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懒皮 蚊帐 顺序 B.催眠 蜻蜓 和谐
C.莲蓬 老翁 锐利 D.奇幻 复杂 霸气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A.纺织娘的歌声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 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B.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可爱极了。
C.老师对成天不专心学习的同学指手画脚。
D.夜幕降临,璀璨的星光照耀着整个大地。
3.下列诗句不是写景的一项是( )
A.日常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B.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C.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D.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写的,“杂兴”指随兴而写的诗。
B.《天窗》一文的作者是中国著名作家巴金,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与向往。
C.《乡下人家》一文中,作者将情融人景、物之中,展现了乡下人家充满诗意的生活。
D.转述时,要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是( )
A.什么是故乡?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B.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韵,意境等……因此,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二、填空题
6.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皇冠( ) 坦率( )
冠军( ) 概率( )
7.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 (2)树头新绿未成阴:_____________
(3)白发谁家翁媪:_____________ (4)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
8.理清脉络,内容梳理第三步。
1.《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_______________的画面,渗透着诗人______________。
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
3.《清平乐·村居》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 ;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 ;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 ,她们捧起了水, ……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9.辨一辨,再组词。
竖( ) 镜( ) 瓣( )
坚( ) 境( ) 辩( )
10.照样子,写词语。
如雾如烟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草如茵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1.“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 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表现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如雾如烟 B.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 C.翅膀上裹着白云 D.抖落一片片花瓣
13.你是如何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这句话的?想象一下,水里还会呈现哪些景物的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__,描写了___________的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____________之情,以及对_____________热爱。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①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②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15.《三月桃花水》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_,刘湛秋,当代_______、_______、_______。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被大学生誉为“_______”。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_______》、《_______》等。
16.多音字组词。
铛 dāng ( ) chēng ( )
朝 zhāo ( ) cháo ( )
17.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明洁——( ) 绮丽——( ) 回旋——( )
18.仿照第一自然段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二自然段连用两个______句,句①中作者把河流解冻说________,一个“醒”字写出了河流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看到河水哗哗流淌时的_______之情。句②写朝霞________的情形。“舞动”写出了桃水的________。
20.本文开头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疑问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1.习作。
也许你生活在乡村,对那里的一草一木充满感情;也许你生活在城市,对那里的一花一景都特别喜爱。现在请选一处你喜欢的景物写下来吧!题目自拟,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字形易错字的辨析。
BCD书写正确。
A.有误。懒:怠惰,与“勤”相对:懒汉。懒怠。;赖:刁钻泼辣,不讲道理,赖皮,因此把“懒皮”改为“赖皮”。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A.恰当。甜甜蜜蜜:味道同蜜一样甜。
B.恰当。山清水秀:形容山水风景优美。也说山明水秀。
C.不恰当。指手画脚:形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也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指手画脚是贬义词,此处用来形容老师批评同学,不恰当。
D.恰当。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A项,诗句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句的意思是: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田里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B项,解释如上。
C项,诗句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前两句的意思是: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这是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乡村景色的描写。
D项,诗句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题干的句子意思是: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这是对人物的描写,不属于写景,符合题目的要求。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以及古诗的理解。
A.正确。《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描绘了初夏江南的田园风光。
B.不正确。《天窗》一文作者是文学大师茅盾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而写的一篇散文。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和丰富的想象。
C.正确。《乡下人家》描写了乡下人家的朴实、自然和谐,展现了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本文的写作顺序是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的。
D.正确。我们在向别人进行转述时要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注意人称的转换。
5.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学生要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再根据具体的语境选出使用无误的一项。
A项是设问句,“生在哪里”在句子中没有疑问语气,它的后面是表示停顿,用逗号,不用问号。
B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项所引用的两句诗只是作为作者语言的一部分,句末句号要放在引号的外面。
D项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
6. guān shuài guàn lǜ
【解析】
略
7. 稀疏。 树荫。 老翁和老妇。 顽皮、淘气。
【解析】
略
8. 儿童在菜花地里追逐蝴蝶 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农村初夏的自然景色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画面 轻松闲适的心情和对农村宁静和平生活的喜爱
【解析】
略
9. 竖琴 明镜 花瓣 坚定 境界 争辩
10. 如醉如痴 如火如荼 如泣如诉 柳如眉 美如画 白如雪
11. 比喻 桃花水 竖琴 动听 柔和 空灵 悠扬 碧绿的荷叶,是夏天的雨伞。 满山的红叶,是秋天的邮票。
12.ABD
13.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三月的桃花水比作明镜,写出了三月的桃花水清澈、明特点,能像镜子一样照出春天美丽的身影,如照出空中的燕子和白云、岸边的垂柳、河边的姑娘等,表达了作者对三月的桃花水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小河里还会呈现这些景物的倒影:飞来飞去的小鸟、岸边盛开着的五彩斑斓的小野花、挂头红艳艳的桃花。
14. 散文 人们与三月桃花水紧紧相连的纯朴、恬静 喜爱和赞美 春天、大自然的热爱
【解析】
【分析】
9.
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竖组词:竖琴、横七竖八、横竖、竖蜻蜓、鱼竖、横躺竖卧。
坚组词:坚决、坚毅、无坚不摧、坚强、坚韧、坚韧不拔、坚定、坚固。
镜组词:镜片、显微镜、跌眼镜、镜头、目镜。
境组词:止境、处境、身临其境、情境、梦境、境况、过境、境地。
瓣组词:蒜瓣、瓣胃、重瓣胃、豆瓣儿酱、瓣膜。
辩组词:辩论、争辩、分辩、不屑置辩、辩解。
10.
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如雾如烟仿写:如醉如痴、如泣如诉、如火如荼、如痴如醉、如手如足、如梦如醉、如埙如篪、如履如临、如醉如梦、如埙如箎、如诗如画、如切如磋、如荼如火、如醉如狂。
草如茵仿写: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11.
本题考查赏析修辞手法和仿写句子。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桃花水比作竖琴。表现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动听、柔和、空灵、悠扬。
仿写:六月的微风是夏季的丝带。
二月的杏花枝,是春天的欢庆 。
12.
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3.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和开放性试题。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三月的桃花水比作明镜,写出了三月的桃花水清澈、明特点,能像镜子一样照出春天美丽的身影,如照出空中的燕子和白云、岸边的垂柳、河边的姑娘等,表达了作者对三月的桃花水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从明镜中看到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裏着白云。从明镜中看到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从明镜中看到了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袅袅升起了炊烟。
14.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是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散文常用线索或寄托物将材料串联起来,讲究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通读全文,本文的体裁是散文,这三月桃花水的美与淳朴括静的乡村生活紧紧相连。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写了春天河水美妙的声音和鲜艳的颜色,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沉醉。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由衷喜爱之情。以及对春天、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5. 刘湛秋 著名诗人 翻译家 评论家 抒情诗之王 写在早春的信笺上 温暖的情思
16. 铃铛 电饼铛 朝霞 朝代
17. 明亮 艳丽 盘旋
18.是什么香气,像一阵夜来香,缓缓飘过屋前? 是什么颜色,像一片蔚蓝的天空,烘托着画面?
19. 拟人 人的苏醒 朝气蓬勃 惊喜 倒映在桃花水中 灵动与活力
20.这两个疑问句分别点明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和光芒的特点,既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做铺垫,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分析】
15.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三月桃花水》,散文,作者是著名诗人、词人、翻译家、评论家刘湛秋,描写阳春三月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语言优美,引人入胜。
刘湛秋(1935-),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
他被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和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
出版的作品有散文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温暖的情思》。
16.
本题考查多音字组词。
铛:[chēng]烙饼用的平底锅 饼~。[dāng]形容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 钟敲得~~响。
朝:[cháo]朝代 唐~。改~换代。[zhāo] 早晨 ~阳。一~一夕。~令夕改。
17.
本题考查近义词。
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去找,想想和所给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明洁:明亮,洁净。近义词:明亮、洁净。
绮丽:鲜艳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近义词:艳丽。
回旋:绕着圈子来回的飞或走;可进退;可商量、变通。近义词:盘旋。
18.
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
注意加点词和例句的结构,仿写要注意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和结构即可。注意仿写的合理,不要有错别字。
例句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及两个“是……,像……”的句式,仿写时注意。把桃花水的声音比作铃铛,把桃花水的光泽比做丝绸。
示例:是什么音符,像一只可爱的画眉鸟,轻轻地跳跃在树梢 是什么旋律,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汩汩地奔跑在山间
19.
本题考查分析句子。
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
从“河流醒来了”及“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可知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是拟人句。句①中作者把河流解冻说人的苏醒,一个“醒”字写出了桃花水映着朝霞向前流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看到河水哗哗流淌时的喜悦之情。
句②写朝霞倒映在桃花水中的情形。“舞动”写出了桃水的灵动与活力。
20.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掌握。
《三月桃花水》文章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和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的信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语言非常优美,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文章总起用了两个问句,开头就用连用两个疑问句,句中还带上了比喻,把桃花水的声音比作铃铛,把桃花水的光泽比做丝绸。仿佛从文字里能听到这清脆的水声,摸到这如丝绸般顺滑的春水。分别点明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和光芒的特点,既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做铺垫,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1. 家乡的小溪
我爱我的家乡,但我更爱家乡的那条小溪。它像一支美妙的乐趣,在我心里久久回荡,给我留下无限美好的回忆。
每次回老家,刚下车就沿着小路向小溪方向奔去,远远的就闻到了夹杂着泥土气息的花香草香。一路上野花满地,白的、粉的、黄的、红的……好像大地妈妈穿的一件花衣服。各种不知名的小草竞相生长,生机盎然。走在“花路”上,香气扑鼻使人陶醉。
穿过一片嫩绿的竹林就听见附近“叮咚”“叮咚”的流水声,一阵风吹过,流水声和竹林发出的沙沙声融为一体,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在演奏美妙的乐章,充满诗情画意让人百听不厌。
听见这美妙的声音心里好激动,不自觉地加快步伐,终于解开向往已久的家乡小溪的面纱了。我不顾还有一丝丝的寒意迫不及待跳下溪中水花乱溅,溪水浅了好多但还是那么清澈见底,成群的的小鱼被我吓得四处乱串;那懒懒的怯怯的从石缝下探出头来的螃蟹匆忙缩回了头。引得爸妈哈哈大笑。飘零在水中的花瓣和散落的竹叶随溪水缓缓流去,乱串的小鱼不忘找吃,不时将嘴探出水面去啄食,发出“咆咆”的声响。
在小溪的中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铺成的“小石桥”,可以通到对岸,但一不小心就可能从滑滑的石头上掉下水,让人感觉更刺激、更好玩有趣。
小溪不远处原来破旧的房子不见了,变成了一栋栋新的整齐排列的楼房,爸妈说是政府给老百姓搞的新农村建设。
家乡的小溪见证了家乡的变化,咚咚流淌的溪水灌溉着家乡肥沃的土地,养育勤劳善良的祖祖辈辈,相信有党的春风,家乡的小溪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家乡的人民一定更加的富裕。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次考查了习作,即话题作文。首先要给文章拟定一个标题再进行写作。这类文章写作时应注意:
一、审清题意:
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选择一处最喜欢的景物写一篇习作。可以写乡村家乡的一草一木,也可以写繁华城市的一花一景。题目自拟,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二、选材分析:
想想自己最熟悉的或最喜欢的是家乡哪个地方,将最有内容或最想介绍给大家的地方确定为习作内容。确定写作内容后,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等特点描写出来,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构思指导:
①开头:开篇点题,引出所要描述的景物。②过程:在写作中可以按照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写景的顺序,描写出景物层次分明、清晰自然的特点。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③结尾:照应开头,写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抒发感情。④还可以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