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对“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这句话的意思概括准确的是( )
A.我推测蜜蜂找到家了。 B.肯定找不到家了。
C.我推测蜜蜂找不到家了。 D.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2.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干燥(zào) 灼伤(zhuó) 合适(shì)
B.高雅(y ) 吻合(w n) 大概(kài)
C.逆风(nì) 超过(chāo) 空隙(xī)
D.掀起(xiān) 一副(fú) 钳子(qián)
3.下列同音字组词有误的一组是( )
A.mò 默写 泡沫 末尾
B.fēng 蜜蜂 山峰 锋利 刮风
C.fù 腹部 一副 丰富 一幅
D.zǔ 组织 阻力 组成 祖国
4.排列句子顺序,下面答案中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一条小溪从我们村子里静静地流过。
②小溪的一边是果园。
③小溪的另一边是田野,如今金灿灿的。正报告着丰收的喜讯
④春天,花儿盛开;秋天,果实累累。
⑤溪水是那么明净,水里的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⑥田野尽头,连绵的山峰像大海里起伏的波浪。
⑦山腰上的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绸带飘向远方。
A.① ② ⑤ ③ ⑥ ⑦ ④ B.① ⑤ ④ ② ③ ⑦ ⑥
C.① ⑤ ② ④ ③ ⑥ ⑦ D.① ⑤ ② ④ ③ ⑦ ⑥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B.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C.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D.荷叶上有几颗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二、填空题
6.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记号( ) 沉闷( ) 解释( )
号叫( ) 闷热( ) 押解( )
7.比一比,再组词。
辨( ) 蜜( ) 阻( ) 跨( )
辩( ) 密( ) 组( ) 夸( )
8.理清脉络。
1.通读课文后,我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_,通过实验证明蜜蜂有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2.在文章中,作者提出的一个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蜜蜂________________(填“找到”或“没找到”)了家。作者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课文给我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zào zhào),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wù wěn)吻合。
9.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0.植物开花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
11.这段话是围绕哪个句子来写的?用“ ”画出来。
阅读课文《小虾》片段,完成练习。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晃动 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猛烈 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2.“缸”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
13.根据文意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用“√”画出。
14.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立即——( ) 闲游——( )
15.照样子写词语。
荡来荡去: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6.判断对错,用“√”或“×”。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
17.文中加点的词语用得很精妙,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一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四、书面表达
19.习作。
从小到大你一定做过不少有趣的实验吧,从中选择一个你最想分享给大家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做实验的经过和你的感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意。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这句话中,“推测”“可能”均表示不确定,表示所给句子表示不确定之意。
阅读选项,分析可知,ABC三项意思与所给句子不符,D选项对“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这句话的意思概括准确。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中注音全对的是A项。
B项:大概kài——gài
C项:空隙xī——xì
D项:一副fú——fù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字形的辨析。
作答时,要根据给出的拼音及词语辨析汉字书写是否正确。
观察可知,ABD三项中词语书写均正确.
C选项中“一幅”的“幅”读作:fú,与所给读音不符,字形书写错误,可改为“付”。
4.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句子的排列顺序。一般解答这种题目有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仔细阅读每句话或每组句子,理解他们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综合各句的意思,想想这些话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
第三步,想想全段的内容按照什么顺序排列即找出排列顺序的依据,是按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还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方位,还是视角的变化?
第四步,按照确定的排列依据排列顺序。
第五步,按排好顺序仔细阅读两遍,如果发现句子排的位置不对就进行调整,指导这句话通顺为止。
文段讲的是村子里的小溪,先按照总分的顺序来写,再按照空间顺序来写:小溪——溪的两边——田野的尽头。阅读文段可知讲述小溪,所以第一句为①,其次就介绍小溪,故第二句为⑤,接下来就是溪的两边,所以第三句为②,介绍果园的春天和秋天,即第四句为④,第五句为③,田野的尽头可知第五句为⑥,第七句为⑦,即正确的顺序因为①⑤②④③⑥⑦,选择C项。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判断比喻句的能力。判断句子是否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主要看句子中是否有本体和喻体。本体和喻体的特点:①不是同一类事物;②有相似之处。
A项中,“好像”表示猜测。
B项中,把照在水面的阳光比作“圆镜”
C项中,“东西长安街”比作“大海”。
D项中,“小露珠”比作“钻石”。
6. hào mèn jiě háo mēn jiè
【解析】
略
7. 分辨 蜜蜂 阻止 跨越 辩论 茂密 组织 夸张
【解析】
略
8. 法布尔 辨认方向 蜜蜂飞得那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 找到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自然界有无穷的奥妙,我们应该从小养成勤观察、勤思考的习惯
【解析】
略
9.zào wěn
10. 温度 湿度 光照
1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解析】
【分析】
9.
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干燥(zào),指缺乏水分。
相吻(wěn),指符合。
10.
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阅读语段,从句子“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可知,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的原因是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11.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短文中心句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一般来讲,短文的中心句就是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这段话以设问的形式提出问题:“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然后文段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叙述。因此,这句话就是文段的中心句。这句话是一个设问句,“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句话是对这个问句的回答。
12. G 缶
13.摆动 激烈
14. 立刻 闲逛
15. 飞来飞去 跑来跑去
16.×
17.通过动作的细致描写,把小虾生气的样子写得生动形象,十分有趣。
18.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解析】
【分析】
12.
本题考查的是查字典。
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13.
本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晃动:指来回摇动或上下摆动,特指反复地和急促地或波浪式地摇动。
摆动:(动)来回摇动;摇摆。
猛烈:(形)气势雄壮,力量大。
激烈:指的是(动作、言论)剧烈;(性情、情怀)激奋,刚烈。
14.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立即:(副)马上;立刻
闲游:悠闲地游玩。
15.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仿写。
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辨析和理解,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仿写,本题中的词语格式是“A来A去”,类似的词语有打来打去、写来写去、闹来闹去、蹦来蹦云、跳来跳去、回来回去、哭来哭去、吵来吵去、想来想去、飞来飞去、说来说去、看来看去、转来转去、跑来跑去。
16.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辨析,本题中对文段划线句的理解和分析,本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划线句的内容“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等内容,可以得出这句话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
17.
本题考查的是对划线句的理解和辨析。
结合文段的内容“一张一张的”“一翘一翘地”“一突一突的”等词语,可以得出这都是动词,并且通过动作描写非常细致的把小虾生气的样子写得生动形象,十分有趣。
18.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小虾玩闹的动作来展开的。所以文段的中心句是“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19. 有趣的实验
星期五下午最后节课,我们做了有趣的小实验。为了这个吸引人的实验,星期三我就准备好了纸、毛笔、水、白醋和蜡烛。
令人兴奋的时刻终于等到了,实验课的老师先给我们演示了一遍。先准备好一张纸,再把蜡烛点燃,然后拿起纸在火上烤,要注意不能把纸点着了,烤了一会儿,老师把纸拿起来给我们看,纸上清晰地显示着月、日两个字。老师问我们纸上为什么会出现字,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纸上提前写过字”。老师温和的一笑,又教我们怎样写密字,沾上水或者白醋、或者其他无色的液体就可以在纸上写下一个隐形的字。
终于,老师让我们自己动手了,我用毛笔沾上白醋在白纸上写了一个“好”字,忙着就靠近点燃的蜡烛去烤,这真还不是个容易的事,一下子纸呼地就着火了,我慌手慌脚的把纸扔到地下,火灭了,纸中间出现了一个大窟窿。我看了看后面的同学,他已经烤出了一个“人”字。我又写了一个字,把纸晾干,这一次我小心翼翼的拿到火上去烤,左边烤烤,右边烤烤,纸都烤焦了,字也没显示出来。
我更加小心的试了一次,终于成功的烤出了一个“好”字,看着自己努力的结果,心里比蜜还甜。
小实验真有趣!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明确写作要求: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写自己做过的有趣的实验。
二、选材分析:从小到大,我们做过很多实验,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写下来,注意写清楚实验名称,实验步骤。
三、构思指导:
1、首先交代实验的名称、实验器材;
2、准确地记述实验的步骤,仔细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3、要突出实验的“有趣”。
开头: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中间:承接第一自然段,展开实验经过,注意条理要清楚,层次要清晰。
结尾:抒发自己的感情,升华主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