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二中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抢救煤气中毒的病人时,首先要把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B. 用指压止血法抢救较大动脉出血的伤员时,要压迫伤口的近心端动脉
C. 处方药可以不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就能购买
D. 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
能孵出雏鸡的卵必须是( )
A. 刚产生的新鲜卵 B. 受精卵
C. 未受精的卵 D. 春天的卵
下列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水稻的种子繁殖 B. 柿树嫁接在黑枣上
C. 夹竹桃的压条繁殖 D. 马铃薯块茎繁殖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兔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B. 人的直发和黑发
C. 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D. 小麦的低产和抗倒伏
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小蝌蚪用鳃呼吸 B. 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抱对
C. 雌蛙产生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 D. 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
生物的亲子代间基因传递的桥梁是( )
A. 细胞核 B. 受精卵 C. 生殖细胞 D. 体细胞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是基因的基本单位 B. DNA主要在染色体上
C. 基因在DNA上 D. 一个DNA上有许多基因
有耳垂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由隐性基因a控制,父亲有耳垂,母亲无耳垂,生下的女儿无耳垂,则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
A. AA B. Aa C. AA或Aa D. aa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青蛙具有不同的体色。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这是( )
A. 人工选择的结果 B. 自然选择的结果
C. 过度繁殖的结果 D. 水体染色的结果
分析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传染病传播过程中的( )
A.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 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源 D. 易感人群、传染源、易感人群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包括( )
A. 合理膳食 B. 长时间玩电脑游戏
C. 拒绝毒品 D.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相比,不含( )
A. 水蒸气 B. 氨 C. 氧气 D. 甲烷
同一品种的菊花,有粉红色的,有白色的,有黄色的,这是生物的什么现象( )
A. 适应 B. 进化 C. 变异 D. 遗传
地球上出现原始生命后,生物经历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简单到复杂 B. 由低等到高等 C. 数量由少到多 D. 由水生到陆生
皮肤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 )
A. 第一道防线 B. 第二道防线 C. 特异性免疫 D. 人工免疫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如图是三种动物的发育过程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甲乙丙三种动物中,在受精过程中明显不同于其他另外两种动物的是______,它的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在______。
(2)家蚕的发育过程和图______属于一个类型,这种发育过程叫______发育,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
(3)乙和丙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生长,所以在幼虫的生长过程中有______现象。
科学家们将男性、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如图排序图。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有______对。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______两种物质组成的。
(2)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乙为______(填“男”或“女”)性的染色体组成。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
(3)一对夫妇第一胎和第二胎都生了女儿,他们再生一个女儿的可能性是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通常人们认为大蒜具有抑菌作用。大蒜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吗?某生物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在无菌条件下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取等大的10片滤纸片,5片浸泡于大蒜滤液中,5片浸泡于无菌水中备用;将接种了等量大肠杆菌的10个培养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实验操作如下:
甲组 乙组
实验操作 取浸有大蒜滤液的滤纸片分别放在5个培养基的相应区域内 取浸有无菌水的滤纸片分别放在5个培养基的相应区域内
培养条件 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实验现象 滤纸片周围0.5cm(平均值)范围内没有大肠杆菌生长 滤纸片周围有大肠杆菌生长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该生物小组在实验中所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乙组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4)每组使用了5个培养基,实验结果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5)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煤气中毒实际是指一氧化碳中毒。当人处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方就会发生中毒,一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同时通过肺的通气进入肺,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氧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分离极慢,造成组织细胞缺氧,因此发现煤气中毒病人后,应迅速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说法正确。
B、动脉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去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应该在近心端用手指紧紧按住或用绷带压迫止血,说法正确。
C、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说法错误。
D、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因此要合理使用以确保用药安全,说法正确。
故选:C。
此题考查安全用药的常识、煤气中毒及预防、急救的方法的知识,据此答题。
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对此类题目学生一定要细心分析、记忆,才能正确答题。
2.【答案】B
【解析】解:鸡蛋的结构中,卵壳较硬,上面有气孔,保护卵细胞;卵白除了保护卵细胞,还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卵细胞是由胚盘、卵黄膜、卵黄构成的。卵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并不是每个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要想孵化出小鸡,鸡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鸡蛋是受精的卵;具备鸡蛋孵化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所以能孵出雏鸡的卵必须受精卵。
故选:B。
鸟的生殖方式为卵生,为有性生殖,鸟卵细胞包括胚盘、卵黄膜、卵黄三部分,其中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鸟的生殖方式为卵生,为有性生殖.
3.【答案】A
【解析】解:A、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水稻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BCD、“柿树嫁接在黑枣上”“夹竹桃的压条繁殖”、“马铃薯块茎繁殖”,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
所以,属于有性生殖的是“水稻的种子繁殖”。
故选:A。
(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4.【答案】C
【解析】解:A、兔和狗是两种生物,因此兔的白毛和狗的黑毛不是相对性状;
BD、人的直发和黑发、小麦的低产和抗倒伏,都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是相对性状;
C、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相对性状。
因此属于相对性状的是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故选:C。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
5.【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两栖动物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解答】
解: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C
【解析】解: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女的。
故选:C。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7.【答案】A
【解析】解:A、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基因,A错误;
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即DNA主要在染色体上,B正确;
C、基因在DNA上,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C正确;
D、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D正确.
故选:A。
此题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8.【答案】B
【解析】解:父亲遗传给无耳垂女儿(aa)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父亲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
故选:B
(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有耳垂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由隐性基因a控制”,则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a.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并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9.【答案】B
【解析】解:达尔文认为,生物的繁殖过度引起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动物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似,是环境对动物进行长期的选择的结果。
故选:B。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环境对动物选择的结果。
10.【答案】B
【解析】解: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本题甲的唾液和飞沫中含有病原体,因此甲是传染源;乙是病原体离开甲到达丙的途径属于传播途径;丙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叫易感人者。
故选:B。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然后根据现象判断符合哪一环节。
能够根据概念对传染病三个环节做出准确的判断。
11.【答案】B
【解析】解:A、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既能满足营养物质的需要,又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肥胖或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A正确;
B、青少年身体发育不成熟,常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会影响身体健康,B错误;
C、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对本人、他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拒绝毒品是健康的生活方式,C正确;
D、体育锻炼促进人脑清醒、思维敏捷,体育活动能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强,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分析综合能力,D正确。
故选:B。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青少年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
12.【答案】C
【解析】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故选:C
原始地球的条件很恶劣,无氧气,不适合生物的生存,是没有生命的.据此分析解答.
关键点: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
13.【答案】C
【解析】解:同种菊花,有的是粉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黄色的,这是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故选:C。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相似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变异、遗传这两种现象。
14.【答案】C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数量由少到多不是进化的规律。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
生物进化规律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熟练掌握和应用。
15.【答案】A
【解析】解:”皮肤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故选:A。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免疫的类型。
16.【答案】甲 水中 乙 完全变态 蜕皮
【解析】解:(1)图甲为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在受精方式上与其他2种动物不同,它是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2)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是完全变态发育。与图乙相似。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幼虫期,增加其体内的营养物质,蚕蛹还可以食用。
(3)乙和丙有蜕皮现象,其蜕去的“皮”实际上是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生长。
故答案为:(1)甲;水中 (或体外)
(2)乙;完全变态
(3)蜕皮
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17.【答案】23 DNA 男 X 50%
【解析】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共有23对,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的。
(2)根据第23对染色体的形态可以判断:甲的第23对性染色体是XX,因此是女性染色体排序图,乙的第23对性染色体是XY,因此是男性染色体排序图。甲产生的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性染色体XX要分开分别进入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
(3)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是50%,因此一对夫妇第一胎和第二胎都生了女儿,他们再生一个女儿的可能性是50%。
故答案为:(1)23;DNA;(2)男;X;(3)50%。
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2、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染色体的组成、性别遗传过程以及正确识图。
18.【答案】大蒜滤液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吗? 大蒜滤液 对照 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大蒜滤液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解析】解:(1)根据本实验探究目的提出探究问题:大蒜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吗?
(2)(3)据表中信息可见:甲组取浸有大蒜滤液的滤纸片分别放在5个培养基的相应区域内,乙组取浸有无菌水的滤纸片分别放在5个培养基的相应区域内,气温要将相同且适宜,可见甲与乙形成以大蒜滤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其中乙组起对照作用。
(4)实验中往往要设计重复实验,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题干中的每种液体做5个培养皿,就是重复实验。
(5)实验结果:甲组滤纸片周围0.5cm(平均值)范围内没有大肠杆菌生长,乙组滤纸片周围有大肠杆菌生长,由此可见:大蒜滤液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故答案为:(1)大蒜滤液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吗?
(2)大蒜滤液(或有无大蒜滤液);
(3)对照;
(4)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 大蒜滤液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1)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