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新版 知识梳理及精典考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新版 知识梳理及精典考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23 16:0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版 知识梳理及精典考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
2.1船的历史(教科版)
基础知识梳理
1.船的历史
船是能航行或停泊在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人们可以借助船在水面上自由、方便地行使,还可以把货物运送到远方。
船的比较
项目 摇橹木船 轮船
体积 小 庞大
船体材料 木头 钢铁
动力 撸 涡轮发电机
载重量 很少,几百千克 可达数百吨至数十万吨
4.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的方法
(1)船体两侧厚薄要均匀。
(2)船的边缘高度要一致。
(3)装载物体时要保持平衡。
5.用相同质量的垫圈拉动两艘相同形状的小船时,尖形船首的小船在水中行驶得更快,因此尖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常考题型★
判断题
1.帆船是利用风力前进的船。( √ )
2.古代的船都是用木头制造的,现代的船都是用钢铁制造的。( × )
解析:现代的船采用钢铁材料的居多,但仍有些小船是木制的,这些船轻巧、灵活。
选择题
1.下列能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的方法有( C )。
A.船的边缘左高右低
B.将货物全部堆放在船的一侧
C.船体两侧厚薄要均匀
2.在“比较哪种形状的小船受到的阻力小”的实验中,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保持相同的条件有( BC ),保持不同的条件有( A )。
A.船首形状
B.垫圈质量
C.释放小船的位置
(2)通过实验发现,尖形船首的小船在水中行驶得( A )。
A.更快
B.更慢
C.两艘小船一样快
2.2用浮的材料造船(教科版)
基础知识梳理
1.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的。但是,独木舟在水中不够稳定,装载的货物也有限。
实验:制作一个竹筏
实验要求:竹筏能稳定地浮在水面;牢固、不散架。
实验测试:用螺母(或钩码)测试竹筏的载重量,观察能装载几个螺母。注意不能让水浸湿螺母。
2.竹筏(或木排)的底部比独木舟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
3.竹筏(或木排)存在货物容易浸水的问题,可以给竹筏(或木排)包裹层防水薄膜等材料。
4.播橹木船和宝船解决了防水问题,稳定性好,而且出现了“摇撸”“风帆”等动力系统,宝船的载重量非常大。
★常考题型★
判断题
1.独木舟与竹筏相比更容易浸水。( × )
2.用竹子做竹筏时,要尽量使竹子的长短、粗细一致。( √ )
3.制作竹筏时,需要将竹竿结节处打通。( × )
解析:为了避免因为水流进竹竿内部而降低浮力,应截取两端有节的竹竿。
选择题
1.用螺母测试竹筏的载重量,若放到第8个螺母时螺母开始被浸湿,说明竹筏的载重量为( A )。
A.7个螺母
B.8个螺母
C.9个螺母
2.下列几种船中载重量最大的是( C )。
A.独木舟
B.摇橹木船
C.明代宝船
3.与独木舟相比,竹筏的缺点是( B )。
A.稳定性差
B.容易浸水
C.载重量小
4.下列能够解决竹花浸水问题的方法是( A )。
A.包裹一层防水薄膜
B使用更细更长的竹子
C.在竹花内周加挡板
2.3用沉的材料造船(教科版)
基础知识梳理
1.把小船往水中压时,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有一个向上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水的浮力。
2.用在水中下沉的材料做船
(1)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我们用它们来模拟造一艘船,让它们都能漂浮在水面上。
(2)把船轻轻放入水中,测试橡皮泥船和铝箔船,看它们能否装载一定量的金属垫圈。
皮泥船 铝箔船
3.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4.随着技术的进步,钢铁也能造船。钢铁制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
5.让船型橡皮泥和铝箱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的方法
(1)橡皮泥的厚薄要捏均匀。
(2)船的边缘高度要一致,尽可能增大底部宽度。
(3)金属垫圈要均匀地放在船中,不能堆积在一处。
6.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
7.渡船是航行于江河、湖泊海峡及岛屿之间的运输船,主要用于载运旅客、货物、车辆和列车渡过江河、湖泊、海峡。渡船的底部特别宽阔,稳定性好。
渡船的底部特别宽阔 双体帆船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8.双体船是一种带有两个平行船体的小船,稳定性大大提高,甲板面积较大,常用作内河或沿海的客船渡船、工程船等。
★常考题型★
判断题
1.保持船的平稳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尽量加重货物。( × )
2.把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下沉,即使改变它的形状,它也不会漂浮在水面上。( × )
3.万吨巨轮就是说轮船的质量有1万吨。( × )
解析:万吨巨轮是指轮船的载重量有1万吨。载重量=满载排水量-空船排水量。
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用金属材料造船的优点的是( C )。
A.船体坚固
B.载重量更大
C.更轻便
2.小科用橡皮泥捏了一艘小船,为了增加橡皮泥小船装载货物时的稳定性,他想了几种方法,下列选项中能起到作用的是( B )。
A.用滚动的小珠子作为装载的货物
B.把船体两侧捏得厚薄均匀且高度一致
C.把船做小一些
3.用手将一块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在它完全浸入水中之前,越往下压用力越大,这说明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它受到的浮力( A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4.下列几种船稳定性最好的是( A )。
A.双体船
B.摇橹木船
C.宝船
5.下列做法利用了水的浮力的是( B )。
A. B. C.
2.4增加船的载重量(教科版)
基础知识梳理
实验:比较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的载重量
实验方法:①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底面积的船。②根据设计,制作3艘铝箔船,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A B C
A船体积:8×8×2=128()
B船体积:6×6×3=108()
C船体积:4×4×4=64()
③用弹珠或垫圈模拟货物,比较哪一艘船的载重量大。
实验现象:A船载重量最大,B船次之,C船最小。
1.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结构、重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相同质量、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也越大。
2.提高船的载重量的方法
(1)减轻船身的质量,用更轻的材料。
(2)增大船身的体积,尝试不同的形状,尽量增大船排开的水量。
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排开的水量,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载重量就越大。
4.弹珠会滚动,导致船容易侧翻,也就影响了载重量,我们可以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这样会增加船的稳定性。
★常考题型★
判断题
1.在船自身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把船造的体积尽量大,船排开的水量才更大,装载的货物才更多。( √ )
2.用钢铁造的大船能浮在水面不会沉下去,这是因为大船排开的水量较大。( √ )
选择题
1.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小脂,体积越大,载重量( A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2.将空矿泉水瓶拧紧瓶盖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用力越来越大,因为矿泉水瓶排开的水量越来越多
B.用力越来越小,因为矿泉水瓶排开的水量越来越少
C.用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水量多少无关
3.小科用三块面积相同的正方形铝箔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三只小船排开的水量一样多
B.装载的物体越重,小船排开的水量越多
C.装载的物体越轻,小船排开的水量越多
4.小科用铝箔做了一艘小船,为了增加装载货物时的稳定性,他想了几种方法。下列方法中起不到作用的是( C )。
A.把小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增加稳定性
B.选择不易滚动的垫圈作为装载的货物
C.选择小一些的水槽作为装水的容器
实验探究题
下面两幅图是小科制作的橡皮泥小船,两艘小船的质量相同,但大小不同,分析并回答问题。
A B
(1)如图,用同样多的橡皮泥捏出A、B两艘不同大小的小船,承载垫圈数量较多的小船是( A )(填“A”或“B”)船。
(2)根据上述判断,请分析其中的原因:A船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大,因此A船的载重量大。
(3)如果要让B船的载重量有所提升,在不增加橡皮泥质量的情况下,要尽量增大船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即达到增加排开的水量的目的。
(4)小科在测试小船载重量时,当放到第20个垫圈时小船下沉了,则该小船的载重量为( A )的质量。
A.19个垫圈
B.20个垫圈
C.21个垫圈
2.5给船装上动力(教科版)
基础知识梳理
1.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船的动力从人力逐渐过渡到自然界的力量和机械动力。
2.给小船装上风帆,利用风扇吹风使小船行驶。通过实验发现靠风帆行驶的小船无法自行持续行驶。
3.给小船装上其他动力
风力推进装置 蒸汽推进装置
(1)给小船装上风力推进装置:在船尾安装带风轮的电动小马达,电池安装在小船前端,保持船体平衡。闭合开关,让小船自己行驶起来。注意不要让电池进水。
(2)给小船装上蒸汽推进装置:在小船中部稍靠后位置安装金属管,管内注满水,蜡烛置于金属管下正中间位置,小船放入水中后再点火,让它自己行驶起来。
4.给小船装上船舵
船舵 安装了船舵的小船
船的行进方向由船舵方向决定
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用来操纵和控制船舶航向。船舵位于水下,安装在船尾或船尾以下,当船舵水平运动时,船会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5.潜艇
潜艇是能够在水下航行的船,种类很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许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少水的阻力。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常规的潜艇一般用柴油做动力。核潜艇的动力来自核能,它可以帮助潜艇在水下长时间地航行。
★常考题型★
判断题
1.靠风帆行驶的小船可以自行持续行驶。( × )
2.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逐渐过渡到自然界的力量和机械动力。( √ )
选择题
1.给小船安装风力推进装置时,带风轮的电动小马达应安装在( B )。
A.船头
B.船尾
C.船的中部
2.我们一般通过控制( A )来控制船舶航向。
A.船舵
B.螺旋桨
C.发动机
2.6~2.7设计我们的小船、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教科版)
基础知识梳理
实验:设计并制作一艘小船
●任务要求:控制小船的制作成本,载重量达到200克,有自己的动力,能把货物运送到目的地。
●制订方案:①画出船的设计图,标注材料和结构。
②讨论设计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③列出所需的材料,计算所需的费用。
●所用材料:3块泡沫板 、喷气装置、泡沫胶、铝箔纸。
●经费预算:165造船币。
●别组建议:改成流线型,圆头,圆尾。
●制作: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船。
●测试:在测试过程中 按照载重量、动力系统、行驶距离去评判制作的小船是否达标。
●评估与改进: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商讨,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小船。
1.小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2.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明确任务→制订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
修改方案
★常考题型★
判断题
1.在设计小船时,我们要自己独立进行设计,不需要与他人合作。( × )
2.在设计并进行制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请教,不能敷衍了事。( √ )
选择题
1.设计制作小船的第一步是( C )。
A.查找资料
B.实施方案
C.明确任务
2.设计制作小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为了让小船行驶得更远,可以不考虑制作成本
B.测试之后要根据测试结果及时改进不足之处
C.制订方案时要多交流讨论,使方案更加完善
3.将下列小船放入水中后(不再对船进行操作),不能自行持续行驶的是( C )。
A.
B.
C.
实验探究
设计制作小船
下面是小科用相同面积的铝箔设计制作的铝箔船。
(1)设计一和设计二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设计一装载货物更多
B.设计二在水中航行时不容易倾斜
C.设计二装载货物更多
(2)下列能使小船的稳定性提高的方法是( C )。
A.把船做小一些
B.把船舷做高一些
C.把小船分隔成几个船舱
(3)要想让小船能自己行驶起来,下列装置不可行的是( A )。
A.安装风帆
B.安装带风轮的电动小马达及电池
C.安装注满水的金属管及蜡烛
用橹来操纵方向和驱动前进的木结构的船。
船体上有桅杆,船帆悬挂在贯穿船头和船尾的长帆桁上,利用风力前进。
现代轮船大都由钢铁制成,使用涡轮发动机,以螺旋桨驱动船前进。
能潜入水下进行作战和活动的舰艇。
用蒸汽机作为前进动力的船,两大特征便是冒着滚滚黑烟的烟囱和巨大的明轮推进器。
用桨来驱动的窄而长的无篷小船。
舟筏时代
帆船时代
蒸汽机船时代
柴油机船时代
设计一:底板边长为4厘米,舷高为4厘米。
设计一:底板边长为8厘米,舷高为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