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草

文档属性

名称 盗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0 17:2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盗草》
课型:新授课
《盗草》(2课时)
课前预习:
1﹑利用工具书了解戏剧术语,作者和唱词的含义。
2﹑了解民间故事《白蛇传》的内容。
3﹑完成《导学案》的1,2题(注音,生字解释)。
相关课程标准: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够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田汉及戏剧的基本常识。
2﹑分角色朗诵课文,能够流利地复述本文故事情节。
3﹑体会白素贞舍身救夫的精神和纯洁的爱情,培养学生善良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提问::我国四大民间故事是什么? 《梁祝》 《白蛇传》 《孟姜女哭长城》 《牛郎织女》
2﹑哪个同学能给大家讲讲《白蛇传》的故事?
3﹑导入:通过这位同学的讲述使我们了解蛇也并不都是邪恶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蛇传》的选段《盗草》看看本文塑造的蛇的化身—白素贞是怎样的光辉形象呢? (二)合作探究学习
1﹑作者简介:
(学生根据预习时查到的资料,简单介绍,然后由教师补充)
田汉(1898-1968)现代作家。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早年留学日本,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一生创作话剧、歌剧60余部,电影剧本20余部,戏曲剧本24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二千首,著作编入《田汉剧作选》和《田汉文集》等。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
2﹑了解戏剧常识: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 戏曲语言包括曲词、宾白和科介三部分。其中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分对白、独白、旁白和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科介,是剧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
3﹑词语理解:
(教师板书词语,由学生补充词语意思)
仗剑:拿着剑。仗,拿着。??????? ??????????佩剑:佩戴着剑。?
??????? 休得:不要。????????? ?????? ??不足惜:不值得可惜。??
?? ? 哪般:为什么。????? ?????????? 莫奈何:没有办法。??
4﹑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女生读白素贞唱词,男生读鹿童唱词,教师读南极仙翁唱词。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及矛盾冲突。
揣摩下面唱词的人物心理。
⑴悔当初不听青儿语
⑵山门神将好威严
⑶素贞低头苦哀告
⑷捧住仙草泪不干
5﹑请同学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图片展示
白素贞为救丈夫,冒着
生命危险去仙山盗取
灵芝的经过。
6﹑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白素贞这一人物形象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小组合作交流,指定代表展示小组探讨的成果)
“素贞死不足惜,只可叹我那许郎就无有回生之望了”
——心地善良,对爱情忠贞,重情重义。
7﹑分析课文主题。
课文通过讲述白素贞为救丈夫,冒着?生命危险去仙山盗草的过程,赞扬了白素贞善良的心地,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展示了人性美。
拓展升华
白素贞也是蛇,与前几篇课文中蛇的形象有何不同?
前几篇体裁是寓言,在内容上运用简练语言刻画了一个善良的农夫形象,也刻画了一个恩将仇报的毒蛇形象,主要是说明不要向恶人施善,他不会还你仁义的生活常理。而这篇体裁是戏剧,刻画了一个为救夫君,不怕牺牲的善良白素贞形象,主要歌颂坚贞的爱情和白素贞舍身救夫的牺牲精神。
达标检测:
1﹑完成《导学案》学习测评的第3,4,5题。
2﹑搜集有关蛇的传说,成语或寓言故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教学反思:
1﹑课堂教学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学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讨,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在这堂课的合作探究环节,我注重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我个人认为教师有效地提问,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所以本堂课的重点内容我是以问题呈现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最后教师总结并简要点评。
3﹑在戏剧作品中,人物的内在冲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戏剧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个性化、动作性及丰富的潜台词。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对戏剧语言的分析外,还应该适当播放由戏剧作品改编的优秀舞台剧或影视剧,让学生再直观体验中感悟戏剧语言的特点。而这点正是本课缺乏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