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元素中,人体内含量过多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是
A.铁 B.钙 C.锌 D.碘
2.化学与生活、健康等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B.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人体缺钙导致骨质疏松 D.单车出行利于低碳环保
3.“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A.离子 B.元素 C.单质 D.分子
4.归纳和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对各主题知识的有关归纳有错误的是
选项 主题 归纳
A 化学与材料 ①“复兴号”高铁车轮用到的“高速钢”属于金属材料 ②华为手机屏用到“聚酰亚胺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 化学与环境 ①垃圾分类回收,节约又环保 ②城市道路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C 化学与能源 ①乙醇汽油"的推广可以缓解石油资源短缺 ②氢气是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D 化学与健康 ①牛奶、鸡蛋为人体提供蛋白质 ②人体缺碘易患贫血病
A.A B.B C.C D.D
5.人体中有5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儿童体内缺少锌元素,严重时易患的疾病是
A.侏儒症 B.佝偻病 C.贫血症 D.甲状腺疾病
6.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Ca、Cu、Cl B.碱—烧碱、纯碱、消石灰
C.合金—生铁、黄铜、K金 D.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塑料
7.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安全常识 B 物质分类
瓦斯爆炸──天然气引起 煤气中毒──CO引起 空气──混合物 河水──氧化物
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 生活知识
H2作高能燃料──可燃性 CO炼铁──还原性 硬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含量高 蜂窝煤易于燃烧──与空气充分接触
A.A B.B C.C D.D
8.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出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和双青蒿素都属于氧化物
B.碳、氢、氧三种元素均为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C.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分子构成一定不同
D.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都是3:1
9.材料研制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快研发可降解塑料,解决由聚乙烯等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
B.合成纤维、棉纤维和羊毛纤维,均是以石油为原料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C.用于航天工业的钛合金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强度高等性能,属于金属材料
D.“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火星车的构造部件中使用了多种复合材料
10.下列措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广泛使用化石燃料——减少酸雨的发生
B.在天然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二硫醇——及时提醒天然气泄漏
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体污染
D.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1.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活性炭可以给天然水杀菌消毒
C.用明矾可以加速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D.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用作保护气 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C.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D.酒精用作然料
13.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O3、SO2、CO2是空气污染物
B.酒精、铁锈、冰水混合物是氧化物
C.甲烷、一氧化碳、氢气是可燃性气体
D.Hg、Au、Si都属于金属元素
14.及时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洁同学以连线方式对相关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健康 人体缺氟—会引起龋齿 人体缺锌—会影响人体发育
B.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氢氧化钠能中和酸—可治疗胃酸过多 食盐有咸味—可用作调味品
C.安全常识 误服少量重金属溶液—立即喝鲜牛奶 发霉的花生米—可以洗洗食用
D.化学与能源 天然气、风能、太阳能—可以再生的绿色能源 干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A.A B.B C.C D.D
15.下列化学知识整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分类 B.化学与生活
①化合物——水、二氧化碳、空气 ②单质——氢气、氮气、干冰 ①用于消毒的酒精是酒精的水溶液 ②利用煮沸的方法可以软化硬水
C.化学中常见的“三” D.实验操作顺序
①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酒精 ②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电子 ①先加药品,再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加热固体时先均匀加热,再固定加热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医疗等密不可分。
(1)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A.青蒿素 B.水泥 C.食盐 D.汽油 E. 铜
①用于治疗疟疾的是_____;
②常一般用于建筑房屋的是_____;
③能用来制导线的是_____;
④生活中常用调味品的是_____;
⑤用作机动车的燃料的是_____。
(2)请按要求从你家中所用物品中各列举出一件物品填空。
①家里的塑料制品_____;
②由金属制成的物品_____。
1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德山大曲”的主要成分(酒精)______________;
(2)2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__ ;
(3)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____;
(4)标出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18.见证中国力量,实现民族复兴。
(1)2021年10月16日中国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举国欢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使用的是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采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其中偏二甲肼属于_____(选填“无机物”“有机物”之一)。一个四氧化二氮分子中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四氧化二氮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航天工程中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我国是最早掌握“湿法炼铜”的国家,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请你写出用铁和硝酸铜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或“复分解”之一)。
(3)我国“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团队在量子通信实验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上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基板材料是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______材料(填“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之一)。玻璃纤维中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有Na2SiO3、CaSiO3、SiO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硅元素化合价均为_______价。
(4)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和NaC1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若有不同质量的Na2CO3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则所得Na2C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无法确定”)。
②t1℃时,200g水中加入40 gNa2CO3固体,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度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t2℃时,将相同质量的碳酸钠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碳酸钠______氯化钠(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无法判断”之一)。
④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C1,提纯Na2CO3的方法为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19.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回答下列问题。
(1)手推车是超市购物的常用工具,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所标示的手推车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
②生铁支架在春夏之季更易生锈的原因是______;
(2)《吕氏春秋》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注: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具有的特性是______(填字母)。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组分低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大
c.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分强
(3)某同学为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填字母)。
A.将锌丝、银丝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B.将锌丝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中
C.将铜丝分别放入硝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中
D.将锌丝、铜丝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将银丝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4)向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后,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对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反应后所得滤液的质量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反应前混合溶液的质量。
三、推断题
20.如图涉及的物质及变化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及化学反应,其中乙、丙、丁在通常状况下为三种不同状态的氧化物。图中“一”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一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戊的化学式_______。
(2)写出乙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若甲是一种含氧元素的有机物,则甲经一步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的方程式_______;若甲是一种难溶性的固体,则甲经一步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在实验室中的应用是_______。
四、实验题
2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萌萌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平时自己的衣物总是自己清洗,她发现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原因是洗衣粉溶于水_____(填“放热”或“吸热“).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我们在实验室通常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其燃烧的燃料是乙醇,俗名酒精,酒精是一种清洁能源,它属于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是_____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易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抽空多去野(如森林或海边)外走一走,那里的PM2.5值很低.
①PM2.5其实就是我国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氮氧化物 B 二氧化硫 C 一氧化碳 D 可吸入颗粒物
②今年的11月份至今,海安地区已出现多次灰霾天气,污染比较严重,据统计,冬季是灰霾日相对集中的季节,其原因是_____
③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减少PM2.5的一点有效措施有_____.
22.现有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往甲装置中的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过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乙中盛放液体X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______ ,按图乙进行实验时,发现气球鼓起来,如果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液体X和固体Y可能的组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果实验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则液体X和固体Y可能的组合是 ________________ 。
(3)按丙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首先将液体A滴入盛有气体B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水倒吸入试管①中,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 。
(4)在进行上述甲、乙、丙三组实验时,装入药品之前都要检查装置的 ____________ 。
五、计算题
23.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H72MgN4O5,完成下列各题:
(1)叶绿素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它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一个该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个。
(3)叶绿素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参考答案:
1.D 2.B 3.B 4.D 5.A 6.C 7.B 8.C 9.B 10.A 11.B 12.B 13.C 14.A 15.B 16.(1) A B E C D
(2) 塑料盆、塑料椅子等合理答案即可 锅、铁门等合理答案即可
17.(1)略(2)2Fe2+(3)3SO2(4)
18.(1) 有机物 1:2 7:16
(2) 置换
(3) 无机非金属 +4
(4) 小于 9:50 大于 降温结晶
19.(1) 铝合金车篮、生铁支架 春夏之季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
(2)b
(3)ACD
(4) 硝酸锌、硝酸铜 小于
20. (合理即可) 制取二氧化碳
21.(1)放热 活性炭 煮沸水
(2)纯净物 可再生 C2H5OH +3O2点燃2CO2 +3H2O
(3)D 夏季多雨冬天干旱(或夏天树叶茂盛等) 不吸烟;少开机动车;多植树等
22. 玻璃管中的液面a上升b下降 分液漏斗 CaCO3+2HCl===CaCl2+H2O+CO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水与固体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 气密性
23.(1)5;有机物;(2)137;(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