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植物 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课程标准》第八大部分“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内容。藻类植物的特征及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重要意义。
表一 课标要求及教学建议列表
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
概述植物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认识校园内的植物并挂牌。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学行为的方向、目标、效益准则,所以每位教师必须熟读课标,研究课标。首先,对每条标准进行分解,确认其中的行为动词—— “描述”、“列举”、“说明”的要求,进而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与行为动词的相应关系,确定其 学(知识目标的水平要求划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基本层次,技能目标的水平要求划分为模仿、独立操作两种种水平)。接下来,依据“行为条件” 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精心设计课程,上好每一堂课。
“概述植物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使用了行为动词“概述”,与之对应的水平要求是“理解”水平,促使学生能够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基于以上分析,对《藻类植物》的学习,应通过实验、观察与思考、讨论等活动获得,通过有效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基于活动体验理解藻类植物的最基本的特征,从而让学生明确在生物圈中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绿色植物,以及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藻类植物”是鲁科版初一下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本课时是“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一章的开篇。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确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实验和观察归纳藻类植物特征的方法是本节的难点。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对本节的要求是: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达到课标要求,教材主要通过实验——观察衣藻和水绵的结构,观察海带加热后的颜色变化,得出藻类植物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论;通过与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形态的比较,得出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的结论;教材通过图示的方法,简明得呈现了藻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六年级学生在初一上册,对动植物细胞以及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的叶片结构等知识已经有充分的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学期,学生多次操作显微镜,显微镜的使用已经非常熟练。
能力方面:经过了半年的生物学的学习,学生基本已经适应初中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科学探究能力,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能力。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很强,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嘴、动脑、动手,去发现、归纳、总结,人人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素养。
在教材最后点明了藻类结构极为简单,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植物,经过数亿年的漫长岁月,有些藻类逐步演变成现在各种各样的植物,从而明确了藻类植物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
四、教学目标
1.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状况。
五、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明确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通过实验和观察归纳藻类植物特征的方法
六、课前准备
组织兴趣小组采集南阳河河水、各学习小组调查搜集莱州的海洋藻类,准备显微镜、酒精灯等实验器材
七、课时建议 1课时
八、教学设计
授课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南阳河景色导入新课二、观察淡水藻类1.肉眼初识2.显微探秘(1)明确目的及实验步骤(2)实验观察(3)展示交流以及点评(4)讨论明确藻类的营养核形态特点三、观察海洋藻类(1)课前调查——初识海洋藻类(2)演示实验揭秘褐藻和红藻体色之谜(3)微观探秘海洋藻类a.实验观察b.交流现象四、梳理归纳五、藻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学生试着说(2)看视频后完善五、链接生活-环保支招六、盘点收获七、结束语 播放拍摄的南阳河景色照片,组织学生明确水域中的藻类植物,激发学生质疑后,明确课题。组织学生分小组看一看,摸一摸南阳河水,交流发现教师点拨——水绵组织学生阅读课本2-3页实验:重点了解“实验步骤”中的1和2.点拨一次实验完成1和2出示观察任务和友情提示巡视指导,将优秀的图像手机拍摄并上传到电脑展示几个小组观察到的物像针对最典型的一副组织组长上台带领小组展示交流(以水绵为主),交流后进行肯定和鼓励。启发其余小组,继续交流其他发现【预设一】衣藻【出示】观察过程中录制的学生显微镜中的物像录像【微课】展示兴趣小组搜集的衣藻微课点拨学生明确衣藻有叶绿体属于藻类植物【预设二】栅藻引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像【出示】讨论题:1.这些藻类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吗?前面的哪些观察结果可以支持你的判断?2.藻类植物的形态与你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问题下配上衣藻模式图,观察的水绵图、镊子上的水绵、水培绿色开花植物。)教师及时总结并板书【过】刚才我们观察了南阳河中的淡水藻类,我们美丽的莱州湾又有哪些藻类?课前我们分组调查了莱州湾中的海洋藻类,请各组上台展示交流。【引导一】学生观察调查搜集的藻类实物,提出质疑,马尾藻为什么不是绿色的?演示水煮马尾藻和石花菜实验【引导二】马尾藻是否具有根茎叶?组织学生用光显微镜 马尾藻临时切片.巡视指导学生并拍摄物像的照片组织展示交流对比马尾藻叶状体和迎春叶切片,进一步明确马尾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出示表格进行梳理组织评价藻类植物营养形态结构分类组织基于生活经验交流出示视频后交流总结既有有利一面又有有害一面出示我们莱州的南阳河部分河段出的水华以及其他淡水藻类疯长现象,组织学生环保支招教师出示调查的政府治理情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藻类植物如此简单,大约在30亿年前就出现在海洋中。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植物类群,有些藻类逐渐登陆地,一步步演变成现在的各种各样的植物比如【PPT云峰山的松树、崖上银杏、大基山墙藓、蕨类】这些植物又有哪些特点?你想知道吗?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欣赏景色感受家乡秀丽春水,之后,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学生观察到看到绿色丝状一团,摸起来黏滑。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及实验步骤学生交流改进实验的方法看到的图像清晰,给其他图像不清晰的提建议学生评价物像提出观察建议组长上台主持,其余组员台下交流发现交流发现的绿色的多细胞藻类(栅藻),动得小球学生看到衣藻游动以及绿色的叶绿体进一步观察鞭毛和叶绿体根据栅藻有绿色的叶绿体明确它属于藻类植物讨论后交流答案各小组上台展示交流明确石花菜之所以不是绿色,是因为它富含的藻红素遮盖了叶绿体的绿色,马尾藻是褐色是因为含有藻红素和藻黄素遮盖了叶绿体的绿色分小组观察讨论对比观察三个部位的切片极为相似,得出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细胞之间非常相似学生完成表格交流答案吃-食用,还能制造氧气观看视频释放氧气站大气中的90%作为鱼的饵料、食用、药用赤潮、水华,有害学生交流倾听关注,产生兴趣。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