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大还是小》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部编版 章节 第七单元第十课
学时 第一课时 年级 一年级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会正确认读“时、候、觉、得”等11个生字,读准轻声词、儿化音词语等,会写“衣”等3个字; 3、感受小作者的心情,体验成长的快乐。
三、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对“长大”非常向往,但有时候又有很多事情无法独立完成,力不从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很小”。文章中小作者的的态度和心路历程,与一年级小朋友极为相似,能让学生们对“成长”有更确切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抓住这一共性,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也就是《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与文本与编者与作者对话。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运用SMART先让学生认识字词,再用白板中的圈注功能对学生的长句子阅读进行指导,让学生读准、读顺,最后根据对句子的理解,反复引读,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会写“己、衣”等字。运用SMART的聚光灯、圈画等功能,将学生找到的文中关于“大小”心理变化的句子,直观地的让孩子感知矛盾心理。字的书写上,下载了畅言的字体书写,在利用SMART的视频播放功能,让学生听和看,在自己听、自己观察的过程中书空汉字;之后在利用SMART的书写功能,直接让学生在白板上书写,并及时反馈,取得很好的效果。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激趣导入,引出大小,启发质疑 0’05”—3’25” 调动学生积极性; 初步让学生感知大小是一对反义词,质疑课题,引发阅读兴趣。 活动带入:动作指令、口令对答,调动气氛, 创设情境、人物,学生初步认识“明明”,引出课题。 根据老师的指令做相反动作, 跟老师说相反, 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质疑课题。 SMART的淡入功能和字体放大、缩小功能,作用一:引出“大”和“小”,作用二:直观感受“大”“小”为相反; SMART的播放音频功能,创设情境,将看不见的作者变成插画人物,并能与孩子们对话,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3’26”—18’16”:认识字词; 18’17”—28’20”写字指导 初读课文,会读、会认生字,读准轻声词、儿化音词语等, 掌握生字占位、结构、笔顺、笔画,能准确书写。 给课文标注自然段,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画出难读的句子,圈出生字,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1)大 很大 小 很小 快 很快 (共性:程度词--很) (2)时候 觉得 衣服 盼着(全是轻声词) (3)自己 穿衣服 快点儿 系鞋带(强调儿化音的读法) 字词游戏: (1)转盘读词; (2)连线练习; (3)去拼音摘苹果读词; (4)随机展示词; (5)看图选词; (6)摘字组词; 5、齐读巩固词语; 6、字的书写指导与反馈。 1、根据提示,标出课文自然段; 2、借助拼音读准、读通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借助拼音读准3组字词,在读的过程中发现每组词的特点,抓住特点,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4、进行字词游戏,首先是有拼音读词,接着是无拼音读词,并进行一定的练习、巩固,最后在给字配对成词,了解掌握情况; 5、观察字的书写,自己书空,根据老师指导书写,并及时反馈。 1、3’49”使用拖拽功能,清晰展示如何标注自然段,给学生示范; 2、4’22”使用书写功能,补充标注段落,给学生做验证; 3、5’52”屏幕遮盖功能,清晰分组展示生词,让学生好抓住特点; 4、8’54”对象动画飞入功能,强调儿化音,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 5、9’36”转盘功能,让学生随机读词,更能考察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掌握学生的检查能力,打破了ppt一一按序呈现的局限性,使课堂更加灵活; 6、10’52”连线游戏,用一组有特点的题目巩固练习,学生自主看图连线,对比动图和静图,更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7、15’32”摘苹果游戏,学生可以随机喊出词语,正确的苹果落地,词语不再是一一呈现,学生自主性得到更大发挥; 8、16’39”骰子功能,随机出示词语,学生随机回答,既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又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 9、17’16”image identification activity功能,根据随机图片从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白板给予及时的反馈,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孩子能自我检测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做到将课堂还给孩子; 10、18’16”拖拽功能: 摘星星、找朋友,给生字配对组词,让学生对所有的生字生词有整体的感知与把握,更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掌握情况; 11、21’27”播放视频功能,将字的书空过程、笔顺、读音、笔画全部一一呈现,让学生更直观、更立体的掌握生字的占位、笔顺与书写; 12、23’27”笔的书写功能,直接学生在白板中书写,更清晰的对比与反馈,更好的让学生掌握书写要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了解大意 28’21” --31’35” 1、正确、流利的通读课文, 2、了解文章的大意。 1、请学生通读课文,相机指导; 2、请生回答小作者“明明”想表达什么,相机板书。 1、开火车读课文,互相学习或正音, 2、小声读课文,找出关键信息,理清文章脉络。 聚光灯功能,将学生找出的关键信息标注出来,清晰呈现,十分利于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很好的把握文章脉络。
四、精读课文,理解“很大”,启发表达 31’36”—38’15” 深入精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感受小作者“明明”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 初步体会成长的快乐; 训练说话,课文内容迁移到自我体会上,用课文句式练习说话。 精读1~2段,提问“明明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让学生边读边思; 长句子指导朗读,让孩子读准; 以多种评价推动朗读的指导,让孩子读出感情; 询问学生是否有类似经历,进行说话训练。 学生边思边读课文,找出明明觉得自己很大的关键词句; 对关键句子进行朗读,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朗读训练; 读出感情; 4、结合自身经历,谈体会,模仿说话。 1、32’54”笔的圈画功能,便于清晰的呈现关键句子; 2、33’40”笔的批注功能,给长句子划分隔符断句,画重点号,让学生能读准句子; 3、长句子呈现指导朗读。
五、留疑启发,布置作业 38’16”—38’36” 再次引发兴趣,留疑为下节课铺垫; 2、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1、再次利用情境,留疑“明明又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2、课后作业,拓展文本与学生的联系。 1、回忆情境,联系上文思考; 2、记录作业 38’16”组合拖拽功能,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留疑,创设的情景完整,让学生更清楚的感知文章结构与大意,再次引发孩子兴趣。
六、教学流程图
(
回归情境
留下疑问
布置作业
) (
精读课文
体会心理
产生共鸣
) (
通读课文
情景再现
理清脉络
) (
初读课文
识字写字
) (
创设情境
启发兴趣
)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