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度九年级化学 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时提高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泰安期末)酒石酸(C4H6O6)是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之一,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饮料添加剂或药物工业原料,下列物质不能与酒石酸反应的是( )
A.CO2 B.CuO C.NaOH D.Mg
2.(2021九上·岱岳期末)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里称量氢氧化钠时一般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B.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白色固体一定是氢氧化钠
C.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D.氢氧化钠易潮解,要密封保存
3.(2021九上·平度期末)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关于两者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两者质量都变大
B.两者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C.两者质量都变小
D.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4.(2021九上·广饶期末)如图所示装置,将X滴加到Y中,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低右,则X、Y对应的试剂组可行的是( )
选项试剂 A B C D
X H2O H2O H2O 盐酸
Y NaOH NH4NO3 生石灰 Na2CO3
A.A B.B C.C D.D
5.(2021九上·香洲期末)以下化学观念正确的是( )
A.微粒观:氮气和氯化钠都是由分子构成
B.转化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金刚石属于物理变化
C.能量观: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
D.守恒观: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6.(2021九上·汶上期末)用下列对比实验探究碱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1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
B.实验2中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
C.通过对比A,C瓶的现象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D.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好
7.(2021九上·东平期中)生活中常见的柠檬汁、番茄汁等物质中都含有酸类物质,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由于( )
A.溶于水时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B.溶液中都含有酸分子
C.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D.溶于水时都生成了盐酸
8.(2021九上·莱阳期中)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盐酸反应
C.与氧化铁反应 D.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9.(2021九上·莱阳期中)如图所示,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
A.稀盐酸、石灰石 B.水、烧碱
C.稀硫酸、铁粉 D.水、硝酸铵
10.(2021九上·丹徒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能灭火,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无色气体一定是CO2
B.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金属和酸反应能生成气体,所以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
11.(2021九上·任城期中)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食醋 B.食盐 C.味精 D.香油
12.(2021九上·泰安期中)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稀盐酸常用于除铁锈,是利用了酸的一种化学通性,下列酸的用途中也利用了该通性的是( )
A.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B.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制备硫酸铜
C.用稀盐酸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D.用硼酸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13.(2021九上·岱岳期中)如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14.(2021九上·定远月考)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
A.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所以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5.(2021九上·泰安期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呈红色的是( )
A.二氧化碳 B.稀盐酸 C.纯碱溶液 D.氯化铜溶液
二、填空题
16.(2021九上·息县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中,A杯溶液逐渐变 色;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冬天暴露在空气中的水管冻裂了,这是因为
17.(2021九上·任城月考)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首先看到铁锈溶解溶液变成 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一会又会看到有气泡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2021九上·任城月考)氢氧化钠固体吸收 而潮解,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在生活中氧化钙常用做食品干燥剂,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三、实验探究题
19.(2021九上·鄄城期末)两位同学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在标有“单质”的药柜中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A,在标有“氧化物”的药柜中发现另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B.
(提出问题)这两瓶黑色粉末A和B分别是什么物质?
(猜想1)甲同学:A是铁粉,B是二氧化锰.
乙同学:A是炭粉,B是氧化铜.
(1)(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A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黑色粉末不溶解,没有气体产生. A粉末一定不是 .
②取少量B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 B粉末是氧化铜.
(2)(反思与拓展)
将这两种黑色粉末混合加热(如图),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粉末A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 .
乙同学的猜想正确.
四、计算题
20.(2021九上·广饶期中)黄铜(铜锌合金)因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制作钱币、饰品和生产中,铜的质量分数在59%~ 65%之间的黄铜性能优良。兴趣小组为了解某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进行如下实验:取多个黄铜螺母放入烧杯中,另取80g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稀硫酸的用量/g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0.0 17.4 m 13.5
(1)m= 。所取黄铜螺母中铜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说明该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 (填“优良”或“不优良”)。
(3)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分析实验数据,在如图坐标中画出加入80g稀硫酸过程中相应的曲线图(纵坐标为自行设定物质的质量;并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酒石酸显酸性,二氧化碳与酒石酸不反应,符合题意;
B、酒石酸显酸性,氧化铜能与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C、酒石酸显酸性, 氢氧化钠显碱性,氢氧化钠能与酒石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D、酒石酸显酸性,镁属于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且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称量氢氧化钠时,应将氢氧化钠放在左盘的烧杯中进行称量,故不符合题意;
B. 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白色固体不一定是氢氧化钠,如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故不符合题意;
C. 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故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要密封保存,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解答】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盐酸敞口放置时,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浓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变小,溶液质量会变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少,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中溶剂质量变大,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小,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瓶中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使得U 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低右高,选项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气体体积收缩,瓶中的压强减小,则U 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右低,选项符合题意;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热,瓶中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使得U 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低右高,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瓶中气体增加,气体的体积增大,使得U 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低右高,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低右说明装置内压强减小,即可能是温度降低或气体减少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A、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石墨和金刚石是不同的物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又叫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反应中由于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溢出,所以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进行分析
B、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分析
C、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进行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反应进行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实验2中,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比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强,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比水强,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通过对比A、C或A、B瓶的现象都能够证明CO2与氢氧化钠反应,是因为A瓶变瘪比B、C都更明显,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D、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好,是因为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远大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三种物质的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塑料瓶的变化分析
D、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由于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故答案为:A。
【分析】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8.【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因氢氧化钠能与CO2反应,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锂性质相似,则LiOH能与CO2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 因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锂性质相似,则LiOH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因氢氧化钠不能与氧化铁反应,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锂性质相似,则LiOH不能与Fe2O3反应,故C符合题意;
D. 因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锂性质相似,则LiOH能与硫酸铜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
9.【答案】D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a液面低于b液面,故不符合题意;
B. 烧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压强增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a液面低于b液面,故不符合题意;
C.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装置内压强增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a液面低于b液面,故不符合题意;
D.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装置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a液面高于b液面,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说明锥形瓶里压强减小,可能装置内温度降低,或者气体减少,进行分析。
10.【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氮气等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A不符合题意;
B、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不但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物也必须是单质和化合物,才属于置换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
D、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还可能是碳酸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不支持燃烧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还有很多进行分析
B、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C、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进行分析
D、根据和反应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除了金属还有碳酸盐进行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说明加入了酸性物质,食醋显酸性,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食醋显酸性,进行分析。
12.【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稀盐酸常用于除铁锈利用了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A、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制备硫酸铜利用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选项B符合题意;
C、用稀盐酸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利用酸和盐的反应,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用硼酸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利用酸碱中和反应,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酸和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能反应进行分析
13.【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石蕊试液遇酸变红,符合题意;
B、石蕊试液遇碱变蓝,不符合题意;
C、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不符合题意;
D、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故为无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紫色石蕊与酸变红,遇碱变蓝,无色酚酞与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据此分析
14.【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元素的简单分类;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是不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是碳酸钠属于盐,故不符合题意;
C.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但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金属元素不一定显正价,如铁单质中铁的化合价为0,故不符合题意;
D.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B、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可能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
C、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
D、根据单质的特点,进行分析。
15.【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能使酚酞变色,不符合题意;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使酚酞变色,不符合题意;
C.纯碱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仍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符合题意;
D.氯化铜与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铜,不能使酚酞变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及所给各物质与氢氧化钙反应后的生成物分析。
16.【答案】红;分子不断地运动;分子间隔增大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一部分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氨分子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A杯溶液逐渐变红色;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分子不断地运动,冬天暴露在空气中的水管冻裂了,这是因为分子间隔增大的原因。
【分析】浓氨水有挥发性,使大烧杯内的酚酞溶液变红。分子的基本特征为: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7.【答案】黄;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当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盐酸中,首先看到锈迹溶解,溶液呈黄色;这是因为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当氧化铁完全反应后,铁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看到有气泡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解答,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18.【答案】水分;;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而潮解;
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而变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在生活中氧化钙常用做食品干燥剂,是因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19.【答案】(1)铁粉;黑色粉末溶解,溶液显蓝色
(2)2CuO+C2Cu+CO2↑;防止石灰水倒吸炸裂试管
【知识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A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黑色粉末不溶解,没有气体产生. A粉末一定不是铁粉,因为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②取少量B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固体物质溶解,溶液有无色变为蓝色, B粉末是氧化铜.因为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产生蓝色硫酸铜溶液;
黑色粉末碳粉和氧化铜高温条件下产生铜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防止装置内压强减少,造成石灰水倒吸炸裂试管。
【分析】(1)根据铁能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分析;
(2)根据碳粉和氧化铜高温条件下产生铜和二氧化碳及加热装置要防止水倒吸分析。
20.【答案】(1)14.8;13.5
(2)性能优良
(3)解:设2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解得x=3.92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4)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2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消耗固体质量为2.6克,则m=17.4-2.6=14.8,所取黄铜螺母中锌能与硫酸反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第4次加硫酸时固体质量减少14.8-13.8=1.0,说明锌完全反应,即剩余13.5克为铜的质量;
(2)铜的质量分数为13.5g/22.6g=59.7%,说明性能优良;
【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及锌能与酸反应,铜不能与酸反应确定2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消耗的锌的质量,再利用锌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硫酸的质量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度九年级化学 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时提高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泰安期末)酒石酸(C4H6O6)是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之一,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饮料添加剂或药物工业原料,下列物质不能与酒石酸反应的是( )
A.CO2 B.CuO C.NaOH D.Mg
【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酒石酸显酸性,二氧化碳与酒石酸不反应,符合题意;
B、酒石酸显酸性,氧化铜能与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C、酒石酸显酸性, 氢氧化钠显碱性,氢氧化钠能与酒石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D、酒石酸显酸性,镁属于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2.(2021九上·岱岳期末)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里称量氢氧化钠时一般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B.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白色固体一定是氢氧化钠
C.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D.氢氧化钠易潮解,要密封保存
【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且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称量氢氧化钠时,应将氢氧化钠放在左盘的烧杯中进行称量,故不符合题意;
B. 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白色固体不一定是氢氧化钠,如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故不符合题意;
C. 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故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要密封保存,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3.(2021九上·平度期末)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关于两者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两者质量都变大
B.两者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C.两者质量都变小
D.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答案】B
【知识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解答】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盐酸敞口放置时,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浓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变小,溶液质量会变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少,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中溶剂质量变大,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小,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4.(2021九上·广饶期末)如图所示装置,将X滴加到Y中,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低右,则X、Y对应的试剂组可行的是( )
选项试剂 A B C D
X H2O H2O H2O 盐酸
Y NaOH NH4NO3 生石灰 Na2CO3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瓶中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使得U 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低右高,选项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气体体积收缩,瓶中的压强减小,则U 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右低,选项符合题意;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热,瓶中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使得U 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低右高,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瓶中气体增加,气体的体积增大,使得U 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低右高,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低右说明装置内压强减小,即可能是温度降低或气体减少分析。
5.(2021九上·香洲期末)以下化学观念正确的是( )
A.微粒观:氮气和氯化钠都是由分子构成
B.转化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金刚石属于物理变化
C.能量观: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
D.守恒观: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A、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石墨和金刚石是不同的物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又叫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反应中由于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溢出,所以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进行分析
B、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分析
C、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进行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反应进行分析
6.(2021九上·汶上期末)用下列对比实验探究碱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1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
B.实验2中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
C.通过对比A,C瓶的现象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D.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好
【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实验2中,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比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强,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比水强,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通过对比A、C或A、B瓶的现象都能够证明CO2与氢氧化钠反应,是因为A瓶变瘪比B、C都更明显,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D、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好,是因为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远大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三种物质的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塑料瓶的变化分析
D、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7.(2021九上·东平期中)生活中常见的柠檬汁、番茄汁等物质中都含有酸类物质,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由于( )
A.溶于水时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B.溶液中都含有酸分子
C.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D.溶于水时都生成了盐酸
【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由于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故答案为:A。
【分析】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8.(2021九上·莱阳期中)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盐酸反应
C.与氧化铁反应 D.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因氢氧化钠能与CO2反应,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锂性质相似,则LiOH能与CO2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 因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锂性质相似,则LiOH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因氢氧化钠不能与氧化铁反应,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锂性质相似,则LiOH不能与Fe2O3反应,故C符合题意;
D. 因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锂性质相似,则LiOH能与硫酸铜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
9.(2021九上·莱阳期中)如图所示,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
A.稀盐酸、石灰石 B.水、烧碱
C.稀硫酸、铁粉 D.水、硝酸铵
【答案】D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a液面低于b液面,故不符合题意;
B. 烧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压强增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a液面低于b液面,故不符合题意;
C.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装置内压强增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a液面低于b液面,故不符合题意;
D.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装置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a液面高于b液面,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说明锥形瓶里压强减小,可能装置内温度降低,或者气体减少,进行分析。
10.(2021九上·丹徒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能灭火,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无色气体一定是CO2
B.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金属和酸反应能生成气体,所以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氮气等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A不符合题意;
B、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不但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物也必须是单质和化合物,才属于置换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
D、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还可能是碳酸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不支持燃烧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还有很多进行分析
B、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C、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进行分析
D、根据和反应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除了金属还有碳酸盐进行分析
11.(2021九上·任城期中)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食醋 B.食盐 C.味精 D.香油
【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说明加入了酸性物质,食醋显酸性,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食醋显酸性,进行分析。
12.(2021九上·泰安期中)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稀盐酸常用于除铁锈,是利用了酸的一种化学通性,下列酸的用途中也利用了该通性的是( )
A.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B.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制备硫酸铜
C.用稀盐酸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D.用硼酸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稀盐酸常用于除铁锈利用了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A、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制备硫酸铜利用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选项B符合题意;
C、用稀盐酸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利用酸和盐的反应,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用硼酸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利用酸碱中和反应,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酸和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能反应进行分析
13.(2021九上·岱岳期中)如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石蕊试液遇酸变红,符合题意;
B、石蕊试液遇碱变蓝,不符合题意;
C、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不符合题意;
D、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故为无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紫色石蕊与酸变红,遇碱变蓝,无色酚酞与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据此分析
14.(2021九上·定远月考)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
A.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所以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元素的简单分类;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是不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是碳酸钠属于盐,故不符合题意;
C.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但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金属元素不一定显正价,如铁单质中铁的化合价为0,故不符合题意;
D.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B、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可能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
C、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
D、根据单质的特点,进行分析。
15.(2021九上·泰安期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呈红色的是( )
A.二氧化碳 B.稀盐酸 C.纯碱溶液 D.氯化铜溶液
【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能使酚酞变色,不符合题意;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使酚酞变色,不符合题意;
C.纯碱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仍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符合题意;
D.氯化铜与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铜,不能使酚酞变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及所给各物质与氢氧化钙反应后的生成物分析。
二、填空题
16.(2021九上·息县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中,A杯溶液逐渐变 色;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冬天暴露在空气中的水管冻裂了,这是因为
【答案】红;分子不断地运动;分子间隔增大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一部分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氨分子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A杯溶液逐渐变红色;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分子不断地运动,冬天暴露在空气中的水管冻裂了,这是因为分子间隔增大的原因。
【分析】浓氨水有挥发性,使大烧杯内的酚酞溶液变红。分子的基本特征为: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7.(2021九上·任城月考)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首先看到铁锈溶解溶液变成 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一会又会看到有气泡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黄;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当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盐酸中,首先看到锈迹溶解,溶液呈黄色;这是因为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当氧化铁完全反应后,铁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看到有气泡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解答,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18.(2021九上·任城月考)氢氧化钠固体吸收 而潮解,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在生活中氧化钙常用做食品干燥剂,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答案】水分;;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而潮解;
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而变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在生活中氧化钙常用做食品干燥剂,是因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三、实验探究题
19.(2021九上·鄄城期末)两位同学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在标有“单质”的药柜中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A,在标有“氧化物”的药柜中发现另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B.
(提出问题)这两瓶黑色粉末A和B分别是什么物质?
(猜想1)甲同学:A是铁粉,B是二氧化锰.
乙同学:A是炭粉,B是氧化铜.
(1)(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A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黑色粉末不溶解,没有气体产生. A粉末一定不是 .
②取少量B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 B粉末是氧化铜.
(2)(反思与拓展)
将这两种黑色粉末混合加热(如图),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粉末A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 .
乙同学的猜想正确.
【答案】(1)铁粉;黑色粉末溶解,溶液显蓝色
(2)2CuO+C2Cu+CO2↑;防止石灰水倒吸炸裂试管
【知识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A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黑色粉末不溶解,没有气体产生. A粉末一定不是铁粉,因为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②取少量B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固体物质溶解,溶液有无色变为蓝色, B粉末是氧化铜.因为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产生蓝色硫酸铜溶液;
黑色粉末碳粉和氧化铜高温条件下产生铜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防止装置内压强减少,造成石灰水倒吸炸裂试管。
【分析】(1)根据铁能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分析;
(2)根据碳粉和氧化铜高温条件下产生铜和二氧化碳及加热装置要防止水倒吸分析。
四、计算题
20.(2021九上·广饶期中)黄铜(铜锌合金)因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制作钱币、饰品和生产中,铜的质量分数在59%~ 65%之间的黄铜性能优良。兴趣小组为了解某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进行如下实验:取多个黄铜螺母放入烧杯中,另取80g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稀硫酸的用量/g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0.0 17.4 m 13.5
(1)m= 。所取黄铜螺母中铜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说明该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 (填“优良”或“不优良”)。
(3)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分析实验数据,在如图坐标中画出加入80g稀硫酸过程中相应的曲线图(纵坐标为自行设定物质的质量;并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答案】(1)14.8;13.5
(2)性能优良
(3)解:设2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解得x=3.92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4)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2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消耗固体质量为2.6克,则m=17.4-2.6=14.8,所取黄铜螺母中锌能与硫酸反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第4次加硫酸时固体质量减少14.8-13.8=1.0,说明锌完全反应,即剩余13.5克为铜的质量;
(2)铜的质量分数为13.5g/22.6g=59.7%,说明性能优良;
【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及锌能与酸反应,铜不能与酸反应确定2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消耗的锌的质量,再利用锌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硫酸的质量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