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标题
唐代诗歌中的音乐描写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3课时+课外5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是由诗歌汇成的一条斑澜的河流,也是由音乐汇成的河流。韩娥的歌声“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秦青放歌“声振林木,响遏浮云” 。古人喜欢听音乐,《论语》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伯牙子期因音乐而更上演了一段历史佳话。音乐是一种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即使再美妙再让人难忘,也是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清代方扶南评价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本单元将通过鉴赏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吟》、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几首古典诗词中描写音乐的佳作,了解古典诗歌中的音乐描写。
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中的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吟》、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学生在必修二中已经学习了白居易《琵琶行》,初步领略了古典诗歌中音乐描写的魅力。本单元将依托《听颖师弹琴》等诗歌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鉴赏古典诗歌中音乐描写。专题二:比较阅读——让音乐描写生动逼真。专题三:我来描摹音乐。进行班级内诗词诵读比赛,设计“用自己的笔描摹一段音乐”的写作,发在班级博客上,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熟读诗歌并背诵其中精彩诗句
2.列举出几首诗歌中音乐描写的特点,掌握化抽象为具体的描写音乐方法。
3. 说出几首诗歌中包含的作者情感
4. 列举出进行比较阅读时常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意象特点,把握作者的情感。
2.在品味几首诗歌的过程中,掌握比较阅读鉴赏诗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悟诗歌中的音乐美,得到美的熏陶。
2.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3.利用网络平台查找资料,交流感悟,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3.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
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这几首诗歌分别塑造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2.诗人是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的?
3.写作中如何让音乐描写生动逼真?
专题划分
专题一:鉴赏唐代诗歌中的音乐描写。
专题二:比较阅读——让音乐描写生动逼真。
专题三:我来描摹音乐。
专题一
鉴赏唐代诗歌中的音乐描写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中国古典诗歌中存在着一批优秀的音乐描写类诗歌,特别是在我国古典诗歌最为繁荣的唐代。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
本专题活动作为本单元学习的第一个专题,将通过鉴赏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吟》、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几首古典诗词中描写音乐的佳作,了解古典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诵读几首诗歌,能够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诵读感受。
2.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用书面文字鉴赏一首诗歌,通过班级博客交流。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每首诗中有哪些地方描写了音乐?
2. 每首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意象特点有哪些?
3. 每首诗歌中作者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鲁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鲁人版语文必修二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课上)
活动一:(指导学生)诵读白居易《琵琶行》(片段)、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吟》、李白《听蜀僧濬弹琴》等几首古典诗词中描写音乐的佳作。
活动二:找出这几首诗歌中出现的典型音乐意象,分析每首诗歌中所写意象的特点
学生将重点意象圈画出来,品味意象,要求抓住意象沉淀的文化意义。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
活动三: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活动四: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进一步品味,然后说一说这首诗歌中作者感情的变化。
第二课时(课下)
活动五:用书面文字鉴赏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或几句,通过班级博客交流,每人至少点评3份。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朗诵声音洪亮,声情并茂
2.主动交流,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专题二
比较阅读——让音乐描写生动逼真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通过专题一的学习,学生对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吟》、李白《听蜀僧濬弹琴》这几首古典诗词中描写音乐的(佳作)片段已经有了初步感知,把握了每首诗歌中所写意象的特点体会到每首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专题活动从以上几首诗歌中,探讨如何进行音乐描写,了解古典诗歌中音乐描写的特点;在品味几首诗歌的过程中,掌握比较阅读鉴赏诗歌的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课下写一篇关于古典诗歌中的音乐描写的文学评论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归纳古典诗歌中的音乐描写的主要方法
2. 归纳诗歌比较阅读的方法
3.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几首诗歌中音乐描写的侧重点是什么?有何不同?
2.这些诗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3. 这几首诗是怎样生动逼真描写音乐的?
4.如何进行诗歌比较阅读?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鲁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鲁人版语文必修二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课上)
活动一:检查《琵琶行》(音乐描写片段)、《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吟》、《听蜀僧濬弹琴》几首诗中音乐描写片段的背诵情况。
活动二:分析白居易《琵琶行》的音乐描写
活动三:探究思考
(1)其他三首诗对音乐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
(2)其他三首诗对音乐描写的角度及手法有哪些特点或不同?
活动四:集中讨论
(1)这几首诗是怎样生动逼真描写音乐的?
(2)如何进行诗歌比较阅读?
第二、三课时(课下)
活动五:选择你认为三首诗中描写音乐最好的语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活动六:提供文学评论的范例,介绍撰写文学评论的基本原则与写作格式。指导学生写一篇关于古典诗歌中的音乐描写的文学评论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背诵指定的篇目与片段;
2.主动交流,表达流利、准确。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4.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5.撰写文学评论,能够抒发自己的独到认识;能够在博客圈内对同学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
专题三
我来描写音乐
所需课时
课内2课时+课外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通过专题一、二的学习,学生对唐代诗歌中的音乐描写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本专题学习旨在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大量阅读唐代诗歌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进一步掌握写作中如何让音乐描写生动逼真的方法。在欣赏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声音和形式在诗歌会上展示自己对诗歌的感悟。在本专题学习的最后环节,能够用自己的笔描摹一段音乐,并与同学们交流阅读写作体会。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通过网络搜索、大量阅读唐代诗歌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进一步掌握写作中如何让音乐描写生动逼真的方法。
2.通过诗歌会展示自己对诗歌的感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3. 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用自己的笔描摹一段音乐。
4. 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最喜欢哪一首描写音乐的唐诗?
2.你将以怎样的形式展示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3.写作中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音乐描写更加生动逼真?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
常规资源
班级博客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1、《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版
2、《唐诗鉴赏辞典》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12年版
3、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
4、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view/737a1f1da300a6c30c229f16.html
5、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76d2c0102e2v0.html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二课时(课前准备):
活动1: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搜索有关音乐描写的唐诗(可以是片段)。
活动2:对搜索到的诗句从“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意象特点”和“作者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两方面进行点评,发表到班级博客上。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将精彩的点评以手抄报的形式全班展示。
活动3:小组长牵头讨论、确定诗歌表演形式(如:朗诵、吟诵、演唱等),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排练。
第三课时(课上)
“走进唐诗中的音乐世界” 诗歌会
以活动小组为单位,以本小组选择的形式,用自己的声音展示对诗歌的感悟。
第四课时(课上)
活动1:听《渔舟唱晚》片段,用文字将听到的音乐描摹下来。
活动2:以活动小组为单位欣赏、点评、推荐。
活动3:全班交流欣赏小组推荐作品。
活动结束后,将推荐作品制作成校本材料,并发到班级博客上请同学们进一步欣赏、点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通过组员间相互合作,利用网络和课外书籍搜寻相关资料。
2.能够背诵、鉴赏几首(几句)经典的音乐描写唐诗,点评出其艺术表现手法。
3.活动小组能根据所选诗歌的感情基调选择合适的表演形式以及背景音乐等辅助工具。
4.能够灵活运用学到的艺术表现手法,对所听到的音乐进行生动地描写。
5.积极主动参与团队活动,至少对3位同学的作品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并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合理意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