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开学考
地 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全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 2021年10月27日14时1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2题。
1."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 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下列关于"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月球、火星天体类型相同B. 飞行中穿过小行星带
C.进入预定轨道后成为天体D.发射前属于人造天体
2021年11月17 日讯;经过三年多的悉心挖掘,3 000 多只极具观赏性和科研价值的震旦角化石(如下图)在湖北省宣恩县惊艳呈现。震旦角生长地质年代在距今约 4.4亿至 5.1亿年前,是当时海洋中凶猛的食肉性动物。据此完成3~4题。
3.推测震旦角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A.白垩纪B.二叠纪C. 奥陶纪D.新近纪
4.震旦角生存的地质时期
A.联合古陆在晚期开始解体
B.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的植物
C.是重要的铁矿产形成时期
D.喜马拉雅山脚下哺乳动物成群
四川成都和湖北武汉两座城市的纬度大致相同,但夏季时,成都却没有武汉炎热。据此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5~6 题。
5.图中序号①③④分别表示的是
A.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 大气散射 地面辐射
C. 大气反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D.大气散射 太阳辐射 大气反射
6. 夏季成都没有武汉炎热,主要是因为成都
A. ①较强B.②较弱C. ③较弱D. ④较强
读 2021年2月26日18时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8.图中四地的风向相似的是
A.乙和丙B.甲和乙C.甲和丁D.丙和丁
下图为拉丁美洲附近海域海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读图完成9~10题。
9.自 M海域至P海域沿线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升高B.先逐渐升高后逐渐下降
C.逐渐下降D. 先逐渐下降后逐渐升高
10.图中 N和P两处海域纬度大致相当,其盐度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洋流 ②人类活动 ③太阳辐射 ④地表径流
A.①②B. ②③C.③④D.①④
努克市是格陵兰岛的首府,该城市冬季寒冷漫长,冰川广布,但其沿海水域不会冰封。下图为努克市地理位置及周边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 题。
11.努克市沿海水域不会冰冻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寒流起到减湿的作用B.当地太阳辐射量较大
C. 沿岸洋流起到增温的作用D.人类活动产生热量多
12.若从冰岛航行至努克市
A.南下过程中逆洋流航行B.总体顺洋流航行,能够节约燃料
C.先逆流航行后顺流航行D.北上过程中可能遇见漂浮的冰块
下图示意某河流平直河道处①②③④四个不同位置的沉积物颗粒组成。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四个位置中,一般状况而言,河流流速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4.如果四地中有一处位于河口处,则该处最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15~16 题。
15.图中甲处地貌名称是
A.鞍部B. 陡崖C.山脊D.山谷
16.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可能是
A.90米B.190米C.550米D.660米
木奶果属于茎花植物,是一种集观赏、食用、药用为一体的多功能树种,据此完成17~~19题。
17.木奶果所属植被类型是
A.针叶林B.热带草原C.落叶阔叶林D. 热带雨林
18.推测茎花植物的生长环境是
A. 炎热干燥B. 炎热潮湿C.寒冷潮湿D.寒冷干燥
19.木奶果所属的植被类型特征表现为
A.植物垂直结构复杂,种类丰富B.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
C.春季发叶,秋冬季节落叶D.植物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的大山村,被誉为中国三大富硒村之一,相关教授专家曾在此做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检测时,发现大山村所在地的土壤含硒量介于湖北恩施和陕西紫阳之间,为全国罕见。据此完成 20 ~21题。
20. 影响富硒土壤中"硒"成分的主要因素是
A. 生物B. 成土母质C.地形D.气候
21.与陕西紫阳地区的土壤相比,池州大山村土壤
A.淋溶作用较强B. 成土速度较慢C.透气性更好D.自然肥力较高
2021年12 月22 日 20时左右,四川北川青片乡大林滑坡地灾点突发大规模山体崩塌,塌方3万多立方米,大林滑坡地灾点为2020年洪灾后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据此完成 22~23题。
22.大林滑坡地灾点新增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山区地形陡峭 ②地区经济发达 ③地表多松散碎屑物 ④洪涝灾害多发
A. 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滑坡通常会
①摧毁农田房舍 ②淤塞江河 ③增加土壤肥力 ④带来大量淡水,缓解旱情
A. 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吉林省气象台2021年11月29日06∶35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 24小时辽源东部、通化、长白山保护区等地最低气温下降7~9℃,部分地方可达 12℃以上。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吉林省气象局联合提醒注意做好预防工作。据此完成 24~25 题。
24.此次寒潮给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可能带来的灾害天气有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强降水、冰雹天气 ③干旱、沙尘暴天气 ④雨雪、冰冻天气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5.下列预防措施较不合理的是
A.暂停当地公共交通运输B.做好牲畜以及农作物保温防冻措施
C.适当储备物资,减少外出D.政府人员做好道路结冰的应急措施
二、非选择题;共 50分。
26.读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比较图中A、B、C、D四地气压大小。(2分)
(2)若图示表示的是城市热岛环流,则 B、F 两地表示郊区的是_____,两地间的风向是_____。(4分)
(3)画出 A、B、C、D间的热力环流模式。(2分)
(4)A、B、C、D四地中气温最高的是,若 A、B间的温差增大,两地间的风速将__(填"增强"或"减弱")。(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在城市建设中,把原来被排走的雨水留下来利用,既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又减少了排水量。减轻了城市内涝灾害威胁。因此雨水利用是城市水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措施。雨水利用常分为三种类型,即雨水直接利用、雨水间接利用和雨水综合利用。下图为城市雨水回收系统示意图。
(1)举例说明屋面储蓄的雨水可直接利用在生活的哪些方面。(2分)
(2)指出图中绿化屋顶的植被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6分)
(3)分析该雨水回收系统对城市的有利影响。(4分)
28.来自甘肃、广西、江苏的三位同学对各自家乡的地貌进行了研究学习。下图分别为当地典型的地貌图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三幅地貌分布区气候最为干旱的是____,最可能是来自____同学家乡的地貌,该地貌特征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3分)
(2)图乙可能是来自同学家乡的____地貌,简述当地该地貌形成的有利条件。(5分)
(3)指出图丙地貌名称及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并简述该地貌区易形成聚落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9.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某地理兴趣小组在暑假期间,对我国东南地区的土壤进行了考查,发现该地区土壤多为黏土。下图为兴趣小组绘制的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变化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推测该地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和劣势。(4分)
(2)由图可知该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试从成土因素角度分析原因。(6分))(3)针对我国东南地区土壤特性,提出可采取的土壤改良措施。(2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 2.C 3.C 4.B 5.A 6.B 7.D 8.A 9.B 10.D11.C 12.B13.D 14.A 15.A16.C 17.D18.B 19.A 20.B 21.A 22.B 23.D 24.C 25.A
26.(1)B>A>D>C。(2分)(2)B 西南风(4分)(3)顺时针(图略)。(2分)(4)A 增强(4分)
27.(1)利用屋顶做集雨面储蓄的水,可用于家庭、公共和工业等方面的非饮用水,如浇灌、冲厕、洗衣、冷却循环等。(合理即可,2分)
(2)植物蒸腾作用增强;下渗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任答3点,6分)
(3)有效调节建筑温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能够美化城市环境;增加了城市生活用水量;削减了地表径流量,增加了下渗,有效减轻城市内涝等。(任答2点,4分)
28.(1)甲 甘肃 风力侵蚀(3分)
(2)广西(1分) 有利条件∶地表以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为主,透水性强;当地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流水溶蚀作用强等。(4分)
(3)名称∶冲积平原。外力作用∶流水堆积。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生产生活用水便利;流水堆积,土壤较为肥沃等。(6分)
29.(1)优势;该地多为黏土,蓄水保水性能强;保肥性能良好等;劣势;质地黏重,不易耕作;十壤通气、透水性差等。(4分)
(2)低(2分) 原因∶气候湿热,降水较多,枯枝落叶分解释放出的养分易被地表径流带走,释放到土壤中的养分少;多丘陵地形,坡度较陡,土壤因淋溶作用而流失养分;土壤养分需供生物生长,土壤中所积累和补充的养分较少。(任答2点,4分)
(3)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施用石灰物质等。(任答2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