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3 17:3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徜徉(cháng) 尘垢(guò) B.晕皱(yūn) 孟浩然(m ng)
C.炫耀(xuàn) 胆怯(qu ) D.屈原(qū) 曝着阳光(pù)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歪头 汤园 敏捷
B.讨厌 大坝 提供
C.啼叫 挖掘 添加
D.服侍 昂贵 附近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孩子生长在无知的世界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应声虫。
B.如果孩子生长在专制的环境里,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井底蛙。
C.如果孩子没有主见,他就会成为左右摇摆的墙头草。
D.如果孩子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他将成为有才干的百灵鸟。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繁星》是冰心的诗集,《短诗三首》中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B.《绿》是艾青的作品,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绿”的喜爱和赞美。
C.《白桦》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通过描写白桦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D.《在天晴了的时候》是戴望舒的一首现代诗,让我们感受到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
二、填空题
5.辨字组词。
忠( ) 戒( ) 伏( ) 啼( )
患( ) 戎( ) 优( ) 蹄( )
6.本文以_____为线索,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前半部分写了_______;后半部分则描写了_______,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7.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 );鹅的(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2.作者在描写白鹅的时候,紧紧抓住了白鹅____________的特点,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对白鹅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表达了对白鹅的__________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白公鹅
叶·诺索夫(俄)
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 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
8.选文的第一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 )。
A.作者对白公鹅的厌恶之情
B.作者对白公鹅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C.白公鹅装腔作势
9.最能表现白公鹅走路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10.课文是从白公鹅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的,表现了白公鹅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解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 )是在院里,( )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不知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暗叫,顶尖锐,顶凄惨,( )多么贪睡的人( )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1.短文选自《母鸡》,作者是( ),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本单元我们还学过他的《________》。
12.在文中括号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无论……都……、不论……还……
13.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顶尖锐,顶凄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的“我”改变对母鸡看法的原因是( )
A.它孵出一群小雏鸡。
B.它当母亲后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15.短文第一段在全文中起到( )作用。
16.文中哪段话是对母鸡直接的肯定和赞美,用曲线划下来。
17.关于“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的赏析错误的是( )
A.这句话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母鸡的慈爱和勇敢。
B.这句话朗读应读出情感的变化,小鸡读出高兴,母鸡读出心疼。
18.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母鸡的感情是( )
A.讨厌 B.钦佩、赞赏 C.又爱又恨
四、书面表达
19.习作。
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小动物吧,今天就请你介绍一位动物朋友,试着运用第四单元学过的方法,抓住动物的特点,选择恰当的事例,表达对小动物深深的爱。
要求:题目自拟,书写工整,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3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注意认真拼读,读准字音,平时要多读、多积累。
A项“尘垢(guò)”应为“尘垢( gòu)”。
B项“晕皱(yūn)”应为“晕皱(yùn )”;“孟浩然(m ng)”应为“孟浩然(mèng)”。
C项“胆怯(qu )”应为“胆怯( qiè)”。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
A项,有误。
汤园应改为:汤圆。
意思:一种以糯米所制成的食品。由糯米粉揉制成圆团状,分有馅、无馅两种。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先读一读选项的句子,理解这些话的意思,再结合语境分析。
A项,应声虫:比喻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的人。句子没有表示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的人,句子中的“无知”“目光短浅”应用井底蛙形容。故A项错误。
B项,井底蛙:比喻目光短浅,见识狭隘之人。句子没有提到目光短浅,见识狭隘,“唯唯诺诺”应用应声虫形容,故B项错误。
C项,墙头草:比喻善于随情势而改变立场的人。句中“没有主见”“左右摇摆”指的就是墙头草,故C项正确。
D项,百灵鸟:比喻一些声音好听、嗓子清脆、唱歌好听、生性活泼可爱、声音甜美的人。句子指的是成为有才干的人,百灵鸟是形容唱歌,用在此处不符合,故D项错误。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B项错误,《绿》是艾青诗歌创作第二个高峰的代表作,在诗中他以满腔的激情,奇特而瑰丽的想象,生动描绘岭南早春的景色,表达对祖国无限生机的赞美。
5. 忠厚 警戒 埋伏 啼叫 患者 戎马 优秀 马蹄
【解析】

6. 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变化 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 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
【解析】

7. 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毫不相让 高傲 鹅的叫声 鹅的步态 鹅的吃相 喜爱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1.选自课文《白鹅》,作者是丰子恺。根据原文: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可知答案。
2.《白鹅》,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白鹅与众不同的“傲慢性格”做了生动的描绘,写白鹅高傲特点从叫声、步态和吃相这几个方面可以表现出鹅的高傲。所以这是一篇重点写了鹅的高傲;二是叙述了白鹅对“我”一家所做的贡献,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8. 比喻 B
9.慢条斯理
10. 走路的姿态 平时的活动 慢条斯理、无忧无虑
【解析】
【分析】
8.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和文章的理解。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比喻句不仅要有比喻词,还要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
结合句子“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可知,把“白公鹅”比作“海军上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白公鹅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9.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我们要通读片段,勾画出与题目相关的语句,然后筛选出有效信息,总结作答即可。
结合文中第2自然段“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 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可知,最能表现白公鹅走路特点的词语是“慢条斯理”。
10.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外阅读的理解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文章想 要表达的内容,加以思考与分析,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从文中第2自然段“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第3自然段“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等句子可知道作者从公鹅的“走路姿态”、“平时活动”两方面描写,突出了它“慢条斯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
11. 老舍 猫
12.不论……还 无论……都
13.特别、十分、很
14.B
15.承上启下
16.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7.A
18.B
【解析】
【分析】
11.
本题考查文章作者及出处。
短文选自《母鸡》,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本单元我们还学过他的《猫》。
12.
本题考查关联词。
由原文可知院里还是院外,表示连词,我们需要选表示连词的关联词,所以用“不论……还 ”;第二句话,表示转折关系,我们需要选表示转折的关联词,所以用“无论……都 ”。
13.
本题考查对句子中重点词的理解。
原文句子的意思是声音十分尖锐,十分凄惨。所以“顶”的意思是:特别、十分、很。
14.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原文“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可知,改变我对母鸡看法。故本题选B。
15.
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
选文第一段承接上文“我对募集的看法”并引起下文“孵出小鸡后我改变了看法”,所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6.
本题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
由原文“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可知,是对母鸡直接的肯定和赞美。
17.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由原文“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可知,体现我对母鸡的心疼,而不是感受到了母鸡的慈爱和勇敢。故本题选A。
18.
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选文通过对母鸡孵化出小鸡后的变化,突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形象,可以看出作者对母鸡的感情是钦佩、赞赏。故本题选B。
19.范文:
可爱的小鸭子
奶奶家养了一群小鸭子,它们真惹人喜爱。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回乡下看望奶奶,在那里住了一个月。每天我都会和奶奶一起照顾小鸭子,我发现它们不仅可爱,还很有趣。
小鸭子长得很可爱。看!它们全身上下都长着浅黄色的细毛,细长的脖子上顶着圆圆的小脑袋。小眼睛黑亮黑亮的,好像对周边的环境充满了好奇,总在张望。它们的吃相也甚是可爱。橘黄色的嘴巴扁扁的,像一把小铲子,吃东西的时候,用力一铲,一仰脖就吞下去了,嘴里还不时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小鸭子的尾巴向上微微翘起,就像小木船的船尾。
小鸭子走路、游泳时也很有趣。它们走路时,总是挺着胸,拍着翅膀,一摇一摆地走着,还不停地“嘎嘎”地叫着。游泳的时候,它们一刻不停地拨动着双脚,不时把头钻入水中,用嘴捕捉小鱼和小虾,并迅速把小鱼和小虾吞进肚里,饱餐一顿。小鸭子时常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起戏水、觅食,相处得十分融洽。公鸡总是相互打斗,但小鸭子它们从不争吵,常常结伴而行。
回家的那天,我舍不得离开这群可爱的小鸭子,特意再出发前喂了一次鸭子。望着这群可爱的小鸭子,我真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再与它们相处。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详解】
题目要求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同学们选择自己熟悉的动物朋友,写一篇文章介绍这位动物朋友。同学们要记得为作文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同学们可以写家里养的宠物,可以写与自己有过一次深刻经历的小动物,也可以写日常遇到的别人家的宠物。
写作要点:1、抓特点,写外形。要抓住最具特点的地方来写。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2、抓习性,显性格。动物的生活习性主要指它的吃食、居住、睡眠、活动、性情等方面。描写行为可以结合动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动作描写要写出连贯的动作,准确运用动词描写动物的习性。3、抓趣事,表情感。动物虽然不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但是,它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在观察描写时,就应该从它们的动作、叫声中去体会和想象它们的“情绪、思想”变化。
写作方法:开头:交代事情发生的情境,引出要描写的动物朋友。中间:详细介绍动物朋友的特点,包括外形、生活习性等,例如小狗爱吃肉、聪明、爱玩游戏,小猫爱吃鱼、爱玩捉迷藏、爱挠沙发……建议与典型事例相结合进行叙述。结尾:结合开头,再次点题,表达出对动物朋友的喜爱之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