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实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开学收心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实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开学收心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4 18:24:34

文档简介

临朐实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开学收心考试
物理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s内的位移为12m,第4s内的位移为14m,则该质点运动过程中(  )
A.初速度大小为零 B.加速度大小为4m/s2
C.前5s内的位移为60m D.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3 m/s
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
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
C.若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当撤去F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
D.若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mg
3.如图甲所示,被网友称为“麻辣小龙虾”的新型救援机器人引起外媒广泛关注,其长长的手臂前端有三个对称安放的“铁夹如图乙所示,在某次救援活动中,“麻辣小龙虾"用铁夹恰好竖直抓取到重力为G的均匀圆柱状水泥制品,水泥制品在铁夹的作用下竖直向上匀速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  )
A.“铁夹”对水泥制品的压力竖直向上
B.“铁夹”对水泥制品的力与水泥制品对“铁夹”的力大小相等
C.若增大“铁夹”对水泥制品的挤压,则水泥制品所受摩擦力变大
D.若“铁夹”放开水泥制品,水泥制品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4.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降落伞打开一段时间以后,在空中做匀速运动.若跳伞运动员在无风时竖直匀速下落,着地速度大小是4.0 m/s.当有正东方向吹来的风,风速大小是3.0 m/s,则跳伞运动员着地时的速度(  )
A.大小为5.0 m/s,方向偏西
B.大小为5.0 m/s,方向偏东
C.大小为7.0 m/s,方向偏西
D.大小为7.0 m/s,方向偏东
5.为了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阶段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成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5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6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为( )
A.1.92m/s2 B.2.25m/s2 C.3.15m/s2 D.4.25m/s2
6.质点在一平面内沿曲线由P运动到Q,如果用v、a、F分别表示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和受到的合力,下列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7.“套圈圈”是许多人喜爱的一种游戏.如图所示,小孩和大人直立在界外同一位置,在同一竖直线上不同高度先后水平抛出小圆环,并恰好套中前方同一物体,假设圆环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则(  )
A.小孩抛出的圆环速度大小较小
B.两人抛出的圆环速度大小相等
C.大人抛出的圆环运动时间较短
D.小孩抛出的圆环运动时间较短
8.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技术越来越成熟。一无人驾驶汽车质量为kg,在试驾过程中以8 m/s的速度行驶。发现车头前方20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为礼让行人开始减速,从发现行人到停止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汽车停止时车头距斑马线2 m
C.图示过程中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
D.汽车在减速过程中合外力为
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天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
9.如图所示,滑块穿在粗糙水平横杆上,它的下端通过一根细线与小球相连,现用方向始终水平的拉力F将小球向右缓慢拉起,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将增大,这一过程中滑块始终保持静止,则(  )
A.滑块对杆的压力变大 B.滑块受到杆的摩擦力变大
C.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变大 D.小球所受合力变大
10.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几个共点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突然将与速度方向相反的2 N的力水平旋转90°,则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加速度大小为 m/s2 B.物体做加速度大小变化的曲线运动
C.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物体加速度为1 m/s2
11.如图所示,5块质量相同的木块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当用力F推第1块木块使它们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块木块与第2块木块之间的弹力大小为0.8F
B.第4块木块与第5块木块之间的弹力大小为0.4F
C.由左向右,两块木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依次变大
D.由左向右,两块木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依次变小
12.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当其水平分位移与竖直分位移大小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速度的大小是v0 B.运动时间是
C.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D.运动的位移大小是
填空题(共16分)
13.(6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
(1)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填选项前的字母) .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实验中,得到的轨迹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平抛运动的起点,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图中给出的数据,可计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 m/s.
(g取9.8m/s2)
14.(10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___和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___m/s2,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填“偏大”或“偏小”)。
计算题(共4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演算步骤,只写出结果不得分)
15.(10分)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的传送带以速度v=0.4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在其底端轻放一货物(视为质点),经过t1=1s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再经过t2=7s货物恰好到达传送带顶端。取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S.
(3)货物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
16.如图16所示,甲图表示某物体在x轴方向上分速度的vx-t图像,乙图表示该物体在y轴方向上分速度的vy-t图像.求:
图16
(1)在t=0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
(2)在t=8 s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
(3)在0~4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17.(12分)以30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此时物体相对于抛出点的水平位移大小和竖直位移大小;
(2)再经过多长时间,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物体的抛出点足够高)
18.(12分)如图所示,在固定的倾角为的足够长光滑斜面上,A、B两个物体用长为且无弹性的轻质细线相连,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A、B两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一起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间的细线断裂,已知,,两物体均可看做质点,且不计空气阻力, ,。
(1)细线断裂前细线上的张力为多大?
(2)细线断裂后,再经过时A、B间的距离为多少?临朐实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开学收心考试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答案】C
【详解】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可得,质点加速度大小为,B错误;
A.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整段的平均速度,可得3s末的速度为由速度公式可得解得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A错误;
C.前5s内的位移为,C正确;
D.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D错误。故选C。
2【答案】A
【详解】A.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
B.若木块静止,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始终与重力大小相等,不随F的增大而增大,故B错误;
CD.若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当撤去F时,木块与墙壁之间不存在弹力,不会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故CD错误。故选A。
3【答案】B
【详解】A.“铁夹”对水泥制品的压力沿水平方向向里,故A错误;
B.“铁夹”对水泥制品的力与水泥制品对“铁夹”的力是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正确;
C.由于整体向上做匀速运动,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水泥制品受到的向上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水泥制品自身重力大小,与“铁夹”对水泥制品的压力无关,故C错误;
D.由于水泥制品在向上运动,“铁夹”放开水泥制品后,水泥制品先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故D错误。故选B。
4答案 A
5【答案】A
【详解】轿车车身总长6m,则题图中每一小格为2m,由此可算出两段距离分别为x1 = 16m和x2 = 28m,又T = 2.5s,由Δx = x2 - x1 = aT2得a = = 1.92m/s2故选A。
6答案 D
解析 质点做曲线运动,质点的速度方向沿着轨迹的切线方向,所以A错误;质点受到的合力应该指向运动轨迹弯曲的内侧,并且合力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是相同的,所以加速度的方向也是指向运动轨迹弯曲的内侧,由此可以判断B、C错误,D正确.
7.答案 D
解析 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竖直方向圆环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大人的抛出高度大于小孩的抛出高度,根据t=得:t大人>t小孩,C错误,D正确;水平方向圆环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圆环在水平方向的位移相等,根据x=v0t得:v小孩>v大人,A、B错误.
8【答案】B
【详解】A.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故A错误;
B.从发现行人到车静止,车的位移为汽车停止时车头距斑马线故B正确;
C.图示过程中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
D.汽车在减速过程中合外力故D错误。故选B
9【答案】BC
【详解】对小球单独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知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变大,水平拉力变大。小球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所受合力始终为零。对滑块和小球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在竖直方向受力情况不变,所以滑块对杆的压力不变,在水平方向上,滑块所受杆的摩擦力与F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变大。综上所述可知AD错误,BC正确。
故选BC。
10答案 AC
解析 物体原来所受合力为零,当将与速度方向相反的2 N的力水平旋转90°后,其受力如图所示,
其中Fx=Fy=2 N,F是Fx、Fy的合力,即F=2 N,且大小、方向都不变,为恒力,物体的加速度为a== m/s2= m/s2,大小恒定,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故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C正确.
11【答案】AD
【详解】AB.设每个木块的质量为m,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设第n块木块与第n + 1块木块之间的弹力大小为Fn,则对1 - n块木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联立解得根据上式可知,第1块木块与第2块木块之间的弹力大为第4块木块与第5块木块之间的弹力大小为
,A正确、B错误;
CD.根据则由左向右n增大,两块木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依次变小,C错误、D正确。故选AD。
12答案 ABD
解析 物体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得水平方向上有x=v0t,竖直方向上有h=gt2.当其水平分位移与竖直分位移大小相等时,x=h,所以v0t=gt2,解得t=,故选项B正确;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vy=gt=g·=2v0,故选项C错误;此时合速度的大小为=v0,故选项A正确;由于此时h=x=v0t=,所以此时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故选项D正确.
13答案 (1)C (2)1.6
14【答案】6 7 1.00 1.20 2.00 偏大
【详解】
(1)[1][2]从纸带上的数据分析得知:在点计数点6之前,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增大,是加速运动,在计数点7之后,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减小,是减速运动,所以物块在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3]根据某段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的速度,则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
[4]在计数点1到6物块加速,在6到7物块开始减速,物体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
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
(3)[5]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减速运动,根据逐差法得
[6]在减速阶段产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的阻力,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素的真实值偏大。
15【详解】(1)货物从静止放上传送带后经过t1=1s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可得货物刚放上传送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货物刚放上传送带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货物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
(2)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为
(3).货物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为
16答案 (1)3 m/s (2)5 m/s (3)4 m
解析 根据题图可知,物体在x轴方向上以3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y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0.5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合运动是曲线运动.
(1)在t=0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0==3 m/s.
(2)在t=8 s时刻,物体在x轴方向上的速度为3 m/s,在y轴方向上的速度为4 m/s,所以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5 m/s.
(3)在0~4 s时间内,物体在x轴方向发生的位移为x=vxt=12 m
在y轴方向发生的位移为y=at2=4 m,
所以物体的位移大小为s==4 m.
17答案 (1)30 m 15 m (2)2 s
解析 (1)设物体在A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如图所示,tan 30°==,tA== s
所以在此过程中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
xA=v0tA=30 m
竖直方向的位移大小yA=gtA2=15 m.
(2)设物体在B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总运动时间为tB,则=tan 60°,
故tB==3 s
所以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Δt=tB-tA=2 s.
18【答案】(1)7N;(2)8m
【详解】
(1)断裂前,对AB的整体
对物体B
解得a=1m/s2 T=7N
(2)2s时刻AB的速度均为v=2m/s,此后B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aB=gsin37°=6m/s2
A向上加速
再经过时A、B间的距离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