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2
0
2
2
教科版科学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①观察实验中的种子发芽情况,我们有了什么发现
②比较各组的实验结果,我们又发现了什么
日期 种子的变化
1号组( ) 2号组( )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1.收集观察记录
2.交流观察记录
首先介绍实验内容,比如我们组实验设计是“种子的发芽是否与xxx有关。”
其次交流在实验中观察的现象包括种子的变化及其数量。
最后谈谈我们的发现。
日期 种子的变化
1号组( ) 2号组( )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在土壤里
无土壤
种子膨胀, 数量3
种子膨胀,数量3
种皮破裂,数量3
种皮破裂,数量3
出现根,数量3
出现根,数量3
长出子叶,数量3
长出子叶,数量3
某组关于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观察记录
3
3
3
3
14
15
16
17
3.整理观察记录
研究同一个条件的小组集中到一起,整理实验信息,分析数据,解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的实验记录单上。
4.分享与交流
①和做相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收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看看
和实验前的预测是否一致。
②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发现,看看他们是怎样用实验数据来解释结果的。
土壤
无土壤
有土壤
18
18
0
18
17
1
土壤的有无对种子发芽影响不大
温度
4℃
18℃
18
16
2
18
1
17
种子发芽需要适宜温度
光照
无光
有光
24
24
0
24
24
0
种子发芽与光照关系不大
水
无水
有水
24
24
0
24
0
24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水分
空气
无空气
有空气
12
24
0
12
0
24
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空气
种子发芽的过程
吸水膨胀→种皮破裂→出现根→长出叶
根据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我们怎样用实验中的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
①实验中的两组对照数据一样或基本一样,说明实验结果和预测一致;
②如果两组数据差别很大,说明实验结果和预测不一致。
资料卡片: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要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重量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一、探究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1.在研究绿豆种子的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中,通过与相同实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我们发现( C )。
A.有土壤的绿豆种子发芽了
B.没有土壤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
C.有土壤和没有土壤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
绿豆种子的发芽不需要
土壤
2.我们还与不同的实验小组进行了分享和交流。研究绿豆种子的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的实验中,其他小组是这样做的:
改变的条件: 。
不变的条件: 、 、 。
通过实验,他们组发现:
。
温度
水分
空气
光照
放在
冰箱内的没有发芽,放
在常温下的发芽了
他们的结论是:
绿豆种子发
芽需要合适的温度
。
3.研究绿豆种子的发芽是否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其他小组是这样做的:
改变的条件: 。
不变的条件: 、 、 。
光照
水分
空气
温度
通过实验,他们组发现: 。
他们的结论是: 。
两组
绿豆种子都发芽了
绿豆种子发
芽不需要光照
4.通过交流和讨论,最终我们发现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的条件有( D )。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以上都是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绿豆种子不会发芽。 ( × )
2.有些绿豆种子不发芽可能是外界条件的原因,也可能是自身的原因。 ( √ )
3.把种子长期浸泡在水里比较容易发芽。 ( × )
4.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取的种子数量不同,对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无影响。 (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辣椒一般是春季种植夏季收获,可是现在人们利用塑料大棚在冬季也种植了许多辣椒,从种子发芽的角度来看,这主要是( C )。
A.保持水分 B.提供氧气
C.保持适宜的温度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种子发芽实验操作方法的是( B )。
A.给种子编号 B.给种子加热C.在盒子中垫纸巾并往上滴水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B.种子发芽一定需要阳光
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4.粮仓里储存的种子一般不会发芽,主要原因是缺少( C )。
A.土壤 B.空气 C.水分
5.健康饱满的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有( C )。
A.光、适宜的温度、空气
B.土壤、空气、适宜的温度
C.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
6.甲、乙、丙、丁四个小组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一定水分”,合理的方式是( C )。
A.任选一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就可以说明问题
B.综合分析四个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说明问题
C.选择甲组的有水组的数据和乙组的无水组的数据对比说明问题
7.在早春播种时,人们往往会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后的土地,这样做能够促进种子提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 C )。
A.保持水分
B.提供氧气
C.提高温度
四、分析题。
小科同学为了探究凤仙花种子的发芽条件,设计了一个探究方案(如下表)。请根据方案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培养皿编号 种子的数量/粒 种子所在的环境
甲 1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纸巾,有干燥土壤,有阳光照射
乙 1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的纸巾,有干燥土壤,有阳光照射
丙 1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纸巾,无土,有阳光照射
丁 1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纸巾,有干燥土壤,黑暗
1.仔细阅读方案,这个设计中有一处明显的不足,我的改进建议是
。
种子数量太少,每个
培养皿中至少放3粒大
小相同的种子
2.改进方案后,若要探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应选择培养皿 和 进行实验。
甲
丙
3.用甲、丁两组进行对比,要探究的问题是绿豆种子发芽( C )。
A.是否需要水
B.是否需要空气
C.是否需要阳光
4.种子发芽过程中最先长出的是 。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