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试卷(三)(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试卷(三)(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24 14:4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试卷(三)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观察鸟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特点与鸟适于飞行生活无关的是(  )
A. 用坚硬的角质喙啄取食物 B. 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
C. 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 D. 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某些动物数量过多,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B.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C. 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分解释放能量
D.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人为捕杀某些动物,会影响生态平衡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是(  )
A. 蜜蜂跳圆形舞 B. 雄鸟向雌鸟展示漂亮羽毛
C. 两只公鸡打架 D. 长尾猴发现豹时惊叫
动物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  )
A. 动物是食物的唯一来源 B.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动物能固定二氧化碳 D. 动物能释放氧气
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
A. 用酵母菌制作泡菜 B. 用醋酸菌酿醋
C. 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D. 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 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
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时,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①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②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③保护濒危物种 ④保护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下列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中,安徽省有分布的爬行动物是(  )
A. 白鳍豚 B. 大鲵 C. 中华鲟 D. 扬子鳄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哪项不是造成青蛙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
A. 人类大量的捕杀 B. 栖息地遭到破环
C. 青蛙天敌的大量捕食 D. 水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 目 B. 种 C. 科 D. 纲
如图是细菌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示例:[②] 细胞膜)
(1)细菌在细胞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 ______ ,它的遗传物质[ ______ ] ______ .
(2)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细胞没有 ______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 .
科学家为了研究甲状腺的功能,破坏了蝌蚪的______,发现蝌蚪停止了发育,不能发育成蛙。科学家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______,发现停止发育的蝌蚪又发育成蛙。此实验说明该激素的功能是______.
如图为五种生物的形态图.
(1)图中B和 ______ 所示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图中 ______ 所示生物体内有脊柱,图中 ______ 所示生物为单细胞生物.
(2)E蝗虫体表有 ______ ,可防止水分散失;
(3)B向日葵能依靠种子繁殖,这些生物都适于生活在 ______ 环境.
某人做了以下试验:在标本瓶内装几只蟑螂以及它们吃的食物,瓶口用白纱布封住,使瓶内透气。白天用黑纸袋套在瓶外,使瓶内成为暗室;晚上揭开黑纸袋,用灯照明,使瓶内成为白天。经过一星期左右,蟑螂调整了自己的节律,在人工的“黑夜”活动了。
(1)判断下列两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蟑螂在黑夜活动,属于______行为;蟑螂在人工的“黑夜”活动,属于______行为。
(2)据图判断:蟑螂属于哪一类动物?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蟑螂的生殖方式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据分析可见:B、C、D都是鸟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B、C、D错误;
A、用坚硬的角质喙啄取食物,与鸟适于飞行生活无关,A正确。
故选:A。
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家鸽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食量大,直肠很短,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体重;有龙骨突,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家鸽的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
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理解和掌握。
2.【答案】A
【解析】解:A、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A错误;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B正确;
C、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分解释放能量,C正确;
D、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正确。
故选:A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3.【答案】C
【解析】解: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蜜蜂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雄鸟向雌鸟展示漂亮羽毛,是通过动作向雌鸟示爱求偶,长尾猴发现豹时惊叫是通过声音告诉同伴有危险快跑。因此都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两只公鸡打架是为了争夺食物或配偶,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之间的信息交流。解答时可以从动物的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4.【答案】B
【解析】解: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
故选:B。
此题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5.【答案】A
【解析】解:泡菜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制酱油要用到曲霉,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青霉发酵能提取青霉素,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据此答题。
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6.【答案】A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A错误。
B、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故B正确。
C、基因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故C正确。
D、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因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时,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故D正确。
故选:A。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人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注意,能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7.【答案】B
【解析】解: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8.【答案】D
【解析】解:A、白鳍豚是世界上最濒危的12种野生动物之一,为中国长江所独有的水生哺乳类。故错误。
B、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不是爬行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故错误。
C、中华鲟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故错误。
D、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在安徽省有分布,扬子鳄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故正确。
故选:D。
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我国特有物种,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注意查阅资料。
9.【答案】C
【解析】解:A、人类的大量捕杀,造成粮食减产,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20%,是造成青蛙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B、栖息地的丧失使蛙类减少,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60%,是造成青蛙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C、青蛙天敌的大量捕食,使虫害加剧,庄稼受害,但不是造成青蛙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占威胁蛙类生存原因的20%,是造成青蛙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故选:C。
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威胁蛙类生存的原因。
10.【答案】B
【解析】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故选:B。
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
11.【答案】成形的细胞核;①;DNA;叶绿体;分解者
【解析】解:(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遗传物质①--DNA集中的区域,最外层③--细胞壁,紧靠细胞壁的是②--细胞膜,在细胞膜和DNA之间是⑤--细胞质,有的在细胞壁外面还有较厚的④--荚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2)各种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细菌的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有两种,一种是营寄生生活的,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一种是营腐生生活的,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异养生活的.
故答案为:(1)成形的细胞核;①;DNA;(2)叶绿体;分解者.
图中①DNA集中的区域②细胞膜③细胞壁④荚膜⑤细胞质⑥鞭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的结构及功能.
12.【答案】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发育
【解析】解: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发育停止,不能发育成成蛙,说明蝌蚪发育成成蛙与甲状腺有关;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破坏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为成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发育成成蛙,综合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故答案为: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发育。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正确分析实验结果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13.【答案】D;C;A;外骨骼;陆地
【解析】(1)图中B向日葵和D肾蕨都是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图中C鲫鱼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图中A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2)E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散失,也具有保护作用,适于生活在陆地上.
(3)B向日葵属于种子植物,能依靠种子繁殖,种子的生命力强,这适于生活在陆地环境.
故答案为:(1)D;C;A (2)外骨骼 (3)陆地
图中A细菌是单细胞生物,B向日葵和D肾蕨属于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C鲫鱼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E蝗虫是无脊椎动物,体表有外骨骼,有保护作用,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于生活在陆地上.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熟练掌握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并结合图形、题意灵活答题.
14.【答案】先天性 学习 有性生殖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昆虫的特征及生殖方式的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试验进行分析作答。
【解答】(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蟑螂在黑夜活动,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蟑螂在人工的“黑夜”活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
(2)蟑螂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另外在节肢动物的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个口器,有的有单眼和复眼,有的只有复眼,3对足,2对翅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
(3)蟑螂的生殖方式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故答案为(1)先天性;学习(2)蟑螂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因为足和触角分节,有3对足和2对翅(3)有性生殖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