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一、选择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的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从自己的出身说到报国。表明原先就有艰苦奋斗的阅历,暗示经得起后来的艰危的磨炼,而儒家思想则是他的精神支柱。接着“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连用两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概括抒写奋战中的感受:以“风飘絮”表现大好河山遭受蹂躏的惨相和诗人对时局的悲痛,以“雨打萍”表现诗人在抗元斗争中遭受的种种打击和挫折。2-1-c-n-j-y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句则借典型事件实写感受。上句说兵败,“说惶恐”含有与士卒共度艰危的意思。下句说被俘,“叹零丁”兼有将士伤亡殆尽的孤独感。巧用地名作对,运用语义双关,把理想与抒写特有的心情结合得天衣无缝。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答案】C
【详解】
C.“把理想与抒写特有的心情结合得天衣无缝”错误,改为:把纪实与抒写特有的心情结合得天衣无缝。故选C。
2.阅读下面的宋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诗的首联着重写了诗人一生中的两件大事:年轻时刻苦读书出仕的经历和元军入侵、起兵抗元的四年军旅生活。21*cnjy*com
B.诗的颔联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方法,点明了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危在旦夕,无所依托,家破人亡的凄凉。诗句将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
C.诗的颈联一语双关,概括了诗人过去难忘的两次经历:“说惶恐”和“叹零丁”,表达了诗人要忠贞报国,但山河破碎却难以报国的痛苦之情。
D.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命运视死如归的决心。“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答案】C
【详解】
C.颈联运用双关、对偶,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巧合地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了诗人难忘的两次经历,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本项“表达了诗人要忠贞报国,但山河破碎却难以报国的痛苦之情”属无中生有,赏析不当。故选C。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京族的独弦琴是一种奇妙的乐器,仅靠一根琴弦就能弹奏出婉转动听的歌声。
B.4月10日,铁路部门开始在全国实施新的列车运行方案,优化高铁列车开行路线。
C.刚刚上任的世界银行行长表示,推动共同繁荣并消除贫困是世行的使命和关注重点。
D.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使我们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答案】B
【详解】
A.动宾搭配不当。“歌声”应该为“旋律”。
C.语序不当。应把“推动共同繁荣”和“消除贫困”调换位置。
D.成分残缺。应在“诵读”后加“活动”。
【点睛】
此题考查辨析及修改病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21·世纪*教育网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庭生旅谷(野生的谷子) B.辛苦遭逢起一经(指遇到朝廷选拔)
C.何处望神州(指中国大地) D.望西都(指长安)
【答案】C
【详解】
C.“神州”指中原大地。故选C。
5.下列对《过零丁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
B.《过零丁洋》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萍”承接上联,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充满凄楚,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D.“全诗透 ( http: / / www.21cnjy.com )露出诗人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的说法不当。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自己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故选D。
6.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特点。对偶是用字数相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同或相对意思的修辞方法。C项显然不符合这一特点。故选C。21·cn·jy·com
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B.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风”“雨”“飘絮”“打萍”各自独立表达一个意思,故应停顿为: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8.指出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 )
A.《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明代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代
C.《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D.《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南宋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张养浩是元代文学家,不是明代人。故选A。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B.坐断东南战未休(占领,占据)
C.瀚海阑干百丈冰(浩瀚的大海)
D.望西都,意踌躇(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
【答案】C
【详解】
“瀚海”应解释为“沙漠”。故选C。
10.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窦(dòu) 风掣(zhì) 白草折(zhé)
B.瀚海(hàn) 寥落(liáo) 饮归客(yìn)
C.舂谷(chūn) 阑干(lán) 冷难着(zhuó)
D.羹饭(gēng) 兜鍪(máo) 锦衾薄(qīn)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掣——chè;
C.春——chōng;
D.鍪——móu;
故选B。
11.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
运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他悲痛欲绝、无以言状的茫然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运用拟人的修辞,以静写动,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雄伟强盛、不可阻遏的气势,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并引用曹操的话,很自然地形成一问一答,强调孙权的雄才大略,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都通过一个意味无穷的“空”字传达了出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
B“以静写动”错误,应是“化静为动”。
1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妖娆/富饶 麾下/朝晖 娉婷/大发雷霆 疆域/李代桃僵
B.坍塌/彤红 绮户/歧路 薄暮/抽丝剥茧 恭维/觥筹交措
C.亵渎/案牍 惊骇/遗骸 消灭/形销骨立 治理/心旷神怡
D.瞥见/弊病 制裁/栽脏 冠军/冠冕堂皇 秘诀/决一雌雄
【答案】A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A.妖娆(ráo)/富饶(ráo),麾下(huī)/朝晖(huī),娉婷(tínɡ)/大发雷霆(tínɡ),疆域(jiāng)/李代桃僵(jiāng)。B项,坍塌(tān)/彤红(tónɡ),绮户(qǐ)/歧路(qí),薄暮(bó)/抽丝剥茧(bō),恭维/觥筹交错(gōng);C项,惊骇(hài)/遗骸(hái),治理(zhì)/心旷神怡(yí);D项,瞥见(piē)/弊病(bì);制裁(cái)/栽赃(zāi),冠军(ɡuàn)/冠冕堂皇(ɡuān)。
13.下面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这是一首送别诗,以西北边塞的奇寒雪景为背景,以咏雪为主线抒发了送别之情。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写的是,冰天雪地中竟有梨花绽放,展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也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来源:21cnj*y.co*m】
C.“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用互文的修辞,写出了北方天气的奇寒。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答案】B
【详解】
“冰天雪地中竟有梨花绽放”表述错误。“忽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雪比喻成梨花。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千姿百态、气象壮阔的塞外雪景图。比喻新颖,想象奇特。
故选B。
14.下面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而见春雨。“白草折”显出春雨来势猛。“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生动地写出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B.“忽如”二字不仅写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反映了诗人抓取细节的功力之深,旗帜的特点就是飘扬,而此时却被冻住静止,天气之寒跃然纸上。
D.全诗不断变换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答案】A
【详解】
A.结合诗中的“胡天八月”可知季节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春季,故A项中的“春风”“春雨”说法错误。正确的理解是:“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胡天八月的风而见雪。“白草折”显出风来势猛。故选A。
1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泄气 浩瀚 眼花缭乱 抑扬钝挫
B.落第 涂墁 络绎不绝 正襟危坐
C.燥热 狼藉 自出新裁 巧妙绝伦
D.蹒跚 秀颀 重峦叠嶂 和言悦色
【答案】B
【分析】
【详解】
A.有误,抑扬钝挫——抑扬顿挫;
C.有误,自出新裁——自出心裁;
D.有误,和言悦色——和颜悦色;
故选B。
16.阅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题目。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蟾宫曲 叹世(其二)
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①,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②。
韩信功兀的般③证果④,蒯通⑤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注释] ①百二山河:谓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两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两百万。②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棼(fén)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在南柯郡做了二十年太守,备极荣宠。后因战败和公主去世,被遣归。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③兀的般:如此,这般。④证果:佛家语,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此指下场,结果。⑤蒯通:即蒯(kuǎi)彻,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他害怕事发被牵连,装疯。后韩信果被害。
对两首小令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坡羊》中“峰峦如聚”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聚”表现出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B.《蟾宫曲》开篇就连用“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三个和数字有关的短语来表现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渴望。
C.这两首小令均是以咏史感叹世情的千古佳作,两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们熟悉的历史事件,并画龙点睛地作出了推论。
D.《山坡羊》抚今追昔,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蟾宫曲》用“醉了由他”作结,表明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态度。
【答案】B
【详解】
蟾宫曲 叹世(其二)开头的意思是:咸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夫难攻的险固山河,因为功名两个字,曾发动过多少次战乱干戈。表现的是咸阳这个地方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故选B。
阅读下面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7.对上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B.“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C.“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
18.选出下列对这首元曲赏析有误的一项( )
A.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态峰峦以动感,“怒”字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把改朝换代的战争惨烈图景直接呈现出来。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作者对历史的概括与评判,表达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答案】
17.D
18.C
【分析】
17.本题考查对元曲内容的理解。
D.“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错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具体指如果天下安定,皇家定要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百姓不好过;如果国家灭亡,灾难四起,战火不断,百姓也受苦。感慨天下不论是兴是亡,受苦的都是老百姓。此句写出了作者忧民的思想;
故选D。
18.本题考查对元曲内容的赏析。
C.“直接呈现”有误,应该是间接呈现。这一层 ( http: / / www.21cnjy.com )虽然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依然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故选C。
19.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
B.《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部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
C.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C项表述不正确,手足指兄弟。
二、字词书写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英雄是人类历史天空的璀灿星辰,更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中华民族起起伏伏,低潮时有慷慨悲壮之士力挽民族危亡,振兴时有英雄豪杰人物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声名赫赫,挺起了民族脊梁。从“ ”的 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英勇就义的刘胡兰到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无一不是时代的英雄。时代不同,要求各异,英雄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创造了时代的价值。现在,不少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他们叫黄大年,叫钟扬,叫刘传健……他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他们是最有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的强国一代中的脊梁代表。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鞠躬尽cuì(_______) 声名赫赫(______) 脊梁(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慷慨悲壮”中“慷慨”的意思是
A.情绪激昂
B.性格豪爽
C.感叹
D.大方;不吝啬
(4)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画线处补写句子。
【答案】(1) (瘁) (hè) (jǐ) (2)璀灿 璀璨
(3)A
(4)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详解】
这是一道综合试题。(1)(2)考查字音字形。“瘁”不要写成“粹”。“脊”不要误读做二声。“灿”组词“灿烂”,“璨”组词“璀璨”。21教育网
(3)慷慨悲壮:指充满正气,情绪哀伤而激昂。故选A。
(4)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句的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按照其主题内容写出一个慷慨悲壮诗人的诗句来仿写即可。www-2-1-cnjy-com
2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冢(______)
雉(______)
狗窦(_____)
舂谷(_____)
羹(_____)
罗mù(_____)
狐裘(_____)
锦衾(______)
阑干(____)
yuán(_____)门
风掣(_____)
兜鍪(_____)
liáo(_____)落
潼关(_____)
峰luán(_____)
踌躇(____)
宫阙(______)
【答案】(zhǒng) ( http: / / www.21cnjy.com ) (zhì) (dòu) (chōng) (gēng) (幕) (qiú) (qīn) (lán) (辕) (chè) (móu) (寥) (tóng (峦) (chóuchú) (què) 2·1·c·n·j·y
【详解】
考查字音字形。“踌躇”“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衾”“雉”不要取下半边字的读音。“裘”“潼”可用形声字来辨析读音。“峦”不要写成“恋”。“鍪”“冢”属于不太常用的字,平时要特别注意。【版权所有:21教育】
三、情景默写
22.填空。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中写在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坡羊·潼关怀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一起吟咏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禁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的那段悲惨历史,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道理。
(5)《十五从军征》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十五从军征》中揭露(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空留马行处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二是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山回路转、置酒、琵琶、羌笛、峰峦、潼关、风飘絮、雨打萍、冢累累”都是容易写成错字或别字。
23.《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性默写能力。及从这首诗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理解出能表现诗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诗句,也就是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坚守爱国情操的诗句。www.21-cn-jy.com
24.《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宫 ( http: / / www.21cnjy.com )阙万间都做了土”相呼应的句子是: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抒写作者对历史兴亡大彻大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赢 都变做了土 输 都变做了土
【详解】
略
2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详解】
略
26.《十五从军征》中更加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详解】
略
四、句子默写
2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详解】
略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跨越千年,总有一些精神和追求亘古不变——
[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http: / / www.21cnjy.com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8.甲诗作者_________(人名)是_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乙文选自《_________》。
29.以下对甲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表现生平艰难、命运多舛。
B.颔联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表现国破家亡的痛苦。
C.颈联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地名表现被俘后孤苦无依的内心苦痛。
D.尾联以自问自答,表现出诗人的民族气节和对国家的一片赤诚。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1.请根据要求填写以下表格。
篇目 摘录体现中心主旨的诗文原句 共同的追求(用自己语言概括)
甲诗 (1) (3)
乙文 (2)
【答案】
28. 文天祥 南宋 孟子·告子上
29.C
30.所以(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情)。
31.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⑵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⑶舍生取义,面临选择时为了正义付出生命
【分析】
28.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关于文天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识记要点为: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人,南宋末年政治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鱼我所欲也》作者是孟子,出处是《孟子·告子上》。
29.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运用的是对偶修辞手法,不是拟人,故本题选C。
30.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是故:因此。于:比。全句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因此,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31.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过零丁洋》诗前二句,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因此,它的主旨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鱼我所欲也》中,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因此乙文的主旨句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的行为恰好印证了孟子所说的“舍生而取义”,二者的共同点是为了正义,宁可放弃生命。
【点睛】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蓼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鱼我所欲也
《盂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英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2.《过零丁洋》的作者是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除《鱼我所欲也》外,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出自《孟子》的文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4.下列对《过零丁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叙写了诗人“寒窗苦读;进入仕途”一件大事。
B.颔联写出了大宋国势的危亡和诗人一生坎坷的命运。
C.颈联巧借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表明诗人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决心和民族气节。
35.《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的___________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
【答案】
32. 文天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3.因此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
34.A
35.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舍生取义
【分析】
32.
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过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丁洋》是南宋末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我们初中阶段学过的出自《孟子》的文章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
33.
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再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本句重点词有:“是故”,因此;“所欲”,想要的;“甚”,超过;“于”,比。
34.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
A.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 “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所以首联写了两件大事。故选A。
35.
此题考查的是比较阅读。“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这句话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鱼我所欲也》中的主旨句“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了“正义”比“生命”更重要,孟子主张舍生取义。故这两句话的观点是相似的。据此理解作答。
【点睛】
《鱼我所欲也》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因此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6.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乙文选自《__________》。
3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8.下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前两句作者哀叹自己身世坎坷,自怨自艾。
B.甲诗表现诗人誓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英雄气概。
C.乙文作者开门见山提出本文观点“生于忧患”。
D.甲诗与乙文同样都是作者用以抒发心志的作品。
39.乙文列举了六位名人的事例,这六人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作者列举事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36. 文天祥 《孟子》
37.必定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
38.B
39. 他们在担当大任之前,都曾饱经忧患,经历过坎坷艰难的人生 引出论述并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
【分析】
36.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甲诗的作者是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是一首七言律诗,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乙文选自《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
37.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必(必定)”“苦(使……痛苦)”“劳(使……劳累)”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38.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A.前两句诗写自身遭遇,因为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而入仕,在抗元战争中经过了四年。写自己的身世坎坷,却并无“哀叹”和“自怨自艾”,只是平静的叙事,在这种平静中显示了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
C.乙文的题目即为作者的观点,在文本中通过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最后总结得出。“开门见山提出”表述有误;
D.甲诗抒发了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乙文是议论性文本,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并不是作者的心志;
故选B。
39.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乙文第一段意为: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从中可知,这六人都曾经历过诸多的磨难,受到极大的挫折,但他们都在磨难与挫折里锻炼了意志,增长了能力,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作者列举这六人的事例,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这六个事例,引出下文对于个人成才和治理国家的论述,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点睛】
译文:
甲: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乙: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21cnjy.com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软。噫!微斯人,吾谁与归?21*cnjy*com
4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诗文作者为同时代的宋朝人。
B.甲乙两诗文作者均拥有心系天下的赤胆忠心。
C.甲乙两诗文作者均有过被贬谪的痛苦经历。
D.甲乙两诗文作者均有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4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42.下面选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叙写了作者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感,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浩然正气和深挚的爱国热情。
B.甲诗作为一首七言律诗,能巧妙借景抒情,情境交融,抒发的情感慷慨悲凉,真挚深沉。
C.乙文中“二者之为”具体是指迁客骚人面对不同景物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览物之情。
D.乙文作者不仅劝勉友人看淡得失,自己适值贬官仍心忧国事,体现了其豁达的济世情怀。
43.乙文中提到的“古仁人之心”,既包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也含有“______,______”的高尚政治抱负。而“仁人之心”在甲诗中则表现为“______,______”,展现了其______的坚定信念。
【答案】
40.B
41.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42.C
43.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舍生取义(视死如归)
【分析】
40.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A.甲文作者文天祥是南宋人,乙文作者范仲淹是北宋人,两人并不同时代;
C.文天祥受朝廷重用,并未被贬职;
D.乙文表现的是范仲淹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
故选B。
41.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能力。句中重点词语:予:我;尝:曾经;或:或许;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42.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和主旨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乙文中“二者之为”具体是指迁客骚人面对不同景物时产生不同的悲喜心情,这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身处境的好坏而或喜或悲的的处世态度。故选C。
43.本题考查名句的理解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了外物和自身的处境的心境,对应了“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胸怀天下,心系百姓的政治情怀,也是范仲淹的政治抱负;甲诗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 表达了文天祥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仁人之心”的另一种体现。据此填写。
【点睛】
参考译文:
甲: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乙: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鱼我所欲也(节选)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4.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干戈寥落四周星(________) 死亦我所恶(________)
4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 齐师伐我
B.故不为苟得也 苟富贵,无相忘
C.故患有所不辟也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故患有所不辟也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46.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47.文天祥的“丹心”是否属于孟子所说的“是心”?为什么?
【答案】
44. ɡān wù
45.D
46.(1)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拥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因此就有人面对能够躲避祸患的手段却有所不为。
47.孟子说的“是心”指的是舍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取义的精神。文天祥抗击元军失败被俘后,面对元人的威逼利诱,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最终杀身成仁。他对南宋朝廷的一颗红心,一片忠心,正是孟子所说的“是心”。
【分析】
44.本题考查字音。干戈:干和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所以“干”读作“ɡān”。恶:厌恶。所以“恶”读作“wù”。
4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人称代词,指自己\我国;
B.苟且\如果;
C.祸患\担心;
D.所以\所以;
故选D。
46.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得兼,同时得到。舍,舍弃。而,表并列,不译。(2)由是,通过这种手段。而,表转折。辟,同“避”,躲避。不为,不做。
47.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乙文中孟子所说的是心指的是舍生取义之心,也就是当面对生死选择时,应选择大义而放弃苟且偷生。甲诗中文天祥的丹心指的是自己为国捐躯的决心,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他不为所动,毅然慷慨赴死,这就是舍生取义,所以文天祥的“丹心”就是孟子所说的“是心”。
【点睛】
译文:
过零丁洋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身世浮沉雨打萍.零丁洋里叹零丁,留取丹心照汗青。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8.以上诗文的作者所处朝代为______朝。
4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0.选出诗文所传达的精神追求。
(1)《过零丁洋》
(2)《爱莲说》
A.与民同乐 B.洁身自好 C.舍生取义 D.寄情山水
【答案】
48.宋
49.(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 ,却不可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弄它
50.(1)C (2) B
【分析】
48.文天祥,南宋末年政治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家,爱国诗人。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两作者皆为宋代。
49.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古今异义。重点词语:远观,远远地观赏;亵,亲近而不庄重;焉,语气词,啊。
50.本题考查诗文主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以明志。“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赞美,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综合分析,(1)选C ,(2)选B。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节选)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1.甲诗中“汗青”指__________________。
52.下列对甲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作者回顾身世暗示自己对艰难困苦的无所畏惧。
B.颔联运用比喻写出国势衰微和个人一生的动荡不安。
C.颈联在喟叹中展示诗人因个人危难而内心颤栗痛苦。
D.尾联以磅礴气势直接表现诗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5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4.文天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乙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观;乙文中“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在文天祥的甲诗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1.史册
52.C
53.人人都有这种本心(本性),(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54. 舍生取义(“舍生而取义者也”) 留取丹心照汗青
【分析】
51.本题考查词义。“留取丹心照汗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思是: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5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
C.颈联是在颔联的基础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腔悲愤。这其中,既有国破家亡的巨痛,也有自己孤立无援的痛心。所以C项“因个人危难而内心颤栗痛苦”解说不准确;
故选C。
5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本题重点词:“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丧”,丧失;“耳”,罢了。
54.本题考查对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第一问:甲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与乙文中“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观点吻合,体现了诗人舍生取义的价值观。
第二问:乙文中“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思是“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孟子认为比生命更珍贵的就是“义”;对文天祥来说,他被元军所俘后,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下这首诗誓死明志,表明他所想要的不是“生”,而是“留取丹心照汗青”。
【点睛】
参考译文:
甲: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 ( http: / / www.21cnjy.com )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乙: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阅读下面两篇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鱼我所欲也(节选)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5.《过零丁洋》主要运用抒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______________的豪情;而《鱼我所欲也》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是,令人信服地阐述了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56.所列诗与文都表达了对生与死的看法,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祥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的看法高度一致。
5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8.下列对这两篇诗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一诗一文运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是价值取向相同。
B.一诗一文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凛然正气与人格魅力。
C.一诗一文作者的人生处境相近,表达的旨意也相同。
D.文天祥的人生选择可作为支撑《鱼我所欲也》观点的范例。
【答案】
55. 视死如归 舍生取义
5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7.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
58.C
【分析】
55.第一空考查对诗歌情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握。结合主旨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分析,抒发了视死如归的豪情。第二空结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分析得出:阐述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56.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用原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填空即可。根据“生与死”的提示,可以从《过零丁洋》中提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鱼我所欲也》中提取“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7.此题考查的翻译能力。一定要先回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是故”,由此可见;“欲”,喜爱;“恶”,厌恶。
58.“一诗一文作者的人生处境相近”不正确。《过零丁洋》是文天祥在被俘之后经过伶仃洋时写的。故选C。
【点睛】
参考译文:《过零丁洋》回想我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鱼我所欲也(节选)》鱼是我所想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出处:21教育名师】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 ( http: / / www.21cnjy.com )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59.甲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乙诗的作者是南宋名臣__________。
6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1.下面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写法上,甲文夹叙夹议,说理透彻,乙诗叙事抒情相结合,感人肺腑
B.乙诗中作者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品质应该是甲文中所肯定和赞美的。
C.甲文中的“本心”指的就是乙诗中的“丹心”。
D.甲文和乙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主题说明了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历经磨难却永不泯灭。
62.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篇名 原文中体现主旨的句子 共同的追求
《鱼我所欲也》 (1) (3)
《过零丁洋》 (2)
63.甲文提出的观点曾经造就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答案】
59. 儒家 文天祥
60.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61.C
62.(1)舍生而取义者也(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舍生取义
63.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爱仅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的生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争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
【分析】
59.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文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乙文作者是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
60.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关键词:“非独”,不只,不仅;“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是”,此,这样;“心”,本性。
61.C.甲文中的“本心”指本性,天性,良知。就是乙诗中的“丹心”,红心,比喻忠心。两者是不一样的。故选C。
6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与提取。根据提示分别从文中提取相应的句子作答即可。《鱼我所欲也》主旨句“舍生而取义者也”,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过零丁洋》主旨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以及舍身取义的人生观,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精神。通过主旨句看出两人都认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即共同追求的是“舍生取义”。
6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联系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的政治常识和生活实际,最好能根据中小学生这一群体的身体特点回答。如,现代中学生年纪轻、力气小、见识少,而且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要珍爱仅有的一次生命,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风义勇为时,在遇到暴力事件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时,尽量避免对自己产生致命的威胁,对自己和家人会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不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在逞匹夫之勇。我们倡导的见义勇为,应该是“巧为”“智为”。
【点睛】
译文
甲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
乙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一、选择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的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21cnjy.com
B.“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先从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的出身说到报国。表明原先就有艰苦奋斗的阅历,暗示经得起后来的艰危的磨炼,而儒家思想则是他的精神支柱。接着“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连用两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概括抒写奋战中的感受:以“风飘絮”表现大好河山遭受蹂躏的惨相和诗人对时局的悲痛,以“雨打萍”表现诗人在抗元斗争中遭受的种种打击和挫折。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叹零丁” 二句则借典型事件实写感受。上句说兵败,“说惶恐”含有与士卒共度艰危的意思。下句说被俘,“叹零丁”兼有将士伤亡殆尽的孤独感。巧用地名作对,运用语义双关,把理想与抒写特有的心情结合得天衣无缝。21·世纪*教育网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 http: / / www.21cnjy.com )青。”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2-1-c-n-j-y
2.阅读下面的宋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诗的首联着重写了诗人一生中的两件大事:年轻时刻苦读书出仕的经历和元军入侵、起兵抗元的四年军旅生活。
B.诗的颔联用对偶和比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修辞方法,点明了国家危在旦夕,无所依托,家破人亡的凄凉。诗句将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
C.诗的颈联一语双关,概括了诗人过去难忘的两次经历:“说惶恐”和“叹零丁”,表达了诗人要忠贞报国,但山河破碎却难以报国的痛苦之情。
D.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命运视死如归的决心。“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京族的独弦琴是一种奇妙的乐器,仅靠一根琴弦就能弹奏出婉转动听的歌声。
B.4月10日,铁路部门开始在全国实施新的列车运行方案,优化高铁列车开行路线。
C.刚刚上任的世界银行行长表示,推动共同繁荣并消除贫困是世行的使命和关注重点。
D.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使我们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庭生旅谷(野生的谷子) B.辛苦遭逢起一经(指遇到朝廷选拔)
C.何处望神州(指中国大地) D.望西都(指长安)
5.下列对《过零丁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
B.《过零丁洋》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浮沉雨打萍”承接上联,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充满凄楚,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
6.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B.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8.指出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 )
A.《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明代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代
C.《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D.《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南宋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B.坐断东南战未休(占领,占据)
C.瀚海阑干百丈冰(浩瀚的大海)
D.望西都,意踌躇(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
10.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窦(dòu) 风掣(zhì) 白草折(zhé)
B.瀚海(hàn) 寥落(liáo) 饮归客(yìn)
C.舂谷(chūn) 阑干(lán) 冷难着(zhuó)
D.羹饭(gēng) 兜鍪(máo) 锦衾薄(qīn)
11.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
运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他悲痛欲绝、无以言状的茫然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21教育网
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运用拟人的修辞,以静写动,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雄伟强盛、不可阻遏的气势,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2·1·c·n·j·y
C.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并引用曹操的话,很自然地形成一问一答,强调孙权的雄才大略,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都通过一个意味无穷的“空”字传达了出来。
1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妖娆/富饶 麾下/朝晖 娉婷/大发雷霆 疆域/李代桃僵
B.坍塌/彤红 绮户/歧路 薄暮/抽丝剥茧 恭维/觥筹交措
C.亵渎/案牍 惊骇/遗骸 消灭/形销骨立 治理/心旷神怡
D.瞥见/弊病 制裁/栽脏 冠军/冠冕堂皇 秘诀/决一雌雄
13.下面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这是一首送别诗,以西北边塞的奇寒雪景为背景,以咏雪为主线抒发了送别之情。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写的是,冰天雪地中竟有梨花绽放,展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也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C.“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用互文的修辞,写出了北方天气的奇寒。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14.下面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春风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春雨。“白草折”显出春雨来势猛。“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生动地写出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B.“忽如”二字不仅写出“胡天”变幻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反映了诗人抓取细节的功力之深,旗帜的特点就是飘扬,而此时却被冻住静止,天气之寒跃然纸上。
D.全诗不断变换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1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泄气 浩瀚 眼花缭乱 抑扬钝挫
B.落第 涂墁 络绎不绝 正襟危坐
C.燥热 狼藉 自出新裁 巧妙绝伦
D.蹒跚 秀颀 重峦叠嶂 和言悦色
16.阅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题目。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蟾宫曲 叹世(其二)
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①,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②。
韩信功兀的般③证果④,蒯通⑤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注释] ①百二山河:谓秦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两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两百万。②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棼(fén)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在南柯郡做了二十年太守,备极荣宠。后因战败和公主去世,被遣归。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③兀的般:如此,这般。④证果:佛家语,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此指下场,结果。⑤蒯通:即蒯(kuǎi)彻,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他害怕事发被牵连,装疯。后韩信果被害。
对两首小令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坡羊》中“峰峦如聚”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聚”表现出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B.《蟾宫曲》开篇就连用“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三个和数字有关的短语来表现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渴望。
C.这两首小令均是以咏史感叹世情的千古佳作,两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们熟悉的历史事件,并画龙点睛地作出了推论。
D.《山坡羊》抚今追昔,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蟾宫曲》用“醉了由他”作结,表明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态度。
阅读下面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7.对上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B.“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C.“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
18.选出下列对这首元曲赏析有误的一项( )
A.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态峰峦以动感,“怒”字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把改朝换代的战争惨烈图景直接呈现出来。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作者对历史的概括与评判,表达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19.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部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
C.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字词书写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英雄是人类历史天空的璀灿星辰,更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中华民族起起伏伏,低潮时有慷慨悲壮之士力挽民族危亡,振兴时有英雄豪杰人物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声名赫赫,挺起了民族脊梁。从“ ”的 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英勇就义的刘胡兰到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无一不是时代的英雄。时代不同,要求各异,英雄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创造了时代的价值。现在,不少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他们叫黄大年,叫钟扬,叫刘传健……他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他们是最有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的强国一代中的脊梁代表。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鞠躬尽cuì(_______) 声名赫赫(______) 脊梁(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慷慨悲壮”中“慷慨”的意思是
A.情绪激昂
B.性格豪爽
C.感叹
D.大方;不吝啬
(4)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画线处补写句子。
2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冢(______)
雉(______)
狗窦(_____)
舂谷(_____)
羹(_____)
罗mù(_____)
狐裘(_____)
锦衾(______)
阑干(____)
yuán(_____)门
风掣(_____)
兜鍪(_____)
liáo(_____)落
潼关(_____)
峰luán(_____)
踌躇(____)
宫阙(______)
三、情景默写
22.填空。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写在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坡羊·潼关怀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4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一起吟咏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禁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的那段悲惨历史,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道理。
(5)《十五从军征》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十五从军征》中揭露(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山坡羊·骊山怀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与“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相呼应的句子是: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抒写作者对历史兴亡大彻大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26.《十五从军征》中更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默写
2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跨越千年,总有一些精神和追求亘古不变——
[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8.甲诗作者_________(人名)是_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乙文选自《_________》。
29.以下对甲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表现生平艰难、命运多舛。
B.颔联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表现国破家亡的痛苦。
C.颈联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地名表现被俘后孤苦无依的内心苦痛。
D.尾联以自问自答,表现出诗人的民族气节和对国家的一片赤诚。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1.请根据要求填写以下表格。
篇目 摘录体现中心主旨的诗文原句 共同的追求(用自己语言概括)
甲诗 (1) (3)
乙文 (2)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蓼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鱼我所欲也
《盂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英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www.21-cn-jy.com
32.《过零丁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除《鱼我所欲也》外,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出自《孟子》的文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com
3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4.下列对《过零丁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叙写了诗人“寒窗苦读;进入仕途”一件大事。
B.颔联写出了大宋国势的危亡和诗人一生坎坷的命运。
C.颈联巧借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表明诗人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决心和民族气节。
35.《过零丁洋》中“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的___________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6.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乙文选自《__________》。
3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8.下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前两句作者哀叹自己身世坎坷,自怨自艾。
B.甲诗表现诗人誓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英雄气概。
C.乙文作者开门见山提出本文观点“生于忧患”。
D.甲诗与乙文同样都是作者用以抒发心志的作品。
39.乙文列举了六位名人的事例,这六人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作者列举事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软。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4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诗文作者为同时代的宋朝人。
B.甲乙两诗文作者均拥有心系天下的赤胆忠心。
C.甲乙两诗文作者均有过被贬谪的痛苦经历。
D.甲乙两诗文作者均有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4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42.下面选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叙写了作者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感,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浩然正气和深挚的爱国热情。
B.甲诗作为一首七言律诗,能巧妙借景抒情,情境交融,抒发的情感慷慨悲凉,真挚深沉。
C.乙文中“二者之为”具体是指迁客骚人面对不同景物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览物之情。
D.乙文作者不仅劝勉友人看淡得失,自己适值贬官仍心忧国事,体现了其豁达的济世情怀。
43.乙文中提到的“古仁人之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包括了“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也含有“______,______”的高尚政治抱负。而“仁人之心”在甲诗中则表现为“______,______”,展现了其______的坚定信念。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鱼我所欲也(节选)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来源:21cnj*y.co*m】
44.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干戈寥落四周星(________) 死亦我所恶(________)
4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 齐师伐我
B.故不为苟得也 苟富贵,无相忘
C.故患有所不辟也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故患有所不辟也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46.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47.文天祥的“丹心”是否属于孟子所说的“是心”?为什么?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身世浮沉雨打萍.零丁洋里叹零丁,留取丹心照汗青。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版权所有:21教育】
48.以上诗文的作者所处朝代为______朝。
4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0.选出诗文所传达的精神追求。
(1)《过零丁洋》
(2)《爱莲说》
A.与民同乐 B.洁身自好 C.舍生取义 D.寄情山水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节选)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www-2-1-cnjy-com
51.甲诗中“汗青”指__________________。
52.下列对甲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作者回顾身世暗示自己对艰难困苦的无所畏惧。
B.颔联运用比喻写出国势衰微和个人一生的动荡不安。
C.颈联在喟叹中展示诗人因个人危难而内心颤栗痛苦。
D.尾联以磅礴气势直接表现诗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5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4.文天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乙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观;乙文中“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在文天祥的甲诗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阅读下面两篇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鱼我所欲也(节选)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1·cn·jy·com
55.《过零丁洋》主要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抒发了______________的豪情;而《鱼我所欲也》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是,令人信服地阐述了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6.所列诗与文都表达了对生与死的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天祥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的看法高度一致。
5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8.下列对这两篇诗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一诗一文运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是价值取向相同。
B.一诗一文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凛然正气与人格魅力。
C.一诗一文作者的人生处境相近,表达的旨意也相同。
D.文天祥的人生选择可作为支撑《鱼我所欲也》观点的范例。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59.甲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乙诗的作者是南宋名臣__________。
6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1.下面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写法上,甲文夹叙夹议,说理透彻,乙诗叙事抒情相结合,感人肺腑
B.乙诗中作者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品质应该是甲文中所肯定和赞美的。
C.甲文中的“本心”指的就是乙诗中的“丹心”。
D.甲文和乙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主题说明了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历经磨难却永不泯灭。
62.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篇名 原文中体现主旨的句子 共同的追求
《鱼我所欲也》 (1) (3)
《过零丁洋》 (2)
63.甲文提出的观点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