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寒食》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寒食》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4 12:3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部编版 六年级下
寒食
你对题目有哪些了解?
温故知新
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是千年如一的。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温故知新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理解诗意
我国古代有“改火”的习俗:每年熄灭旧火、重新取火,从而避免陈疾,获得新的生命力。寒食节当天要折柳插门,取的新火还往往是榆柳之火,皇帝也会将新取得的火种赐给权贵大臣,以示恩宠。
作者简介
韩翃(hóng),生卒年不详,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体裁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
初读古诗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划出音步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划出音步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划出音步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划出音步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划出音步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划出音步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找出韵脚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此首诗的韵脚是( )。
ɑ
理解诗意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飞花:落下的花瓣随风飞舞。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
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暮春的长安城,落下的花瓣处处随风飞舞,
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理解诗意
“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理解诗意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这是唐诗中常见的以汉喻唐的写法。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
而得到燃烛。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傍晚,皇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
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理解诗意
据《本事诗》记载,唐德宗十分欣赏这首诗,欲赐作者一个不错的职位,但当时的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内臣奉旨后询问是哪一个韩翃,德宗当即亲书此诗,批示“与此韩翃”。可见此诗极受推崇。
讽刺
板书设计
寒食
太平
恩宠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知能建构
从《寒食》这首诗中,我知道在作者( )生活的( )代,人们就有( )、( )的习俗。 。
韩翃

吃冷食
改火
古诗新唱
寒食
课堂练习
写出古诗描写的节日名称
《元日》(王安石)—— ( )
《清明》(杜牧)—— (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元旦
清明
重阳
作业布置
1、给别人讲寒食节的传说并朗诵
《寒食》这首诗;
2、抄录三首与节日有关的古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