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祖父的园子》课件(2课时 共28+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祖父的园子》课件(2课时 共28+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3 21:29:22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1.祖父的园子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蚱、晃、啃、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晃”;会写“蝴、蝶、蚂、蚱、樱、拔”等1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内容,知道难忘的童年是抓住园中的景物和事情这两方面来写具体的。
3.理解文中重点语段,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快乐、自由的感情。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l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蚂蚱 啃咬 樱桃 水瓢
蚌壳 割掉 倭瓜 逛街
明晃晃 毛嘟嘟 下雨啰
读一读
晃 huǎnɡ huànɡ
晃[huànɡ]摇动 :~荡、~动、~悠。
晃[huǎnɡ]
1. 明亮 :明~~。
2. 照耀 :~眼。
3. 形容很快地闪过 :一~十年。
  
天清气朗,云花朵朵,高挂的日头明媚而不晃( )眼。
含苞欲放的荷花经风一吹,在荷叶的簇拥下摇摇晃( )晃,像群含羞的少女似的遮掩着她们那俊俏的脸蛋。
“拔”这个字和哪个字容易弄混?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
请试着写一写。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都写了哪些内容?
童年的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了哪些事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栽花 拔草 种菜 铲地 浇菜
除了她做的这些事,作者还写了哪些内容
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树
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树
倭瓜、黄瓜、玉米
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树、
倭瓜、黄瓜、玉米
拔草 栽花 种菜 铲地 浇菜
景物
事物
这个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自由 快乐(共28张PPT)
2.祖父的园子
(第二课时)
这是一个特别的园子,园子里充满了自由的气息。园中的景物是那样自由,我在园中做的事情是那样的自在。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萧红是怎样把事情写具体把感受写清楚的。
学习目标
1.抓住文中重点语段,体会其表达效果。
2.学习作者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表达方法,进行小练笔。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年的含义。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
就开一朵花
愿意结一个瓜
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
就是一个瓜也不结
一朵花也不开
也没有人问它
倭瓜爬上架爬上架
爬上房爬上房
黄瓜开一朵花
开一朵花
结一个瓜
结一个瓜
若都不行
一个瓜也不结
一朵花也不开
也没有人问它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
就开一朵花
愿意结一个瓜
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
就是一个瓜也不结
一朵花也不开
也没有人问它
小练笔
请你仿照作者的写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象,选取两种小动物,写一写它们的自由生活。
小蚂蚁 蜘蛛 蚂蚱 青蛙 蜜蜂 麻雀……
样本一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小蚂蚁愿意搬家就搬家,愿意筑巢就筑巢;蜘蛛愿意吐一根丝就吐一根丝,愿意结一张网就结一张网,若都不愿意,就是一根丝也不吐,一张网也不结,也没有人问它。
样本二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青蛙愿意在田里捕虫就捕虫,愿意在水里游泳就游泳;蚂蚱愿意蹦一下就蹦一下,愿意蹦多高就蹦多高,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下也不蹦,也没有人问它。
样本三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麻雀愿意在屋檐下搭窝就在屋檐下搭窝,愿意在大树上筑巢就在大树上筑巢,蜜蜂愿意采桃花蜜就采桃花蜜,愿意采槐花蜜就采槐花蜜,若都不愿意,就是桃花也不采,槐花也不采,也没有人问它。
读这内容有些“重复”的话,我们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由、快乐。课文中有很多句子都能体现出“我”的内心感受,请你找出来,我们一起来交流。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课文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再来找一找吧!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 太阳也不知道。
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
倭瓜爬上架,黄瓜开一朵花。
蝴蝶,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
这些句子,表面写这些动植物自由自在,实际是通过拟人化的描写,寄托了作者自由快乐的心情。
默读课文,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1.祖父在种小白菜的时候,她却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把菜种也踢飞了。
2.她在铲地的时候,真的是乱钩一阵,所以把野草当谷穗留着,把谷穗当野草锄掉了。
3.她浇菜的时候根本不把水往地上浇,她把水往天空扬。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她这样的胡闹,如果你以成人的眼光,会怎么看待?她的祖父呢?
“……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
——《呼兰河传》
  萧红的命运十分坎坷,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她离家出走,颠沛流离和生活窘迫占据了她大多数的时间。1940年,萧红客居香港,一方面贫病缠身,另一方面祖国、家乡正处于战争的痛苦之中,在这样的境况中,完成了《呼兰河传》的写作。不久后,萧红在香港去世。
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
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