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承认(chén) 香蕉(jiāo) B.炕头(kēng) 脊背(jǐ)
C.夫妻(qī) 折腾(zhē) D.筒形(tǒng) 旋风(xuá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裁缝说:“亲爱的顾客,我要对您负择。”
B.孩子们冬天戴圆筒形的呢帽。
C.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加都快散了。
D.枣核蹦出来说:“生口是我牵的,你们要怎么样?”
3.下列句中带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
B.我走南闯北,终于到达了学校。
C.一听到共产党来了,鬼子吓得腿脚发软。
4.口语交际。
“趣味故事会”结束后,大家总结经验,以下发言你觉得恰当的有( )(多选)
A.有趣的故事,可以是内容充满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情节有波折的,或者是人物性格鲜明的。
B.记住故事内容,是讲好故事的前提。
C.为了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要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可以加上适当的手势。
D.讲故事的时候,要一直保持很大的音量和很慢的语速,这样别人才能听清。
5.下列句子按照课文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孩子们设法找来一些布,做了几顶圆帽子。
②方帽子店的橱窗里都是方帽子。
③小孩子们觉得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
④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各式各样的帽子。
⑤日子一天天过去,世界天天在改变,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A.②③①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④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量词。
一( )帽子 一( )帽子店 一( )广告 一( )式样
7.照样子,写词语。
人山人海(ABAC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方方正正(AABB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填空。
1.这篇课文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________________,决不做________________,小孩子不喜欢________________,他们喜欢________________。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________________,顾客们最后都进了________________。
2.方帽子店主人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方帽子店》节选
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
9.请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舒适( ) 想法( ) 突然( )
10.请从文中找到一个比喻句,画上“﹏﹏﹏”。这句话把 比作 。
11.方帽子店的主人为什么大吃一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从文中找出形容多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节选)
故事发生在冬天。裁缝店里走进一位顾客。
顾客把一卷布料放到桌上,对裁缝说:“我想做件棉袄。我已经跑了三家裁缝店了。第一家说要到秋天才能做好。第二家问我有没有等到夏天的耐心。第三位师傅倒是强些,但他最早也要到开春才能交货。我可等不及,都没让他们做。告诉您,我和别的顾客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急的顾客。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夏天?春天?……”
“不,”裁缝说,“就在冬天。”
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13.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__季,一位自称“性子____________”的顾客想要做件____________,他一共跑了____________家裁缝店。
14.请将画“﹏﹏﹏”的句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认为把“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换成“顾客站起来”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6.习作。
如果母鸡能在天空飞翔,如果蚂蚁的个头比树还大,如果老鹰变得胆、小如鼠,如果蜗牛健步如飞,如果……这些动物的经历一定很奇特,它们的故事一定很有趣。
一旦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它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呢?
①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②题目自拟。
③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承认chéng rèn。
B项:炕头kàng tóu。
D项:旋风xuàn fēng。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积累与应用。
A 有误。负择,应为:负责。
B 无误。
C 有误。骨头加,应为:骨头架。
D 有误。生口,应为:牲口。
3.B
【解析】
【详解】
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A项翻山越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B项走南闯北: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这里去学校不能用“走南闯北”,可以用“七拐八绕”。
C项腿脚发软形容人遇到什么事感觉到害怕或者是受到惊吓。
4.AB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ABC叙述正确。D叙述错误,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根据故事的内容调整音量和语速,不一定要一直保持很大的音量和很慢的语速。
5.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给句子排序的能力。做本题的时候,首先应该熟悉课文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正确排序。
本题中的句子选自课文《方帽子店》,这篇课文先总写一家帽子店都是方帽子,然后写出孩子们不喜欢奇怪又不舒服的方帽子,有了这样的感受后孩子们开始做圆帽子,就这样街上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接着方帽子店对面,出现了一家做圆帽子的店,最后总结写出方帽子店成了古董店。根据课文内容,我们会发现本题正确答案应为选项A。
6. 顶 家 张 种
【解析】
略
7. 人来人往 虎头虎脑 认认真真 干干净净
【解析】
略
8. 方帽子 别的帽子 方帽子 各种各样的帽子 各式各样的帽子 新帽子店 死板,不懂变通
【解析】
略
9. 舒服 设法 忽然
10.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帽子 碗
11.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
12. 人山人海 密密麻麻
【解析】
【分析】
9.
本题考查写近义词。
认真审题可知,题中要求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可以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符合要求的词语进行作答。
舒适:给人以安乐舒服的感觉。该词的近义词是“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这句话中的“舒服”一词。
想法:思考的结果,意见;设法,想办法。该词的近义词是“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这句话中的“设法”一词。
突然:表示发生得很急促,忽然,猝然。该词的近义词是“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这句话中的“忽然”一词。
10.
本题考查从文中找句子。
认真审题可知,题中要求从文中找一个比喻句。阅读文章可知,文中“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句子中把帽子比作碗。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章,结合文中“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可知,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是因为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
12.
本题考查从文中找词语。
认真审题可知,题中要求从文中找出形容多的词语。阅读文章可知,“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这句话中“人山人海”“密密麻麻”均可以形容人多。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密密麻麻:形容又多又密。
13. 冬 最急 棉袄 4
14.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15.我认为换了不好。因为“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能明显体现出顾客性子急的特点,换了之后就无法体现出来了。
【解析】
【分析】
13.
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和填空。
根据短文第一自然段可知,故事发生在冬天。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可知,一位自称“性子最急”的顾客想要做件棉袄,他一共跑了4家裁缝店。
14.
本题考查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方法:①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②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因此这句改为: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15.
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把“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换成“顾客站起来”不好。噌:拟声词,短促的摩擦声或快速行动的声音。因为“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能明显体现出顾客性子急的特点,换了之后就无法体现出来了。
16.范文:
如果母鸡能在天空飞翔
在森林里生活着一群鸡,它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其中,有一只母鸡,它从小就有一个飞天梦,每次看见天上飞来飞去的小鸟,它都羡慕不已。
这一天,母鸡看到一群小孩在放风筝。看到飞在天空的风筝,母鸡心想:如果把自己绑在风筝上,不就能飞起来了吗?母鸡想到就去做。
它找来材料,不一会就做出一个又大又漂亮的风筝。接着,它把自己绑在了风筝上,来到空地上准备升空。风一吹,风筝就迎着风飞了起来。可是,母鸡身体太重,风筝没飞多高就掉了下来。这个办法行不通,母鸡只好想另一种办法了。
母鸡又看了看天上的小鸟,发现它们的翅膀又大又宽,就想到一个好主意。母鸡收集了很多羽毛, 并做成了一双大翅膀。母鸡来到空地上使劲扇动大翅膀,周围的小草被扇得东倒西歪,可它依然一动不动。
母鸡突然想到:飞机起飞时需要助跑,我也来试试。于是,母鸡一边扇动翅膀,一边跑了起来。母鸡累得气喘吁吁,可依旧没有飞上天。它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太重了,就决定减肥。
每到吃饭的时候,母鸡看着同伴们大口大口地吃着,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但是,一想到飞天,母鸡忍住了。
就这样,母鸡一天天瘦了下来。它决定重新粘上大翅膀飞行。终于,母鸡飞上了天。在天空中飞翔的母鸡,别提有多高兴了。一会看看这儿,一会又看看那儿,心里美滋滋的。遇到别的小动物,母鸡还不停地叫着:“我也会飞咯,我也会飞咯……”
飞着飞着,母鸡遇到了老鹰。它吓了一大跳,赶紧逃走。可是,母鸡哪有老鹰的速度,一下就被抓住了。“一只飞天母鸡,这不是送上门的美食吗?哈哈哈……”老鹰笑着说道。母鸡一听,心里害怕极了。
最终,峰回路转,老鹰发现母鸡太瘦,嫌弃地把它一丢,就飞走了。死里逃生的母鸡长长地呼了一口气:“真是有惊无险啊!”从这以后,母鸡再也不想飞行了,原来飞行实在太危险了。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的能力,要认真审题,理清文章重点和主题,语句要流畅通顺。
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注意文章体裁,童话故事要求想象丰富,可适当夸张、幽默、神秘等,可借鉴看过的故事书和动画片帮助展开想象,着眼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情,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可以从题干中选取角度,也可以自己寻找角度看看小动物若是改变外形或者习性会有何经历,例如写母鸡如果能在天空飞翔,首先介绍故事背景,交代母鸡为什么想在天空飞翔,接着它又是怎样做的,付出了哪些努力,可结合生活实际给故事增加波澜,使内容更加曲折有趣,最后写当它在天空飞翔时又遇到了哪些动物,遭遇了什么事情。语句要通顺,尽可能展开想象将故事叙述清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