞着我心中的蝉呜。
⑤一个夏日的午后,为了寻那蝉的鸣叫声,我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一座寂寥的山林。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叮咚的溪水像是在诉说着这个热情夏天的静态之美。四面起伏的蝉鸣带着些许的夸张正在穿越山涧,在山谷久久回响。这拖着长音的蝉呜,激越豪迈,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出处:21教育名师】
⑥对于家乡,记忆中总有这样的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古井边林子的树杈上、庄稼地旁的老树上,鸣唱的蝉总会不知疲倦地站立在枝头。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看不到蝉在枝头歌唱的景象了。过去村庄里茂盛的树木全被砍伐一空,许多村民住进了钢筋和水泥建造的楼房里,他们远离了村庄和树木,远离了曾经生活过的多情的土地。过去曾经将蝉鸣引以为豪的乡村开始变得沉寂起来,加之化肥、农药的滥施滥用,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缥缈在村庄的蝉鸣了。【版权所有:21教育】
⑦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
(有删改)
8.请结合文章第①~②自然段,概括乡村蝉声的特点。
9.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这拖着长音的蝉呜,激越豪迈,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1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初夏时节,一场雨过后便能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
B.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都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文章第⑤自然段“偌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这句话是自然环境描写,是作者对山林冬日美景的想象,作者用景物的静态美衬托了自己内心的平静。21*cnjy*com
D.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看不到蝉在枝头歌唱的景象了。
E.通观全文,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揭示出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缥缈在村庄的蝉鸣了”这一现象的唯一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杀虫剂破坏了生态平衡。
1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④自然段的作用。
【答案】
8.悠长而邈远,充满生机,真实而不虛假。
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林里蝉鸣此起彼伏、激越豪迈、有气势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山林里蝉鸣的喜爱与陶醉。
10.CE
11.内容上,说明蝉鸣也是诗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钟情之物,它在诗词中为诗人所美化,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典雅,有文化底蕴。结构上,引出下文“我”对蝉声的寻觅和“打捞”。
【解析】
8.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乡村蝉声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象特点。分析形象特点应抓住其独特之处,进行多层面的分析,同时注意文章所用的修此题考查赏析物象的题,解答此题,可根据文体特点确定答题方向,本文是散文,故可从文中对蝉描述性的、议论性的、抒情性的语句中及侧面描写等语句中提炼性的概括作答。修饰性的语句可直接提取,描述性的可概括作答。例如,第一段“这悠长而渺远的声音,竟是发自微小的蝉”可直接提取出“悠长而渺远”;第二段“蝉鸣就像漫山遍野生长的庄稼,永远充满生机。”可直接提取出“充满生机”;“乡村的蝉声正因为它的真实而不虚假引起了我们心灵的共鸣”可直接提取出“真实而不虛假”。
9.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题时,先指出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句子分析运用比喻手法的效果及体现的作者的情感。“这拖着长音的蝉呜,激越豪迈,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可知本句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将蝉鸣比作气势磅礴的交响乐,表现蝉呜的激越豪迈,气势磅礴、此起彼伏的特点,作者陶醉在这山林的蝉鸣之中,表达作者对蝉鸣的喜爱。2·1·c·n·j·y
10.C.“冬日”错误,文中明确提到说是“夏天的静态之美”,另外“冬日”是没有蝉鸣的;
E.“大量使用杀虫剂是唯一原因”错误,文中还提到“茂盛的树木全被砍伐一空”等原因;
故选CE。
11.此题考查学生品析文本第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分析文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该段落的形式,即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如引出下文、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衔接和伏笔照应等等。不同的体裁,结构形式也不同。二是指文中的内容。文章第四段在结构上,起到引出下文“在亦步亦趋中打捞着我心中的蝉呜”;内容上表现了蝉充满生机的特点,是诗人所钟情的对象,引用诗词,充满文学气息,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或共鸣。【来源:21cnj*y.co*m】
四、综合性学习
12.读下面曲线图,回答问题。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该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曲线图表明的遗忘发展规律。
(2)“艾宾浩斯曲线”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请引用学过的古诗文进行表述。
【答案】(1)第一天的记忆保持量会锐减至三分之一左右,以后缓慢下降。
(2)“学而时习之”或“温故而知新”等。
【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图表的能力。要求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读清图表所表示的意思,然后根据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解析题干要求总结知识遗忘的规律和得出的启发,通过观察时间间隔和记忆保持量的关系不难得出答案。分析表格可知,时间间隔越久,记忆保持量越低,且记忆完成后仅20分钟,记忆保持量就会从100%下降到58.2%,因而可得出规律:第一天的记忆保持量会锐减至三分之一左右。由一个月后,仍然能记得21.1%,可得出规律: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从数据看,在20分钟内再次进行记忆,可以避免记忆保持量的快速减少。因而可得出启发:学习完某一知识后,应该及时复习。可用古诗“学而时习之”或“温故而知新”来体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