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实验课开设模式的建议

文档属性

名称 选修一实验课开设模式的建议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12-10 10:1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选修一实验课开设模式的建议家庭作业
课堂实验
演示与课堂实验
演示实验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果酒与果醋的制作一、实验课开设方式、条件及要求1.开设方式及改进原因可设形式分三步:
先老师课堂讲授(讲授内容见后)
后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做实验
实验产品带到学校进行交流课堂实验改为家庭作业材料:葡萄、酵母菌、醋酸菌
试剂药品:70%乙醇
仪器设备:榨汁机、发酵瓶
材料价廉易购,试剂药品价廉,仪器设备一般家庭均有,没有也能购买,价格不高,以后家中也可用2.实验课开设的条件改进原因:
实验时间较长(需要几天完成)、在学校开设时,学生无法随时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
实验操作相对简单,学生及家长均有兴趣,学生均可动手
学生放学回家可以随时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结果3.要求课堂上讲授:内容见后
学生在家进行实验:掌握实验过程,加深对实验所用试剂的用途、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注意事项的认识
交流、讨论与总结 :实验结果或产品带到学校进行交流,讨论,比较与总结二. 课堂讲授内容生醇发酵——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醋酸发酵——醋酸菌的有氧发酵
酵母菌与醋酸菌特性、生长条件(如酵母菌兼性厌氧、最适温度20℃等)2、实验过程或实验步骤(见教材)1、实验原理3、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接种的成败及杂菌污染
发酵温度的控制
发酵时间的长短
发酵装置的密闭和通气程度4、注意事项装多少发酵液
充气口与排气口
发酵温度与时间
密闭程度1.结果分析与评价2.课题延伸与相关链接果酒与果醋的口感评价、
分析口感差异的原因
分析果酒有酸味与果醋有酒味的原因乙醇检测的方法及原理(K2Cr2O7法)
酵母菌醋酸菌的分离与菌种的保存三. 交流与讨论3.老师归纳总结逐一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结果及其原因
下次做好本实验应注意的问题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中的其他实验,如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其开设方式均可参照果酒与果醋的开设方式进行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培养基的配制、接种1.开设方式及改进原因一、实验课开设方式、条件及要求先老师课堂讲授(讲授内容见后)
后课堂做实验——配制培养基
灭菌、到平板(交给老师进行、平板留到下一班的同学接种)
接种(第一次的实验班接种的平板由老师到好)
培养(接种后的平板交给老师培养,下次上课时看实验结果)
交流与讨论课堂实验改为部分课堂实验2.实验课开设的条件材料:E.coli菌种
仪器设备:电子天平、三角瓶、培养皿、量筒
试剂: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
仪器设备、药品相对简单和价廉,需要较短时间的部分实验课在课堂上做,较长时间的部分实验可有老师处理或提前准备改进原因
仪器、设备要求不高、试剂、药品价廉,材料易取,学校课堂应可开设
全部实验时间较长,一节课不能完成,但部分实验可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可完成
操作相对简单,学生均可动手3.要求课堂上讲授:内容见后
学生进行实验:掌握培养基配制的过程与方法,加深对培养基中的试剂用途的认识、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微生物培养中的注意事项的认识
交流、讨论与总结:讨论,比较与总结二.实验课讲授的内容培养基的种类(不同的分类方法)、用途、各成分的作用
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时的器皿
无菌技术:消毒与灭菌方法种类、用途、特点
培养基灭菌方法选择及原因(不被选用的原因),灭菌效果检测
接种方法(划线、涂布)及用途
菌种的培养条件1、基础知识3、实验所用试剂的用途4、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培养基灭菌温度与时间
接种方法与接种量
接种时的无菌操作要求
接种方法和接种量与培养时间2、实验过程或实验步骤如: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等的用途见教材,每组配制20mL培养基5、注意事项培养基灭菌温度与时间
倒平板操作要求
培养温度与时间
接种时的要求和防止污染、1.结果分析与评价2.课题延伸与相关链接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结果的观察
菌落生长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接种量与菌落生长的关系
培养时间对菌落大小的影响菌种的保存要求与方式
菌种低温保存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菌种的突变株产生的方式及筛选与纯化三. 交流与讨论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中的其他实验,如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其开设方式均可参照培养基的配制、接种的开设方式进行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菊花的培养一、实验课开设方式、条件及要求1.开设方式及改进原因先老师课堂讲授(讲授内容见后)
后课堂做实验——配制培养基(30-50mL)
灭菌(交给老师进行,灭菌的培养基留给下一班接种用),
接种(第一次的实验班由老师提供灭菌的培养基)
培养(接种后的平板交给老师培养),以后上课时看实验结果
交流与讨论课堂实验改为部分课堂实验2.实验课开设的条件改进原因:
仪器、设备要求不高,试剂、药品价廉,材料易取,学校课堂应可开设
完整的组织培养时间较长,一节课不能完成但部分实验可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可完成
操作相对简单,学生有兴趣且均可动手材料:菊花末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仪器设备:电子天平、三角瓶、量筒
试剂:见教材
仪器设备、药品相对简单和价廉,需要较短时间的部分实验课在课堂上做,较长时间的部分实验可有老师处理或提前准备3.要求课堂上讲授:内容见后
学生进行实验:掌握实验过程,加深对实验所用试剂用途的认识、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注意事项的认识
交流、讨论与总结:讨论,比较与总结二.实验课讲授的内容(一).基础知识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分化、脱分化、再分化(从芽、试管苗)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2.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材料的选择——取材部位、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长短
菊花的组织培养选材——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MS培养基成分类型(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酸、葡萄糖)
激素在分化、脱分化、再分化中的作用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两者的浓度、比例、先后顺序
温度、pH、光照(18-22℃、5.8、12h)
常用的植物激素(2.4-D、IAA、NAA、IBA、KT、6BA、ZT、GA3)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二)实验操作(见教材)1.制备MS固体培养基(调节pH、消毒方法)
2.外植体消毒(常用消毒液-70%乙醇、0.1%氯化汞)
3.接种(茎段长短、多少、无菌操作)
4.培养(18-22℃、12h)
5.移栽
6.栽培1.结果分析与评价2.课题延伸与相关链接分析外植体被污染的可能原因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对根、芽、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探讨与分析IAA、6-BA等不同植物激素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激素用量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激素之间的比例对组织培养的影响三. 交流与讨论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中月季的花药培养可参照菊花的培养的开设方式进行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一、实验课开设方式、条件及要求1.开设方式先老师课堂讲授(讲授内容见后)
后课堂做实验
交流、讨论与总结:讨论,比较与总结课堂实验(1)材料:白布
(2)仪器设备:烧杯、量筒
(3)试剂:加酶洗衣粉、蛋清、油
仪器设备、药品相对简单和价廉,实验需要时间较短2.实验课开设的条件:课堂上讲授:实验原理、实验过程或实验步骤、实验所用试剂的用途、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注意事项
学生进行实验:掌握实验过程,加深对实验所用试剂用途的认识、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注意事项的认识
实验结果进行交流,讨论,比较与总结3.要求:二.实验课讲授的内容1.基础知识2.实验设计常用的酶制剂及去污原理(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为什么用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效果比其他的好?
洗衣粉中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加酶洗衣粉洗涤时温度如何选择?
分析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1.结果分析与评价2.相关链接不同的加酶是否都能混用,哪些能混用?哪些不能混用?
对于不溶的污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如何?
对于血渍能否用开水泡后在洗涤?为什么?油渍用加什么酶的洗衣粉洗涤效果最好?
汗渍用加什么酶的洗衣粉洗涤效果最好?
血渍用加什么酶的洗衣粉洗涤效果最好?
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条件有哪些?三. 交流与讨论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中的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实验由课堂实验改为课堂演示实验,其开设方式可参照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进行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改进原因:
仪器、设备要求不高,试剂、药品价廉,材料易取,学校应可开设
除蒸馏、静置需要较长时间外,其他实验时间较短,一节课能完成
蒸馏操作相对复杂、不大安全,老师演示
学生有兴趣但场地、设备套数等原因不可能都动手做二.实验课讲授的内容1.基础知识(1).植物芳香油的来源
提取芳香油材料的选择——花(花期)、茎叶、根树干树皮
植物芳香油的特性——很强的挥发性、易溶于有机溶剂、稳定性
化合物的种类—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酯类化合物
(2).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
提取方法的种类与原理
方法的选择原则——提取方法的原理与过程、原料特点、提取物的特性
(很强的挥发性、易溶于有机溶剂、稳定性)2.实验设计挥发性稳定芳香油的提取过程——如玫瑰油、薄荷油
选择水蒸气蒸馏法而不选用其他方法的原因
分离过程中加入氯化钠、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油水分离的方法1.结果分析与评价三. 交流与讨论蒸馏温度对产品质量和出油率的影响
滞留时间对产品质量和出油率的影响
影响精油提取率的因素有哪些?
原料的选择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中的橘皮油的提取实验可参照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实验开设方式来进行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胡萝卜素的提取一、实验课开设方式、条件及要求1.开设方式及改进原因课堂实验改为演示实验先老师课堂讲授(讲授内容见后)
讲授实验操作(老师边讲授边课堂演示溶剂萃取提取胡萝卜素、分离纯化、浓缩及鉴定)
交流、讨论与总结:讨论,比较与总结改进原因:
仪器、设备要求不高,试剂、药品价廉,材料易取,学校应可开设几组
萃取、蒸馏、鉴定均需要较长时间,一节课不能完成
萃取、蒸馏浓缩操作相对复杂,不大安全,老师演示
学生有兴趣但场地、设备套数等原因不可能都动手做1.基础知识胡萝卜素的主城成分、特性及其生理功能
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方法2.实验设计提取方法的选择及理由
提取过程
提取剂的种类、特点及选择原则
影响萃取的因素
萃取与浓缩时的注意事项二.实验课讲授的内容3.操作提示原料的选择
胡萝卜干燥方法、温度、时间对胡萝卜素提取的影响
胡萝卜破碎程度对胡萝卜素提取的影响1.结果分析与评价胡萝卜素的鉴定方法
纸层析分离胡萝卜素的原理
设计实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
设计实验探讨原料含水量、颗粒大小对提取率的影响三. 交流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