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陈涉世家 同步提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陈涉世家 同步提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4 15:17:1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课 陈涉世家
一、基础知识综合
1.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此,某班以“工匠精神”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www-2-1-cnjy-com
(1)下面是活动中刘彪同学在班级黑板报上写的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A)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组成。(B)工匠们喜欢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C)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了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工匠们不跟别人较劲,而是跟自己较劲。
①(A)句句式杂糅,应将“ ”一词删去。
②(B)句语序不当,应将“ ”与“ ”调换位置。
③(C)句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
(2)“感动中国”2015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人物——徐立平是一名高级技师。“感动中国”评委会给予徐立平的颁奖词是: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颁奖词写一副对联。翟佳同学写出了上联,请你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导弹高工,手把钢刀雕化境
下联: ,身怀绝技展英风
(3)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观看纪录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大国工匠》。马军同学看过《大国工匠》后,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假如你支持马军,你会如何劝说他的父母?【来源:21cnj*y.co*m】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1*cnjy*com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节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⑴为天下唱
⑵楚人怜之
⑶置人所罾鱼腹中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⑵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选段再现了陈胜、吴广大泽乡揭 ( http: / / www.21cnjy.com )竿而起的英雄壮举,上古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则曲折反映了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请比较陈胜和共工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21cnjy.com
5.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A.会天大雨会宾客大宴
B.度已失期关山度若飞
C.上使外将兵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入据陈
6.(小题2)、下面语句中划线的“之”字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是( )
A.怅恨久之 B.乃记之而去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D.跪而拾之以归
7.(小题3)、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8.、结合语段文字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各题。
陈涉世家 (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版权所有:21教育】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 ( http: / / www.21cnjy.com )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1)发闾左適戍渔阳。適______________(2)楚人怜之。怜:______________
(3)卜者知其指意。指意______________(4)置人所罾鱼腹中。罾:______________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1.(1)陈胜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请用原文作答)
(2)陈胜吴广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威众之策)是什么?(请用四字短语概况)
12.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21教育网
13.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乃丹书帛曰 ( ) (2) 会天大雨,道不通。( )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4)大楚兴,陈胜王。 (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5.结合全文,试分析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16.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他具备有哪些才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闭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木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诫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日:“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圈以怪之实。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算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1·cn·jy·com
17.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法皆斩”中的“法"和“陈胜王”中的“王”都属于词类活用。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四个“死”字翻译相同。
C.“足下卜之鬼乎”中的“足下”是敬词,《孙权劝学》中“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爱称。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此句省略了主语。
1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天下苦秦久矣。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9.请结合选文分析陈胜起义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三、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適戍渔阳,九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20.解释下列各句中黑体字。
(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 乃丹书帛
(3)或说陈王           
(4) 诸陈王故人
21.下面句子正确读法是( )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宫门令欲缚之。
23.结合《陈涉世家》阅读后,你认为陈涉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史记 陈涉世家》)
(乙)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项籍少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节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
(注释)①下相:古县名。在今江苏宿迁境内。②项梁:项羽的叔父。
24.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会天大雨(__________)
(2)或以为死(__________)
(3)乃丹书帛曰(__________)
(4)固以怪之矣(__________)
(5)剑一人敌,不足学(__________)
(6)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__________)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梁以此奇籍。
26.(甲)文中表现陈涉的远大抱负的语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____________;(乙)文中体现项羽有称霸天下的野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27.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乙)文中看出:项羽是一个做什么事都不专心,半途而废,胸无大志的人。
B.(甲)文中的陈涉和(乙)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中的项羽,都没能统一天下。司马迁把他们分别收入《史记》的“世家”和“本纪”是因为他看重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C.(甲)(乙)两文都通过语言描写,对人物的性格进行了鲜明的刻画。
D.(甲)文表现了陈涉非凡的抱负和反抗命运的决心,同时显示了他洞察时局和精于谋划的能力。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其九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稽守①通谓梁② 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殷通。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2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吴广素爱人(__________)
②比至陈(___________)
③使公及桓楚将(__________)
④桓楚亡在泽(___________)
2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令辱之 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B.乃诈称公子扶苏 梁乃出
C.以激怒其众 祭以尉首
D.吴广为都尉 后则为人所制
30.翻译句子。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31.从上述两个语段,可以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2-1-c-n-j-y
(乙)建安五年,曹公①东征,禽②羽以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③,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④其所赐拜书告辞。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注释)①曹公:即曹操。下文的“羽”和“绍”分别为关羽、袁绍。②禽:通“擒”。③白马:地名。④封:封存。
3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尉果笞广(___________)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__________)
(3)礼之甚厚(__________) (4)曹公知其必去(____________)
3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停两处)
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
3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2)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35.结合甲文说说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36.乙文中面对曹公厚赐,关羽“终不留”的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由此可以看出关羽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藩①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 ( http: / / www.21cnjy.com )芜秽②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③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节选自《后汉书·陈藩传》)
注:①藩:陈蕃,字仲举,东汉大臣。②芜秽:杂乱不堪。③孺子:年幼者。
3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苟富贵,无相忘(苟且) B.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你)
C.尝闲处一室(居住) D.安事一室乎(打扫)
38.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会天大雨/会宾客大宴
B.上使外将兵/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C.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D.大丈夫处世/何处无竹柏
39.下列对文段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乙文没断句的句子可以划分为“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B.甲文用对比手法,将陈涉与其他佣耕者进行对比,以突出他的非凡之志。
C.甲乙两文表现陈涉、陈藩在青少年时期都具有远大的人生抱负。
D.乙文刻画薛勤这个人物,主要采用了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手法。
4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2)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 ( http: / / www.21cnjy.com )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乙)陈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⑤下县。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⑤攻占。
4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藉第令毋斩_____________
(2)收而攻蕲。蕲下___________
(3)是时桓楚亡在泽中_________
(4)莫敢起_____________
4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4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划两处。
于 是 梁 为 会 稽 守 籍 为 裨 将 徇 下 县。
44.(甲)文主要写__的过程,(乙)文主要写__________的过程。
45.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陈胜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谁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口:“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日:“夥颐①!涉之为王沈沈者②!”楚人谓多为彩,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出处:21教育名师】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①夥颐:夥,秦汉时楚地方言,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沈沈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4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辍耕之垄上 辍:____
(2)或说陈王曰 或:____
(3)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之:____ 之:____
4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48.对比[甲][乙]两段文字,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 ( http: / / www.21cnjy.com )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 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晲:斜眼看。
49.试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吴广素爱人____________
(2)比至陈___________
5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5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52.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2·1·c·n·j·y
5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比至陈
(2)或说陈王曰
(3)苟富贵
(4)之陈
5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55.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56.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日:“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57.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广素爱人 素:sǜ 朴素
B.广故数言欲亡 亡:wáng 死亡
C.尉果笞广 笞:chī 用竹板打
D.被坚执锐 被:biè 同“披”
58.翻译下面语句。
(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59.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60.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选文原句回答)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1·世纪*教育网
61.下列对节选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盛赞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和吴广。
B.揭示起义原因是秦朝严苛统治。
C.展现农民起义雄伟浩荡的场面。
D.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迷信思想。
6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等死,死国可乎?
63.上面这段文字着重写了______;作者泼以浓墨,细加描绘,目的是______。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www.21-cn-jy.com
64.《陈涉世家》节选自_______时期文学家_______的《_______》
6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66.下列对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节选文字用丰富精炼的语言详尽叙述陈胜吴广起义的全过程。
B.陈胜打扶苏、项燕旗号,以寄托怀念之情,立志替二人报仇。
C.“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起义过程中两个必要的环节。
D.节选文字表现了陈胜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戚继光①,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②。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③军不习战,而金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乌俗称剽悍④,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⑤,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⑥,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21*cnjy*com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猷均为名将。(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⑦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⑧,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⑨。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
(注释)①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卫指挥佥事:官名。③卫所: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④剽悍:矫捷勇猛.⑥薮泽:湖泽。⑥审步代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⑦大猷:俞大猷,明朝名将,⑧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②并著声:都有突出的声誉。
6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通经史大义_________________
(2)乃因地形制阵法_________________
(3)兵械精求而更置之_________________
(4)名更出大献上_________________
68.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B.又以南方多薮泽/农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判论战》)
C.谈兵者遵用焉/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D.乃因地形制阵法/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6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1)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2)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70.通读全文,总结概括戚继光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课 陈涉世家
一、基础知识综合
1.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此,某班以“工匠精神”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下面是活动中刘彪同学在班级黑板报上写的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A)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组成。(B)工匠们喜欢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C)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了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工匠们不跟别人较劲,而是跟自己较劲。
①(A)句句式杂糅,应将“ ”一词删去。
②(B)句语序不当,应将“ ”与“ ”调换位置。
③(C)句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
(2)“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徐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是一名高级技师。“感动中国”评委会给予徐立平的颁奖词是: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颁奖词写一副对联。翟佳同学写出了上联,请你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导弹高工,手把钢刀雕化境
下联: ,身怀绝技展英风
(3)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观看纪录片《大国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匠》。马军同学看过《大国工匠》后,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假如你支持马军,你会如何劝说他的父母?
【答案】(1)①组成 ②改善自己的工艺 雕琢自己的产品 ③提高了 提高到
(2)大国巧匠
(3)示例:叔叔、阿姨,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觉得马军的想法是有道理的,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学习技艺也有前途,如果你们能让他去学技艺,也许他将来就是一名出色的技师呢。
【详解】
(1)A.将表达的两个意思糅合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工匠精神是……的精神理念”或“工匠精神是由……精神理念组成的”。明确表达第一种意思,可把“组成”二字删掉;
B.语序不当,应先“琢磨”再“改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C.用词不当,应把“提高了”改成“提高到”。
(2)对联分上下两联,上下联应字数相同,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阅读上联,“导弹高工”,可从颁奖词“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中提炼短语“大国巧匠”,既符合对联对仗要求,又与表达内容一致。
(3)对别人进行劝说时,要给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劝说的理由,态度要诚恳,语气要委婉,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本题要求劝说马军的父母允许马军学一门技艺,可围绕学习一门技艺的好处来劝告,注意要有称呼。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1·cn·jy·com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节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⑴为天下唱
⑵楚人怜之
⑶置人所罾鱼腹中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⑵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选段再现了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起的英雄壮举,上古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则曲折反映了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请比较陈胜和共工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www.21-cn-jy.com
【答案】
2.⑴通假字,同“倡”,首发。⑵爱戴。⑶鱼网,这里是名词用为动词,用网捕。
3.⑴士卒中到处都在谈论,都指指点点着、互相用眼睛示意注意陈胜。
⑵即使免于斩刑,但戍边而死的本来就有十分之六七。
4.都是不畏牺牲,不怕强权,勇敢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抗,威武不屈挑战旧制度旧秩序的英雄形象。但反抗的目的不同,共工是为了争夺帝位,而陈胜是为了求生存,是为了反抗暴政;共工形象暴烈鲁莽,而陈胜智慧沉着;共工孤独反抗,而陈胜带领被压迫的群众斗争。
【解析】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注意①为通假字,⑶为名动词,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句时注意”往往、指目“等关键字,翻译(2)句时注意“藉、第、毋、而、固”等关键字。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文章对“陈胜”“共工”的描写来分析两个人物之间的异同。
阅读《陈涉世家》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 ( http: / / www.21cnjy.com )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人。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A.会天大雨会宾客大宴
B.度已失期关山度若飞
C.上使外将兵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入据陈
6.(小题2)、下面语句中划线的“之”字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是( )
A.怅恨久之 B.乃记之而去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D.跪而拾之以归
7.(小题3)、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8.、结合语段文字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
【答案】
5.A
6.C
7.最根本的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最直接的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下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8.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分析】
5.A项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相同。都是“正赶上、恰逢”之意。B前者“估计”,后者“飞度”。C前者“率领、带领”,后者“将领”。D前者“是”,后者“于是”。21*cnjy*com
6.C项语句中划线的“之”字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都是“到、往”之意。A语气助词,凑足音节。B代词。D代词。【版权所有:21教育】
7.文言文要点信息的提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最根本的原因可提取“天下苦秦久矣”作答;最直接的原因可提取“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一句作答。
8.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可从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做事周密细致,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等方面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各题。
陈涉世家 (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1)发闾左適戍渔阳。適______________(2)楚人怜之。怜:______________
(3)卜者知其指意。指意______________(4)置人所罾鱼腹中。罾:______________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1.(1)陈胜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请用原文作答)
(2)陈胜吴广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威众之策)是什么?(请用四字短语概况)
12.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答案】
9.(1)强迫;(2)爱戴;(3)意图;(4)用网捕。
10.(1)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2)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11.(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
(2)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12.有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有非凡的宣传鼓动才能;做事考虑周密,有计划等。
【分析】
9.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句子,理解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1)句意为:朝廷征发贫民调派去驻守渔阳。適戍:强迫去守边;
(2)句意为: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怜,爱戴;
(3)句意为: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指意:意图;
(4) 句意为: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罾:用网捕。
10.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句中重点词:亡:逃跑;等:同样;
(2)句中重点词有:诚:如果;吾众:我们众人;以:把。
11.
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注意题目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述。依据“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可概括为:置书鱼腹;依据“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可以概述为:篝火狐鸣。
12.
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根据文中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天下苦秦久矣…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可以看出陈胜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可以看出陈胜有非凡的宣传鼓动才能;“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看出其做事周密细致。
【点睛】
译文:陈胜是阳城人,字涉。 ( http: / / www.21cnjy.com )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时,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一次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失意地抱怨了好一阵子,说:“如果谁将来富贵了,大家不要彼此忘记呀。”受雇佣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怎么能富贵呢?”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 ( http: / / www.21cnjy.com )渔阳,九百人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屯长。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逼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有罪过,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作为天下首发,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对。于是二人就去占卜。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就说:“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于是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下“陈胜王”,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提着灯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第二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3.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乃丹书帛曰 ( ) (2) 会天大雨,道不通。( )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4)大楚兴,陈胜王。 (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5.结合全文,试分析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16.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他具备有哪些才能?
【答案】
13.(1)写 (2)恰逢、正赶上 (3)通“倡”,首发 (4) 称王(4分)
14.①如今逃跑(抓回来)是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来造反(或发动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倒不如为国事而死,怎么样?(2分,重点考查“举大计”“等死”的理解,1分,语言表达1分)② 第二天,大家到处议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以目示意地看着陈胜。(2分,重点考查“往往”“指目”的理解,1分,语言表达1分)
15.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2分)
16.(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观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干。(如只答“聪明机智、勇敢无畏”不给分)
【分析】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倡”就为“通假字”。
1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恩呢管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翻译语句时,除了要注意“亡、举、等、死、往往、指目”等重点字,还要注意句子的省略成份,有时还要注意语序等问题。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从直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因与根本原因来分析这次农民起义,直接原因围绕“误了期限“来分析,根本原因围绕当时秦朝的社会情况来分析。
16.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根据“起义前的政治分析、宣传发动“等来分析其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闭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木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诫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日:“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圈以怪之实。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算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7.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法皆斩”中的“法"和“陈胜王”中的“王”都属于词类活用。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四个“死”字翻译相同。
C.“足下卜之鬼乎”中的“足下”是敬词,《孙权劝学》中“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爱称。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此句省略了主语。
1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天下苦秦久矣。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9.请结合选文分析陈胜起义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7.B
18.(1)天下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太久了。(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
(2)扶苏因为多次劝谏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到边疆去带兵。
19.(1)天下苦秦久矣;(2)遇雨失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按法当斩;(3)陈胜有组织领导才干和敏锐的洞察力;(4)审时度势,抓住时机;(5)为起义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6)赢得了民心。【来源:21cnj*y.co*m】
【分析】
17.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和句式。B.句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使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么?前三个“死”都是“死亡”的意思。第四个“死”为“为……而死”的意思。故选B。
18.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苦秦,苦于秦(的统治)。久,很久。(2)数,屡次。故,缘故。将,带领。
19.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天下苦秦久矣”可得原因之一:天下苦秦久矣。根据“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可得原因之二:遇雨失期,按法当斩。根据选文当中陈胜二人计划以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发动起义,可知原因之三:陈胜有组织领导才干和敏锐的洞察力。根据陈胜决定在队伍驻扎在大泽乡不得前行时发动起义,可知原因之四:他能审时度势,抓住时机。根据他们在起义前行卜,并且把写有“大楚兴,陈胜王!”的布条放入鱼肚子里,可知原因之五:他为起义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根据“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可知原因之六:他赢得了人心。
【点睛】
译文: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民调派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驻守渔阳,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戍守队伍的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即使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么?”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逼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百姓反秦,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对。于是二人就去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就说:“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于是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提着灯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第二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
三、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適 ( http: / / www.21cnjy.com )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20.解释下列各句中黑体字。
(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 乃丹书帛
(3)或说陈王           
(4) 诸陈王故人
21.下面句子正确读法是( )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宫门令欲缚之。
23.结合《陈涉世家》阅读后,你认为陈涉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
20.
21.B
22.
23.有勇有谋,聪明机智,远大抱负,但起义后自私自利,用人不当,对属下过于严苛。
【分析】
20.考查文言实词。先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唱”:通“倡”。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1·c·n·j·y
2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为B项: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谓语部分与宾语部分划开。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2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以”:因为。“数”:屡次。“将”:率领。“令”:长官。
23.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从“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可概括陈胜是一个有勇有谋,聪明机智的人。通过“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的正侧面描写可见他起义后自私自利,用人不当,对属下过于严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史记 陈涉世家》)
(乙)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项籍少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节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
(注释)①下相:古县名。在今江苏宿迁境内。②项梁:项羽的叔父。
24.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会天大雨(__________)
(2)或以为死(__________)
(3)乃丹书帛曰(__________)
(4)固以怪之矣(__________)
(5)剑一人敌,不足学(__________)
(6)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__________)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梁以此奇籍。
26.(甲)文中表现陈涉的远大抱 ( http: / / www.21cnjy.com )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乙)文中体现项羽有称霸天下的野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7.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乙)文中看出:项羽是一个做什么事都不专心,半途而废,胸无大志的人。
B.(甲)文中的陈涉和(乙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中的项羽,都没能统一天下。司马迁把他们分别收入《史记》的“世家”和“本纪”是因为他看重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C.(甲)(乙)两文都通过语言描写,对人物的性格进行了鲜明的刻画。
D.(甲)文表现了陈涉非凡的抱负和反抗命运的决心,同时显示了他洞察时局和精于谋划的能力。
【答案】
24. (1)适逢,恰巧遇到(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赶上) (2)有的人 (3)写 (4)通“已”,已经 (5)值得 (6)都 21cnjy.com
25.(1)现在逃跑也是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动起义也是;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或:如今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你觉得)怎么样?)
(2)项梁因为这件事认为项羽很奇特。(或:项梁因此认为项羽是个特别人。)
2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彼可取而代也
27.A
【分析】
2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本题中,“会”,古今异义,适逢;“或”一词多义,在这里指有的人;“书”是动词,书写;“以”是通假字,同“已”,已经;“足”是动词,值得。
2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本题关键词:
(1)句:“亡”,古今异义,逃跑;“等”,同样;“死”,为……死;
(2)句:“以”,因为;“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对……感到奇异。
26.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要求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致翻译文段,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用原文回答即可。第一空抓住关键词“远大志向”,第二空抓住关键词“称霸天下的野心”就可找出原句。
27.本题考查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A.项羽具有远大的志向,“学万人敌”表明项羽有远大理想;“彼可取而代也”表明项羽有壮志雄心和万丈豪情,所以A项理解错误;
故选A。
【点睛】
参考译文:
甲: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 ( http: / / www.21cnjy.com )。陈涉年轻时,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一次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失意地抱怨了好一阵子,说:“如果谁将来富贵了,大家不要彼此忘记呀。”受雇佣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怎么能富贵呢?”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屯长。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逼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有罪过,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作为天下首发,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对。于是二人就去占卜。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就说:“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于是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下“陈胜王”,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提着灯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第二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
乙:项籍,是下相人,字羽。项籍少年时,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认字写字没有完成,便放弃了;又学习击剑等武艺,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只能抵挡-个人,不值得学。要学习能抵挡成千上万人的本领(即兵法)。”于是项梁就传授项籍军事知识,项籍非常高兴,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学业。
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块儿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否则就要灭族了!”项梁因此认为项籍不同凡俗。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能、勇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畏惧他。【出处:21教育名师】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大泽。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 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殷通。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2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吴广素爱人(__________)
②比至陈(___________)
③使公及桓楚将(__________)
④桓楚亡在泽(___________)
2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令辱之 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B.乃诈称公子扶苏 梁乃出
C.以激怒其众 祭以尉首
D.吴广为都尉 后则为人所制
30.翻译句子。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31.从上述两个语段,可以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案】
28. ①素:向来 ②比:等到 ③将:统率,率领 ④亡:逃亡
29.B
30.(1)况且壮士不死也罢了,要死就该成就大名声,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2)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
31.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分析】
28.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此题,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此题中,素,平时,向来;比,等,等到;将,名词用作动词,统率,率领;亡,古今异义,古义逃亡,今义死亡,取古义。
29.A.代词,他/助词,的;
B.于是,就/于是,就;
C.来,用来/用;
D.做,担任/被;
故选B。
30.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
(1)且,况且;即,就;举大名,成就大名声;宁,难道。
(2)发兵,起义,这里指反秦;使,让;将,名词用作动词,统率,率领。
3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结合文章语句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文“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可以看出陈胜机智果敢,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可以看出陈胜富有谋略。“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从队伍的壮大可知陈胜善于组织和领导。乙文当郡守殷通“欲发兵”,与项梁商议时,项梁便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以“独籍知之耳”的借口,“诫籍持剑居外待”,可见他善于随机应变,老谋深算、阴险狡诈。“梁睨籍曰‘可行矣’”,可见他做事迅速果断。
【点睛】
甲文参考译文:吴广向来爱护士卒,士兵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许多愿意替他效力的人。押送戍卒的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惹军官恼怒,让军官责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戍卒。军官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军官又拔出宝剑来威吓,吴广跳起来,夺过宝剑杀死军官。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陈胜、吴广召集并号令众戍卒说:“你们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误了朝廷规定的期限,误期就会杀头。就算朝廷不杀我们,但是防守边疆的人十个里头肯定有六七个死去。再说好汉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取得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都说:“听从您的命令。”于是就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心愿。军队露出右臂作为标志,号称大楚。他们筑起高台,在台上结盟宣誓,用都尉的头祭告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军首先攻下大泽乡,吸收民众后接着攻打蕲县。蕲县攻下之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部队去夺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了。在行军时又沿途吸收群众参加起义军,等到达陈县,起义军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步兵几万人。
乙文参考译文: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长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先动手就能控制别人,后动手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籍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呆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有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乙)建安五年,曹公①东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禽②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③,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④其所赐拜书告辞。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注释)①曹公:即曹操。下文的“羽”和“绍”分别为关羽、袁绍。②禽:通“擒”。③白马:地名。④封:封存。
3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尉果笞广(___________)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__________)
(3)礼之甚厚(__________) (4)曹公知其必去(____________)
3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停两处)
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
3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2)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35.结合甲文说说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36.乙文中面对曹公厚赐,关羽“终不留”的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由此可以看出关羽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
32. (1)用鞭子,杖或竹板打 (2)难道 (3)很 (4)离开
33.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
34.(1)吴广故意几次说想要逃跑,使将慰恼怒。
(2)我应该建功来报答曹操才能离开。
35.有反抗精神。提出王侯将相难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天生的贵族吗?举行起义。有军事才能,辅助吴广夺了太尉来发动起义。有领导能力,召集了被征发的百姓一起反抗。有远大志向,“死即举大名耳”。
36.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赤胆忠心,爱国,有感恩之情,忠心耿耿。重情重义。
【分析】
3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作答此题,在平时积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基础上,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及古今异义。笞,鞭子,这里是名词动用,用鞭子,杖或竹板打。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由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这里取古义。
33.本题考查文言句读。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时,先了解句意,简单翻译句子,根据句意进行句读。句子意思是:加重了赏赐,关羽全部封存曹操给他的赏赐,呈书告辞。正确的划分是: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
3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古今异义。亡,古今异义,古义是跑,逃跑,今义死亡,灭亡。这里取古义。忿恚,愤怒,愤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尉官忿怒。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由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这里取古义。
3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先在文段中找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描写陈胜的句子“陈胜佐之,并杀两尉”,辅助吴广杀了太尉,发动起义,有胆识,有反抗精神,有军事才能。“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表明他胸怀大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明他有思想,认为人生而平等,无贵贱之分。“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诈称”表明他足智多谋,有组织领导才干。
36.第一问考查提炼要点。从关羽的答话中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提炼语句为“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第二问考查关羽的人物形象。“吾受刘将军厚恩, ( http: / / www.21cnjy.com )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可以看出他对刘备忠心耿耿,不忘恩情,宁死不背叛,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吾极知曹公待我厚”“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对曹操的厚待,他努力回报,表明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点睛】
甲文参考译文:吴广向来爱护士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兵大多愿意听(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将尉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将尉拔剑出鞘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将尉。陈胜帮助他,一起杀了两个将尉。(陈胜)召集并号令部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假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部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愿望。
乙文参考译文:建安五年,曹操东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曹操活捉关羽而回,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待他非常客气。袁绍派遣大将军颜良到白马进攻东郡太守刘延,关羽策马驰入千军万马之中刺杀颜良,袁绍的众多将领没有人能够抵挡他,于是解了白马之围。当初,曹操佩服关羽的为人,而观察他的心情神态并无久留之意,对张辽说:“你凭私人感情去试着问问他。”不久张辽询问关羽,关羽感叹地说:“我非常清楚曹公待我情义深厚,但是我受刘将军的深恩,发誓与他同生死,不能背弃他。我终将不能留下,我必当立功来报答曹公后才离开。”张辽将关羽的话回报给曹操,曹操认为他是义士。等关羽杀了颜良后,曹操知道他一定会离开,便重加赏赐,关羽全部封存曹操给他的赏赐,呈书告辞。曹操左右的人想要追赶关羽,曹操说:“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主人,不必追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藩①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②父友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③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节选自《后汉书·陈藩传》)
注:①藩:陈蕃,字仲举,东汉大臣。②芜秽:杂乱不堪。③孺子:年幼者。
3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苟富贵,无相忘(苟且) B.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你)
C.尝闲处一室(居住) D.安事一室乎(打扫)
38.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会天大雨/会宾客大宴
B.上使外将兵/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C.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D.大丈夫处世/何处无竹柏
39.下列对文段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乙文没断句的句子可以划分为“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B.甲文用对比手法,将陈涉与其他佣耕者进行对比,以突出他的非凡之志。
C.甲乙两文表现陈涉、陈藩在青少年时期都具有远大的人生抱负。
D.乙文刻画薛勤这个人物,主要采用了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手法。
4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2)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答案】
37.A
38.D
39.D
40.(1)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
(2)薛勤知道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认为他与众不同
【分析】
37.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21·世纪*教育网
A. 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呀。 苟:如果;
B. 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若:你;
C. 曾经独自住在一个房间。 处:住,居住;
D. 怎么能只打扫一间房呢? 事:打扫;
故选A。
38.A. 会:意思都是“适逢、遇上”;
B. 将:意思都是“率领、带领”;
C. 何:意思都是“为什么”;
D. 第一个“处”义为:存在,置身。第二个“处”义为:处所、地方;
故选D。
39.考查内容理解。选项D中,乙文刻画薛勤这个人物,主要采用的是语言和心理描写手法,即“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甚奇之”。故选D。
40.考查句子翻译。要注意翻 ( http: / / www.21cnjy.com )译出重点字(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与特殊句式。句子(1)中,重点词有“辍、之”,“辍”义为“停止”,“之”义为“去、往、到”。本句是省略句,翻译时要加上主语“他”或“陈涉”;句子(2)中,重点词有“清、奇”,“清”为使动用法,可译为“使……清”,“奇”为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奇异”。
【点睛】
译文
(甲)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阳夏人,字叔。陈胜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说:“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乙)陈蕃十五岁时,曾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自住在一个房间,而房舍内脏乱不堪。他父亲的朋友同一郡的薛勤来问候,问陈蕃说:“孩子,你为什么不清扫庭院以迎接宾客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以扫除天下为己任,怎么能只打扫一间房呢?” 薛勤知道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认为他与众不同。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乙)陈二世元年七月,陈胜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⑤下县。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⑤攻占。
4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藉第令毋斩_____________
(2)收而攻蕲。蕲下___________
(3)是时桓楚亡在泽中_________
(4)莫敢起_____________
4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4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划两处。
于 是 梁 为 会 稽 守 籍 为 裨 将 徇 下 县。
44.(甲)文主要写__的过程,(乙)文主要写__________的过程。
45.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陈胜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案】
41. 即使,假若 攻下,攻克 逃亡 不
42.(1)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2)我听说先动手就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
43.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44.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 项梁夺取郡守之位兵变。
45.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干的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老谋深算),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分析】
4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藉”,即使,假若;“下”,攻下,攻克;“亡”,逃亡。
42.此题考查的翻译能力。一定要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宁”,难道;“闻”,听说;“为”,被。
43.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翻译为: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故可断句为: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44.本题考查概括能力。在理解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的基础上概括即可。甲文吴广先“忿恙尉”而后陈胜佐其杀尉,立即召令众人听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写出了善于把握时机和胸中之志。先杀尉而后发号召,行事易成(若先号召,尉未杀则效果不同),可见善于谋划,设计周密。起义结果:以下写乘时而作,及时自立为王并且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据此概括为:陈胜、吴广发动起义。乙文根据“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得出:项梁夺取郡守之位兵变。
45.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的能力。从甲文中“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乙文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分析,可以子看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点睛】
参考译文:(甲)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多愿意听(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将尉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将尉拔剑出鞘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将尉。陈胜帮助他,一起杀了两个将尉。(于是陈胜)召集并号令部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假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部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愿望。个个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将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义军之后攻打蕲县。攻下蕲以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军攻占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则攻打铚、酂、苦柘、谯都攻占下来。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
(乙)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涉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呆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有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谁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口:“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日:“夥颐①!涉之为王沈沈者②!”楚人谓多为彩,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①夥颐:夥,秦汉时楚地方言,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沈沈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4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辍耕之垄上 辍:____
(2)或说陈王曰 或:____
(3)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之:____ 之:____
4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48.对比[甲][乙]两段文字,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46. (1)停止 (2)有人 (3)代指陈胜称王这件事 去、往
47.(1)发布号令召集当地的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议事。
(2)那些陈王以前的朋友都自己离开了,因此陈王没有了亲近的人。
48.原因:陈胜成功是因为他能够利用大家对秦王朝暴政的反对心理起事,顺应了民心;后来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杀故人让他失去了人心。
启示:讲究诚信是一个人成就一番光辉事业的关键因素。
【解析】
4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辍:停止。“之”属于一词多义,第一个“之”是代词,第二个“之”是动词。
47.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三老:封建社会里管教化的乡官。豪杰,指当地有声望的人。故人:老朋友。亲:亲近。
48.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及感悟。根据甲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成功的原因。由文中“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可知其成功的原因。根据乙文分析失败的原因。从“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可知其失败的原因。从甲文的“苟富贵,无相忘”到乙文的“陈王斩之”,可见陈胜违背了当初的愿望,根据这一点谈启示即可。www-2-1-cnjy-com
【点睛】
参考译文
甲: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叔。陈涉年轻时,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一次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失意地抱怨了好一阵子,说:“如果谁将来富贵了,大家不要彼此忘记呀。”受雇佣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怎么能富贵呢?”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攻陈县时,那里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同起义军作战。守丞不能取胜,兵败身死,起义军才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乡绅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乡绅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诛灭残暴无道的秦王朝,恢复建立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陈胜于是被拥立为王,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
乙: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被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伴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分辩诉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夥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作“夥”,所以天下流传“夥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这位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从此之后,那些陈王以前的朋友都自己离开了,因此陈王没有了亲近的人。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 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晲:斜眼看。
49.试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吴广素爱人____________
(2)比至陈___________
5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5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52.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案】
49. 向来 等到
50.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51.[甲]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
52.陈胜:富有谋略。机智果断,有领导才能的人。项梁:老谋深算,做事迅速果敢,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解析】
49.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1)句意为:吴广向来爱护士兵。素:向来。
(2)句意为:等到到达陈县。比:等到。
50.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故,故意;数,多次;亡,逃跑;愤,使恼怒;令,让;以,来。
51.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的能力。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即可。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步骤:激怒将尉,并杀两尉,诏令徒属指出生路,为坛而盟确定称号标志和职位。乙文的写作对象是项梁,事件是“发动兵变夺取郡守之位”。
5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从甲文中“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可知,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从乙文中“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中可知,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点睛】
参考译文:
【甲】
吴广向来爱护士卒,士兵们有许多愿意替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效力的人。押送戍卒的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惹军官恼怒,让军官责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戍卒。军官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军官又拔出宝剑来威吓,吴广跳起来,夺过宝剑杀死军官。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陈胜、吴广召集并号令众戍卒说:“你们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误了朝廷规定的期限,误期就会杀头。就算朝廷不杀我们,但是戍边的人十个里头肯定有六七个死去。再说好汉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取得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都说:“听从您的命令。”于是就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心愿。军队露出右臂作为标志,号称大楚。他们筑起高台,在台上结盟宣誓,用尉的头祭告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军首先攻下大泽乡,吸收民众参军后接着攻打蕲县。蕲县攻下之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部队去夺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了。在行军时又沿途吸收群众参加起义军,等到到达陈县,起义军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步兵几万人。
【乙】
秦二世元年(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209)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呆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有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 http: / / www.21cnjy.com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2-1-c-n-j-y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5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比至陈
(2)或说陈王曰
(3)苟富贵
(4)之陈
5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55.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56.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53.(1)及,等到  (2)有人   (3)倘使   (4)到,来到
54.(1)陈胜叹息道:“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子、麻雀这些小鸟哪里能知道大雁和天鹅的志向!”
(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
55.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56.①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  ②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
【分析】
53.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及:等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4.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安:怎么。由是:因此。
55.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苟富贵,无相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句,译为“有朝一日我富贵了,不会忘记大伙”。流露出不甘命运安排的思想,体现了陈胜年轻时就有的远大抱负,同时写出了陈胜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品质。
56.考查学生的阅读感受。二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密谋中,陈胜对时局作了精辟的分析,抓住“天下苦秦久矣”这一社会背景看,顺从民意,深得民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等均可。
【点睛】
翻译:
甲文: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叔。陈涉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说:“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民调派去驻守渔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戍守队伍的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即使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么?”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逼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百姓反秦,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对。于是二人就去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就说:“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于是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提着灯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第二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
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听(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将尉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将尉拔剑出鞘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将尉。陈胜帮助他,一起杀了两个将尉。(于是陈胜)召集并号令部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假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部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愿望。个个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将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义军之后攻打蕲县。攻下蕲以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军巡行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则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来。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攻陈县时,那里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同起义军作战。守丞不能胜,被人杀死了,起义军才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乡绅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乡绅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不义的暴君,消灭残暴的秦朝,重建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 陈涉于是自立为王,定国号叫张楚。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
乙文: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被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夥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夥",所以天下流传"夥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日:“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57.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广素爱人 素:sǜ 朴素
B.广故数言欲亡 亡:wáng 死亡
C.尉果笞广 笞:chī 用竹板打
D.被坚执锐 被:biè 同“披”
58.翻译下面语句。
(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59.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60.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选文原句回答)
【答案】
57.C
58.(1)即使仅能使大家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中十分之六七也会死掉。
(2)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59.(1)抓住时机;(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3)激怒众人。
60.(诸郡县)苦秦吏
【分析】
57.本题考查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字义。
A.“素”是“向来”的意思;
B.“亡”是“逃跑”的意思;
D.“被”的读音有误,此处应读pī;
故选C。
5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本题中的重点词:
(1)“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而:表转折;固:本来;十六七:古今异义,十分之六七。
(2)宁,难道。
59.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吴广的智谋,结合“将尉醉”可知吴广善于抓住时机;结合“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可知,吴广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以此来激怒众人,这样给发动起义找到了理由,还招揽了民心。
60.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照应上文“天下苦秦久矣”和“宜多应者”,说明陈胜的分析完全正确,局势的发展恰如他起义前所料。“天下苦秦久矣”是导致起义的根本原因。
【点睛】
参考译文: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愿意听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将尉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将尉拔剑出鞘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将尉。陈胜佐助他,一起杀了两个将尉。于是陈胜召集并号令部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假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必定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部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愿望。个个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将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攻陈县时,那里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同起义军作战。守丞不能取胜,兵败身死,起义军才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乡绅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乡绅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诛灭残暴无道的秦王朝,恢复建立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陈胜于是被拥立为王,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涉世家(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