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海口嘉勋高级中学高一年级2022年2月校考试卷
生物详版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A
【详解】
①低温、低氧贮存种子是为了降低种子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②工业生产味精中,谷氨酸棒杆菌可以将葡萄糖发酵为谷氨酸;
③腹泻病人注射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
④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是为了抑制破伤风杆菌的呼吸作用;
⑤提倡慢跑,进行有氧运动,减少因供氧不足而产生的乳酸的积累;
⑥糖渍、盐渍食品是为了让细胞脱水,减少微生物的繁殖。
①②④⑤正确。故选A。
2.A
【详解】
A、细胞中时刻进行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所以细胞内的ATP 含量很少,A错误
B、大多数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细胞内吸能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大多由ATP直接提供,B正确;
C、ATP中的“A”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ATP彻底水解后生成的“A”是腺嘌呤,C正确;
D、ATP中的五碳糖是核糖,也是参与RNA组成的重要成分,D正确。故选A。
3.D
【详解】
A、由图可知,乳糖酶的活性部位可与乳糖结合,从而将乳糖分解为单糖,所以乳糖酶催化反应的底物是乳糖,A正确;
B、乳糖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B正确;
C、乳糖酶可将乳糖分解为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均为单糖,C正确;
D、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D错误。
4.C
【详解】
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甲中①处溶液的浓度小于②处溶液的浓度,①处溶液中的部分水分进入②处溶液中,使漏斗内液面上升,A正确;
B、图乙中漏斗内的液面高度最终会保持不变,此时水分子通过③进出漏斗的速率相等,B正确;
C、由于漏斗内液柱压力的作用,当漏斗内的液面不再上升时,溶液②的浓度依然大于溶液①的浓度,C错误;
D、若向图乙中烧杯加入清水,会导致①处溶液浓度减小,①处溶液浓度与②处溶液浓度的差值增大,①处溶液中的水分继续通过③进入 ②处溶液,漏斗中液面还要上升,D正确。
5.C
【详解】
A、据图可知①~④分别表示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该细胞有中心体,还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A错误;
B、高尔基体由一层生物膜构成,B错误;
C、核糖体中含有磷元素,C正确;
D、葡萄糖需要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后﹐再进入线粒体中进一步分解,D错误。
6.B
【详解】
A、①是由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A正确;
B、②为蛋白质,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B错误;
C、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正确;
D、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故选B。
7.C
【详解】
A、一分子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A错误;
B、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B错误;
C、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C正确;
D、蓝藻是原核细胞,含DNA,主要分布在拟核区域。
8.A
【详解】
A、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多样性,A错误;
B、一切生命活动既离不开细胞,也离不开蛋白质,细胞是生命系统的基本单位,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B正确;
C、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生成蛋白质,C正确;
D、消化系统吸收小分子物质,食物中蛋白质经消化成氨基酸小分子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D正确。故选A。
9.B
【详解】
A、糖类是细胞中的主要的能源物质,A错误;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多糖,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正确;
C、蔗糖是非还原糖,C错误;
D、核糖是组成核酸的糖类,不是能源物质,D错误。故选B。
10.C
【详解】
A、比利时的维萨里通过大量的解剖研究,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A正确;
B、细胞学说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反映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B正确;
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但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C错误;
D、细胞学说在修正中不断发展和前进,D正确。
11.D
【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甲是丙酮酸,乙是[H],A错误;①表示细胞质基质,②是线粒体基质,二者都不含生物膜,B错误;①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中第一阶段的场所,②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中第二阶段的场所,C错误;②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中第二阶段的场所,③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中第三阶段的场所,②③进行的反应不同,需要的酶也不同,D正确。
12.B
【详解】
A、由图可知,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为主动运输;而运出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且需要载体蛋白,为协助扩散,A正确;
B、多肽以④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以胞吐方式离开细胞,B错误;
C、由图可知,Na+主要以②方式运出小肠上皮细胞,需要载体蛋白且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C正确;
D、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与①不同,D正确。
13.A
【详解】
A、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无各种具膜细胞器,不具有膜流现象,A正确;
B、细胞吸水涨破没有发生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不属于膜流现象,B错误;
C、溶酶体内含有较多的水解酶,其水解酶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合成与加工后,经囊泡转运到溶酶体内的,此过程中存在不同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因此与“膜流”有关,C错误;
D、膜流可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
14.B
【详解】
A、由分析可知,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A正确;
B、③是线粒体,与细胞膜的功能不同,所以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不同,B错误;
C、②是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接受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同时释放出囊泡,所以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C正确;
D、分泌蛋白的形成说明细胞器之间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联系,D正确。
15.C
【详解】
A、由于4种氨基酸的R上均无氨基,故多肽分子式中的N原子数代表氨基酸数为12个,该多肽为十二肽,A错误;
B、该多肽含有11个肽键,彻底水解需要11个水,B错误;
C、由于只有谷氨酸的R上有羧基,故只有谷氨酸有4个O,其他三种氨基酸均含2个O。该多肽含有25个O,由12个氨基酸脱掉11个水分子缩合而成,故多肽水解后O数目为25+11=36,既12个氨基酸含有36个O。设谷氨酸的数目为X,则有:4X+(12-X)=36,可得X=6。据分析可知该多肽含有6个谷氨酸,故该多肽含7个羧基,C正确;
D、据分析可知,该多肽中含有6个谷氨酸,D错误。
16.C
【详解】
①蛋白质鉴定时,双缩脲试剂应分开使用,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①错误;
②结合分析可知,还原糖鉴定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②正确;
③根据淀粉与碘变蓝的特性,在淀粉鉴定时,需直接将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混合后即可观察,③正确;
④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再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后再镜检,这样可避免染色剂的影响,④错误。
17.A
【详解】
A、经过晒干得到种子①,再烘干得到种子②,两个过程中种子细胞失去的都是水,则种子②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最多的元素是碳,A正确;
B、正常情况下,晒干的种子①能萌发,B错误;
C、③为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即无机盐,在细胞中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错误;
D、晒干的种子主要丢失④自由水,烘干的种子主要丢失⑤结合水,④和⑤可以相互转化,D错误。
18.A
【详解】
①标本染色较浅,观察时应选用平面反光镜和调小光圈,使视野变暗,①正确;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②错误;
③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时,需要先将目标移至视野正中央,然后直接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③错误;
④在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逆时针环流,则实际的环流方向也是逆时针,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④正确,A正确。
19.C
【详解】
A、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它们生存的环境,A错误;
B、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细胞,而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即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B错误;
C、单细胞生物既是一个细胞,也是单独的个体,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C正确;
D、DNA和蛋白质属于细胞的组成成分,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错误。
20.A
【详解】
A、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二者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A正确;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
C、发菜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C错误;
D、人体细胞与艾滋病毒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答案】
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 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
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3%的淀粉酶溶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各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再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50~65℃下水浴保温5min,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4)A管出现砖红色沉淀,B管呈蓝色,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详解】
(1)本实验已经知道实验的目的和实验材料,在书写原理时,要写出自变量作用的科学依据,以及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马铃薯不含还原糖是因其不含淀粉酶,所以实验自变量是淀粉酶的有无,要写出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的原理;结果需要用斐林试剂检测,所以要写出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原理。
(2)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马铃薯不含还原糖是因其不含淀粉酶,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淀粉酶的有无,实验材料中给出了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所以还缺少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
(3)实验步骤: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3%的淀粉酶溶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各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再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50~65℃下水浴保温5min,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4)实验预期:A管出现砖红色沉淀,B管呈蓝色,不出现砖红色沉淀,结果表明该观点正确,证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不含淀粉酶。
22.【答案】
糖原、淀粉、纤维素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选择性
【详解】
(1)牛肉包子中含有肌糖原,炒肝含有肝糖原,蔬菜含有淀粉和纤维素,故该早餐中至少包括了三类多糖,它们是糖原、淀粉、纤维素。
(2)据图可知,图中五碳糖为核糖,若图1的分子结构式中含氮碱基为腺嘌呤(A),则图1所示的核苷酸的名称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图2含有碱基T,故为DNA分子的单链片段,则2为脱氧核糖,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3)胆固醇属于脂质,其主要作用有: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且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4)蔬菜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与人体大体相同,但在元素的含量上有差异,这体现了人体细胞膜对蔬菜细胞中的元素吸收具有选择性。
23.【答案】
(1)真核 电子
(2)染色质 DNA 2 核孔
(3)4 核仁
(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5)B
【解析】题图分析,图中1为内质网,2为核孔,3为染色质,4为核仁,5为核膜,包括内膜和外膜。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图示细胞核结构是真核细胞才具有的,而且是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
(2)图中3是染色质(体),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图中2是核孔,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因此在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
(3)4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其中某种RNA即核糖体RNA(rRNA)。
(4)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其中DNA是遗传物质,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5)据图分析,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到去掉核与伞部的乙伞藻中,由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即伞藻的伞形主要由细胞核控制,故长期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与甲相同,假根不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4.【答案】
②③⑥
全透性 半透
液泡 质壁分离 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复原
高于
【详解】
(1)原生质层是由②③⑥即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的选择透过性膜。
(2)图中①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它的透性是全透性的,而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3)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表皮细胞中紫色的液泡。把此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分离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质壁分离。由于蔗糖分子能通过细胞壁,而不能通过细胞膜,因此在分离的空间中充满了蔗糖溶液。将这个植物细胞放在清水或蒸馏水或水中就可以使质壁分离复原。
(4)实验证明,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25.【答案】
氧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
P 氧浓度逐渐增加的过程中,无氧呼吸生成CO2总量
一样多 1/3
【详解】
(1)Q点氧气浓度是0,该点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QR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的作用越来越强,此时由于氧气浓度较低,有氧呼吸过程也很弱,因此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急剧下降。
(2)P点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此时无氧呼吸过程完全被抑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由纵轴、生成量和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氧浓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无氧呼吸生成的二氧化碳总量。
(3)BC为有氧呼吸过程氧气的吸收量,即有氧呼吸过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AB表示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AB=BC说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设都产生amol的二氧化碳,有氧呼吸需要消耗1/6amol的葡萄糖,无氧呼吸需要消耗1/2amol的葡萄糖,所以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6a:1/2a=1:3,即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1/3。
时间争抢度/精力专注度/答题快速度/答案准确度/书写规范度/得分满意度绝密★启用前
海口嘉勋高级中学高一年级 2022 年 2 月校考生物试卷
生物
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A.乳糖酶催化反应的底物是乳糖
考生注意:
B.乳糖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
C.乳糖酶可将二糖分解为单糖
生号条形码黏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D.乳糖酶可为上图过程提供活化能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4.图甲中①和②为相同物质、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③为半透膜,图乙为实验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
结束时液面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共 50 分。其中 1~10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1~20
题,每小题 3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图甲中①处溶液的浓度小于②处溶液的浓度
1.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
B.图乙中水分子通过③进出漏斗的速率相等
①低温、低氧贮存种子 ②工业生产味精 ③腹泻病人注射生理盐水 ④用
C.图乙中①处溶液的浓度等于②处溶液的浓度
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⑤提倡慢跑,进行氧运动 ⑥糖渍、盐渍食品
D.若向图乙中烧杯加入清水,漏斗中液面还要上升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5.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下列关于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细胞中储存的大量 ATP 满足了剧烈运动的需求
B.细胞内吸能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大多由 ATP 直接提供
C.ATP 中的“A”与 ATP 彻底水解后生成的“A”不同
D.ATP 中的五碳糖也是参与 RNA 组成的重要成分 A.图示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B.结构③由两层生物膜构成
3.下图是乳糖酶分解乳糖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C.结构④中含有磷元素 D.结构①可分解葡萄糖
试卷第 1页,共 10页 ◎ 试卷第 2页,共 10页
6.下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10.细胞学说为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比利时的维萨里通过大量的解剖研究,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B.提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反映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
D.细胞学说在修正中不断发展和前进
11.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
A.①是由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
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B.②都是静止不动的
C.③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D.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7.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核苷酸分子都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A.甲、乙分别代表[H]、丙酮酸
B.细胞内组成 DNA 的五碳糖是核糖
B.①和②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C.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C.①和②都能产生大量 ATP
D.蓝藻是原核细胞,不含 DNA
D.②和③所含酶的种类不同
8.下列关于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12.如图①~④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几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B.一切生命活动既离不开细胞,也离不开蛋白质
C.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D.食物中蛋白质只有经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9.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能源物质都是糖类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A.葡萄糖进、出该细胞的方式分别为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
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是还原性糖 B.多肽以方式④进入细胞,以方式③运出细胞
+
D.葡萄糖、核糖等单糖都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C.Na 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②是主动运输
试卷第 3页,共 10页 ◎ 试卷第 4页,共 10页
D.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维生素 D的方式与①不同 ②还原糖鉴定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13.“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③淀粉鉴定时,直接将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
( ) ④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先用清水漂洗然后再镜检
A.乳酸菌和酵母菌不是都能发生“膜流”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细胞吸水涨破属于“膜流”现象 17.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C.溶酶体内含有较多的水解酶,与“膜流”无关 是( )
D.“膜流”现象的发生依赖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14.如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
表示某些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②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C
细胞质
B.种子①和②均不能萌发形成幼苗
C.③是无机盐,在细胞中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④主要是结合水,⑤主要是自由水,④和⑤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18.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B.③的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相同
①标本染色较浅,观察时应选用平面反光镜和调小光圈
C.②在分泌蛋白形成前后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D.该过程可说明细胞器之间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联系
③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时,需要先将目标移至视野正中央,然后升高镜筒转动转
15.有一多肽链,其分子式是 C65H84O25N12,将其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 4种氨基
换器换高倍物镜,以免镜头破坏标本
酸:甘氨酸(C2H5O2N)、丙氨酸(C3H7O2N)、谷氨酸(C5H9O4N)和苯丙氨酸(C9H11O2N)。
④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沿着液泡逆时针环流,说明黑藻细胞的细
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胞质沿着液泡环流方向也是逆时针
A.该多肽是十肽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该多肽彻底水解需要 10 个水分子
19.地球上的生命系统是有层次的,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C.该多肽中含有 7个羧基
A.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了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D.该多肽中含有 5个谷氨酸
B.病毒结构简单,是目前已知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1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易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 )
C.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中既可属于细胞层次,又可属于个体层次
①蛋白质鉴定时,将 NaOH 溶液与 CuSO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样液
试卷第 5页,共 10页 ◎ 试卷第 6页,共 10页
D.细胞中的 DNA、蛋白质等物质也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22.(11 分)某同学在一家餐饮店食用了如下早餐:两个肉包子、一碟凉拌蔬菜、
20.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一个煮鸡蛋、一碗稀饭。回答下列问题:
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 (1)该早餐中至少包括了三类多糖,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 (2)该同学的早餐中,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长链如图: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属自养型,
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属异养型
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
胞中含叶绿体
D.人体细胞与寄生人体的艾滋病毒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人体细胞有核膜包
围的细胞核而艾滋病毒却没有。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0 分。
21.(10 分)马铃薯与甘薯均富含淀粉,但是马铃薯常常被作为减肥食物,同时
若图 1的分子结构式中含氮碱基为腺嘌呤(A),则图 1所示的核苷酸的名称是
也因为升糖指数(食物血糖成指数)低被很多糖尿病患者青睐。科硏人员发现马
__________。图 2为一条核苷酸长链的片段,图中所示 2、4的名称分别是
铃薯几乎不含还原糖,有人认为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不含淀粉酶。为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不含淀粉酶,请完成以下实验:
(3)煮鸡蛋中含有胆固醇等,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主要作用有
(1)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细胞中元素的种类与蔬菜细胞中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上有差异,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体现了人体细胞膜对蔬菜细胞中的元素吸收具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
(2)实验材料与用具:3%的淀粉酶溶液,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
23.(11 分)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
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 3%的蔗糖溶液等。研究人员提供的材料中缺少的是
题(在[ ]中填标号,在___上填相应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单叙述步
骤,注意实验的合理性。)
(4)实验预期: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
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不含淀粉酶。
试卷第 7页,共 10页 ◎ 试卷第 8页,共 10页
(1)只有在______细胞中,使用_______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该图所示的结构。 作是一层_____膜。
(2)[3]_________主要由蛋白质以及______共同组成,前者进入细胞核的通道 (3)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表皮
是[ ]______。 细胞中紫色的________。如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 0.3 g/mL 的蔗糖溶液,在盖玻
(3)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 ]_______。 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此时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现象。在分离的空间中
(4)对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叙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满了______________。这时,如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
(5)一同学将图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并将图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乙中, 吸引,使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在清水中,则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则长期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是_______。 (4)上述实验可以证明,当外界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
“等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25.(8分)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 O2吸收量和 CO2生
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A. B. C. D.
24.(10 分)下图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 QR 区段 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CO2生成量和 O2吸收
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的 AB 段与 BC 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 CO2与无氧呼
吸释放的 CO2相比________(填“一样多”或“更多”或“更少”),有氧呼吸消
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________。
(1)原生质层是由____________(填序号)组成的。
(2)图中①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它的透性为________,而原生质层可看
试卷第 9页,共 10页 ◎ 试卷第 10页,共 10页
第 6 页(共 6 页) 时间争抢度/精力专注度/答题快速度/答案准确度/书写规范度/得分满意度 第 6 页(共 6 页)绝密★启用前
海口嘉勋高级中学高一年级2022年2月校考试卷
生物简版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5:AADCC 6-10:BCABC 11-15:DBABC 16-20:CAACA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答案】
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合理即可)
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合理即可)
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
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3%的淀粉酶溶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1分),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各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1分),再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1分),50~65℃下水浴保温5min,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4)A管出现砖红色沉淀;B管呈蓝色,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共2分,答对1点得1分)
22.【答案】
糖原、淀粉、纤维素(顺序可颠倒,共3分,答对1点得1分)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共2分,答对1点得1分)
选择性
23.【答案】
(1)真核 电子
(2)染色质 DNA 2 核孔
(3)4 核仁
(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5)B
24.【答案】
②③⑥ (顺序可颠倒,漏答不给分)
全透性 半透
液泡 质壁分离 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复原
高于
25.【答案】
氧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 (合理即可)
P 氧浓度逐渐增加的过程中,无氧呼吸生成CO2总量 (合理即可)
一样多 1/3
时间争抢度/精力专注度/答题快速度/答案准确度/书写规范度/得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