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4课《手绘经典》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四大名著文化内涵的了解,运用白描的手法,表达对人物的理解。
2.运用顿、挫、斩、折等手法表达人物形象特点,表达对古典四大名著的热爱。掌握运笔行线的方向、速度和力度,在顿挫、提按中画出流畅或凝重的线条,表现出所描绘的对象的质感和量感。
3.通过欣赏,引起共鸣,激起对中国画的热爱,从而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欣赏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2.写生 提高眼与手的配合,是理性与情感、现实与理想的体现。
三.教学方法:
教师现场示范法、学生亲自动手绘制
4.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①.学习白描的过程是为了增加线条的绘画能力,更好地把握线条的虚实,用线为体服务。
②.欣赏白描画,讲解绘画中对线条的体现。
2.讲授新课:
介绍白描技法,白描的基本用笔方法
①.起笔藏锋:如起笔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锋顿笔,然后再向右行,这叫欲右先左;反之,则欲左先右。
②.行笔:行笔要稳,速度要慢,对纸面压力要均匀。
③.收笔回锋:每逢收笔都需向来的方向收回,同时注意练习各种墨色变化,如中锋和侧锋,顺风和逆风等。
④.提出如下问题:
是否注意到墨线的起笔和收尾
你认为这些白描作品给你的感受如何?
3.布置作业:
临摹范画,按照作画过程,感受运笔与线条的不同变化。
4.总结拓展:
执笔的方法,一般就是用大拇指上节按住笔管的后方和左方,食指上节按住笔管的前方和右方,与拇指合力夹住笔管,用中指上节贴紧下面钩住笔管的前方和左方,执笔的力量以这三节为主,然后将无名指背的上节甲肉相接处向外抵住笔管的后方和右方,小指贴近无名指以辅助,执笔一定要“指实掌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