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质量调研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质量调研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23 17:4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科教版小学科学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质量调研卷
一、填空题(14分)
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__________。
使用_________结构可以使塔台稳固。
“中国天眼”、高铁、“鸟巢”体育场、“天宫”空间站等宏大的工程都应用了大量的
________________。
制作模型时,小组内要分工合作,当小组内成员意见不同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
制订标书时,内容要丰富,可使用_________、图画、_________等多种形式。
二、选择题(32分)
在住房建造过程中,( )是核心。
A.选址 B.设计 C.建造
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 )
A.技术决定工程 B.工程决定技术 C.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
关于工程设计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工程设计往往需要经过反复改进直至满足工程的需要
B.工程设计重在理念和创意,实现设计的材料、工艺可以不考虑
C.模型的设计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是以测试模型的结果为依据的
某小组在评估自己的塔台时发现抗风能力较弱,下列选项能增强抗风能力的是( )。
A.加入更多的吸管,在塔台内增加三角形
B.在底端增加重量,使底部更稳重
C.增加立柱高度,使塔台更高
下面这三种框架结构中,哪一种作为塔台的底部会使塔台更稳固?( )
为了使自己的塔台抗震能力更好,下面做法错误的是( )
A.塔台下方加入滚珠 B.加大底端重量 C.加大项端重量
根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下面不需要考虑的是( )
A.设计图及文字说明 B.塔台的颜色 C.材料成本统计
建造足球教练使用的塔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钢管制作塔台的承重部分
B.塔台的高度应该设计为2米左右
C.美观是这个工程项目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三、判断题(12分)
家庭装修时,只要美观就好,不用考虑其他方面。( )
当工程设计完成后,就可以马上建造了。( )
标书的内容越详尽、完整,越有利于后期竞标。( )
测试塔台模型抗风能力时,电风扇距离模型的远近是随意的。( )
在制作塔台模型中,发现设计存在问题,不能进行修改,必须按照原设计进行制作。( )
设计中可以通过标注数字和单位体现塔台模型的各种尺寸,如塔高、塔宽、材料、厚度等。( )
四、简答题。(10分)
设计塔台模型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五、实验探究题。(10分)
梳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似步骤,给下面步骤排序。
( )实施建设
( )明确一个解决的问题
( )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
( )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 )制作一个模型(画出或写出解决方案)
六、材料分析题。(24分)
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
古时候,人类只能住在洞穴、草棚和树巢中。为了寻找远处的食物,人们用兽皮做成可移动的帐篷,这可能是人类最早建造的房屋,后来人们学会了生产和使用简单工具,用木头做成能遮风挡雨的木屋。人们在木架外面扎上枝条,用树枝扎成屋顶,在屋的外面抹上泥巴,做成简单的房屋。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发明并生产出了砖、瓦、石灰等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一切变得神奇了,各式各样的民居和金碧辉煌的宫殿开始出现了。
19世纪20年代研制出了水泥,以后又出现了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等许多新的建筑材料。从手工操作、半手工操作、机械化到自动化,建筑机械得到迅速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使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相继出现。自来水、电、煤气、通讯、电梯等设施的采用,使建筑功能更具综合性。人们可以在房屋里工作、休息和娱乐,也可以举行各种仪式。
根据材料说一说,人们建造房屋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说一说人类建筑材料的变化过程。
参考答案
避暑御寒
三角形
科学技术
通过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
测试
文字、标注
B
C
B
A
B
C
B
C
×
×

×
×

(1)增加塔台的稳定性:多用三角形结构,接口处牢固。塔身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有利于抗风、抗震、增加塔台的稳定性。
(2)防止塔台倾斜:立柱的高度相同,结构对称。
(3)抗风的方法:塔身采用框架结构,减小受到的风力。
(4)抗震的方法①耐震:加大底部面积或加大底部质量。②制震:塔台底部加弹簧。③免震:塔台底部滚珠。
(5)控制成本:不能太大、太高,以防材料不够用。
51423
人们建造房屋的目的是避暑御寒。
人类建筑材料的发展变化过程是从天然材料草、木、泥土、石块,发展到水泥、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等许多新的建筑材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