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初生人教七年级下册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课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初生人教七年级下册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课一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17 15:46:2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初生人教七年级下册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汽开区期中)人体输送血液的泵是(  )
A.心脏 B.肾脏 C.肺 D.大脑
【答案】A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在人体内,血管和心脏构成了血液循环系统,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心脏昼夜不停的跳动,推动者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所以,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心脏的功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心脏昼夜不停的跳动,推动者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是输送血液的泵。
2.(2021八上·泰州月考)动脉血与静脉血可以从哪方面进行区分(  )
A.氧气含量的高低 B.是在动脉中还是在静脉中流动
C.营养物质的多少 D.无任何区别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动脉血是指含氧量高,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含氧量低,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颜色暗红的血液,因此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分是氧含量高低。
【分析】人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具有在含氧量多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的特性,所以红细胞有运输氧的作用。人体血液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呈红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血液呈鲜红色,与氧分离时,血液呈暗红色。
3.(2021八上·高州开学考)医院静脉注射药物治疗肠炎,药物从手臂到达小肠的途径是(  )
A.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B.肺循环→体循环→肺循环
C.体循环→肺循环
D.肺循环→体循环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路径为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 →左心房。医院静脉注射药物治疗肠炎,药物从手臂到达小肠的途径是手臂上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肠处动脉。所以路径为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4.(2021八上·弥勒期中)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A.二氧化碳随呼吸排出体外
B.尿素、水、无机盐随尿液排出
C.少量尿液、无机盐和水由汗腺排出
D.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
【答案】D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所以ABC、二氧化碳随呼吸排出体外、尿素、水、无机盐随尿液排出和少量尿素、无机盐和水由汗腺排出,都属于排泄,而D、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不属于排泄。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产生的废物中,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的呼气过程排出体外。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皮肤汗腺分泌的汗液也能排出一部分尿素、水和无机盐。
5.(2021八上·弥勒期中)在小肠绒毛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流成分的变化是(  )
A.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营养物质增多
B.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营养物质增多
C.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营养物质减少
D.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营养物质减少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与小肠的结构特点有关,如小肠内表面的皱襞由许多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富含毛细血管,小肠内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被运往身体各处。从左心室经主动脉流进身体各脏器的血液是动脉血,动脉血流进小肠绒毛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而小肠绒毛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所以在小肠绒毛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营养物质增多。
故答案为:B。
【分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是动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是静脉血。动脉血随着体循环来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组织细胞,这样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也就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
6.(2021八上·泰州月考)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液循环时,一般先体循环,后肺循环
B.血液循环时,一般先肺循环,后体循环
C.体循环运输养料和废物,肺循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D.血液循环时,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汇合,同时进行
【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最终在心脏处汇合,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是同时进行循环流动的,A、B错误;D正确。不管是体循环,还是肺循环,血液中都有营养物质、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废物,只不过含量有所增减,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路径为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 →左心房。体循环中血液由动脉血变静脉血,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肺循环中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氧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7.(2021八上·弥勒期中)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路径为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 →左心房。所以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故答案为:A。
【分析】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人体就是通过血液循环来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
8.(2021九上·普宁期末)如图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关系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B.②是毛细血管,适合进行物质交换
C.③是血浆,具有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D.我们手臂上的“青筋”是指动脉
【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血管是运输的管道,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动力器官,血液则是物质运输的载体,A不符合题意。
B.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动脉,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是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适合进行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C不符合题意。
D.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①抽血、献血、输血、打点滴都是扎静脉,
②“把脉”“切脉”指动脉,
③四肢的“青筋”是静脉,
④肌肉注射是注入毛细血管
9.(2021八上·新沂月考)下图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②是肺,则①中是动脉血
B.若②是肺,则③中血液流向右心室
C.若②是脑,则①可以表示动脉
D.若②是脑,则③中氧含量大于①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B.若②是肺,结合题图及血液循环途径图,可推知,①表示肺动脉,流静脉血,③表示肺静脉,流动脉血,回到左心房,AB不符合题意。
CD.若②是脑,结合题图及血液循环途径图,可推知,①动脉,内流动脉血,③表示静脉,内流静脉血,含氧量低于①内的动脉血,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10.(2021八上·泰州月考)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
A.Ⅳ→Ⅱ→Ⅲ→Ⅰ B.Ⅳ→Ⅱ→Ⅰ→Ⅲ
C.Ⅰ→Ⅲ→Ⅳ→Ⅱ D.Ⅰ→Ⅲ→Ⅱ→Ⅳ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图中Ⅰ为左心房、Ⅱ为右心室、Ⅲ为左心室、Ⅳ为右心房。
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药物治疗头痛,血液循环路线为:右手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头部动脉→头部毛细血管→病灶。所以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Ⅳ右心房→Ⅱ右心室→Ⅰ左心房→Ⅲ左心室。
故答案为:B。
【分析】心脏内部有一道厚厚的肌肉壁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各有两个腔,上面的空腔叫心房,下面的空腔叫心室。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有血管与它相连通,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与右心室相连的是肺动脉,与左心房相连的是肺静脉,与右心房相连的是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
11.(2021·滨州)患扁桃体炎时,医生常常采用手背静脉注射药物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药物进入血液后,通过心脏和血管运输到达病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药物到达病灶至少两次经过肺
B.扁桃体炎患者的白细胞数目会增多
C.药物随血液运输的动力来自心脏
D.静脉注射的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答案】A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D.给病人进行手背静脉注射时,药物到达扁桃体依次经过是手背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扁桃体动脉→扁桃体毛细血管,药物到达病灶至少经过肺一次,静脉注射的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具有防御作用,可以吞噬病菌,因此扁桃体炎患者的白细胞数目会增多,B不符合题意。
C.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有节律的收缩与舒张,因此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12.(2021八上·建瓯开学考)下图中④处血液的特点及其将要进入的血管分别是(  )。
A.含氧少,肺静脉 B.含氧多,肺动脉
C.含氧多,主动脉 D.含氧少,上腔静脉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动脉血再静肺静脉流经左心房、左心室,再进入主动脉。图中④处为心脏的左心室,这里的血液为含氧多,且血液将进入主动脉。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中动脉血由左心室流进主动脉 、各级动脉,再来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这里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的静脉血,静脉血进入各级静脉,经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肺循环中静脉血由右心室出发进入肺动脉,来到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流入肺静脉回到左心房。
二、综合题
13.(2021七上·驻马店月考)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以及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   ,请用箭头、字母和数字写出肺循环的路线:   。
(2)某人患有肠炎,在上臂进行静脉注射,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   ]   。
(3)图乙中气体c、d进出肺的过程叫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来完成的。
(4)图乙中血液从毛细血管的E端流到F端,氧气与血红蛋白   ,血液变成    血。
【答案】(1)心脏;C→①→⑦→④→B
(2)A;右心房
(3)呼吸运动
(4)结合;动脉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能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中不停循环流动,因此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即 C→①→⑦→④→B。
(2)某人患有肠炎,在上臂进行静脉注射,药物经上臂静脉、上腔静脉首先进入心脏的A右心房。
(3)气体c、d进出肺的过程叫肺的通气,也叫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气体a二氧化碳、b氧气与血液间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气体交换。
(4)图乙中血液从毛细血管的E端流到F端,发生了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由肺静脉流回心脏的左心房。
【分析】图甲中: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①是肺动脉、②是上下腔静脉、③是主动脉、④是肺静脉、⑤是组织细胞、 ⑥是肺泡、⑦表示肺部的毛细血管,图乙中:E是肺部小动脉、F是肺部小静脉,c吸气、d呼气、a二氧化碳、b氧气。
14.(2021·潼南)图是人体部分结构、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大写字母表示生理过程,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结构) :
(1)图甲中,外界气体通过   进入肺,在肺泡中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2)在消化道内,淀粉在睡液、肠液、胰液中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最终分解成的物质c是   , 被小肠壁吸收,随着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
(3)当血液流过组织器官,并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从图中可以看出a表示的物质是   。
(4)图乙表示人体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一心脏,图中结构(1)里流动的血液是   ,在肺里经过气体交换得到的氧气随着血液流动,从[   ]   进入心脏。
【答案】(1)呼吸道
(2)葡萄糖
(3)二氧化碳
(4)动脉血;3;肺静脉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呼吸系统的组成;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和肺组成。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在肺泡中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2)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c葡萄糖,被小肠壁吸收,随着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
(3)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从图甲中可以看出a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4)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图乙中1是主动脉,流动脉血,在肺里经过气体交换得到的氧气通过肺循环,从3肺静脉进入心脏。
【分析】 (1)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图乙中,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左心房、5左心室、6上腔静脉、7右心房、8右心室、9下腔静脉。
(3)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初生人教七年级下册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汽开区期中)人体输送血液的泵是(  )
A.心脏 B.肾脏 C.肺 D.大脑
2.(2021八上·泰州月考)动脉血与静脉血可以从哪方面进行区分(  )
A.氧气含量的高低 B.是在动脉中还是在静脉中流动
C.营养物质的多少 D.无任何区别
3.(2021八上·高州开学考)医院静脉注射药物治疗肠炎,药物从手臂到达小肠的途径是(  )
A.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B.肺循环→体循环→肺循环
C.体循环→肺循环
D.肺循环→体循环
4.(2021八上·弥勒期中)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A.二氧化碳随呼吸排出体外
B.尿素、水、无机盐随尿液排出
C.少量尿液、无机盐和水由汗腺排出
D.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
5.(2021八上·弥勒期中)在小肠绒毛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流成分的变化是(  )
A.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营养物质增多
B.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营养物质增多
C.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营养物质减少
D.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营养物质减少
6.(2021八上·泰州月考)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液循环时,一般先体循环,后肺循环
B.血液循环时,一般先肺循环,后体循环
C.体循环运输养料和废物,肺循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D.血液循环时,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汇合,同时进行
7.(2021八上·弥勒期中)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8.(2021九上·普宁期末)如图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关系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B.②是毛细血管,适合进行物质交换
C.③是血浆,具有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D.我们手臂上的“青筋”是指动脉
9.(2021八上·新沂月考)下图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②是肺,则①中是动脉血
B.若②是肺,则③中血液流向右心室
C.若②是脑,则①可以表示动脉
D.若②是脑,则③中氧含量大于①
10.(2021八上·泰州月考)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
A.Ⅳ→Ⅱ→Ⅲ→Ⅰ B.Ⅳ→Ⅱ→Ⅰ→Ⅲ
C.Ⅰ→Ⅲ→Ⅳ→Ⅱ D.Ⅰ→Ⅲ→Ⅱ→Ⅳ
11.(2021·滨州)患扁桃体炎时,医生常常采用手背静脉注射药物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药物进入血液后,通过心脏和血管运输到达病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药物到达病灶至少两次经过肺
B.扁桃体炎患者的白细胞数目会增多
C.药物随血液运输的动力来自心脏
D.静脉注射的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12.(2021八上·建瓯开学考)下图中④处血液的特点及其将要进入的血管分别是(  )。
A.含氧少,肺静脉 B.含氧多,肺动脉
C.含氧多,主动脉 D.含氧少,上腔静脉
二、综合题
13.(2021七上·驻马店月考)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以及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   ,请用箭头、字母和数字写出肺循环的路线:   。
(2)某人患有肠炎,在上臂进行静脉注射,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   ]   。
(3)图乙中气体c、d进出肺的过程叫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来完成的。
(4)图乙中血液从毛细血管的E端流到F端,氧气与血红蛋白   ,血液变成    血。
14.(2021·潼南)图是人体部分结构、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大写字母表示生理过程,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结构) :
(1)图甲中,外界气体通过   进入肺,在肺泡中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2)在消化道内,淀粉在睡液、肠液、胰液中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最终分解成的物质c是   , 被小肠壁吸收,随着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
(3)当血液流过组织器官,并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从图中可以看出a表示的物质是   。
(4)图乙表示人体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一心脏,图中结构(1)里流动的血液是   ,在肺里经过气体交换得到的氧气随着血液流动,从[   ]   进入心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在人体内,血管和心脏构成了血液循环系统,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心脏昼夜不停的跳动,推动者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所以,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心脏的功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心脏昼夜不停的跳动,推动者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是输送血液的泵。
2.【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动脉血是指含氧量高,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含氧量低,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颜色暗红的血液,因此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分是氧含量高低。
【分析】人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具有在含氧量多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的特性,所以红细胞有运输氧的作用。人体血液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呈红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血液呈鲜红色,与氧分离时,血液呈暗红色。
3.【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路径为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 →左心房。医院静脉注射药物治疗肠炎,药物从手臂到达小肠的途径是手臂上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肠处动脉。所以路径为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4.【答案】D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所以ABC、二氧化碳随呼吸排出体外、尿素、水、无机盐随尿液排出和少量尿素、无机盐和水由汗腺排出,都属于排泄,而D、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不属于排泄。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产生的废物中,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的呼气过程排出体外。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皮肤汗腺分泌的汗液也能排出一部分尿素、水和无机盐。
5.【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与小肠的结构特点有关,如小肠内表面的皱襞由许多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富含毛细血管,小肠内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被运往身体各处。从左心室经主动脉流进身体各脏器的血液是动脉血,动脉血流进小肠绒毛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而小肠绒毛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所以在小肠绒毛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营养物质增多。
故答案为:B。
【分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是动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是静脉血。动脉血随着体循环来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组织细胞,这样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也就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
6.【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最终在心脏处汇合,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是同时进行循环流动的,A、B错误;D正确。不管是体循环,还是肺循环,血液中都有营养物质、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废物,只不过含量有所增减,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路径为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 →左心房。体循环中血液由动脉血变静脉血,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肺循环中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氧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7.【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路径为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 →左心房。所以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故答案为:A。
【分析】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人体就是通过血液循环来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
8.【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血管是运输的管道,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动力器官,血液则是物质运输的载体,A不符合题意。
B.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动脉,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是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适合进行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C不符合题意。
D.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①抽血、献血、输血、打点滴都是扎静脉,
②“把脉”“切脉”指动脉,
③四肢的“青筋”是静脉,
④肌肉注射是注入毛细血管
9.【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B.若②是肺,结合题图及血液循环途径图,可推知,①表示肺动脉,流静脉血,③表示肺静脉,流动脉血,回到左心房,AB不符合题意。
CD.若②是脑,结合题图及血液循环途径图,可推知,①动脉,内流动脉血,③表示静脉,内流静脉血,含氧量低于①内的动脉血,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10.【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图中Ⅰ为左心房、Ⅱ为右心室、Ⅲ为左心室、Ⅳ为右心房。
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药物治疗头痛,血液循环路线为:右手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头部动脉→头部毛细血管→病灶。所以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Ⅳ右心房→Ⅱ右心室→Ⅰ左心房→Ⅲ左心室。
故答案为:B。
【分析】心脏内部有一道厚厚的肌肉壁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各有两个腔,上面的空腔叫心房,下面的空腔叫心室。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有血管与它相连通,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与右心室相连的是肺动脉,与左心房相连的是肺静脉,与右心房相连的是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
11.【答案】A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D.给病人进行手背静脉注射时,药物到达扁桃体依次经过是手背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扁桃体动脉→扁桃体毛细血管,药物到达病灶至少经过肺一次,静脉注射的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具有防御作用,可以吞噬病菌,因此扁桃体炎患者的白细胞数目会增多,B不符合题意。
C.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有节律的收缩与舒张,因此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12.【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动脉血再静肺静脉流经左心房、左心室,再进入主动脉。图中④处为心脏的左心室,这里的血液为含氧多,且血液将进入主动脉。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中动脉血由左心室流进主动脉 、各级动脉,再来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这里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的静脉血,静脉血进入各级静脉,经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肺循环中静脉血由右心室出发进入肺动脉,来到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流入肺静脉回到左心房。
13.【答案】(1)心脏;C→①→⑦→④→B
(2)A;右心房
(3)呼吸运动
(4)结合;动脉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能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中不停循环流动,因此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即 C→①→⑦→④→B。
(2)某人患有肠炎,在上臂进行静脉注射,药物经上臂静脉、上腔静脉首先进入心脏的A右心房。
(3)气体c、d进出肺的过程叫肺的通气,也叫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气体a二氧化碳、b氧气与血液间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气体交换。
(4)图乙中血液从毛细血管的E端流到F端,发生了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由肺静脉流回心脏的左心房。
【分析】图甲中: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①是肺动脉、②是上下腔静脉、③是主动脉、④是肺静脉、⑤是组织细胞、 ⑥是肺泡、⑦表示肺部的毛细血管,图乙中:E是肺部小动脉、F是肺部小静脉,c吸气、d呼气、a二氧化碳、b氧气。
14.【答案】(1)呼吸道
(2)葡萄糖
(3)二氧化碳
(4)动脉血;3;肺静脉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呼吸系统的组成;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和肺组成。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在肺泡中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2)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c葡萄糖,被小肠壁吸收,随着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
(3)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从图甲中可以看出a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4)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图乙中1是主动脉,流动脉血,在肺里经过气体交换得到的氧气通过肺循环,从3肺静脉进入心脏。
【分析】 (1)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图乙中,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左心房、5左心室、6上腔静脉、7右心房、8右心室、9下腔静脉。
(3)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