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7.22.1 生物的分类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
本节目标
1.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说出生物分类阶层系统及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3.练习编写检索表。
4.说明对生物统一命名的重要性。
新知导入
当我们到商品繁多的超市购买东西时,会很容易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为什么?因为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分类排列的。认识生物也要采用类似商品分类的方法,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它们分门别类,这就是生物分类。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尝试对生物分类
方法步骤:
1.识别图片中呈示的生物种类。
2.小组讨论和制定对上述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将讨论结果纪录下来。
合作探究
讨论:
1.哪些小组的分类方法比较合理?
2.借鉴各组的成功经验,你认为怎样对上述生物进行分类才更科学?
3.根据分类依据进行分类,将本组成员达成共识的分类结果用适当的格式纪录下来。
4.全班进行交流,介绍小组制定的分类依据、方法和进行分类的结果。
新知讲解
一、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其进行分类
1.生物学家以生物____________的程度和____________的远近为依据,将生物分为界、_____、纲、____、科、____、____7个等级。
2.“____”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种是指有一定的____________和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类群。
性状差异
亲缘关系
门
目
属
种
种
自然分布区
形态结构
生理特征
新知讲解
3.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______,相互之间共同点越______;
分类等级越______,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______,相互之间共同点越______。
多
少
低
少
多
新知讲解
下面我们来看看,马是怎么被列入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的。
每一匹马都是一个动物个体,但所有的马都属于动物的同一个物种。
斑马除全身的毛是黑色和白色条纹相间外,其他特征与马极其相似,斑马和马被划分到一个属——马属。
新知讲解
驴是另外一个属的动物,体型比马和斑马都小,但与马属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它们被划分为同一个科——马科。
新知讲解
犀牛不属于马科,它们的足不是一趾,而是三趾,趾端有蹄。但它和马科动物每只足的蹄数都是奇数,都属于奇蹄目。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马、犀牛、狗、兔等动物之间差别更大,但它们都具有胎生、哺乳等特征,都属于哺乳纲。
新知讲解
这些动物都有脊柱。它们同属于脊索动物门
新知讲解
动物界
新知讲解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马这个物种,在分类上隶属于马属—马科—奇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
这样,马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就一目了然了。
真题演练
1、(2021·常州)某同学在公园里看到了一个植物挂牌,其中“月季”的分类等级是( )
D
【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挂牌上写着植物的名称、属于哪个科、分布和用途等,挂牌中拉丁文,前面是属名,后面是种加词,表示该种植物的国际通用名称。因此,其中“月季”的分类等级是种,可见D说法正确。
A. 门 B. 纲 C. 目 D. 种
新知讲解
二、依据生物特征来编制生物检索表
在检索表中,将某一性状特征分为________的两类,具有________性状的生物归为一类,与该性状特征______的生物归为另一类,特征相反的两类性状相对排列。然后,在每个类别中再寻找另一些特征,依据__________差异继续归类、相对排列,直至确定出不同种生物的__________为止。
对立
相似
相反
新的形状
分类地位
新知讲解
检索表
1.能开花结果,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2.叶脉平行,须根系………………单子叶植物
2.叶脉网状,直根系………………双子叶植物
1.不开花结果,用孢子繁殖…………孢子植物
2.植物体具有根……………………蕨类植物
2.植物体具有假根…………………苔藓植物
合作探究
合作:编写检索表
1、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分成不同的类群;
2、练习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合作探究
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 形态特征 运动方式
蛙 水中、陆地 卵生、冬眠 皮肤裸露、有蹼、 游泳、跳跃
马 陆地 胎生、哺乳 趾端有蹄 行走、奔跑
河豚 水中 卵生、变温 用鳍游泳、鳃呼吸 游泳
蝙蝠 陆地 胎生哺乳 有皮膜形成的翼 飞翔
企鹅 水中、陆地 卵生、恒温 有羽毛、两翼成鳍状,趾间有蹼 游泳、行走
家燕 陆地 卵生、恒温 有羽毛、两翼尖长,尾呈叉状,无蹼 飞翔
蝎子 陆地 昼伏夜出,肉食。 有螯肢一对和尾针,四对足。 爬行
蟹 水中 卵生,变温动物 有头胸甲,两对触角,五对足,腹部退化 爬行
合作探究
检索表:
新知讲解
三、双名法统一了生物的命名法
双名法:瑞典科学家______创立
双名法规定,每一种生物只能有一个科学名称,即学名。
学名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词为______,第二个词为______。
例如:小家鼠的学名:Mus musculus Linne
属名
种名
命名人
林奈
属名
种名
属名
种名
新知讲解
真题演练
2、(2021·苏州)1930年,我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胡先骕先生发现并用双名法命名了一种长有秤砣状果实的树:Sinojackia rehderia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双名法的创立者是林奈
B. 生物的学名用斜体英文来表示
C. Sinojackia是种名,rehderiana是属名
D. “属”是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
A
【解析】A、双名法是世界通用的生物命名法,是由瑞典博物学家林奈提出来的,A符合题意;
B、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B不符合题意;
C、Sinojackia是属名,rehderiana是种名。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种。D不符合题意。
新知讲解
四、地球上的生物分为五大类群
生物分界 主要生物类群 结构特点
原核生物界 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藻等。 都是______生物,细胞没有___________。
原生生物界 藻类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等。
少数是单细胞生物,多数是多细胞生物,细胞有____________。
植物界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真菌界 单细胞的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等。
动物界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单细胞
成形的细胞核
成形的细胞核
课堂总结
生物的分类
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其进行分类
依据生物特征来编制生物检索表
双名法统一了生物的命名法
地球上的生物分为五大类群
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等级越低,亲缘关系最近。
属名+种名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
板书设计
一、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其进行分类
1.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2. 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二、依据生物特征来编制生物检索表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多,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少,相互之间共同点越多。
三、双名法统一了生物的命名法
四、地球上的生物分为五大类群
1.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小到大的依次顺序为( )
A.界、门、纲、目、科、属、种
B.种、属、科、门、纲、目、界
C.种、属、科、目、纲、门、界
D.种、科、属、目、纲、门、界
2.在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中,同一等级中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和最多的等级分别是( )
A.种,科
B.界,种
C.门,界
D.种,界
C
B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同学建立了如图所示生物分类表解,其中1,2,3可代表的生物分
别是( )
4.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创立了生物命名法﹣﹣双名法.在植物园或公园里,各种植物的标牌就是采用双名法来表示该种植物的国际用名称.下列正确的表示方法是( )
A.种名+属名 B.属名+种名
C.种名+科名 D.科名+种名
B
C
5.用双名法给生物命名的原则是( )
A.每一种生物只能有一个科学名称即学名
B.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地区可以有不同的名称
C.不同的生物在不同的地区可以有相同的名称
D.以上三种命名都可以
6.下列不属于生物五大类群名称的是( )
A.原核生物界
B.原生生物界
C.细菌界
D.植物界
A
C
课堂练习
7.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的生物分门别类,划分为7个等级,遵循的原则是( )
A.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
B.亲缘关系的远近
C.外貌特征的差异大小
D.A和B都是
8.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下列对种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
B.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
C.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
D.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A
D
课堂练习
9.A动物和B动物同在一个属,C动物和D动物同在一个纲.这三种动物中,共同特征较多的两种动物是( )
A.无法判断 B.A和B
C.B和C D.C和D
10.双名法的提出者和生物学名部分使用的文字分别是( )
A.袁隆平 中文
B.巴斯德 英文
C.列文 虎克 希腊文
D.林奈 拉丁文
B
D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课后:思考与练习
再 见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八下7.22.1生物的分类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被国际上誉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 林奈 B. 达尔文 C. 哈维 D. 虎克
2.在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 )
A. 界 B. 门 C. 属 D. 种
3.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 )
A. 界、门、纲、目、科、属、种 B. 界、门、目、科、纲、属、种
C. 纲、界、门、目、科、属、种 D. 门、纲、界、目、科、种、属
4.下列关于动物分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 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
C. 两种生物亲缘关系越近,相似程度越大
D. 两种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高,则亲缘关系越近
5.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调查的校园植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油松、雪松、水杉归为一类,而将白杨、樟树、玉兰归为另一类,请问他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归类的?( )
A. 植物的经济价值 B. 植物的观赏价值
C. 植物的生活环境 D. 植物的形态结构
6.如图是分类等级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科 B. 苹果和樱桃同属于一个属
C. 樱桃和梅的亲缘关系最近 D. 石莲花和苹果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7.甲、乙两同学对同几种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结果如表所示。他们的分类依据分别是( )
甲 类别 动物名称 乙 类别 动物名称
1 燕子、野兔 1 燕子、青蛙、野兔、鱼
2 蜜蜂、青蛙、蚯蚓、蜘蛛、鱼 2 蜜蜂、蚯蚓、蜘蛛
A. 是否水生、有无脊椎骨 B. 体温是否恒定、是否胎生
C. 体温是否恒定、有无脊椎骨 D. 是否胎生、是否用肺呼吸
8.初二(3)班的同学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提到的生物尝试进行分类,下列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植物 皂荚树、桑葚、木莲、蜡梅
B 昆虫 蝉、黄蜂、蟋蟀、苍蝇、蚂蚁
C 鸟类 云雀、张飞鸟(鹡鸰)
D 脊椎动物 蛇、梅花鹿、蜈蚣
A. A B. B C. C D. D
9.仔细观察下图中的四种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用肺呼吸
B. 这四种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是青蛙、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C. 扬子鳄属于两栖动物
D. 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它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
10.下图表示相关概念之问的关系,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A. A B. B C. C D. D
二、连线题
11.山东省规划开通一条小清河水上通航线路,将小清河沿岸各个景点公园串联,形成“小清河水城”独具特色的城乡旅游景观带,河里鱼虾增多,岸边植物茂盛,鸟语花香。“河海相连、水清岸绿、城水共生、人水相谐”,一条崭新的、美丽的沿河生态长廊、景观长廊和文化长廊,横穿山东地区,带着山东人民的热情与梦想流向大海!
(1)根据行为获得途径来分,候鸟每年规律性的迁徙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2)小清河流域动物种类繁多,我们若把鲤鱼、鲫鱼、蜥蜴、青蛙分为一类,把水鸟、野兔分为一类,我们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若把鲤鱼、鲫鱼、蜥蜴、青蛙、水鸟分为一类,把野兔分为一类,我们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想探究现在的小清河是否适合生物生长发育。实验小组准备了生长状况相同的20只小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分别放在两个水缸中,其中A组中盛有洁净的、未被污染的河水,B组中盛有________,将A、B两个水缸放置在适宜的条件下,用相同的饵料喂食蝌蚪,观察蝌蚪的生长情况,并据蝌蚪生长情况得出结论。此实验过程中用20只蝌蚪作实验材料而不用1只的原因是________。
三、综合题
12.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调查及查阅资料的方法,记录到多种生物,如大肠杆菌、肾蕨、水绵、流感病毒、大豆、蘑菇、家兔、银杏、蝗虫、麻雀等,他们尝试按照生物的某些特征进行分类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生物分类表解,表解中的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类群,a表示生物的某一结构特征。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小组记录的多种生物中,属于A类、B类的生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A类生物的结构简单,由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类生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
(2)在C类生物中,最高等的生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哺乳。
(3)他们将蘑菇归为D类,表中a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
(4)他们把银杏、肾蕨、水绵和大豆归为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类,把水绵、肾蕨归为一类,银杏、大豆归为另一类,分类的依据是有无________,其中肾蕨具有________的分化,有输导组织。银杏、肾蕨、水绵和大豆四种植物所属的四个类群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________。
13.读图理解:观察下面的分类系统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在生物的分类阶层中,分类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生物体间的差异________,即共同特征________,反之亦然。因此,同________内的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同界内的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2)在上述生物中,与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猫和狗的最低的共同分类等级是食肉目,猫和虎的最低的共同分类等级是猫科。由此可以推断:猫和虎的亲缘关系比猫和狗的亲缘关系更________(填“近”或“远”)。
(4)请写出狼隶属的分类单位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A
【解析】A.林奈,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被称为“分类学之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制命名法,符合题意。
B.达尔文,查尔斯 罗伯特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不符合题意。
C.哈维,英国医生威廉 哈维哈维指出:人体内的血液是循环流动的,从心脏流出,经动脉血管,流入静脉血管,重新返回心脏。他将这一血液循环本质写入《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一书。恩格斯如此高度评价哈维:“哈维由于发现了血液循环而把生理学(人体生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确立为科学”,哈维亦因此被誉为近代生理学之父,不符合题意。
D.罗伯特 虎克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生物学等方面也有贡献。它曾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测了火星的运动,1663年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至今仍被使用,不符合题意。
2.【答案】 D
【解析】依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间共同特征越少,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种是最小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答案】 A
【解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最大的单位是界。
4.【答案】 D
【解析】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A不符合题意b。
B.由于生物进化是一个缓慢的、递变的过程,因此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结构与功能越相似,它们的亲缘关系就越接近,所以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B不符合题意。
CD.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密切,C不符合题意。
D.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密切,D符合题意。
5.【答案】 D
【解析】题干中的油松、雪松、水杉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属于裸子植物,可归为一类;白杨、樟树、玉兰归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被子植物,可归为另一类。可见D正确。
6.【答案】 C
【解析】A.图中的分类单位有:目、科、属、种,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A错误。
B.苹果是苹果属,樱桃属于李属,它们不属于一个属,B错误。
C.樱桃和梅同属,分类单位小,相似程度最大,C正确。
D.石莲花和苹果同属于蔷薇目,分类单位大,共同点少。亲缘关系较远,而不是没有亲缘关系,D错误。
7.【答案】 C
【解析】动物根据是否有脊柱骨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类、爬形类、鸟类和哺乳类。根据图乙分类表可以看出燕子属于鸟类、青蛙属于爬形类、野兔属于哺乳类、鱼属于鱼类,共有的特征是都有脊椎骨;蜜蜂、蜘蛛属于节肢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共有的特征是都没有脊椎骨,综上分析,乙分类的依据是有无脊椎骨。
8.【答案】 D
【解析】A.皂荚树、桑葚、木莲、蜡梅都属于植物,A正确。
B.蝉、黄蜂、蟋蟀、苍蝇、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都属于昆虫,B正确。
C.云雀、张飞鸟的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用气囊辅助肺呼吸,都属于鸟类,C正确。
D.蛇、梅花鹿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蜈蚣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不能归为一类,D错误。
9.【答案】 D
【解析】鲫鱼属于鱼类,与水中生活相适应,身体呈流线型,用鳍游泳,用鳃呼吸;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鲫鱼是鱼类、青蛙两栖类、扬子鳄是爬行类.大熊猫是哺乳类,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所以这四种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是鲫鱼、青蛙、扬子鳄、大熊猫。
10.【答案】 D
【解析】从图中看出,I包括II、 III 、IV,而II、 III 、IV之间是并列关系。
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选项中的四类是并列关系。A选项不符合题意;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许多基因。B选项不符合题意;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是并列关系。C选项不符合题意;种子包括种皮、胚乳和胚,种皮、胚乳和胚是并列关系。D选项符合题意。
11.【答案】 (1)先天性
(2)体温是否恒定;生殖方式
(3)等量的被污染的小清河河水;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解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根据行为获得途径来分,候鸟每年规律性的迁徙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2)据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如水鸟、野兔属于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扩大了动物的活动和分布范围。鲤鱼、鲫鱼、蜥蜴、青蛙属于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小清河流域动物种类繁多,我们若把鲤鱼、鲫鱼、蜥蜴、青蛙分为一类,把水鸟、野兔分为一类,我们的分类依据是体温是否恒定。按生殖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卵生和胎生,如鲤鱼、鲫鱼、蜥蜴、青蛙、水鸟为卵生,野兔为胎生,所以若把鲤鱼、鲫鱼、蜥蜴、青蛙、水鸟分为一类,把野兔分为一类,我们的分类依据是生殖方式。(3)探究污染的河水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其实验变量应该是培养蝌蚪的河水是否受到污染。A组中盛有洁净的、未被污染的河水,为对照组;B组中盛有等量的被污染的小清河河水,为实验组。实验时生物的样本数量要适中,过少易出现偶然性,实验结果缺少说服力和科学性。因此,此实验过程中用20只蝌蚪作实验材料而不用1只的原因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12.【答案】 (1)流感病毒;大肠杆菌;蛋白质;分裂生殖
(2)胎生
(3)有细胞壁
(4)E;种子;根、茎、叶;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1)由表可知:A是病毒,无细胞结构,其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靠分裂生殖。 (2)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胎生、哺乳。 (3)D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所以图中的a表示有细胞壁。 (4)图中的E有叶绿体,属于植物。其中的水绵、肾蕨靠孢子繁殖,银杏、大豆靠种子繁殖。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体内已经出现输导组织。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所以银杏、肾蕨、水绵和大豆四种植物所属的四
个类群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13.【答案】 (1)越大;越少;种(2)狗(3)近
(4)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
【解析】(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相似程度最高,同界内的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2)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相似程度最高,同界内的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在上述生物中,与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狗。
(3)从图中可以看出猫和狗的最低的共同分类等级是食肉目,猫和虎的最低的共同分类等级是猫科,目比科大,由此可以判断:猫和虎的亲缘关系比猫和狗的亲缘关系要更近。
(4)由上图可知,狼在分类上隶属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22.1 生物的分类 学案
课题 22.1 生物的分类 章 22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列出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说出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举例说明对生物进行统一命名的重要性。 3.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编制一张简单的生物检索表。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学生活动、观察、讨论、阅读、应用等体验对生物进行分类,并应用对生物的分类的科学方法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科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的时件中,感受科学家们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命名的方法;2.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3.活动“编制检索表”。
【教学难点】 生物分类的方法;尝试对生物分类
【导学方法】 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科学家以生物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依据,将生物分为界、________、纲、______、科、______、________7个等级,其中,______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2.狗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______纲、______目、犬科、______属、犬种。3.在检索表中,将某一性状特征分为________的两类,具有________性状的生物归为一类,与该性状特征______的生物归为另一类,特征相反的两类性状相对排列;然后,在每个类别中再寻找另一些特征,依据__________继续归类、相对排列,直至确定出不同种生物的________为止。4.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瑞典科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__________。5.双名法规定:每一种生物只能有一个学名,一种生物的学名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词为________,第二个词为________。 5.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________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________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6.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________,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________;反之,相似程度越小,则亲缘关系________。4.目前,科学家普遍采用的五界系统把生物分为:________ 界、________界、________界、________界和________界。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合作:编写检索表练习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对于生物分类,以下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生物分类对于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有帮助B.生物分类完全按照生物的外形来划分C.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划分D.生物分类中,所有的生物都处于同一个等级上。2.下列属于生物分类依据的是( )A.形态结构特征 B.营养方式C.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 D.以上都是3.如果增加“亚纲”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地位应处于( )A.界与门之间 B.门与纲之间C.纲与目之间 D.科与属之间4.在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A.门、界 B.界、科 C.纲、种 D.界、种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则越小B.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则越大C.在生物各类群之间,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远D.在生物各类群之间,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近6.在下列分类单位中,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纲 B.目 C.科 D.属7.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是( )A.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B.便于人类采集生物标本C.消灭所有对人类有害的生物 D.大量捕获对人类有用的生物8.在下列分类单位中,生物之间性状差异程度最小的是( )A.界 B.门 C.纲 D.科9.如果增加“亚科”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地位应处于( )A.界与纲之间 B.门与目之间C.科与属之间 D.属与种之间10.公园里各种植物的标牌就是采用双名法来表示该种植物的国际通用名称,正确的表示方法是( )A.种名+属名 B.属名+种名C.种名+科名 D.科名+种名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性状差异的程度;亲缘关系的远近;门;目;属;种;种
2.哺乳;食肉;犬
3.对立;相似;相异;新的性状差异;分类地位
4.研究;交流;开发利用;双名法
5.属名;种名
6.有性生殖;不能
7.越大;越近;越小;越远
8.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动物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1.A 2. D 3.C 4.D 5.D 6.D 7.A 8.D 9.C 10.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