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力的合成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力的合成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4 22:1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力的合成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的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B.建立“点电荷”的概念
C.建立“电场强度”的概念 D.建立“冲量”的概念
2.如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力恰好围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且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F1<F2<F3,则下列四个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3.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分力的夹角小于180°时,合力的大小随两力夹角增大而增大
B.两个分力的夹角小于180°时,合力的大小随两力夹角的减小而增大
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
D.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
4.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一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方向力的作用,其中水平向右的力F1=5N,水平向左的力F2=10N,当F2由10N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二力合力的大小(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5.在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之间的夹角应取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6.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时,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D.实验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算出合力大小
7.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1.5L(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
A. B. C.kL D.2kL
8.关于合力和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大小一定大于分力大小
B.合力大小至少大于两分力中的一个分力大小
C.两个分力夹角为锐角时,合力大小一定大于任一分力的大小
D.两个分力夹角为钝角时,合力大小一定小于任一分力的大小
9.已知两个力的合力为20N,则这两个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
A.18N、18N B.10N、20N C.8N、15N D.9N、10N
10.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作用在水平橡皮筋上,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长到一定长度;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该橡皮筋,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长到相同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是F1、F2的合力
B.F1、F2的大小之和等于F
C.若保持甲中的橡皮筋在图示位置,可以只改变图中F1的大小,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
D.若保持甲中的橡皮筋在图示位置,可以只改变图中F2的大小,F2的方向和F1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
11.如图所示,重力为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0.2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4N,向左 B.10N,向左
C.4N,向右 D.14N,向右
12.下面关于合力和它的两个分力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的一个分力
B.合力有可能小于其中任意一个分力
C.两个分力的大小不变夹角在0~180°之间变化,夹角越大,其合力也越大
D.两个力和的夹角不变,大小不变,只要增大,合力F就一定增大
13.在玉树地震的救援行动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如题图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1.0×104N
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2.0×105N
C.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D.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
14.一个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1N,2N和5N的三个共点力作用,其合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  )
A.8N,0 B.7N,1N C.8N,2N D.6N,4N
15.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经常采用下图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应将弹簧放置水平桌面测量原长
B.“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体现了“控制变量”的物理思想
C.“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弹簧的弹力可由所挂钩码的重力求出
D.“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一定沿着AO方向
二、填空题(共4题)
16.互成角度的三个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1=8牛,F2=15牛,则F3的大小范围为______N ,F2和F3的合力大小为_____N.
17.有两个力,一个是8N,一个是10N,它们合力的最大值等于_______N.
18.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3N、4N、6N,它们的合力最大值为___________N,最小值为___________N。
19.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
(1)下列器材实验需要的是____________(多选)。
A. B.
C. D.
(2)某次实验中,如图所示弹簧秤的读数是____________N;
(3)此实验主要步骤如下,其中有一个步骤有重要遗漏,该步骤序号是____________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只弹簧秤的示数F1和F2;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结点到达位置O,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三、、综合题(共4题)
20.若一个物体受多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六个共面共点力,大小分别为1 N、2 N、3 N、4 N 5 N、6 N,相互之间的夹角均为60°,求它们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1.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和,当它们的夹角为时,合力为,则当它们间夹角为时,合力多大?
22.如图所示,物体重G=100N,并保持静止.绳子AC与BC分别与竖直方向成30°角和60°角,则绳子AC和BC的拉力分别为多大
23.如图所示,已知一个力F和其中一个分力,试用作图法画出另一分力.
(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B
6.B
7.B
8.C
9.D
10.A
11.D
12.B
13.C
14.C
15.C
16. 7-23 8
17.18
18. 13N 0
19. BD 3.00 C
20.6 N,方向与5 N的力相同
21.
22.,
23.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