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5 守株待兔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是一篇文言文,怎样读好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内容前,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读懂文言文和古诗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我们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可以读注释,也可以看插图。
互动课堂
小组合作梳理文章大意,要求:
读一读:根据节奏划分、再读课文。
说一说:结合注释、插图说一说故事大意?
画一画:画出你觉得难懂的句子。
注释:
插图:
因:于是。
释:放下。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株:树桩。
走:跑。
冀:希望。
株
耒
理解了词语意思后,谁来说一说故事大意?
宋国有一个 ,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 整天守着 , 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 。
农夫
农具
树桩
希望
笑话
宋人有耕者。
句意:宋国有个耕地的农民。
难点句理解
字理识字:
耕
表示与耕作有关。本义是犁田。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跑
脖子折了
句意: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跑过,撞到树桩上,折断脖子死掉了。
撞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于是
放下
农具
希望
句意:这个人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
注意“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停顿。“冀复得兔”语调要慢一点,表现出种田人的喜悦。
朗读指导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自己
又
句意:他没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师生合作对读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为什么这个农夫会被宋国人嘲笑?在文中勾画出文中有关宋人行为的语句。
聚焦行为,获得寓意。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观课文插图,从农夫的神情中,你能想到农夫此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释其耒而守株”的结果是什么?如果你是农夫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小组互相交流
生活中,有人偶尔中了一次彩票,就希望靠中奖过日子。这种想法对吗?
《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一个种田人偶尔得到一只兔子,从此他 整天守着树桩等兔子,结果被人嘲笑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看成 ,要 。
不断发生的事
丢下农具
勤劳务实,不能存侥幸心理
主题概括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
群文阅读
读阅读链接中文章《南辕北辙》思考:
1.《南辕北辙》中坐车的人犯了什么错误?
坐车的人想去( ),( )在( ),他却( )走。
2.这则寓言有怎样的寓意?
读《南辕北辙》,想一想: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
故事中的人,他的行动与目的相反,所以结果会离目标越来远。
阅读链接
默读《叶公好龙》,想一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叶公喜欢龙,家里到处都画着龙,穿的衣服和用的东西上也画着不少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下凡到叶公家里。叶公一看见真龙却惊恐万状,转身就跑。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这则寓言说明有的人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做守株待兔故事中的——( ),也不要做南辕北辙这则寓言中那个—— ( )的人。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课外找来这三本书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