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短诗五首 同步提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短诗五首 同步提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4 15:42:4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短诗五首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塞畔(pàn) 尹(yǐn) B.一束(shù) 卞(biàn)21·cn·jy·com
C.寂寞(jì) 飞奔(bèn) D.装饰(shì) 舵手(duò)www.21-cn-jy.com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B.风从/大地/卷来。
C.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D.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3.(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统一》---诗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聂鲁达,他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2·1·c·n·j·y
B.《萧红墓畔口占》---诗的作者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风雨吟》---诗的作者芦荻,原名陈培迪,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D.卡之琳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与李广田、何其芳合称“汉园三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等。21·世纪*教育网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项是( )
①经年后,再回首,一切都是美好如昔。
②回首人生路上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
③人生的步履,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
④人生这一首绵长深远的诗歌,有过婉转也有过曲折。
⑤季节里留不住的,是那飞花细雨的优柔:岁月里逃不掉的,是那难以忘却的扑期与迷离。
⑥不得不说时光总是太匆匆,伫立于回忆的门槛,只能遥望,而我们却再也回不到最初的原点。
A.④②③⑥⑤① B.⑥④③②⑤① C.⑥②⑤④③① D.④③①⑤⑥②
5.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词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徜徉于宁静之中,人生就多了一份韵 ( http: / / www.21cnjy.com )律、多了一种意境。在月下,感受大地之精美,望 、揽 、听天籁之音、赏梅花弄影;在雨中,感受自然之清新,观梧桐细雨、眺 、闻 、恋雨打芭蕉。宁静如诗。www-2-1-cnjy-com
①空中响雷 ②繁星排空 ③远山迷蒙 ④夜风入怀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
二、填空题
6.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霜风呼呼的吹着。 霜风:____
(2)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闲话:____
(3)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装饰:____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2)如何理解“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句诗的深刻含意?
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首句强调“走六小时”“长途”表明了什么?
(2)谈谈你对“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一句含意的理解。
(3)赏析结尾句中“却”字的表达效果。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被春天的阳光赶逐着,
雪已经从附近的山上
汇成许多道混浊的小河
向着淹没了的牧厂奔流。
自然用欣然的微笑
睡梦xīng松地迎接一年的初晨,
蔚蓝的天空发着光辉。
树林还透着,微微地现出绿色。
蜜蜂飞出了蜡质的蜂房
去征收田野的贡奉。
山谷干了并且斑lán起来;
一群群牛羊吵闹着,
夜莺已经在夜的静寂里歌唱过了。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奔( )流 xīng( )松 斑lán(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
(3)“贡奉”的意思是 ;“静寂”中“寂”的意思是 。
(4)仿照画线语句,写两句小诗。
四、语言表达
10.仿照示例,任选事物,用语言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
示例:蜡烛
①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②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
仿写:
选取事物: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11.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语文活动。
[活动三: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三班同学朗诵了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山高路远》。这首诗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山高路远,要有_____________精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历史上,广东不仅是丝绸、瓷器、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叶等中国大宗传统商品的出口集放地,也是世界时尚用品的重要产地,其代表就是广东的扇子。扇子,东西方都有,但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在广东订制了8万件扇子,这些扇子一抵达欧洲市场,就备受青睐、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19世纪,在美国东部海岸城市,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21教育网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无处 随时 不清风 动来 举起 消酷暑
13.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幕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21cnjy.com
材料二 “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
类别:借月抒情诗 编号:0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南唐·李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3)对材料三中的四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图1笔法圆润流畅,笔画均匀,粗细基本一致,特点是“因形立意”。
B.图2由小篆演变而来,书写效果略微宽扁,奔放纵逸,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图3由隶书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画平正。
D.图4是介于楷、草之间的一种书体,书写时笔画之间相互牵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短诗五首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塞畔(pàn) 尹(yǐn) B.一束(shù) 卞(biàn)【版权所有:21教育】
C.寂寞(jì) 飞奔(bèn) D.装饰(shì) 舵手(duò)
【答案】C
【解析】
【详解】
C.“奔”是多音字,此处应读bēn。故选C。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B.风从/大地/卷来。
C.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D.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答案】B
【详解】
B.有误。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风/从大地/卷来。故选B。
3.(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统一》---诗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聂鲁达,他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21·世纪*教育网
B.《萧红墓畔口占》---诗的作者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C.《风雨吟》---诗的作者芦荻,原名陈培迪,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D.卡之琳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与李广田、何其芳合称“汉园三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等。
【答案】A
【详解】
A.有误。聂鲁达是智利诗人。故选A。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项是( )
①经年后,再回首,一切都是美好如昔。
②回首人生路上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
③人生的步履,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
④人生这一首绵长深远的诗歌,有过婉转也有过曲折。
⑤季节里留不住的,是那飞花细雨的优柔:岁月里逃不掉的,是那难以忘却的扑期与迷离。
⑥不得不说时光总是太匆匆,伫立于回忆的门槛,只能遥望,而我们却再也回不到最初的原点。
A.④②③⑥⑤① B.⑥④③②⑤① C.⑥②⑤④③① D.④③①⑤⑥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
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仔细阅读这几个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绕“时光”来写的,故⑥句是首句,排除AD,②句中“只是再也回不去”与⑥句中的“而我们却再也回不到最初的原点。”相衔接,排除B,故选C。
5.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词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徜徉于宁静之中,人生就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份韵律、多了一种意境。在月下,感受大地之精美,望 、揽 、听天籁之音、赏梅花弄影;在雨中,感受自然之清新,观梧桐细雨、眺 、闻 、恋雨打芭蕉。宁静如诗。21教育网
①空中响雷 ②繁星排空 ③远山迷蒙 ④夜风入怀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
【答案】A
【详解】
本题可按人们认知事物的逻 ( http: / / www.21cnjy.com )辑思维规律进行排序,找到题干与要排序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可以轻松地正确排序。“望”的对象是“繁星排空”;“揽”对应的是“夜风入怀”;“眺”的是“远山迷蒙”;“闻”到的是“空中响雷”。据此,正确的排序是:②④③①。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6.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霜风呼呼的吹着。 霜风:____
(2)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闲话:____
(3)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装饰:____
【答案】刺骨的寒风 闲谈时所说的话 点缀、装点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语境义的理解能力。要结合全句大意及上下文文意,并联系生活实际推测词义。
(1)下霜时,天是冷的,因此“霜风”可理解为“寒风”。
(2)“闲话”有多种意思:闲谈:与正事无关的话;不满意的话。此处根据“卧听”表现出的适意,可确定为“闲谈时所说的话”。www-2-1-cnjy-com
(3)“装饰”可采用换词法解释,意为“装点”。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2)如何理解“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句诗的深刻含意?
【答案】答案(1)刺骨的寒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呼呼地刮着,明亮的月亮洒下光辉,我与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并排站立在旷野上接受寒风的洗礼,我却没有靠在大树身上,让它为我遮蔽风寒。21·cn·jy·com
(2)一个“却”字,既没有贬 ( http: / / www.21cnjy.com )低树的高大,又凸显出“我”的傲然自立。身处艰难困境,诗人“并排立着”“没有靠着”大树,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详解】
(1)本题考查描述诗句内容。这首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有四行,完全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用纯熟的白话写成。诗人托物咏志,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充满了美的意蕴,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强大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强大的人格。注意把“刺骨的寒风”“明亮的月亮”“我与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并排站立”的景象描述出来。
(2)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这首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的是一个冬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正好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面对这样的人世,这样的处境,诗人表现了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正显示出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进而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乃是那个时候进步青年的人生追求。可据此做答。【出处:21教育名师】
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首句强调“走六小时”“长途”表明了什么?
(2)谈谈你对“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一句含意的理解。
(3)赏析结尾句中“却”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1)强调“走六小时”“长途”既是写实,更隐含着诗人对已故者友情的深厚与诚挚。
(2)此句不说“墓畔”而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边”,蕴含着对萧红早逝的痛惜。“茶花”一直被赋予高洁、自然、清纯、朴素、秀逸等内涵,“放一束红山茶”,以寄托对她的深情悼念,也象征她山茶花般热烈、红艳的生命,传达了诗人对萧红的赞美与欣赏。
(3)一个“却”字表示天人永隔,表达了诗人的伤悼之情,也表明诗人体悟到了逝者自有其看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
【详解】
(1)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这首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戴望舒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出口吟成。首句,“走六小时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她友情之深挚。“寂寞”写出自己生活在敌占区又失去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战友,心境无比孤寂、悲凉。2·1·c·n·j·y
(2)本题考查对诗句含意的理解。本首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句,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而且,还表示萧红长眠地下,已无法慰解自己的寂寞。“放一束红山茶”,以一束红艳如火的山茶花,寄托对她的深情悼念,也象征她山茶花般热烈、红艳的生命。21*cnjy*com
(3)考查赏析重点字词的表达效果。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第三句“我等待着”,进一步抒写自己等待曙光涌观、盼望民族解放斗争胜利的急切心情。“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结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含蕴的感情最丰富。这里有伤悼萧红不幸被黑暗势力和坎坷生活夺走了生命;有惋惜萧红因早逝而不能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出更多的光和热,不能在革命文坛上创造更多更出色的作品,还有羡慕,羡慕萧红已实现了永恒的超越,无须再在长夜漫漫中苦熬苦等了,她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可据此作答。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被春天的阳光赶逐着,
雪已经从附近的山上
汇成许多道混浊的小河
向着淹没了的牧厂奔流。
自然用欣然的微笑
睡梦xīng松地迎接一年的初晨,
蔚蓝的天空发着光辉。
树林还透着,微微地现出绿色。
蜜蜂飞出了蜡质的蜂房
去征收田野的贡奉。
山谷干了并且斑lán起来;
一群群牛羊吵闹着,
夜莺已经在夜的静寂里歌唱过了。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奔( )流 xīng( )松 斑lán(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
(3)“贡奉”的意思是 ;“静寂”中“寂”的意思是 。
(4)仿照画线语句,写两句小诗。
【答案】(1)bēn;惺;斓
(2)牧厂;牧场
(3)贡献的物品;静,没有声音
(4)示例一:蝉儿爬上高高的树枝,去歌唱夏季的美好;示例二:蚯蚓走出自己的寓所,去展示优美的身段。
【详解】
(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惺忪”:.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从睡梦中醒来并恢复意识。读“xīng sōng”,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惺”“斓”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21cnjy.com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如“牧场”:适于放牧的草场 ;经营畜牧业的生产单位。注意据义定形。【来源:21cnj*y.co*m】
(3)考查对词语的释义。答此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什么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词语含义的把握。注意对词语的整体意义的理解和记忆。当然有的词语运用的语境不同,也会产生新的意义,这要根据情况而定。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词语,多查字典,多识记。如“贡奉”是“贡献的物品”的意思。而“静寂”中“寂”根据“静”去推断,应该也是“静,没有声音”之意。
(4)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蜜蜂飞出了蜡质的蜂房/去征收田野的贡奉”的句式结构。内容要与例句构成并列,且要注意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富有诗意,饶有诗味。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四、语言表达
10.仿照示例,任选事物,用语言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
示例:蜡烛
①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②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
仿写:
选取事物: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粉笔 一张智慧的犁,耕耘在黑土上。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仿句,要求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四是写作手法或修辞方法相同。要先分析例句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首先选取一事物,其次要运用借物喻理的写法,第三要运用上下两句的形式。如,灯泡,有一颗火热的心,必然光芒四射。短尺,以你有限的生命,量出无限的长度。www.21-cn-jy.com
五、综合性学习
11.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语文活动。
[活动三: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三班同学朗诵了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山高路远》。这首诗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山高路远,要有_____________精神。2-1-c-n-j-y
【答案】豪迈乐观(或“坚定执着”“顽强”等)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通读诗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诗意及关键诗句“只要不是平淡/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等,可体会诗人面对艰难险阻、困难挫折勇往直前的顽强、乐观、执着精神。21*cnjy*com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历史上,广东不仅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大宗传统商品的出口集放地,也是世界时尚用品的重要产地,其代表就是广东的扇子。扇子,东西方都有,但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在广东订制了8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件扇子,这些扇子一抵达欧洲市场,就备受青睐、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19世纪,在美国东部海岸城市,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无处 随时 不清风 动来 举起 消酷暑
【答案】(1)示例一:广东的扇子曾畅销世界。示例二:广东的扇子曾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2)示例:举起随时消酷暑 动来无处不清风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找到中心句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说明了广东的扇子在历史上风靡欧美,畅销世界。下面的事例“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在美国……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特点。(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根据对联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字数相等的要求,根据题目设定的情景,选取词性相同的词语和结构相同的短语,如“举起”与“动来”相对,同属动补式,“随时”对“无处”,同属表示时空的名词,“消酷暑”对“不清风”,同属动宾式。最后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知识,合理组织上下联。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3.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上古时期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幕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材料二 “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
类别:借月抒情诗 编号:0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南唐·李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3)对材料三中的四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图1笔法圆润流畅,笔画均匀,粗细基本一致,特点是“因形立意”。
B.图2由小篆演变而来,书写效果略微宽扁,奔放纵逸,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图3由隶书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画平正。
D.图4是介于楷、草之间的一种书体,书写时笔画之间相互牵连。
【答案】(1)中国有悠久的“月文化”。(中国人喜欢借月寄情)
(2)(示例1)月,传悠久文化;月,寄人间真情。
(示例2)月,你如一位翩翩仙子,款款走进多少文人墨客的梦中。
(3)B
【详解】
(1)细读材料,找到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即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结果。根据材料一中的“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唐代”“两宋时期”“延续至今”,以及材料二中所选南唐、唐宋时期都有借月抒情的诗句可写出探究结果“中国有悠久的‘月文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宣传标语要紧扣活动主题“中国月文化”,还要注意题干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做到语言简洁、通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B项中的“奔放纵逸”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有误,奔放纵逸指的是草书。图2为隶书,隶书注重横向取势和绞转用笔,既雄阔严整,又舒展灵动,内紧外松,自然茂密。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