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得知_____________、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2.通过蚯蚓的选择实验,我们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土壤里。
3.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生产者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
4.冬天,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青蛙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式来适应新的环境。
5.像池塘里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_____________。
6.食物链通常以_____________为起点,到凶猛的_____________终止。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土壤的关系的实验中,让一组种子得到土壤,另一组种子用纸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这种做法是科学的。( )
2.蚯蚓的栖息地里有泥土就可以了。( )
3.几十只小鸟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小鸟群落。( )
4.非生物在生态系统里不起任何作用,可有可无。( )
5.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
6.凤仙花生长消耗水和肥料,不需要阳光。( )
7.做对比实验时,往往只需要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 )
8.一片森林中的阳光、空气和土壤等环境因素构成了生态系统。( )
9.在大自然中,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
10.植物的生长靠光合作用,植物本身就是一个营养加工厂,它们不需要从外界获取养料。(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同
B.一粒种子,只要给它施肥,就能发芽
C.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只是一个环节受到破坏,不会影响整个生态平衡
2.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的实验时,对实验中要放的种子数意见不统一,你认为说法合理的是( )。
A.甲说:各放1粒,节省材料
B.乙说:各放3粒,防止偶然性
C.丙说:一组放1粒,另一组放3粒
3.乐小新挑选了20粒凤仙花种子,分成5组种在土壤里,环境条件适宜,最终种子没有发芽。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种子胚死亡 B.种子处于休眠期 C.缺少光照
4.野外捕获的一些动物带回家饲养后,会过早地衰老,甚至死亡,原因可能是( )。
A.吃不饱 B.参观的人多 C.离开了适宜它们生活的野外环境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现象的是( )。
A.热带雨林地区降雨量充沛
B.温带地区的许多植物在冬季出现落叶现象
C.极地的动物,如北极熊、北极狐、北极燕鸥等,比热带的同种类动物长得肥硕
6.谚语往往包含着科学道理,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 “有水才有谷,无水守着哭”——水稻的生长离不开水
B.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食物关系,包含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C. “少食多滋味,多吃坏肚皮”——饮食要适量,吃太多会增加消化负担
7.在某一生态系统内,蛇和猫头鹰捕食鮼鼠和田鼠。如果老鹰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在短期内可能导致( )。
A.田鼠群体的减少 B.猫头鹰的灭绝 C.蛇群体的增大
8.生活在沙漠里的青蛙体色往往是( )的。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9.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实际上描述的是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影响山中桃花迟开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 B.降水量 C.温度
10.某菜农为提高塑料大棚中蔬菜的产量,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合理的是( )。
A.大量施肥 B.防治病虫害 C.灌溉大量水
11.某同学设计了这样的实验:他将芝麻种子分为等量的两组,给予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一组放在阳光下,另一组放在黑暗透气的纸盒里,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
A.温度对芝麻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B.光照对芝麻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C.空气对芝麻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12.雷雨过后,蚯蚓会钻出地面,造成蚯蚓该行为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13.某地曾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这是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 )。
A.消费者 B.生产者 C.食物链
14.生态瓶的制作过程正确的是( )。
A.铺沙装水 去盖 放鱼虾 种水草
B.去盖 铺沙装水 种水草 放鱼虾
C.去盖 铺沙装水 放鱼虾 种水草
15.在制作生态瓶时,乐小新组选择用洗干净的大可乐瓶做容器,以下适宜选择的一组生物有( )。
①小鱼 ②小虾 ③螺蛳 ④大卿鱼 ⑤金鱼藻 ⑥水葫芦 ⑦浮萍
A.全部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⑦
四.探究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36分)
1.以下是某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分析回答:(25分)
(1)1号瓶中种子没有萌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3号瓶中种子没有萌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4号瓶中种子没有萌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他设置⒉号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他的设计,你认为2号瓶的处理方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上表中有3组对比实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实验中,可以推断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像图中那样,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其中6粒刚刚长出根的绿豆种子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3~5天后,提起吸水纸,发现根向( )生长。
A.向下 B.水分多的一端 C.水分少的一端
(5)在与同学交流实验结果时,当自己的实验结论(或数据)与同学的不一致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把同学的结论(或数据)与自己的结论(或数据)进行对照,分析原因
B.相信自己的结论(或数据)肯定是正确的,不听别人的
C.相信同学的结论(或数据)肯定是正确的,否定自己的结论(或数据)
2.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生态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取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表中“十”表示有,“一”表示无)。(11分)
生态瓶的组成
(1)甲生态瓶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非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在该生态系统中,鱼与水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小鱼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_____________。
(4)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瓶的氧含量比丁瓶的低
B.乙瓶中生物比丙瓶的维持时间长
C.丁瓶的稳定性比丙瓶好
参考答案
一、1.空气 温度 阳光 阳光(或土壤)
2.阴暗 潮湿
3.生产者 消费者
4.冬眠
5.生物 非生物 生态系统
6.植物 食肉动物
二、1-5 ××××× 6-10 ×√×√×
三、1-5 ABBCA 6-10 BACCB 11-15 BBCBC
四、1.(1)缺水 缺空气 温度太低
(2)用来和其他组对照 10粒种子,适量的水,拧紧瓶盖 室温
1和2 2和3 2和4
(3)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
(4)B (5)A
2.(1)水草、小鱼、浮游动物、藻类 阳光、泥沙
(2)鱼给水藻提供肥料和二氧化碳,水藻给鱼提供氧气和食物
(3)太阳
(4)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