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课前中后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9.4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课前中后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4 22:44:06

文档简介

9.4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课中练
一、静电平衡
【课堂引入】
1. 如图所示,不带电的金属导体放到电场中,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将发生定向移动,使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请思考下列问题:
(1)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原因是什么?定向移动的方向如何?
(2)自由电子能否一直定向移动?为什么?
【例题】
2. 长为l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R处,如图所示。当棒达到静电平衡后,棒上的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P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等于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
【课堂练习】
3.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把一原来不带电的绝缘导体向带负电的小球P缓缓靠近(不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
B. 导体内电场强度越来越大
C. 导体的感应电荷在M点产生的电场强度恒大于在N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D. 导体的感应电荷在M、N两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相等
4. 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现在沿球直径的延长线上放置一根均匀带电的细杆MN,如图所示。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球内直径上、、三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三者相比,则(  )
A. 最大 B. 最大
C. 最大 D.
【例题】
5. 一带有绝缘座的空心球壳A带有4×10-8C的正电荷,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B带有2×10-8C的负电荷,使B球与A的内壁接触,如图所示,则A、B的带电量分别为(  )
A. QA=1×10-8C QB=1×10-8C B. QA=2×10-8C QB=0
C. QA=0 QB=2×10-8C D. QA=4×10-8C QB=-2×10-8C
【课堂练习】
6. 如图所示,在绝缘板上放有一个不带电的金箔验电器A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空腔导体B。下列实验方法中能使验电器箔片张开的是 (  )
A. 用取电棒C(带绝缘柄的导体棒)先跟B的内壁接触一下后再跟A接触
B. 用取电棒C先跟B的外壁接触一下后再跟A接触
C. 用绝缘导线把验电器跟取电棒C的导体部分相连,再把取电棒与B的内壁接触
D. 使验电器A靠近B
二、尖端放电 静电屏蔽
【课堂引入】
7. (1)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保护建筑物的一种设施,其原理是什么?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其内部场强处处为零,若导体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场强怎样?静电屏蔽是怎样起到屏蔽作用的?
【例题】
8. 如图所示是模拟避雷针作用的实验装置.金属板M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板N接高压电源的负极.金属板N上有两个等高的金属柱A、B,A为尖头,B为圆头.逐渐升高电源电压,当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可看到放电现象.先产生放电现象的是(   )
A. A金属柱 B. B金属柱
C. A、B金属柱同时 D. 可能是A金属柱,也可能是B金属柱
9. 如图所示,放在绝缘台上的金属网罩B内放有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C,若把一带有正电荷的绝缘体A移近金属罩B,则(  )
A. 金属罩B的内表面带正电荷 B. 金属罩B的右侧外表面带正电荷
C. 验电器C的金属箔片将张开 D. 金属罩B左、右两侧电荷电性相同
【课堂练习】
10. 如图所示,把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壳B的外表面接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A从小孔中放入金属壳内,但不与B发生接触,达到静电平衡状态后,则(  )
A. B的空腔内电场强度为零 B. B不带电
C. B的外表面带正电 D. B的内表面带负电
参考答案
1. 【答案】(1)见解析;见解析;(2)不能;见解析
【详解】(1)自由电子受外加电场的静电力作用而定向移动,向着与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移动.
(2)不能.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与外加电场反向,阻碍电子的定向移动,当这两个电场大小相等时,电子的定向移动终止.
2.【答案】;向左
【详解】棒处于点电荷+q的电场中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则棒内各点的合场强为零,即棒上的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P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与+q在P点的场强等大反向,则棒上的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P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等于
因+q在P点的场强向右,则棒上的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P处产生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左。
3. AC
【详解】A.在绝缘导体向带电小球移动过程中,导体中自由电荷受到外电场的作用力变大,使自由电荷不断定向移动,B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故A项正确;
B.由于导体缓慢移动,所以移动过程中导体可视为总是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其内部电场强度应等于零,故B项错误;
CD.导体内合电场强度等于零,则感应电荷在M、N两端的电场强度应与带电小球P在M、N两端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
可知C项正确,D项错误。
故选AC。
4. C
【详解】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与带电的细杆MN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c点离带电的细杆MN最近,带电的细杆MN在c点处产生的场强最大,则金属球上感应电荷在c点处产生的场强最大;而a点离带电杆最远,则金属球上感应电荷在a点处产生的场强最小,所以Ec>Eb>Ea。
故选C。
5. B
【详解】将B与A的内表面接触后,正、负电荷中和后,金属小球B不带电,剩余的电荷分布在球壳A的外表面,带电量为
故选B。
6. BCD
【详解】A.手持一个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C,把C接触B的内壁,由于净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上,所以不能使小球C带上电荷,所以,再移出C与A的金属小球接触,无论操作多少次,都不能使A带电,故A错误;B.用取电棒C先跟B的外壁接触一下后再跟A接触,由于净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上,所以能使小球C带上电荷,C与A接触时A能带电,使金属箔张开,故B正确;C.用绝缘导线把验电器跟取电棒C的导体部分相连,再把取电棒与B的内壁接触后三者组成新的等势体,电荷将传递到A,使金属箔张开,故C正确;D.使验电器A靠近B,A将由于静电感应,金属球处带上负电荷,而金属箔处带上正电荷,使金属箔张开,故D正确.
7.【答案】(1)当带电的雷雨云接近建筑物时,由于静电感应,金属棒出现与云层相反的电荷.通过尖端放电,这些电荷不断向大气释放,中和空气中的电荷,使建筑物避免雷击.
(2)空心部分场强为零,静电屏蔽是利用“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即使内部有自由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也为零,自由电子不发生定向移动。
8. A
【详解】根据导体表面电荷分布与尖锐程度有关可知,A金属柱尖端电荷密集,容易发生尖端放电现象,故选项A正确.故选A.
9. B
【详解】A.金属罩B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电荷分布在其外表面上,所以A错误;
BD.由于静电感应,使金属罩B在左侧外表面感应出负电荷,所以金属罩B的右侧外表面感应出正电荷,B正确,D错误;
C.由于静电屏蔽,金属网罩内电场强度为零,故验电器C上无感应电荷,验电器C的金属箔片不会张开,C错误。
故选B。
10. D
【详解】由于静电感应,金属球壳B内壁感应出负电荷,A带正电,则B的空腔内电场强度不为零.金属球壳B外表面接地,大地中电子跑到球壳B上将正电荷中和,所以B带负电.静电平衡后,金属球壳B是一个等势体.D正确,9.4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课后练
1. 电工穿的高压作业服是用铜丝编织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丝编织的衣服不易拉破
B. 电工被铜丝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势为零
C. 电工被铜丝衣服所包裹,使体内场强为零
D. 铜丝电阻小,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2. 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壳内壁接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放入其中,但不与球壳接触,则(  )
A. 球壳内壁带负电
B. 球壳外壁带正电
C. 球壳外壁不带电
D. 若将接地线去掉再移去正电荷,球壳外壁带负电
3. 一个不带电的空心金属球,在它的球内放一个正电荷如图所示,其电场分布正确的是( )
A. B. C. D.
4. 如图所示,在绝缘板上放有一个不带电的金箔验电器A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空腔导体B。下列实验方法中能使验电器箔片张开的是 (  )
A. 用取电棒C(带绝缘柄的导体棒)先跟B的内壁接触一下后再跟A接触
B. 用取电棒C先跟B的外壁接触一下后再跟A接触
C. 用绝缘导线把验电器跟取电棒C的导体部分相连,再把取电棒与B的内壁接触
D. 使验电器A靠近B
5. 下列关于静电除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进入除尘器后,烟雾中的颗粒被强电场电离而带正电,颗粒向电源负极运动
B. 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
C. 烟雾颗粒带电后,受到竖直向下的电场力而向下运动
D. 烟雾颗粒被强电场粉碎成更小的颗粒,排到大气中人眼看不到
6. 静电喷涂是利用静电现象制造的,其喷涂原理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喷枪喷嘴与被喷涂工件之间有一强电场
B. 涂料微粒一定带正电
C. 涂料微粒一定带负电
D. 涂料微粒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7. 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一金属圆盘处于静电平衡状态,若圆平面与点电荷在同一平面内,则盘上感应电荷在盘中P点所激发的场强E′的方向在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 如图,四组静电实验中,能使左边的验电器的金箔张开的是(  )
A. B. C. D.
9. 把带正电荷的导体球移近彼此接触的、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如图所示).则:
(1)金属箔片是否张开?
(2)如果先把移走,再将和分开,上面的金属箔片会怎样?
(3)如果先把和分开,然后移开,上面的金属箔片又会怎样?
(4)在(3)的基础上,再让和接触,上面的金属箔片又会怎样?
10. 如图所示,点电荷A和B带电荷量分别为3.0×10-8C和-2.4×10-8C,彼此相距6cm;若在两点电荷连线中点O处放一个半径为1cm的金属球壳,求球壳感应电荷在该中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
参考答案
1. C
【详解】屏蔽服作用是在穿用后,使处于高压电场中的人体外表面各部位形成一个等电位屏蔽面,从而防护人体免受高压电场及电磁波的危害.等电位说明电势相等而不是等于0,等电势时电势差为0,电场强度为0.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 ACD
【详解】由静电屏蔽知识可得,未接地前电场线分布特点如图,
球壳是个等势体,无论是内壳还是外壳接地,都是大地上的电子受电场力作用逆着电场线与外壳正电中和,使外壳不带电,故AC正确,B错.若移出正电荷,则剩余负电都分布在外表面,D正确.故选ACD.
3. CD
【详解】空心金属球内放一正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使金属球外表面带正电,球壳上达到静电平衡,内部场强为零,当金属球外表面接地时,对内电场具有屏蔽作用.
故选CD。
4. BCD
【详解】A.手持一个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C,把C接触B的内壁,由于净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上,所以不能使小球C带上电荷,所以,再移出C与A的金属小球接触,无论操作多少次,都不能使A带电,故A错误;B.用取电棒C先跟B的外壁接触一下后再跟A接触,由于净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上,所以能使小球C带上电荷,C与A接触时A能带电,使金属箔张开,故B正确;C.用绝缘导线把验电器跟取电棒C的导体部分相连,再把取电棒与B的内壁接触后三者组成新的等势体,电荷将传递到A,使金属箔张开,故C正确;D.使验电器A靠近B,A将由于静电感应,金属球处带上负电荷,而金属箔处带上正电荷,使金属箔张开,故D正确.
5. B
【详解】静电除尘器的两个电极接高压电源,极间形成强电场,使空气发生电离,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正极加速运动,电子被烟雾颗粒吸附后,一起向电源正极运动,在正极积聚大量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从除尘器的下部排出。
故选B。
6. AC
【详解】A.工作时涂料微粒会向带正电的被喷涂工件高速运动,是由于在喷枪喷嘴与被喷涂工作之间形成了强电场,故A正确;
BCD.带正电的工件由于静电感应电荷分布在表面;粒子一定带负电;在库仑力的作用下运动,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AC。
7. A
【详解】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因此内部每点的合场强都为零,即导体内的每一点,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都与点电荷-Q在那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感应电荷的电场线与点电荷-Q的电场线重合,且方向相反.负点电荷的电场线指向点电荷,所以附加电场的电场线背离负点电荷
故选A.
8. AC
【详解】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所带的电荷都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故AC正确B错误;由于静电屏蔽的作用,验电器不受外电场的影响,故金箔是闭合的,D错误.
9.【答案】(1)张开;(2)闭合;(3)张开;(4)闭合
【详解】(1)可以看到、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了,表示、都带上了电荷.
(2)如果先把移走,和将不再带电,上面的金属箔片就会闭合.
(3)如果先把和分开,然后移开,和上的金属箔片仍然张开.
(4)再让和接触,它们就不再带电,和上的金属箔片会闭合.这说明和分开后所带的是等量异种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10. 【答案】5.4×105N/C,方向由O指向A
【详解】+q1在O点的场强大小为
E1==3×105N/C
方向由O指向B;-q2在O点的场强大小为
E2==2.4×105N/C
方向由O指向B,设感应电荷在O点的场强为E3,由静电平衡条件知
E3=E1+E2=5.4×105N/C
方向由O指向A9.4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课前预习
1. 静电平衡
(1)静电平衡: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不再发生___________的状态。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其内部的电场强度处处为___________
(3)导体上电荷的分布:
a.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___________
b.在导体外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单位面积的电荷量)___________,凹陷的位置几乎没有电荷。
2. 尖端放电
(1)空气的电离:导体尖端电荷___________很大,附近的电场很强,强电场作用下的带电粒子剧烈运动,并与空气分子碰撞从而使空气分子中的正负电荷___________的现象。
(2)尖端放电:与导体尖端的电荷符号相反的粒子,由于被___________,而与尖端上电荷___________,相当于导体从尖端___________的现象。
尖端放电的应用与防止:
a.应用:___________是利用尖端放电避免雷击的一种设施。
b.防止:高压设备中导体的表面尽量___________会减少电能的损失。
3. 静电屏蔽
静电平衡时,空腔导体内表面没有电荷,导体壳内空腔里的电场强度为___________。外电场对壳(网)内的仪器不会产生影响的作用叫作___________
静电屏蔽的应用:电学仪器外面有金属壳、野外高压线上方还有两条导线与大地相连。
4. 静电吸附
(1)静电吸附: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在___________作用下,向着电极运动,最后被吸附在电极上的现象。
(2)静电除尘:当空气中的尘埃带电时,在静电力作用下,尘埃到达电极而被收集起来的过程。
(3)静电喷漆:接负高压的涂料雾化器喷出的油漆微粒带负电,在静电力作用下,向作为___________的工件运动,并沉积在工件表面。
(4)静电复印:复印机应用了___________的原理,复印机的有机光导体鼓表面涂覆有机光导体(OPC),无光照时,OPC是___________,受光照时变成导体。
参考答案
1. 【答案】(1)定向移动;(2)零;(3)a. 表面;b. 越大
2. 【答案】(1)密度;分离(2)吸引;中和;失去;a避雷针;b. 光滑
3. 【答案】0;静电屏蔽
4. 【答案】(1)静电力;(3)正极;(4)静电吸附;绝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