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 利用历史图片及材料创设情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的一定的推动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知识点一:
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剿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全国。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 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知识点一: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出现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问题思考
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唐太宗
治国思想
治国措施
治国成效
知识点一:
相关史事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1)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答:唐太宗经历过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引起的,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因此,他明确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知识点一: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教材重现
唐太宗为什么能善于用人、善于纳谏?
唐太宗怎样善于用人、善于纳谏?
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居安思危
①鼓励臣下直言,虚心纳谏。②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唯才是举。
问题思考
知识点一: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政治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知识点一: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
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
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
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
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三省六部制
知识点一: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治国效果
政治比较清明
社会经济繁荣
民族关系融洽
社会安定开放
国力逐渐加强
史称“贞观之治”
(1)确立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重视人民的作用;
(2)虚心纳谏,选贤用能,知人善任;
(3)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
(4)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5)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贞观之治”出现得原因是什么?
随堂训练1
知识点一: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由材料可知唐朝的建立者是( )
A. 李渊 B. 李世民
C. 李建成 D. 李元吉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可知,唐朝的创立者是唐高祖李渊,A项正确;李世民是唐太宗,排除B项;李建成是唐朝的开国太子,排除C项;李元吉是唐高祖的第四个儿子,排除D项。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随堂训练2
知识点一: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
A.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B.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C.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D.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答案】B
【详解】根据“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得出唐太宗强调要以民为本,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项正确; AC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随堂训练3
知识点一:
《新唐书》中写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材料中的“朕”在位期间,出现了( )
A.“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魏徵是唐太宗时任用的贤才,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C项正确;“文景之治”是西汉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排除A项;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期的统治局面,排除B项;“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拓展提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德四年(621)五月,秦王李世民攻克隋朝东都(洛阳)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不禁感叹道:“逞(放任)侈心,穷(穷尽)人欲,无亡(不灭亡)得乎!”
——《资治通鉴·唐纪五》
材料二: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有人)请重法以禁之,上哂(微笑含有微微讥笑之意)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李世民从隋朝灭亡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政治主张 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太宗。
知识点一: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拓展提升
【知识点】 唐太宗
【答案】(1)君主必须轻徭薄赋,爱惜民力。(言之成理即可)
(2)轻徭薄赋,选用廉洁的官吏,让老百姓有基本的衣食保证。巩固统治。
(3)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呈现出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太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从而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
【详解】(1)根据"逞(放任)侈心,穷(穷尽)人欲,无亡(不灭亡)得乎!”可得出他强调君主必须轻徭薄赋,爱惜民力。
(2)根据“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可得出轻徭薄赋,选用廉洁的官吏,让老百姓有基本的衣食保证。根据所学可得出根本目的是要巩固统治。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概括得出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呈现出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太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从而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一: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
知识点二:
教材重现
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知识点二: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的治国措施
政治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选贤任能;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经济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随堂训练1
知识点二:
科举制度在隋朝被确立后不断发展与完善,“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代人自此始”。材料中反映的现象发生于哪位帝王的统治时期( )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隋文帝
【答案】B
【详解】“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材料反映了殿试的开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殿试开始于武则天时期,B项正确;
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 唐玄宗任命高官主持考试, 隋文帝开始采用考试选官, 排除A CD项故选B项。
女皇武则天
随堂训练2
知识点二:
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开垦土地),家有余粮”者升官。这反映了武则天( )
A. 创立殿试制度
B.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C. 严惩贪官污吏
D.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开垦土地),家有余粮”者升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把生产粮食的多少作为官吏升迁的依据,D项正确;创立殿试制度是武则天选官制度的变革,排除A项;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反映武则天重视人才,排除B项;严惩贪官污吏是武则天的政治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
女皇武则天
拓展提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武则天评价部分情况
材料二: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对武则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至少两个)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郭沫若如此评价武则天的理由。
知识点二:
女皇武则天
拓展提升
【知识点】武则天
【答案】(1)因素:时代需要、角度立场、历史观念、社会思潮、史料占有程度等(写出两点)
(2)理由:武则天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在位期间,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意思相近即可)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亿可知,这些因素有,时代需要、角度立场、历史观念、社会思潮、史料占有程度等。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知,这是因为,武则天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在位期间,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二:
女皇武则天
“开元盛世”
知识点三:
相关史事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前期年号“开元”。开元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其意是想有所作为,励精图治,使唐朝更加兴盛。后期为天宝,出现安史之乱。
知识点二:
“开元盛世”
忆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 男耕女桑不相失。
请回答:
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唐玄宗
“全盛”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口众多 粮食丰盈
国库充足 百姓富裕
读诗读史
问题思考
唐玄宗在位时期,”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知识点二:
“开元盛世”
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政治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注重文教,编修典籍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唐玄宗是武则天的孙子,不仅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他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随堂训练1
知识点三: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 贞观之治 B. 光武中兴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C项正确;贞观之治出现在唐太宗时期,排除A项;光武中兴出现在东汉时期,排除B项;康乾盛世出现在清朝,排除D项。故选C项。
“开元盛世”
随堂训练2
知识点三:
隋唐时期,贵族力量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的地位被职业官僚代替。这些职业官僚登上仕途主主要依靠的途径是( )
A.参加科举考试 B.参加八股取士
C.凭借家庭地位 D.通过上级考察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因此材料所涉及的是科举制,A项正确;B项是明清时期,排除B项;C项是九品中正制,排除C项;D项是察举制,排除D项。故选A项。
“开元盛世”
拓展提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二: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速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颓、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才出现了材料一中的局面。除唐玄宗的努力外,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材料一局面的出现
(3)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玄宗、唐太宗、武则天的治国措施有哪些相同之处。
知识点三:
“开元盛世”
拓展提升
【知识点】开元盛世
【答案】
(1)开元年间人口增加,粮食充足,社会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2)措施:唐玄宗勤于政事,选用贤人,虚心纳谏。因素: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奠定的基础;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3)发展农业生产;任用贤人等。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由“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了人口的增加;“稻米流脂粟米白”,反映了农业的发展;“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了充裕的粮食储备;“九州道路无豺虎",反映了社会的安定。因此可以得出的信息是开元年间人口增加,粮食充足,社会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2)根据材料二“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采取的措施是勤于政事,选用贤人,虚心纳谏。除唐玄宗的努力外,还有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奠定的基础;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等因素促成了材料一局面的出现。
知识点三:
“开元盛世”
拓展提升
【详解】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政治比较清明,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唐玄宗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因此唐玄宗、唐太宗、武则天的治国措施的相同之处,在于发展农业生产;任用贤人等。
知识点三:
“开元盛世”
小结: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点一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 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2. “贞观之治”
①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3. 治国措施:
政治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小结:
知识点二 女皇武则天
1.治国措施
2.影响:
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政治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选贤任能;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经济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小结:
知识点三 “开元盛世”
1.治国措施
2.影响: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政治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注重文教,编修典籍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小结: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政治 完善三省六部制,减轻刑罚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生产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用人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重用贤能,重视管理考核
形成局面 贞观之治 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开元盛世
课后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二: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材料三: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材料一中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请写出变化的原因。
(2)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根据材料二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郭沫若如此评价武则天的理由。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典籍
课后作业
【答案】
(1)变化:上升(或增加);原因:经济发展。
(2)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共同原因: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完善科举制等。
(3)理由:武则天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在位期间,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详解】
(1)变化:通过对比材料一中“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 754年有918万户”等信息可知,人口呈上升(或增加)趋势;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前期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
(2)局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唐玄宗时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共同原因:根据材料二中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唐玄宗“重用贤能,整顿吏治”等信息可知,善于用人;根据材料二中唐太宗“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唐玄宗“发展经济,改革税制等信息可知,重视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二中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唐玄宗“注重文教,编修经典"等信息可知,完善科举制。
(3)理由:根据材料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知,郭沫若对武则天评价很高。结合所学知识,从武则天延续贞观以来的政策和措施,重视生产;在位期间,经济持续发展、人口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等方面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