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斜抛运动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下列哪个运动是抛体运动
A.随电梯一起运动的物体的运动
B.抛向空中的细绳的运动
C.抛向空中的铅球的运动
D.抛向空中的纸片的运动
2.在某次投篮表演中,运动员在空中一个漂亮的投篮,篮球以与水平面成的倾角落入篮筐。这次起跳投篮时,投球点和篮筐正好在同一水平面上,已知投球点到篮筐距离为7.2m,不考虑空气阻力,则( )
A.篮球投出后的最高点相对篮筐的竖直高度为3.6m
B.篮球刚离手时,篮球的速度为
C.篮球入篮筐时的速度为
D.篮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其速度为零
3.投“手榴弹”是夏令营活动中常见的培训项目之一。参训队员将“手榴弹”斜向上抛出后,若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手榴弹”在空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所受重力与速度方向间的夹角不变 D.速度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4.一位田径运动员在跳远比赛中以的速度沿与水平面成角起跳,在落到沙坑之前,他在空中滞留的时间约为(取)( )
A. B.
C. D.
5.如图所示,乒乓球在球台上从O点弹起落在M点后,又弹起落在N点,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则在上述两个过程中( )
A.运动时间相等
B.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
C.在最高点时速度相等
D.在M点与台面碰撞前后速度大小相等
6.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喷泉喷出的水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0
B.水在向上运动过程与在向下运动过程经过同一高度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水做的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D.水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总与其速度方向垂直
7.如图所示,小球B用细线悬挂静止,将小球A从图示位置斜向上抛出的同时将细线剪断,不计空气阻力,结果两个球在空中相遇,已知两球开始时的位置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小球A抛出时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小球抛出的初速度方向确定,大小可以不确定
D.小球抛出的初速度方向可以不确定,大小也可以不确定
8.如图所示,排球队在训练过程中,一运动员将排球从A点水平击出,球击中D点;另一运动员将该排球从位于A点正下方且与D等高的B点斜向上击出,最高点为C,球也击中D点,A、C高度相同(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一个过程中,排球击中D点时的速度较大
B.后一个过程中,击中D点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较大
C.两过程中,排球的飞行时间相等
D.两过程中,排球的初速度大小不可能相等
9.在水平地面上以相同的速率斜向上抛出两小球A、B,初速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分别为θA、θB,且θA>θB,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两小球在最高处的速度
B.两小球的射高(最高点与抛出点间的高度差)>
C.两小球的射程(落地点与抛出点的距离)=
D.两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
10.某同学手持篮球站在罚球线上,在裁判员示意后将球斜向上抛出,篮球刚好紧贴篮环落入篮筐(如图所示)。篮球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的阻力。若该同学通过调整位置,仍能使篮球刚好紧贴篮环落入篮筐,则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后退一步投球,可以减小抛球速度,同时增大抛射角
B.前进一步投球,可以减小抛球速度,同时增大抛射角
C.前进一步投球,可以减小抛球速度,同时减小抛射角
D.后退一步投球,可以增大抛球速度,同时增大抛射角
11.如图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B,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N两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空气阻力不计,则( )
A.B的加速度比A的大
B.B的飞行时间比A的长
C.B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在落地时的大
D.B在最高点的速度与A在最高点的速度相等
12.在我国沿海地区多地的公园内设置有许多直饮水台,以避免塑料水瓶、一次性水杯造成的环境污染。如图,是某游客正在使用直饮水台喝水的情景。图中,A、B、C、D为水流末段的四个水滴。其中水滴D与出水口距离为d,高度相同,水流最高处与出水口高度差为h,忽略空气影响,则( )
A.水滴A与水滴B速度变化快慢相同
B.水滴D的加速度比水滴C的加速度大
C.水滴D的速度与出水口的水流速度相同
D.水滴D的水平速度大小等于
13.如图所示,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抛出到撞墙,第二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
B.篮球两次撞墙的速度可能相等
C.篮球两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可能相等
D.抛出时的动能,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大
14.在一次投球游戏中,某同学将一小球(可视为质点)斜抛向放在正前方地面的不计厚度的小桶中,结果球恰好沿着一条弧线飞到小桶的右上方边缘处,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该同学按下列说法作出调整后一定可以使小球抛至桶中的是
A.仅将初速度略减小一些
B.仅将拋出点高度略增加一些
C.仅将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略减小一些
D.将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略增大一些
15.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东京奥运会,男子跳远比赛我国有三位选手获得参赛资格。其中黄常洲在沈阳全国田径锦标赛首日夺得跳远冠军,如图所示,他(可看作质点)跳远的水平距离可达8.16m,高达2.04m。设他离开地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若不计空气阻力,则tanα的倒数等于( )
A.1 B.2 C.4 D.8
二、填空题(共4题)
16.用高压水枪喷出的水流研究在初设速度大小一定时,射高h、射程s与射角(初设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关系,由实验情景在坐标纸上画出的模拟轨迹如图所示。由此可得出结论:
(1)射角越大,射高___________;
(2)射角等于___________时,射程最大;
(3)两次的射角互余,则两次的___________相等;
17.斜抛运动的射高y=_____。
18.物体被抛出时的速度v0沿斜上方或斜下方时,物体做斜抛运动(设v0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1)水平方向:物体做______运动,初速度v0x=______。
(2)竖直方向:物体做竖直上抛或竖直下抛运动,初速度v0y=______如图所示。
19.小李以一定的初速度将石子向斜上方抛出去,石子所做的运动是斜抛运动,他想:怎样才能将石子抛得更远呢?于是他找来小王一起做了如下探究:
他们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做实验,保持容器水平,让喷水嘴的位置和喷水方向不变(即抛射角不变)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让水的喷出速度较小,这时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A点;第二次让水的喷出速度稍大,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B点;第三次让水的喷出速度最大,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C点。
小李和小王经过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小王回忆起上体育课时的情景,想起了几个应用上述结论的例子,其中之一就是为了将铅球推的更远,应尽可能___________。然后控制开关让水喷出的速度不变,让水沿不同方向喷出,如图2所示,又做了几次实验,得到
喷嘴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15° 30° 45° 60° 75°
落点到喷嘴的水平距离/cm 50.2 86.6 100.0 86.6 50.2
小李和小王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小李和小王总结了一下上述探究过程,他们明确了斜抛物体在水平方向飞行距离与初速度 和抛射角的关系,他们感到这次探究成功得益于在探究过程中两次较好的运用了___________法。
三、综合题(共4题)
20.在某次篮球运动中,球打到篮板上后垂直反弹,运动员甲跳起来去抢篮板,刚好没有碰到球,球从站在他身后的乙的头顶擦过,落到了地面上(如图所示).已知甲跳起的摸高是h1,起跳时距篮板的水平距离为s1,乙的身高是h2,站立处距甲的水平距离为s2,请根据这此数据求出篮球垂直反弹的速度v0。
21.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嫦娥五号”返回舱在接近地球进入大气层时,运用了半弹道跳跃式的再入返回技术,多次离开大气层又重新进入大气层,俗称“水漂弹道”,最终实现减速、降温和精准降落的目的。这和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打水漂”的原理相似。某同学打水漂,若石块每次弹跳与水面的夹角都是37°,每打一个水漂速率损失30%。打完第一个水漂后,石块的速度为10m/s,当速度小于2.5m/s时,石块就会落水。已知石块的运动在同一竖直面内,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求
(1)第一个水漂到第二个水源之间的时间;
(2)石块与水面接触的次数;
(3)第一个水漂到石块落水处的水平距离。(结果保留1位小数)
2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y轴负方向的恒力F作用下运动,t=0时刻,物体以速度通过O点,如图所示,之后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到最小值0.8,然后又逐渐增大,求:
(1)物体减速的时间t;
(2)物体的速度减小到的位置坐标.
23.从某高处以6 m/s的初速度、以30°抛射角斜向上抛出一石子,落地时石子的速度方向和水平线的夹角为60°,求:
(1)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石子的水平射程;
(3)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D
4.A
5.A
6.B
7.C
8.A
9.B
10.B
11.C
12.A
13.A
14.A
15.A
16. 越大 45o 射程
17.
18. 匀速直线 v0cosθ v0sinθ
19. 在抛射角一定时,当物体抛出的初速度越大物体抛出的距离越远 增大初速度 在初速度一定时,随着抛射角的增大,抛出距离先是越来越大,然后越来越小。当夹角为45°时,抛出距离最大 控制变量法
20.
21.(1)1.2s;(2)5次;(3)17.7m
22.(1)(2)()
23.(1)1.2s (2)6.2m (3)3.6m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