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高考生物选择题常考类型6
信息给予类—“去粗存精”突破法
[全国卷Ⅰ]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C
解析:首先要理解PrPc与PrPsc的关系:PrPc本身无致病性,但其空间结构改变后,就成为具有致病性的PrPsc。朊粒是蛋白质,所以不会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朊粒属于有毒的蛋白质,它是基因表达出的PrPc经诱导后改变相关结构形成的;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为二分裂;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会引起其功能发生改变;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由题意可知,PrPc转变为PrPsc是已有的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的过程,不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Ⅰ.答题模板
Ⅱ.怎样正确解答材料信息题
1.相信自己,找准材料信息,知识都已学过
材料信息题的作答,第一,应该明确这些题的落脚点是教材中的内容,不能畏惧这类题目;第二,看材料要专注、抓住大意,可以多看几遍,不能泛泛地看;第三,应该找材料的关键点,尤其是可能和我们所学内容建立联系的地方,这是解题的突破口。
2.知识衔接,明确命题意图,做好答题准备
信息题所给材料一般比较陌生,或是一些熟悉的信息组合,需要从材料中寻找相关知识点,明确命题者的意图,找到解题的钥匙。解答此类题目同时应注意:第一,不要急于作答,逐词逐句阅读题目弄清意思,抓住重点,分清是什么,答什么,要明确命题者的意图;第二,根据题目给予的条件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让二者进行搭桥,找到答题的切入点。第三,注意题干与课本知识相互转换;找到与教材的衔接点,正确把握解题方向和思路。
3.细化知识,准确规范答题,得分才是关键
(1)要抓住试题中的关键性词语,注意对关键性的文字要画线描点,要抓住重点词语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游刃有余,比如概念性的描述、至少、最多、最佳等关键词语更要重视。
(2)注意各个小问题的前后联系。每个试题都是一个整体,各个小问题也不是孤立的。做题时会遇到这种情况,上一个问题的提示在下一个问题中,特别是材料实验题,不能答好上一小题才答下一小题,而是要把所有问题看成一个整体,重视问题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思路和解决方案。最后,罗列考点,重视假设,套用考点知识推理整个过程。
1.[2021·河北邯郸市高三三模]血管紧张素是由肝脏分泌的前体物质血管紧张素原(一种血清球蛋白)经水解形成的一种多肽类激素。血管紧张素能引起血管收缩,升高血压,用于各种原因的虚脱、休克所引起的低血压症。下列关于血管紧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紧张素是由血管紧张素原在核糖体上经脱水缩合而形成的
B.血管紧张素的形成过程伴随着肽键的断裂
C.双缩脲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与血管紧张素发生紫色反应
D.低血压症患者可通过口服血管紧张素提升血压
答案:B
解析:血管紧张素是由肝脏分泌的前体物质血管紧张素原(一种血清球蛋白)经水解形成的,A错误;血管紧张素原水解形成血管紧张素(一种多肽类激素),在水解形成血管紧张素时,伴随着肽键的断裂,B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血管紧张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能够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但不需要水浴加热,C错误;血管紧张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口服会使其被水解,会导致丧失活性,D错误。
2.[2021·山东青岛市高三三模]法布雷病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因溶酶体中α 半乳糖苷酶缺乏,体内代谢产物三己糖酰基鞘脂醇(GL3)不能被水解,而在溶酶体中贮积。酶替代疗法可特异性地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酶,使患者症状得以缓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是由脂双层构成的内、外两层膜包被的小泡
B.α 半乳糖苷酶是在细胞的溶酶体内合成的一种水解酶
C.男性法布雷病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也都是该病的患者
D.酶替代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患者细胞内GL3的沉积
答案:D
解析:溶酶体是由脂双层构成的单层膜包被的小泡,A错误;α 半乳糖苷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根据题意,法布雷病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可能是患者,也可能只是携带者,C错误;根据题意,酶替代疗法可特异性地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α 半乳糖苷酶,因此可以使体内代谢产物三己糖酰基鞘脂醇(GL3)被水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患者细胞内GL3的沉积,使患者症状得以缓解,D正确。
3.[2021·广东珠海市高三二模]研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发育过程中有多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细胞凋亡。这些蛋白质间有如下关系:CED 9与CED 4结合形成复合体会抑制CED 4的功能,而EGL 1能解除这种抑制,CED 4可促进CED 3活化,被激活的CED 3可使细胞出现形态变化,最终发生细胞凋亡。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若CED 4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细胞凋亡过程会受很大影响
B.CED 9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会引起线虫细胞癌变
C.细胞凋亡使线虫的部分细胞自主有序地死亡,对生物体有利
D.与正常细胞相比,发生凋亡的细胞内EGL 1基因表达水平高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根据CED 4能促进CED 3活化作用,进而发生细胞凋亡,故CED 4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细胞凋亡过程会受很大影响,A正确;由题意可知,若CED 9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CED 4能促进CED 3活化,被激活的CED 3可使细胞出现形态变化,最终发生细胞凋亡,会引起线虫细胞凋亡,B错误;细胞凋亡使线虫的部分细胞自主有序地死亡,对生物体有利,C正确;由题可知,EGL 1基因能解除CED 9对CED 4的抑制进而引发细胞凋亡,因此,与正常细胞相比,发生凋亡的细胞内EGL 1基因表达水平高,D正确。
4.[2021·江苏省高三三模]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条件下的变异》一书中写道:家鸽有很多品种,而且不同品种的家鸽形态特征各异,如信鸽、扇尾鸽、球胸鸽、风头鸽、喇叭鸽等均有独特的外形。经过长时间的人工杂交和选育,家鸽的品种日渐增多。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家鸽的选育提供原材料
B.家鸽选育过程中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定向改变
C.家鸽产生的变异不能在选育过程中都保留下来
D.选育出的新品种与原品种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长时间的人工选育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错误;变异有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不能传递给下一代,没法保留,C正确;家鸽新品种不是新物种,与原品种没有生殖隔离,D正确。
答案:B
5.[2021·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模拟]线粒体中的[H]与氧气结合的过程需要细胞色素c的参与。细胞接受凋亡信号后,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可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与Apaf 1蛋白结合引起细胞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过程产生[H]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
C.细胞色素c功能丧失的细胞将无法合成ATP
D.若细胞中Apaf 1蛋白功能丧失,细胞色素c将不会引起该细胞凋亡
答案:C
解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产生[H],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A正确;[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故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B正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也能合成ATP,故细胞色素c功能丧失的细胞也能合成ATP,C错误;根据题意,细胞色素c与Apaf 1蛋白结合后才引起细胞凋亡,因此若细胞中Apaf 1蛋白功能丧失,细胞色素c将不会引起该细胞凋亡,D正确。
6.[2021·辽宁高三三模]种子中胚是在卵细胞受精后经多次分裂形成的,属于种子发育中的关键,大多种子发育成熟后进入休眠期。最新研究发现,拟南芥种子在感知远红外光后,种子中赤霉素含量发生变化而启动种子萌发。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二者作用相反
B.拟南芥种子感知远红外光后,种子中赤霉素含量升高
C.发育着的种子中可合成赤霉素,进而促进果实的发育
D.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解析: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促进萌发,脱落酸抑制萌发,二者作用相反,A正确;据题意,拟南芥种子感知远红外光后,种子中赤霉素含量升高,启动种子萌发,B正确;发育着的种子中可合成赤霉素,进而促进果实的发育,C正确;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无两重性,D错误。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