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精品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4 10:5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中国历史分期(轴上历史)
前2070年
前476年
原始社会
1840年
中国古代史
1949年
中国
近代史
距今约
170万年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中国
现代史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主义社会
晚清 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现代史
1949年
1956年
1966年
1976年
1978年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按社会性质:两大阶段
按历史特征:四大时期
过渡时期
探索时期
文革时期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两年徘徊
一段建设史
一段探索史
一段奋斗史
一段复兴史
中国现代史: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社会主义,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走向独立、富强、民主的一段历史。
中国现代史的阶段划分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
学习目标
1.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3.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4.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筹建新中国
01
开国大典 —— 建立新中国
西藏和平解放 —— 巩固新中国
03
02
目 录
历史回眸
依据以下图片,说说新中国成立背景?
解放军攻占总统府
人民欢迎入城的解放军
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人民对共产党(解放军)的热烈拥护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1.背景:国民政府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的条件成熟了。
4.目的: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
5.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
3.地点:北平
2.时间:
1949年9月
说明具有
广泛性,
代表人民的利益。
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6.内容
1
通过《共同纲领》
2
新民主义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实行工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民主集中制
国家性质
国家政权组织原则
《共同纲领》的作用
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毛泽东
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
主席:
副主席: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47年
④.确定首都、代国歌、国旗、公元纪年
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代国歌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国徽(梁思成、林徽因等)
纪念碑碑文(毛泽东题词)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解放战争时期)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1840——1949)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⑤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丰碑,它记录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荣与辱!
7.意义:
①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②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充分准备。
相关史实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高37.94米。碑身正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中国近代史
想一想: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时期?
二、开国大典
1.时间:
1949.10.1
2.地点:
天安门广场
3.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4.庆典流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宣告→升国旗→礼炮→阅兵式→群众游行
意义:标志新中国诞生
视频:新中国成立
开国大典下午3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知道为什么吗?
54门礼炮的寓意是指开国大典的54个民族,象征中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
28响标志着中共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即从1921至1949年。
5.意义:
国内
(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
(3)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国际
(4)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新旧中国对比
中国大陆的统一示意图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解放军继续追歼残敌,解放全国!
用所学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设宣政院管理西藏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雍正帝设驻藏大臣
乾隆帝设置金瓶掣签制度

问题思考
三、西藏和平解放
1.背景:
1950年3月4日,第18军举行进军西藏誓师大会。
(1)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致电毛泽东主席,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明确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愿为解放西藏、完成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2)人民解放军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2.经过:
(1)时间
阿沛 阿旺晋美
朱德、李济深、周恩来等到北京车站迎接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坚赞
毛泽东在北京设宴款待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坚赞和阿沛 阿旺晋美
1951年
(2)方式
和平谈判
西藏代表:
(3)达成的协议: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951年,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结果
4.意义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字仪式
1951年10月16日
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5月24日晚毛主席
宴请阿沛 阿旺晋美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西藏和平解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时间:
地点:
1949年9月
内容:
北平
时间:
意义:
1949年10月1日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国内意义(3点)
国际意义(1点)
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
意义:
1951年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课堂小结
筹备
成立
巩固
目的: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其“新”主要体现在( )
A.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D.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随堂检验
2.有学者认为,只有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根据观点,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标志是(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新中国的成立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随堂检验
3.“纲领规定了国家政权机关、军事制度及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等政策的总原则。……它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叙述的文件是( )
A.《论联合政府》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双十协定” D.《中国共产党章程》
B
4.“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是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周恩来
A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