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州中学八年级语文寒假作业检查试题卷
2022年2月16日
温馨提示: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6页,共18题。全卷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文不能附纸。
3.卷面书写3分,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力求美观。
积累与运用(17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跨进农历壬寅“虎”年的门槛,踏上八年级下册语文学习之旅,你必将收获良多。阅读民俗文化类文学犹如徜徉在hào hàn 的历史长河中,蓦然回首间,让我们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阅读科学小品文就像考察一块褶皱的石头,每一层都传递出地层变迁的密码,让我们格物致知,学得求真、严jǐn 的科学精神;阅读游记相当于拥有一匹千里马,我们可以骑着它在五彩bān lán 的世界里驰骋,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体验奇幻的生命旅程……
2.古诗文名句默写。(12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关雎》)
(2)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蒹葭》)
(3)微君之故, ?(《式微》)
(4)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子宁不来?(《子衿》)
(5)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桃花源记》)
(7)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气势浩大的名句是:
, 。
(8)曹植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时直陈所见所感:“ ,行止依林阻”;李贺在家国危难之时,下定了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 。”(《雁门太守行》)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回家了,到机场后给我打电话!”这个句子是祈使句。
B.“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这个句子使用了反问的语气。
C.“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看见了那些可怕的敌人。”这句话的主干是“眼睛看见敌人”。
D.“他用两手攀着上面”和“我们安静地看着山坡上低头吃草的小牛犊”两个句子中的状语分别是:“用两手”、“山坡上低头吃草”。
二、阅读
(一)名著阅读(9分)
4.下面是某同学的名著阅读任务单,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内容概述 (3分) 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折磨与侮辱,后来在① (填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但无论是战场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难,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勇敢,更加坚强。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克服种种困难,以另一种方式② 践行着他生命的诺言。可以说,在③ (填人名)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2)阅读感悟 (3分) 有位著名教育家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应该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有些同学读过这部名著后却觉得没有什么意义,认为其思想已经过时了,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潮流。你觉得这部小说在现今生活中是否值得一读?请任选角度,联系原著与自我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名著 《傅雷家书》
(3)选取兴趣点(3分) 我阅读《傅雷家书》时,对以下三个点比较感兴趣: A.个人成长道路 B.父母教育观念 C.家庭成员关系 请任选一个兴趣点,结合名著具体内容,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回家折枣
陈忠实
①在巷子的水果摊上看到红枣摆上来,自然想到该回家折枣了。在关中乡村,凡用摘字的地方,大多数时候用折。每当花开或果熟时月,得空回到原下老屋小院,或尝花闻香,或攀枝折果,都是一种难以表达的清爽和愉悦。今天又要回家折枣了。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季节。树依旧很绿。天空是少见的澄澈和透碧。可以看到远方影影绰绰起伏着的秦岭的轮廓。路两边的果园里显示着收获过的败落和冷寂。这条在我生活历程中走得最多也最熟悉的回家的土路,却从来都不曾发生熟悉里的厌倦,从路边野草丛中突然蹿飞的野鸡,都会把我在城市楼房里的所有思绪排解到一丝不剩,还有乡野的风对城市的污染空气的排除与置换。
②大约七八年前,我在早春的时候回家,路过一个城市化了的乡村,正逢着传统的庙会,顺便到会场去溜达,庙会已无庙无神可敬,纯粹变成商品交易市场了。不经意间,碰见一位老相熟,他也曾弄过文学,却仍然在乡间种地,还在业余写着剧本。我看见他就有说不出口的话,城里有十余家专业剧团,或排场或别致的舞台整年都晾着,一年也敲响不了几回梆子锣钹,你把剧本写给鬼演呀!他的架子车厢里放着一捆打开的枣树秧子,他一边给我说他正在写作的剧本,一边往我手里塞枣树秧子,他知道我乡下有屋院。再三谢辞不掉,我便拿了三株梨枣回家,下决心把中院的花树挖掉,给这三株枣树移出空位。令人惊诧的是,这枣树一年就长到齐墙头高了。直到这枣树秧委实出脱成茁壮的枣树,而且挂了果,赠我枣树的朋友打电话说,他的剧本早已写完,请几位高手名家看过,都在说写得不错的同时,也都说着遗憾。不是剧本能不能排,而是专业剧团根本就不排戏演戏。他问我能不能帮忙想点办法。我不仅没有办法可支,连安慰他的话都说不出口。
③到新世纪到来时,我终于下决心回到乡下久别的老宅新屋住下了。枣树是我的院子里最晚发芽的树。当那嫩芽在日出日落的日子里蓬勃出鲜绿的叶子,我发现了短短的叶柄根下的花蕾,不过小米粒大小,绣成一堆。我在那个早晨的心情顿然变得出奇的好。每天早晨起来,我都忍不住到车树下站一会儿,看那小米粒似的花蕾的动静。直到有一天早晨,我刚走到屋檐下,便闻到一缕奇异的香气儿,凭直觉就判断出枣花开了。小米粒似的花苞绽放开来的花儿自然不起眼,此小米的黄色浅些,接近于白色,香味却很浓郁,枝条上稀稀拉拉的枣花,却使整个小院都弥漫着清香。
④眼着着那枯萎的枣花里挣出一只枣子来,恰如刚落生的婴儿,似乎可以听到那进入天地之间的啼哭。小米粒大的枣子,似乎一夜或两夜之间就长到扁豆粒大了,豌豆粒大了,花生粒大了,最后就定格在乒乓球那般大小了,个别枣子竟然有柴鸡蛋的个头。在桌子前在椅子上坐得久了,无论读着什么或写着什么,走出屋子走到枣树下,看着隐蔽在枝杈叶丛里的青枣,那正在你眼皮下半满和长大的果实,一种蓬勃的生命的活力便向人洋溢着。枣子青绿的颜色,在我日复一日的注视下,渐渐淡了,泛出乳白色了,又浮出一丝一坨的紫红,它成熟了。我折下最先显出红色的一颗,咬了一口,便确信是我有生以来吃到的最好一颗枣子了。这枣子皮薄肉细,又脆,满口竟有一股蜂蜜味儿。后来几年的枣子,结得多了繁了,味道却大不如头一年。今年是前所未有的丰年,味道更差了,有点干巴。我心知肚明,肯定是干旱造成的。
⑤我已经不太在意枣子的多少和品味的差别了。我只寻找折枣的过程。常常庆幸得意我尚有一个可以栽植枣树的院子,以及折枣折柿子的机会。我心里往往是瞅见城里人悬在空中阳台上盆栽的花草而生发的。他们已无可以栽一株树或一窝花的土地,只能栽在盆里悬在楼房的阳台上。我在被晒得烫烧脚心的水泥路和被油气污染的空气里整得透不过气时,得空逃回乡下的屋院,拔除院子疯长的草,为柴树花树和果树浇一桶水,在树阴里在屋檐下喝一瓶啤酒,与乡党说几句家长里短的话;尤其是回来折一回枣儿,心里顿然就净泊下来了。
⑥今年回了家,折了一回枣。
⑦明年还回家折枣。
(选自陈忠实《我走在这活泼泼的人间》,有删改)
5.【散文·结构】阅读全文,按时间顺序梳理文章内容,完成填空(3分)
6.【散文·语言】品味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说说其表达效果。(2分)
7.【散文·技巧】第②段画横线的文字是文章的一处闲笔,请参考小贴士,谈谈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
赠我枣树的朋友打电话说,他的剧本早已写完,请几位高手名家看过,都在说写得不错的同时,也都说着遗憾。不是剧本能不能排,而是专业剧团根本就不排戏演戏。
8.【散文·意蕴】作者执着于“回家折枣”,却“不太在意枣子的多少和品味的差别”。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真正“在意”的是什么。(4分)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0分)
花盘转动谁做主
史军
看到向日葵,就想到太阳,向日葵那圆圆的、金灿灿的花盘,就如普照大地的太阳。风靡一时的《植物大战僵尸》里向日葵就是收集阳光的道具。这种设定的渊源大概就来自向日葵是跟着太阳转头的传说。那么,向日葵究竟是怎么转头的呢
少小转头,老大不移
很遗憾,我们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向日葵转头的机制。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向日葵并非一直跟着太阳转动:在花盘还没有绽放的时候,它们会随着太阳从东转到西;但是,在花朵完全开放之后,向日葵花盘基本上就固定不动了,并且绝大多数花盘都指向东方。
这大概就是使人产生错觉的原因了。想象一下,我们在清晨来到向日葵丛中,发现向日葵们都齐刷刷地朝向东方,必定会感觉它们是被同一方向的阳光吸引了。实际上,数千年来,人们都是这么认为的。直到1597年,有个英国植物学家约翰·杰拉德盯着向日葵看了好多天,才找到了真实的答案。
就算成熟的花盘不转,但不成熟的花盘还是会转动的。究竟是什么装置在驱动向日葵转头运动呢 可以肯定的是向日葵里面并没有齿轮,它们转头的动力来自于不同部位细胞生长速度的差异。生长快的一侧堆积了更多的细胞,必然要弯向生长慢的那一侧了
可是,光照和热都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那么真正让向日葵转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花儿朵朵向太阳
在植物体内有一种叫生长素的物质,它们的数量指挥着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而光照恰恰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它们会跟光线玩“捉迷藏”。于是,茎杆受光照射的一侧生长素浓度低,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高。这样一来,背光一侧的细胞生长会更快一些,而受光一侧的比较慢,向日葵的嫩芽就朝太阳的方向弯头了:夜晚的时候,向日英的花盘会转回来。因此,它随着太阳转头的谜底就不言而喻了——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而产生转头的情况。但是,在向日葵花盘打开后,茎生长速度减缓,所以基本固定,但是仍有很小范围的摆动。
不过,对生长素的影响,只是光照诱导植物运动的途径之一。光照还可以影响细胞内
水分多少,促使花瓣和叶片运动。如果我们观察一下蒲公英的花朵,就会发现白天怒放的蒲公英花朵在太阳落山后都不见了身影。这就是因为细胞失去了光的刺激,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引发水分流动,从而造成两侧细胞压力的变化,最终使得花序闭合起来。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在光的刺激下,细胞膜的通透性再次发生变化,于是蒲公英的花序就再次打开了。
“终身大事”靠温度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温度会影响向日葵转头,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光,特别是冷光,对向日葵的转动没有影响,而热却会影响向日葵的转动。因为热量会影响花盘的纤维收缩从而促使花盘转动。据说,一旦在向日葵旁边放置火盆,向日葵的花盘就会朝着火盆。但是未见到实验数据。
事实上,有些花朵确实会感受到温度变化,并且会根据气温的高低来决定自己开花的时间,郁金香和番红花就是如此。因为温度变化会引起花瓣背腹生长速度的变化。一般来说,处于夜晚低温环境时,花瓣外侧细胞的生长比较快,所以花朵处于闭合状态,而白天温度升高,花瓣内侧的生长速度加快,促使花瓣向外打开。对植物来说,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因为在合适的温度下开放花朵,更有利于将自己的花粉传播出去,同时接受花粉。当温度不合适的时候,关闭花朵,可以更有效地保护花粉和胚珠。看似简单的运动其实关系到植物的“终身大事”。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
校广播站“科学之声”栏目向全校征集“一分钟稿件”。小语读了本文后,想投一篇“向日葵转头之谜”的稿子。请结合文本信息帮她补全相关内容。(3分)
10.阅读本文后小语产生了困惑:“花儿朵朵向太阳”和“ ‘终身大事’靠温度”两部分内容能不能互换顺序?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从说明顺序的角度,为她解惑。(4分)
11.学校《科学新视野》画报下设“科学有科” “自然探奇” “草木庄园”等栏目,请你帮助编辑把这篇文章归入最合适的栏目,并说明理由。(3分)
古诗阅读(4分)
12.诗歌重炼字,前两句中“ ”字表现了咸阳雨景连绵不断的特点,而“隔”字则展现了 的景致。(2分)
13.诗人运用联想的手法来体现闲适之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2分)
文言文阅读(10分)
庐山文化旅游局在公众号上征集庐山美景的宣传小视频,小文团队打算以庐山云雾作为其中一个专题进行拍摄,邀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游庐山记(节选)
[清]恽敬①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②苍酽③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④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夫云者,水之征⑤,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注释】①恽(yùn)敬(1757-1817),字子居,号简堂,江苏阳湖(今常州人)。②沈沈:通“沉沉”,深邃的样子。③苍酽(yàn)一色:一派浓郁的深青色。④ 弇(yǎn):覆盖。⑤征:预兆,指雨水降落前先有云。
14.【任务一】小文团队打算参考以上文字写作庐山云雾视频的配文,请你帮忙疏通疑难字词。(3分)
倍未雨时( ) (2)望瀑布益明( ) (3)敬故于是游所历( )
15.【任务二】小文团队拍摄镜头聚焦庐山云雾“诡变”的特点,请你结合画线部分给镜头配上合适的文字。(4分)
镜头一:(1)
镜头二:又过了一会儿,漫山遍野都是团团的云朵。
镜头三:(2)
16.【任务三】小文团队在选择视频背景音乐时产生了分歧,有人觉得适合舒缓明朗的旋律,有人觉得适合激情高昂的,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内容及作者情感谈谈理由。(3分)
三、写作(55分)
语言表达(5分)
班主任布置了主题为“消防安全”的安全教育平台作业,要求同学们回家后上网完成。放学后,同桌小文拜托你帮他完成作业。请你使用应对技巧回绝小文的要求。要求表达得体有度,100字左右。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盛大启幕。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变身开幕式“倒计时器”,向世界展现了了古老而又浪漫的中华文化。
二十四节气不仅与物候、时令准确对应,还有着一个个内涵丰富的名字。且看春季的几个节气:“立春”还带着残冬的余寒,但天气变暖,送来了春的气息,是一种转折,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标志;“惊蛰”就像一个故事,一声春雷把万千蛰居沉睡的生命唤醒,就像父亲的棒喝,让顽劣的孩童懂得了奋进;“春分”这一天,太阳将自己的光一丝不苟地均分给了地球南北,显示出一种公正。
请从《立春》《惊蛰》《春分》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600 字;④作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稠州中学八年级语文寒假作业检查试题答案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6页,共18题。全卷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文不能附纸。
3.卷面书写3分,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力求美观。
积累与运用(17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跨进农历壬寅“虎”年的门槛,踏上八年级下册语文学习之旅,你必将收获良多。阅读民俗文化类文学犹如徜徉在hào hàn 浩瀚 的历史长河中,蓦然回首间,让我们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 文化;阅读科学小品文就像考察一块褶皱的石头,每一层都传递出地层变迁的密码,让我们格物致知,学得求真、严jǐn 谨 的科学精神;阅读游记相当于拥有一匹千里马,我们可以骑着它在五彩bān lán 斑斓 的世界里驰骋,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体验奇幻的生命旅程……
2.古诗文名句默写。(12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2)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蒹葭》)
(3)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
(4)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子衿》)
(5)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7)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气势浩大的名句是: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曹植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时直陈所见所感:“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李贺在家国危难之时,下定了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我回家了,到机场后给我打电话!”这个句子是祈使句。
B.“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这个句子使用了反问的语气。
C.“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看见了那些可怕的敌人。”这句话的主干是“眼睛看见敌人”。
D.“他用两手攀着上面”和“我们安静地看着山坡上低头吃草的小牛犊”两个句子中的状语分别是:“用两手”、“山坡上低头吃草”。
二、阅读
(一)名著阅读(9分)
4.下面是某同学的名著阅读任务单,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内容概述 (3分) 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折磨与侮辱,后来在 ①朱赫来 (填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但无论是战场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难,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勇敢,更加坚强。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克服种种困难,以另一种方式 ②拿起笔写作 践行着他生命的诺言。可以说,在 ③保尔·柯察金(填人名)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2)阅读感悟 (3分) 有位著名教育家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应该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有些同学读过这部名著后却觉得没有什么意义,认为其思想已经过时了,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潮流。你觉得这部小说在现今生活中是否值得一读?请任选角度,联系原著与自我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例一:此书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这种写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譬如,小说将保尔在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的严峻时刻,内心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自我的全过程刻画得非常细腻感人。 例二:这本书的名言警句很多,能激励我们成长。如:“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例三: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这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物形象。譬如:保尔在手术之后,医生诊断他将双目失明、失去劳动能力。但他没有就此消沉,反而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任选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名著 《傅雷家书》
(3)选取兴趣点(3分) 我阅读《傅雷家书》时,对以下三个点比较感兴趣: A.个人成长道路 B.父母教育观念 C.家庭成员关系 请任选一个兴趣点,结合名著具体内容,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示例一:我对个人成长道路感兴趣。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努力去追寻的目标。如傅聪有自己的目标--成为钢琴家,他出国求学,艰苦训练,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 示例二:我对父母教育观念感兴趣。父母亲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以鼓励为主,并且对一些具体问题给出正确的指导意见。比如在傅聪的学钢琴路上,傅雷多次鼓励他并指出要弹好肖邦的曲子,就要了解波兰民族和历史。 示例三:我对家庭成员间关系感兴趣。家庭要和睦,和睦就应互敬互爱,相互学习。比如傅雷在信中多次把傅聪当作朋友,并多次向傅聪学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回家折枣
陈忠实
①在巷子的水果摊上看到红枣摆上来,自然想到该回家折枣了。在关中乡村,凡用摘字的地方,大多数时候用折。每当花开或果熟时月,得空回到原下老屋小院,或尝花闻香,或攀枝折果,都是一种难以表达的清爽和愉悦。今天又要回家折枣了。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季节。树依旧很绿天空是少见的澄澈和透碧。可以看到远方影影绰绰起伏着的秦岭的轮廓。路两边的果园里显示着收获过的败落和冷寂。这条在我生活历程中走得最多也最熟悉的回家的土路,却从来都不曾发生热悉里的厌倦,从路边野草丛中突然蹿飞的野鸡,都会把我在城市楼房里的所有思绪排解到一丝不剩,还有乡野的风对城市的污染空气的排除与置换。
②大约七八年前,我在早春的时候回家,路过一个城市化了的乡村,正逢着传统的庙会,顺便到会场去溜达,庙会已无庙无神可敬,纯粹变成商品交易市场了。不经意间,碰见一位老相熟,他也曾弄过文学,却仍然在乡间种地,还在业余写着剧本。我看见他就有说不出口的话,城里有十余家专业剧团,或排场或别致的舞台整年都晾着,一年也敲响不了几回梆子锣钹,你把剧本写给鬼演呀!他的架子车厢里放着一捆打开的枣树秧子,他一边给我说他正在写作的剧本,一边往手里塞枣树秧子,他知道我乡下有屋院。再三谢辞不掉,我便拿了三株梨枣回家,下决心把中院的花树挖掉,给这三株枣树移出空位。令人惊诧的是,这枣树一年就长到齐墙头高了。直到这枣树秧委实出脱成茁壮的枣树,而且挂了果,赠我枣树的朋友打电话说,他的剧本早已写完,请几位高手名家看过,都在说写得不错的同时,也都说着遗憾。不是剧本能不能排,而是专业剧团根本就不排戏演戏。他问我能不能帮忙想点办法。我不仅没有办法可支,连安慰他的话都说不出口。
③到新世纪到来时,我终于下决心回到乡下久别的老宅新屋住下了。枣树是我的院子里最晚发芽的树。当那嫩芽在日出日落的日子里蓬勃出鲜绿的叶子,我发现了短短的叶柄根下的花蕾,不过小米粒大小,绣成一堆。我在那个早晨的心情顿然变得出奇的好。每天早晨起来,我都忍不住到车树下站一会儿,看那小米粒似的花蕾的动静。直到有一天早晨,我刚走到屋檐下,便闻到一缕奇异的香气儿,凭直觉就判断出枣花开了。小米粒似的花苞绽放开来的花儿自然不起眼,此小米的黄色浅些,接近于白色,香味却很浓郁,枝条上稀稀拉拉的枣花,却使整个小院都弥漫着清香。
④眼着着那枯萎的枣花里挣出一只枣子来,恰如刚落生的婴儿,似乎可以听到那进入天地之间的啼哭。小米粒大的枣子,似乎一夜或两夜之间就长到扁豆粒大了,豌豆粒大了,花生粒大了,最后就定格在乒乓球那般大小了,个别枣子竟然有柴鸡蛋的个头。在桌子前在椅子上坐得久了,无论读着什么或写着什么,走出屋子走到枣树下,看着隐蔽在枝杈叶丛里的青枣,那正在你眼皮下半满和长大的果实,一种蓬勃的生命的活力便向人洋溢着。枣子青绿的颜色,在我日复一日的注视下,渐渐淡了,泛出乳白色了,又浮出一丝一坨的紫红,它成熟了。我折下最先显出红色的一颗,咬了一口,便确信是我有生以来吃到的最好一颗枣子了。这枣子皮薄肉细,又脆,满口竟有一股蜂蜜味儿。后来几年的枣子,结得多了繁了,味道却大不如头一年。今年是前所未有的丰年,味道更差了,有点干巴。我心知肚明,肯定是干旱造成的。
⑤我已经不太在意枣子的多少和品味的差别了。我只寻找折枣的过程。常常庆幸得意我尚有一个可以栽植枣树的院子,以及折枣折柿子的机会。我心里往往是瞅见城里人悬在空中阳台上盆栽的花草而生发的。他们已无可以栽一株树或一窝花的土地,只能栽在盆里悬在楼房的阳台上。我在被晒得烫烧脚心的水泥路和被油气污染的空气里整得透不过气时,得空逃回乡下的屋院,拔除院子疯长的草,为柴树花树和果树浇一桶水,在树阴里在屋檐下喝一瓶啤酒,与乡党说几句家长里短的话;尤其是回来折一回枣儿,心里顿然就净泊下来了。
⑥今年回了家,折了一回枣。
⑦明年还回家折枣。
(选自陈忠实《我走在这活泼泼的人间》,有删改)
5.【散文·结构】阅读全文,按时间顺序梳理文章内容,完成填空(3分)
⑴移出中院位置种上枣树 ⑵新世纪到来 ⑶寻找折枣的过程(折了一回枣),心里
净泊(3 分。每空 1 分。意思相近即可)
6.【散文·语言】品味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说说其表达效果。(2分)
示例一:用比喻的手法,把枣子比作婴儿,写出枣子从枯萎的枣花里长出来时的柔嫩,表达作者的惊喜之情。示例二:“挣”字写出枣子从枯萎的枣花里生长出来的不容易,突出其活 力,暗含作者的礼赞之情。示例三:作者用婴儿的“啼哭”形容从“枯萎”的枣花里生长出来的枣子,用通感的修辞表现枣花凋落、枣儿新生的喜悦与激动。(2 分。意思相近即可)
7.【散文·技巧】第②段画横线的文字是文章的一处闲笔,请参考小贴士,谈谈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
赠我枣树的朋友打电话说,他的剧本早已写完,请几位高手名家看过,都在说写得不错的同时,也都说着遗憾。不是剧本能不能排,而是专业剧团根本就不排戏演戏。
剧本写得不错却无人问津,这与传统庙会变成交易市场的现实环境相应,暗示传统与
艺术被商业世界湮没、艰难发展的现状。插入专业剧团不排戏演戏这一现实,丰富了“枣”的意义,深化了文章主旨。(3分。意思相近即可)
8.【散文·意蕴】作者执着于“回家折枣”,却“不太在意枣子的多少和品味的差别”。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真正“在意”的是什么。(4分)
作者真正“在意”的是“枣”承载的记忆与情感。回家折枣,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 “枣”中有欣慰,有希冀,有精神的寄托,有乡土情结,有一丝落寞,一丝涩味。作者在意“折枣”,是对传统的坚守,对乡土人情的眷恋,对城市化进程中净泊心境的追求。(4 分。意思相近即可)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0分)
花盘转动谁做主
史军
看到向日葵,就想到太阳,向日葵那圆圆的、金灿灿的花盘,就如普照大地的太阳。风靡一时的《植物大战僵尸》里向日葵就是收集阳光的道具。这种设定的渊源大概就来自向日葵是跟着太阳转头的传说。那么,向日葵究竟是怎么转头的呢
少小转头,老大不移
很遗憾,我们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向日葵转头的机制。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向日葵并非一直跟着太阳转动:在花盘还没有绽放的时候,它们会随着太阳从东转到西;但是,在花朵完全开放之后,向日葵花盘基本上就固定不动了,并且绝大多数花盘都指向东方。
这大概就是使人产生错觉的原因了。想象一下,我们在清晨来到向日葵丛中,发现向日葵们都齐刷刷地朝向东方,必定会感觉它们是被同一方向的阳光吸引了。实际上,数千年来,人们都是这么认为的。直到1597年,有个英国植物学家约翰·杰拉德盯着向日葵看了好多天,才找到了真实的答案。
就算成熟的花盘不转,但不成熟的花盘还是会转动的。究竟是什么装置在驱动向日葵转头运动呢 可以肯定的是向日葵里面并没有齿轮,它们转头的动力来自于不同部位细胞生长速度的差异。生长快的一侧堆积了更多的细胞,必然要弯向生长慢的那一侧了
可是,光照和热都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那么真正让向日葵转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花儿朵朵向太阳
在植物体内有一种叫生长素的物质,它们的数量指挥着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而光照恰恰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它们会跟光线玩“捉迷藏”。于是,茎杆受光照射的一侧生长素浓度低,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高。这样一来,背光一侧的细胞生长会更快一些,而受光一侧的比较慢,向日葵的嫩芽就朝太阳的方向弯头了:夜晚的时候,向日英的花盘会转回来。因此,它随着太阳转头的谜底就不言而喻了——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而产生转头的情况。但是,在向日葵花盘打开后,茎生长速度减缓,所以基本固定,但是仍有很小范围的摆动。
不过,对生长素的影响,只是光照诱导植物运动的途径之一。光照还可以影响细胞内
水分多少,促使花瓣和叶片运动。如果我们观察一下蒲公英的花朵,就会发现,白天怒放的蒲公英花朵在太阳落山后都不见了身影。这就是因为细胞失去去了光的刺激,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引发水分流动,从而造成两侧细胞压力的变化,最终使得花序闭合起来。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在光的刺激下,细胞膜的通透性再次发生变化,于是蒲公英的花序就再次打开了。
“终身大事”靠温度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温度会影响向日葵转头,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光,特别是冷光,对向日葵的转动没有影响,而热却会影响向日葵的转动。因为热量会影响花盘的纤维收缩从而促使花盘转动。据说,一旦在向日葵旁边放置火盆,向日葵的花盘就会朝着火盆。但是未见到实验数据。
事实上,有些花朵确实会感受到温度变化,并且会根据气温的高低来决定自己开花的时间,郁金香和番红花就是如此。因为温度变化会引起花瓣背腹生长速度的变化。一般来说,处于夜晚低温环境时,花瓣外侧细胞的生长比较快,所以花朵处于闭合状态,而白天温度升高,花瓣内侧的生长速度加快,促使花瓣向外打开。对植物来说,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因为在合适的温度下开放花朵,更有利于将自己的花粉传播出去,同时接受花粉。当温度不合适的时候,关闭花朵,可以更有效地保护花粉和胚珠。看似简单的运动其实关系到植物的“终身大事”。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
9.校广播站“科学之声”栏目向全校征集“一分钟稿件”。小语读了本文后,想投一篇“向日葵转头之谜”的稿子。请结合文本信息帮她补全相关内容。(3分)
(1)体内生长素的影响(或:作用;或:制约)(2)背光 (3)受光(每空1分,第一空只写“体内生长素”不给分)
10.阅读本文后小语产生了困惑:“花儿朵朵向太阳”和“ ‘终身大事’靠温度”两部分内容能不能互换顺序?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从说明顺序的角度,为她解惑。(4分)
不能互换。首先,文中先总说“光照和热都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再分别从“光照”和“热量”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符合先总后分的行文结构。其次,从文中“还有一种观点”“据说””未见到实验数据”这些语句来看,相对于“光照”的影响,“温度”这一影响因素相对次要,符合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总分顺序2分,主次顺序2分)
11.学校《科学新视野》画报下设“科学有科” “自然探奇” “草木庄园”等栏目,请你帮助编辑把这篇文章归入最合适的栏目,并说明理由。(3分)
示例一:推荐到“科学有料”栏目最合适。本文主要是从科学角度向我们解释了向日葵跟着太阳转头的现象,让读者知道了向日葵成熟的花盘不随着太阳转头,不成熟的花盘是受太阳光照和温度的影响转头的科学知识,把抽象的科学道理讲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富有条理。示例二:推荐到“自然探奇”栏目最合适。本文主要揭示了向日葵跟着太阳转头的奥秘,发现了生长素是诱导植物运动的主要因素,光照和温度是影响生长素分布的重要原因,引领读者探索奇妙的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因。示例三:推荐到“草木庄园”栏目最合适。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各具特性,本文主要说明了向日葵这一普通植物跟着太阳转头的原因,让读者了解了这一类植物的生长规律。本文风趣幽默、自然清新,符合庄园特质。(推荐1分,理由2分,意对即可。推荐到“草木庄园”栏目,最多得2分)
古诗阅读(4分)
12.诗歌重炼字,前两句中“ 悬 ”字表现了咸阳雨景连绵不断的特点,而“隔”字则展现了钓船若隐若现的景致。(2分)
13.诗人运用联想的手法来体现闲适之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2分)
诗人由眼前咸阳雨景“空濛”的特点,联想到了洞庭湖烟波浩渺的景致,“还似”二字将一实一虚两幅不同的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面对雨景的闲适舒心之情。
文言文阅读(10分)
庐山文化旅游局在公众号上征集庐山美景的宣传小视频,小文团队打算以庐山云雾作为其中一个专题进行拍摄,邀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游庐山记(节选)
[清]恽敬①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②苍酽③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④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夫云者,水之征⑤,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注释】①恽(yùn)敬(1757-1817),字子居,号简堂,江苏阳湖(今常州人)。②沈沈:通“沉沉”,深邃的样子。③苍酽(yàn)一色:一派浓郁的深青色。④ 弇(yǎn):覆盖。⑤征:预兆,指雨水降落前先有云。
14.【任务一】小文团队打算参考以上文字写作庐山云雾视频的配文,请你帮忙疏通疑难字词。(3分)
倍未雨时( 加倍 )(2)望瀑布益明( 更加 ) (3)敬故于是游所历( 所以 )
15.【任务二】小文团队拍摄镜头聚焦庐山云雾“诡变”的特点,请你结合画线部分给镜头配上合适的文字。(4分)
镜头一:(1) 不一会儿,香炉峰下,一律白云袅袅上升,于是成团白云互相衔接着出现。
镜头二:又过了一会儿,漫山遍野都是团团的云朵。
镜头三:(2) 再过了一会儿,云团互相汇合成为一体。
16.【任务三】小文团队在选择视频背景音乐时产生了分歧,有人觉得适合舒缓明朗的旋律,有人觉得适合激情高昂的,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内容及作者情感谈谈理由。(3分)
示例一:我觉得适合舒缓明朗的旋律。缓步行走在山中,欣赏到了比平时气势更加磅礴的瀑布,更欣赏了香炉峰下白云团涌的云海幻景:“白云一缕”“团团相衔出”“遍山皆团团然”“相与为一”。选用舒缓明朗的旋律,更能体现作者欣赏庐山美景时内心的闲适与舒畅,油然而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示例二:我觉得适合激情高昂的旋律。因为下过了大雨,瀑布比平时更雄伟、壮阔,山色浓郁,岩石如刀削,再加上“顷之”“复顷之’等时间词充分展现了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的特点,作者漫步其间,心情也随着云的奇巧变幻而自由快乐,情绪高昂。选用激情高昂的旋律,更能传递出作者当时的这一心情,让人油然而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参考译文】: 十八日早晨,远望瀑布比下雨之前大了一倍。出山五里左右,到了神林浦,望瀑布就更为清楚了。山深沉沉的,一派浓郁的深青色,岩谷像用刀削过一般平直。不一会儿,香炉峰下一缕白云上升,于是成团的白云互相衔接着出现;又过了一会儿,满山都见团团的云朵;再过了一会儿,云团互相汇合成为一体。山的半腰都被云围封住了,而山腰以上和以下仍然是一色浓重的深青,这是我生平所从未见到过的。云,是水的象征,是山的灵气外泄的结果。所以我对于这次游览所经过的地方,都只大体上记述一下,而唯独对于云特地记下它像这样地变幻奇巧,足以悦人心性、抒发情兴,以留给以后的感兴者。
写作(55分)
语言表达(5分)
班主任布置了主题为“消防安全”的安全教育平台作业,要求同学们回家后上网完成。放学后,同桌小文拜托你帮他完成作业。请你使用应对技巧回绝小文的要求。要求表达得体有度,100字左右。
【示例】小文,别的事能帮忙的我一定出力,这学习的事我要答应了,不就帮倒忙了嘛。此次学习能够丰富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掌握逃生疏散技能,一旦遇到火灾突发,能够自救,保证生命安全。因此,消防安全学习至关重要。咱俩的安全也没法一键绑定,
这作业你还是自己完成比较好。(5 分。要求符合应对原则,言之有理即可)
18.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盛大启幕。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变身开幕式“倒计时器”,向世界展现了了古老而又浪漫的中华文化。
二十四节气不仅与物候、时令准确对应,还有着一个个内涵丰富的名字。且看春季的几个节气:“立春”还带着残冬的余寒,但天气变暖,送来了春的气息,是一种转折,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标志;“惊蛰”就像一个故事,一声春雷把万千蛰居沉睡的生命唤醒,就像父亲的棒喝,让顽劣的孩童懂得了奋进;“春分”这一天,太阳将自己的光一丝不苟地均分给了地球南北,显示出一种公正。
请从《立春》《惊蛰》《春分》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600 字;④作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