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有“海中之花”称号的海葵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由( )排出。
A. 口 B. 肛门 C. 刺细胞 D. 内胚层
华支睾吸虫是扁形动物,它身体上最发达的是( )
A. 运动器官 B. 消化器官 C. 感觉器官 D. 生殖器官
营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是( )
A. 蛔虫 B. 蚯蚓 C. 钩虫 D. 秀丽隐杆线虫
“我的家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我家里有永远吃不完的现成饭,只是周围环境不太好,需要我穿上厚厚的角质层外衣。我的家族繁殖能力很强…“这是琳琳同学写的《××的自述》小作文中的片段。你推测该动物是指( )
A. 涡虫 B. 血吸虫 C. 蛔虫 D. 眼虫
蚯蚓的身体分节,作用是( )
A. 使运动灵活自如 B. 有利于气体交换
C. 能固定支持身体 D. 没意义
当乌贼受到威胁时,就释放墨汁,将周围的海水染黑,借机逃跑,下列关于乌贼的描述你不认同的是( )
A. 乌贼的这种逃跑行为属于防御行为
B. 乌贼逃跑属于一种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
C. 乌贼体内有退化的贝壳,叫做石决明,是一味中药
D. 乌贼和蜗牛、石鳖等都属于软体动物
“六神丸”由牛黄、珍珠、蟾蜍、麝香等6味中药配制而成,因其功效神速而得名。人工养殖珍珠形成的部位是珍珠贝的( )
A. 贝壳 B. 外套膜 C. 鳃 D. 足
长沙夜宵摊上最有名的就是“麻辣小龙虾”。其中小龙虾属于( )
A. 环节动物 B. 节肢动物 C. 爬行动物 D. 软体动物
你捉过泥鳅吗?下河摸泥鳅时,很难把泥鳅攥到手里,这是由于其体表有黏液。泥鳅的呼吸器官和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
A. 鳃;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 B. 鳃;预防人类捕捉
C. 肺;保持体表湿润 D. 气管;辅助呼吸
在广西大山的溪流里,有一种珍稀大型的两栖动物-大鲵,它之所以属于两栖动物,是因为( )
A. 体温恒定
B.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 既能够在水中游泳,又能够到陆地行走
D. 在水中生活但是到陆地产卵
春天,变色树蜥(爬行动物)喜欢在有阳光的清晨先晒太阳,再去觅食,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它晒太阳主要为了( )
A. 清洁身体 B. 防止水分散失 C. 升高体温 D. 躲避天敌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鹬属于鸟类,善于飞行
B. 蚌为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表面有外套膜
C. 鹬、蚌和渔翁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为消费者
D. 鹬和蚌的关系是竞争关系
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牙齿分化主要区别是灰太狼有发达的( )
A. 门齿 B. 犬齿 C. 臼齿 D. 智齿
老师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
A. 蛛丝马迹 B. 鸡犬不宁 C. 金蝉脱壳 D. 虎头蛇尾
在2019年的央视春晚中,武术表演《少林魂》以磅礴的气势、整齐的动作,给全球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员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自于( )
A. 骨 B. 关节 C. 骨骼肌 D. 神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动物也是如此。以下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不适应的是( )
A. 螳螂的翅--跳跃 B. 鱼的鳍--游泳
C. 马的四肢--奔跑 D. 鸟的翼--飞行
今年9月1日,在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中介绍了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的成长全记录。小茶缸是一只在杯子中孵化出的小鸡,关于“小茶缸”出生后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 刚出生时就会行走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 “小茶缸”先天性行为不会受孵化方式的影响,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C. 听到实验员播放“咕咕”声后取食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永远不会忘
D. “小茶缸”的后天学习行为能帮助它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生物之间能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
A. 雌雄企鹅见面时一起摇头 B. 雌性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
C. 两人见面时相互微笑 D. 牛甩尾驱赶落在身上的蚊蝇
某农民发现荔枝园里有许多昆虫于是喷洒农药。尽管这一季风调雨顺、昆虫也被杀死了,但是荔枝的产量却是历年来最差的。结合以上描述,你认为该事例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维持生态平衡 B.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粉 D.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超级细菌”是一种对绝大多数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细菌,它的产生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有关。“超级细菌”的结构特点是( )
A.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同SARS病毒一样,不具备细胞结构
C. 具有像酵母菌一样的细胞结构
D. 细胞中不含遗传物质
食用毒蘑菇引发生命危险的报道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下列有关蘑菇叙述正确的是( )
A. 其细胞结构中没有细胞壁 B. 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
C. 依靠孢子繁殖后代和传播扩散 D. 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颂扬万物的诗句。对于下列四句诗词中提到的动物,从体内是否有脊柱来看,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 天高任鸟飞 B. 腾蛇乘雾
C. 春蚕到死丝方尽 D. 青草池塘处处蛙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细菌的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科学家尝试使用噬菌体来消灭细菌,获得了一定的疗效。下列关于细菌和噬菌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菌是一种真核生物 B. 细菌和噬菌体间是捕食关系
C. 噬菌体比细菌结构复杂 D. 噬菌体必须在活菌内寄生
猫和虎最小的共同分类单位是“猫科”,猫和狗最小的共同分类单位是“食肉目”,据此可以确定( )
A. 猫和狗的共同特征较多 B. 猫和虎的共同特征较多
C. 虎和狗的共同特征较多 D. 三者的共同特征一样多
港珠澳大桥项目直接投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保护费用达八千万元,是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的范例。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根本的措施是( )
A. 移入海洋馆 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完善法律法规 D.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依据如图所示的几种微生物形态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与B最大的区别是B具有______,而A只有______。
(2)图中微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______(填字母),其生物体由蛋白质外壳和______构成。
(3)图中微生物体内都无______,所以它们都只能利用外界现成的有机物。
蝗虫和家鸽都能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它们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呢?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它们都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蝗虫腹部具有______,相当于家鸽的鼻孔,空气通过它和气管被输送到组织细胞。
(2)与家鸽皮肤的功能相似,蝗虫的体表具有______,不仅有保护作用,还能______,适应陆地相对干旱的环境。而家鸽的皮肤表面被覆羽毛可以______,以应对陆地多变的气候。
(3)蝗虫与家鸽都具有气囊,都不仅可以减轻身体比重,还能______,这些特征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2019年排球世界杯,中国女排苦战两周,最终取得十一连胜卫冕夺冠。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收获点赞无数。
(1)女排队员完成“扣球”这个动作依赖的是运动系统由肌肉、[A]______和[B]______组成。
(2)女排队员朱婷要顺利完成扣球动作,需要受到[C]______系统的调节
(3)与我们中学生相比,女排队员的手臂肌肉细胞中具有更多的______(填结构)来进行[E]______作用,为扣篮动作提供能量。
最近安徽许多大排档都在卖油炸蝉,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且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许多人慕名前去购买。油炸蝉成为了当地的网红特色美食。请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蝉属于节肢动物中的______,其身体分为头、______三部分
(2)某同学想了解本校的同学们若前往安徽旅游是否敢吃蝉若虫,在放学时段分发问卷请同学们填写,共发放了 100 份问卷,他在此活动中,是以部分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的,属于______。该同学发放问卷时应做到______取样的要求。
(3)据问卷统计,敢吃的学生有 48 人,不敢吃的学生有 27 人,想试试的学生有 25 人。请将以上内容按比例转化成扇形图。
许多同学在思考问题时,有咬笔杆的习惯,为了帮助这些同学改掉这一不好的卫生习惯,生物兴趣小组设置了一个实验,探究“笔杆上是否有许多细菌”。实验方案如下
①配制培养基两套,编号A和B;
②用笔杆在A培养基上按一下,B不做处理;
③用高压灭菌锅对两套培养基灭菌
④冷却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
⑤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1)两套装置中,设置 B组的目的是______;用笔杆在A培养基上按一下相当于细菌培养步骤中的______过程。
(2)该实验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______,原因是:______。
(3)将实验步骤中的错误改正后,实验结果为:A组培养基上菌落较多,B组培养基上无菌落,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李佳同学利用一些物品和废旧材料制成了关节模型(如图)。
(1)模型上下两端的木棒模拟的是关节结构中的关节头和关节窝;紧贴木棒两端的海绵模拟的是______,木棒周围由自行车旧轮胎包裹模拟的结构是______。
(2)在两根木棒中间的间隙里,还可以加入一些水,用来模拟关节腔里的______,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强关节的灵活性。
(3)你认为这个模型的局限性在哪里?______。该如何改进?______。
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烟酸、泛酸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一旦缺少会引起多种疾病。
(1)在生物分类学上,材料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都属于______。
(2)人体内的益生菌多分布于肠道,肠道适合多种细菌生存和繁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答出两项)。
(3)双歧杆菌有有毒株和无毒株之分,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多样性。人体消化道内的双歧杆菌无毒株产生的维生素K可以被人体吸收并用于凝固血液,由此推断,双歧杆菌无毒株和人之间是______关系。
(4)科学家发现,人体消化道内的某种细菌可能与肥胖有关,他们将生长发育状况及体重基本相同的小鼠平均分为四组,进行如表所示实验,推测乙组的结果是______。
甲组 乙组 丙组 甲组
喂食该细菌 不喂食该细菌 不需喂食该细菌 喂食该细菌
普通食物 普通食物 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
出现肥胖症状 ? 无肥胖症状 出现肥胖症状
《流浪地球》是2019年初最火的电影,剧中领航员在空间站冷藏了三十万个人类的受精卵、一亿颗基础农作物的种子并储存着全球已知的动植物DNA图谱,以确保在新的星球重建人类文明。种质库的建立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如云南昆明就有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子资源库,这里已经收集了 4000万颗种子,其中有南方红豆衫、野大豆等珍稀濒危植物种子。
(1)种质库的建立有利于保护______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2)南方红豆杉和野大豆同属于绿色植物,它们是生态系统组成中的______,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3)人类想在新的星球通过动植物的DNA图谱创造出地球上原有的生命,有人提出老鼠,蚊子等这些对人类有害的动物就不用创造出来,这样很多的疾病就不会再传播,你是否认同?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海葵属于腔肠动物,身体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
故选:A。
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
此题考查了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属于基础考查。
2.【答案】D
【解析】解: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华肝蛭。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华枝睾吸虫雌雄同体,能自体受精,也能异体受精,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故选:D。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无性别、年龄和种族之分,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的关键因素是当地人群是否有生吃或半生吃鱼肉的习惯。
3.【答案】D
【解析】解:A、蛔虫是营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不符合题意;
C、钩虫是营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C不符合题意;
D、秀丽隐杆线虫是营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此题可以从线形动物的特征方面来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线形动物的特征.
4.【答案】C
【解析】解:据分析知: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是线形动物的特征。
AB、涡虫和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AB不符合题意;
C、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以人体完全消化的食物为食,体表有角质层,属于线形动物;C符合题意;
D、眼虫属于单细胞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如蛔虫、丝虫等。
理解线形动物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蚯蚓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这种运动方式叫做“蠕动”,而蚯蚓的身体分节,使这种运动方式更为灵活自由。
故选:A。
本题考查蚯蚓的运动。
关键知道蚯蚓的运动方式为蠕动,蚯蚓的身体分节,使其运动更为灵活自由。
6.【答案】C
【解析】解:A、乌贼受到威胁时,就释放墨汁,将周围海水染黑,借机逃跑,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这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故A正确。
B、乌贼逃跑属于一种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故B正确。
C、乌贼体内有退化的贝壳,叫做海螵蛸,是一味中药,故C错误。
D、乌贼和蜗牛、石鳖等都具有软体动物的特征,都属于软体动物,故D正确。
故选:C。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如乌贼、河蚌。
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叫防御行为;据此答题。
乌贼遇敌害会释放墨汁,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属于防御行为。
7.【答案】B
【解析】解:软体动物的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天然的珍珠是由于软体动物的外套膜所分泌的珍珠层将偶然落入的沙粒包裹而形成的,产量很少;人们利用珍珠形成的原理,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将人工作成的珍珠核植入珍珠贝和三角帆蚌中,然后将其放回水中养殖,就可以得到大量人工培育的珍珠。因此珍珠的形成与外套膜有关。
故选:B。
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据此解答。
理解珍珠的形成过程即可解答。
8.【答案】B
【解析】解:小龙虾的体表被有坚厚的外骨胳,附肢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故选:B。
节肢动物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体表被有坚厚的几丁质外骨胳,附肢分节。
解题的关键知道各种动物的特征。
9.【答案】A
【解析】解:泥鳅又名“鱼“,有鳍无鳞,用鳃呼吸,所以泥鳅也是鱼,它纲鲤形目科。泥鳅生活在湖池,且形体最小,只有三、四寸长。它体形圆,身短,没有鳞,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
故选:A。
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鱼类的主要特征是中考的常考点,应掌握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10.【答案】B
【解析】解:A、大鲵属于两栖动物,是变温动物,错误;
B、大鲵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正确;
C、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爬行动物海龟,错误;
D、两栖动物只能在水中产卵,错误。
故选:B。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11.【答案】C
【解析】解:变色树蜥属于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体温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春天,变色树蜥喜欢在有阳光的清晨先晒太阳主要为了升高体温。
故选:C。
爬行动物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关键是熟记爬行动物的特点,注意区分爬行动物与其他陆生动物的特点。
12.【答案】D
【解析】解:A、鹬属于鸟类,其特殊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双重呼吸能够满足鹬对氧气的需求,利于空中飞行,A正确;
B、蚌身体柔软,表面有外套膜,为软体动物,B正确;
C、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鹬、蚌和渔翁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为消费者,C正确;
D、鹬鸟以蚌为食,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鹬与蚌之间是捕食关系,D错误。
故选:D。
(1)鸟类的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具有双重呼吸的特点。
(2)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一般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用鳃呼吸。
掌握鸟类和软体动物的特点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3.【答案】B
【解析】解: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犬齿适于撕裂食物,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狼是肉食性动物,牙齿除了具有门齿和臼齿,还具有发达的犬齿,具有撕裂食物的作用,与狼的肉食性相适应。
故选:B。
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这是与它们的食性不同相适应的,草食性动物具有发达的臼齿和发达的盲肠,肉食性动物具有锐利的适应撕裂肉食的犬齿。
关键知道哺乳动物中食草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牙齿的不同。
14.【答案】B
【解析】解:A、蛛丝马迹中,马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而蜘蛛是节肢动物,属于变温动物。A错误;
B、鸡犬不宁中,鸡是鸟类,犬是哺乳动物,二者都是恒温动物。B正确;
C、金蝉脱壳,金蝉属于节肢动物,属于变温动物。C错误;
D、虎头蛇尾中,老虎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而蛇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D错误;
故选:B。
1、体温不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叫恒温动物;
2、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叫变温动物;
3、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体表被毛(羽毛),所以能维持恒定的体温,属于恒温动物;而无脊椎动物及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据此答题。
恒温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而变温动物具有冬眠的现象,是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方式。
15.【答案】C
【解析】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是骨骼肌。
故选:C。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16.【答案】A
【解析】解:A、螳螂的翅适于飞行,后肢发达适于跳跃,A错误;
B、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运动方式是游泳,B正确;
C、马的四肢用于奔跑,C正确;
D、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运动方式是飞行,D正确。
故选:A。
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不同。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有飞行、爬行、行走、奔跑等,分析作答。
明确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即能正确答题。
17.【答案】C
【解析】解:A、刚出生时就会行走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正确;
B、“小茶缸”先天性行为不会受孵化方式的影响,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B正确;
C、听到实验员播放“咕咕”声后取食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形成的,是由环境决定的,而不是一种本能,会消失,C错误;
D、“小茶缸”的后天学习行为能帮助它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D正确。
故选:C。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18.【答案】D
【解析】解: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A、B、C三项都属于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牛甩尾驱赶落在身上的蚊蝇,是一种防御行为,不属于动物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
故选:D。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理解掌握通讯的概念及动物信息交流的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C
【解析】解:果树一般进行异花传粉,所开的花一般具有鲜艳的花冠,能分泌花蜜,并能散发出芳香的气味,吸引昆虫来采集花粉和花蜜,从而为其传粉。如果在开花期间,把果园内的昆虫杀死,就导致传粉不足,结果量就会大幅减少。因此,A、B、D项不符合题意,只有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果树的花都是虫媒花,依靠昆虫为其传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促进了植物的繁殖和分布。据此答题。
昆虫能帮助植物传粉。被子植物通过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20.【答案】A
【解析】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超级细菌”的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超级细菌”的结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特点。
21.【答案】C
【解析】解:A、蘑菇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A错误;
B、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由于真菌体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都是异养。B错误;
C、蘑菇能产生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菌丝形成子实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C正确;
D、蘑菇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C。
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蘑菇属于真菌,熟记真菌结构特点。
22.【答案】C
【解析】解:A、“天高任鸟飞”提到的动物是鸟,鸟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腾蛇乘雾”提到的动物是蛇,蛇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B不符合题意;
C、“春蚕到死丝方尽”提到的动物是蚕,蚕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C符合题意;
D、“青草池塘处处蛙”提到的动物是青蛙,青蛙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D
【解析】解:A、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是一种原核生物,A错误;
B、噬菌体侵染细菌属于寄生关系,B错误;
C、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噬菌体比细菌结构简单,C错误;
D、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必须寄生在活菌内,D正确。
故选:D。
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噬菌体与细菌的结构和关系。
24.【答案】B
【解析】解:动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动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猫和虎最小的共同分类单位是“猫科”,猫和狗最小的共同分类单位是“食肉目”,目大于科,因此猫和虎的共同特征较多,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动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析解答。
掌握动物分类依据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B
【解析】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此解答。
本考点直接考查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
26.【答案】有成形细胞核 DNA集中的区域 C 遗传物质 叶绿体
【解析】解:(1)A细菌与B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B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2)C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的内核构成。
(3)图中微生物体内都没有叶绿体,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
故答案为:(1)成形细胞核;DNA集中的区域,有成形细胞核;
(2)C;遗传物质;
(3)叶绿体。
图中A是细菌,B是曲霉属于多细胞的真菌,C是病毒。
掌握病毒、细菌、真菌的结构是关键。
27.【答案】气门 外骨骼 保持水分(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保温 辅助呼吸
【解析】解:(1)蝗虫和家鸽都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蝗虫腹部具有气门,相当于家鸽的鼻孔。根据图示1所示:空气通过蝗虫的气门和气管被输送到组织中,最终为每个体细胞供给氧气。
(2)与家鸽皮肤的功能相似,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而家鸽的皮肤表面还覆盖羽毛可以保温,以应对陆地多变的气候。
(3)根据图1和图2所示:蝗虫与家鸽都具有气囊,不仅可以辅助呼吸,还能调节身体比重,这些特征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故答案为:(1)气门;
(2)外骨骼;保持水分(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保温;
(3)辅助呼吸。
(1)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
(2)昆虫靠气管进行气体交换,气门是进入体内的门户,位于胸腹部;
(3)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其特点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鸟的食量大,心脏四腔,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完成双重呼吸,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据此答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昆虫以及鸟类适于陆生的结构特点。
28.【答案】(1)骨;关节
(2)神经
(3)线粒体;呼吸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解答】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A骨、B关节、骨骼肌组成。
(2)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C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肌肉细胞通过E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故答案为:
(1)骨;关节
(2)神经
(3)线粒体;呼吸
29.【答案】昆虫 胸、腹 抽样调查 随机
【解析】解:(1)蝉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属于昆虫。
(2)抽样调查是根据部分实际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标志总量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某同学想了解本校的同学们若前往安徽旅游是否敢吃蝉若虫,在放学时段分发问卷请同学们填写,共发放了 100 份问卷,他在此活动中,是以部分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的,属于抽样调查。该同学发放问卷时应做到随机取样的要求。
(3)据问卷统计,敢吃的学生有48人,不敢吃的学生有27人,想试试的学生有25人。请将以上内容按比例转化成扇形图。
故答案为:(1)昆虫;胸、腹
(2)抽样调查;随机
(3)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的特征都属于昆虫,据此答题。
明确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昆虫的发育分为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两种,熟记两种发育方式之间的异同点。可结合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图来理解记忆。
30.【答案】起对照作用 接种 第②应该在第③后完成 避免把接种上去的细菌杀死 笔杆上有细菌存在,咬笔杆是不卫生的行为
【解析】解:(1)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A培养基上按一下,B不做处理,因此A培养基是实验组,B培养基是对照组,其中变量是笔杆上是否有细菌。用笔杆在A培养基上按一下相当于细菌培养步骤中的接种过程。
(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将配制好的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恒温培养;观察;该实验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先高温灭菌又接种,正确的操作应该是:第②应该在第③后完成,避免把接种上去的细菌杀死。
(3)如果观察中发现:在A培养基上菌落较多,而B培养基上无菌落生成,则得出的结论是:笔杆上有细菌存在,咬笔杆是不卫生的行为。
故答案为( 1)起对照作用;接种;
(2)第②应该在第③后完成;避免把接种上去的细菌杀死。
(3)笔杆上有细菌存在,咬笔杆是不卫生的行为。
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
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实验变量,根据变量设计对照实验,解答此类题目还有理解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步骤。
31.【答案】关节软骨 关节囊 滑液 木棒的表面不够光滑 可用香皂代替木棒
【解析】解:(1)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模型上下两端的木棒模拟的是关节结构中的关节头和关节窝;紧贴木棒两端的海绵模拟的是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木棒周围由自行车旧轮胎模拟的关节囊包裹着。
(2)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在两块木棒中间的间隙里,还可以加入一些水,用来模拟关节腔里的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强关节的灵活性。
(3)关节面的表面是光滑的,可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木棒的表面不够光滑,最好用香皂来代替木棒,更能体现关节面的光滑的特点。
故答案为:(1)关节软骨;关节囊;
(2)滑液;
(3)木棒的表面不够光滑;可用香皂代替木棒。
关节是能够活动的骨连结,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关节的结构图如下:
掌握关节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32.【答案】细菌 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 基因 共生 无肥胖症状
【解析】解:(1)双歧杆菌、乳酸菌都是细菌,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2)益生菌多分布于肠道,肠道适合多种细菌生存和繁殖的主要因素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
(3)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大肠杆菌有有毒株和无毒株分别由不同的基因控制,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信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如人体肠道内的一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维生素K,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益处,就是细菌与人类共生的例子。
(4)表中甲与乙形成以细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乙与丙形成以食物为变量的对照实验。预测实验结果:乙组无肥胖症状,可见:人体消化道内的某种细菌可能与肥胖有关。
故答案为:(1)细菌;
(2)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
(3)基因;共生;
(4)无肥胖症状
(1)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如图所示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33.【答案】(1)生物种类;基因
(2)生产者;碳-氧
(3)不认同;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基因库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和联系、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解题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和联系、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解答】
(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种子库的建立有利于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2)南方红豆杉和野大豆同属于绿色植物,它们是生态系统组成中的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3)不认同“老鼠,蚊子等这些对人类有害的动物就不用创造出来,这样很多的疾病就不会再传播”的说法。虽然老鼠、蚊子对人类有害,但是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组成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生活在生物圈中,与其他生物之间都相互联系,有各自的作用,为了保护基因的多样性,不能随意杀害动物。
故答案为:
(1)生物种类;基因
(2)生产者;碳-氧
(3)不认同;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基因库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